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丁  王旭 《个人电脑》2012,18(7):30-36,38,46
一体式电脑从2009年兴起于国内PC市场,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如今已经步入了产品的成熟期。今年年初,世界两大领导厂商——英特尔和微软公司相继推出了第三代酷睿智能处理器和消费者预览版的Windows8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2.
前言:说起蓝色巨人IBM.大家可能首先想到做工精良的“小黑”笔记本。其实在笔记本电脑领域,东芝才是鼻祖.IBM只是后来者。但是在台式个人电脑里面.IBM却是PC机的开山鼻祖.而且还成就了像微软,英特尔.康柏、AMD这样的IT巨人。在IBM开始做PC的时候.这四家公司只是给IBM打工的助手:微软给IBM PC做操作系统.英特尔提供处理器.AMDt是IBM压迫英特尔而得以存活的第二处理器供货商.而康柏则是给IBMPC设计生产板卡的厂商……可惜好景不常在.在PC机的利润越来越薄的今时.深感力不从心的IBM把PC与笔记本领域出售给了联想电脑。在我们唏嘘今后再也买不到品质优良的IBMPC台式电脑之际.不如现在动手.兴许还能有机会拥有品质超绝的IBM真正原装PC台式机。  相似文献   

3.
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英特尔似乎没有幸运地保守最新的性能最高的6核处理器酷謇i7—990X终极版的秘密。游戏PC制造商OriginPC已经在其系统中提供这种新的处理器。现在,美国在线零售商Mwave.tom已经开始销售酷睿i7-990X处理器。尽管英特尔还没有正式发布这种处理器。  相似文献   

4.
技术狂人英特尔在中国遭遇了一个难题。去年11月,英特尔中国隆重推出了全球首款四核处理器,这款处理器运行速度飞快,是英特尔用来压制AMD的绝佳武器。国内的OEM厂商也纷纷捧场,浪潮、联想、宝德等公司都推出了多款四核服务器产品。但是面对个人消费者市场,PC厂商们的脚步却踯躅不前。原因很简单,四核处理器价格相对高昂,支持的软件系统也不成熟,哪个厂商都不愿冒这个险。  相似文献   

5.
《电脑时空》2008,(1):104-113
随着采用英特尔处理器的iMac、Mac mini以及MacBook的产品不断上市,苹果的Mac电脑和PC电脑在传统意义上的硬件差异化已经不复存在了,而正是英特尔平台的共同特性,使得原本与PC水火不容的Mac OSX操作系统,也能流畅地运行在PC机上了。  相似文献   

6.
近日,国内著名的IT厂商长城电脑携手英特尔对外发布了采用新一代酷睿处理器——酷睿2新品笔记本和家用PC产品,引领着酷睿时代的真正来临。  相似文献   

7.
双内核处理器有望成为PC技术发展史上10年来最大的一次技术变革。抢占双内核芯片生产的制高点势必成为英特尔与AMD 两大芯片厂商新的竞争焦点。  相似文献   

8.
藉由CPU与GPU的集成,混合处理器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产品形态,同时将深刻地改变PC业英特尔.AMD与NVIDIA的微妙平衡,NVIDIA的芯片组业务将失去继续存在的理由,而三者都将成为全平台厂商.PC工业也因此重回封闭时代。现在。英特尔将拔得混合处理器的头筹。  相似文献   

9.
失落的历史     
《微型计算机》2011,(30):117-121
1 MS-DOS是山寨货? 1973年,毕业于华盛顿大学的加里基尔代尔(Gary Kildall)被英特尔聘请做技术顾问,浓厚的兴趣加上充足的条件,促使加里基尔代尔编写了CM/P操作系统。1980年,英特尔发布了8086处理器。与此同时,IBM董事会刚通过了进军PC市场的计划,要求PC项目组在一年内开发出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个人电脑》2012,18(8):78-78
2012年8月2日-第二届英特尔零部件厂商大会今天在深圳召开。此次大会注册人数逾800.参会厂商中包括百余家供应商,其中80%是内地企业。英特尔在此次大会上分享了对PC产业现状的见解和对未来发展的愿景。作为PC行业的领军者.英特尔持续与零部件厂商合作.推动PC产业发展。特别是在超极本领域.英特尔带动全行业共同寻求新韵合作模式和产品设计理念,旨在为消费者带来极致体验。  相似文献   

11.
子珍 《程序员》2006,(9):48-48
作为PC平台CPU厂商的大哥,英特尔在通用平台处理器领域一直遥遥领先,回首英特尔从8086/8088开始发展其x86体系微机处理器,对计算机发展历史产生了极大影响。然而随着多核技术出现,我们开始听到对英特尔的质疑之声,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英特尔公司资深技术经理赵军。  相似文献   

12.
7时代,很容易理解。2009年秋天,在PC的软硬件两大最核心领域——操作系统和处理器——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数字"7":Windows 7和酷睿i7。而操作系统和处理器,被形容为一台PC的"大脑"和"心脏",试想一下,假如"大脑"和"心脏"均大幅提升和更新,一台PC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很显然,翻天覆地、洗心革面、天壤之别等等词汇都不会过分。  相似文献   

13.
PMM 《微型计算机》2005,(12):96-99
尽管AMD一直在宣传64-bit计算将刺激PC游戏发展,但自AMD 64位处理器问世以来,玩家还没有看到一款纯64-bit的PC游戏。就在玩家和厂商对AMD所谓的“64-bit软件和硬件会带来更佳的游戏体验”逐渐表示怀疑时,AMD在今年4月微软发布Windows XP Pro x64操作系统后不久,会同游戏厂商Crytek于5月10日正式推出AMD64版本的《FarCry》(《孤岛惊魂》),宣告PC游戏进入64-bit纪元。  相似文献   

14.
宋伟 《微型计算机》2021,(12):26-29
英特尔NUC迷你电脑是“Next Unit of Computing”的缩写,简约小巧的造型、强大的性能以及齐全的扩展接口让它深受用户喜爱。2019年,英特尔推出了名为Element的模块化PC计划,并应用在NUC系列产品中,带来了英特尔NUC Element系列产品。英特尔NUC Element家族中有对应的NUC计算元件、NUC主板元件、NUC机箱元件、NUC装配元件等,将这些模块化的元件组装起来便构成了英特尔NUC Element Mini PC。不久前,英特尔发布了NUC 11 Compute Element计算元件,本次最大的变化是升级至第十一代酷睿Tiger Lake-U处理器。那么由全新英特尔NUC 11 Compute Element计算元件打造的模块化NUC 11 Element Mini PC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相似文献   

15.
覃特 《电脑时空》2012,(6):10-11
华硕是市场中反应最机敏的PC厂商之一,上一期杂志我们刊登了搭载了英特尔第三代酷睿“Ivy Bridge”处理器的华硕N56VM笔记本电脑的评测文章,这一期我们又拿到了搭载“Ivy Bridge”处理器的华硕晶品系列CM6870,当然,这次是桌面型的处理器——3.4GHzN英特尔Corei7—3770女£理器。老实说,我们拿到了最新的“Ivy Bridge”处理器一不管是移动版还是桌面版,都是华硕第一家向我们提供的。  相似文献   

16.
《数码世界》2007,6(11A):34-35
被业界称为“笔记本元年”的2006年已经过去,在全面步人双核时代的同时,我们也迎来了2007年笔记本市场井喷的一年,现在主流双核配置的笔记本价格已经降到去年单核处理器笔记本的水平。上游厂商方面,2007年9月10日,AMD四核处理器“巴塞罗那”正式发布,进取势头可谓迅猛;另一IT巨头英特尔基于四核Penryn处理器的下一代笔记本平台Montevina则正蓄势待发,并计划在2008年底联合PC厂商推出基于这一全新平台的笔记本产品。得益于技术的提升,各大PC厂商也一直在紧锣密鼓地推出自己旗下不同定位、不同特色的终端产品。一时间,IT界风起云涌,一幕幕PC大戏争先上演。[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个人电脑》2013,(7):84-84
全球领先的IT产品及解决方案厂商戴尔于今日在台北C0mPuteX电脑展上发布了全新一代的多款商用和消费类产品,涵盖Latitude、OpiPlex和XPS--大旗舰产品线。戴尔希望通过全新一代的计算产品,为消费类用户和商用客户带来更加卓越的终端用户计算体验。此次推出的戴尔新品搭载了英特尔第四代酷睿处理器,拥有更加卓越的产品设计和性能体验,同时提升商用PC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  相似文献   

18.
事件     
《互联网周刊》2004,(30):5-5
64位处理器进入PC TCL公司近日推出三款配置了英特尔64位处理器的游戏PC,在这个被AMD冲击得“大事不断”的中国PC市场上,英特尔、PC厂商以及64位技术之间的任何触碰都让人觉得敏感。TCL也因此被称为“国内首家将64位计算推向桌面应用的PC厂商”。据悉,TCL在游戏PC中安装的Pentium 4F处理器是英特尔在8月初正式发布的,采用与英特尔新至强(服务器芯片)一样的EMT64技术,它同时支持64位和32位运算。  相似文献   

19.
新一代IVY Bridge处理器使得英特尔将超极本的定义继续推进,当然在这场轻薄革命的进程中,PC厂商占据了更为主动的地位:全新的材质,令人惊艳的显示屏,让人拍案叫绝的接口设计,也让在超极本不断进化的同时,不断推动着曾经乏味的PC市场完成一次全新的蜕变。  相似文献   

20.
在PC发展的历程中,Wintel联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次英特尔的处理器升级,都可能引发新一轮的PC厂商洗牌,386时代成就了AST,486时代成就了康柏,奔腾时代成就了联想……而微软的操作系统升级则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