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杨海成:整个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是围绕5个数字化展开,致力于探索一条软件产品开发、推广应用示范和中介服务相互支撑、共同促进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发展之路。主要围绕2项主导关键技术,3类集成平台和软件工具集,4类网络环境下的集成应用工程来引领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发展,带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各项工作全面展开。未来,制造业信息化将沿着集成与协同的方向,朝着为国家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提供数字化平台能力的方向发展,为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软装备,促进我国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和核心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提高宝鸡市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工业强市建设,根据科技部建设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的要求,宝鸡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带动七个县区科技工业园信息化。到2010年,90%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装备,以企业数字化促进城市信息化建设,把宝鸡建成中国西部先进装备制  相似文献   

3.
基于量化指标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基于量化指标体系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需求分析评价理论,设计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需求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量化和指标权重设计。按照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分级规律,通过选择合理的模糊隶属函数,建立模糊关系矩阵,运用模糊评判获得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需求分析评判值,依据评判值的大小判定企业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需求水平。该研究旨在提供解决目前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需求分析中的不规范、不确定性问题的思路和借鉴方法,有利于发现制约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瓶颈因素。  相似文献   

4.
11月26日,科技部、国防科工委、国资委、国信办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国集团性企业数字化综合集成应用高峰论坛”。据悉,“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已经在全国51个省区市全面启动,计划总经费50亿元,其中国家计划投入2.5亿元,地方计划投入7.5亿元以上。通过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实施,培育10家以上数字化综合集成应用示范集团企业。通过工程的实施,培育500家设计制造数字化和经营管理信息化集成应用企业,带动1000家企业开展设计制造数字化和经营管理信息化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落实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提高我国制造业入世以后的竞争力,科技部决定“十五”期间会同信息产业部等有关部委,在“九五”CAD/CIMS应用推广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共同组织实施以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加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装备和数字化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两年多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这项工程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6.
政策环境空前利好,营造良性应用氛围 制造业信息化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制造业科技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任务,也是《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2006年科技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工作的若干指导意见》指出:制造业信息化是企业实现产品设计创新,制造模式创新,经营管理方式创新的重要手段,是打造优势产业链,提升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有效工具,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入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实施,是促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由此可以看出,2006年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环境和政府支持力度已经上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为信息化营造了一个深度利好的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信息化的历史重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制造业信息化及其内涵制造业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突破口。制造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字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从而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其中主要内容是要实现或者抓好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装备和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并在这四个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集成创新,在我国形成一批有…  相似文献   

8.
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从1985年发展至今,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各方面高度重视制造业信息化,实施了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培养了一批数字化综合集成应用示范企业,实施了"2甩工程",组织、带动了千余家以上的企业开展信息化的深化应用,培养了160余万人次的信息化人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了我国制造业信息化迈上新台阶,大大增强了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了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委托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于2003年12月开展制造业信息化工程2003年度三维CAD及ERP软件产品的测评工作(以下简称软件测评工作)。软件测评工作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据《制造业信息化工程2003年度应用软件产品测评规范第一部分:基本原则》、《制造业信息化工程2003年度应用软件产品测评规范第二部分:三维CAD软件测评指标及评定细则》、《制造业信息化工程2003年度应用软件产品测评规范第三部分:ERP软件测评指标及评定细则》以及《GB/T 15481-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详见www.mie.gov.cn网站),…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结合应用.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推进设计制造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促进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变革.实现制造模式的创新,是我国制造业适应全球竞争环境、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提升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的进程,响应党中央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号召,顺应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趋势,2002年12月4日至5日,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在天津组织召开了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工作暨制造业信息化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来自全国制造业信息化试点省、自治区和重点城市的有关领导及制造业信息化中介服务机构的负责人近5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聆听了科技部高新司领导和相关专家有关制造业信息化工作方面的专题报告,并就如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及如何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2003年6月18日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和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在北京联合召开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发布会。会上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李健宣布了刚刚评测完成的2001-2002年度中国制造业信委、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等部门组织实施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经过两年努力,这项工作现已取得明显成效。到2002年年底,全国已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6个中心城市和2 000余家制造业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加盟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以武钢集团、成飞集团和双汇集团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家重点…  相似文献   

13.
ERP技术发展的现状、趋势及思考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加快了制造企业的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进程。制造业信息化已成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企业资源计划ERP(ERP:Enterprise Resource P1anning)为代表的管理数字化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特点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ASP应用服务平台--需求、概念、内容、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我国中小企业占整个企业总数的99%,产值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70%,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0%以上,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通过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全面实现设计、制造、管理和企业数字化是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手段。但是如何在技术力量薄弱、资金短缺、人力资源缺乏的条件下实现企业信息化,是中小型企业求生存、促发展所面临的巨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重要性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显著特点。制造业作为生产人类生活所需物质财富的重要经济领域,也不无例外地向着制造全球化和企业信息化方向发展。虽然,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工作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可以预见“十五”期间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工作将取得较大的发展。届时如何衡量一个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而使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达到了某种程度,将是企业和政府部门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而提供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国家科技部《“十五”期间地方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指导意见》、国家《制造业信息化指数构成方案(试行)》中的企业指数部分、《企业信息化核心构成要素及其权重》、安徽省“十五”后三年到2007年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意见进行编制。本着评价指标体系应与国家的相关标准、技术规范、评价指标体系接轨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反映安徽省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内容.体现一、二、三类示范企业的不同特点:评价指标体系应尽可能量化.并且其量化方法应与安徽省制造企业现行的统计方法相一致:评价指标体系应简明、清晰.避免繁琐化.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这四个基本原则确立了该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讨论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然后阐述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指出信息化的标志是信息共享、连续流动和协同工作,其根本目的是减少浪费和提高效益,使我国制造业更加具有竞争力。然后从企业的运作和业务流程的角度探讨了数字化产品开发和企业管理信息化。并就如何在中国制造企业实现信息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政策环境空前利好,营造良性应用氛围 制造业信息化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制造业科技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任务,也是<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2006年科技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工作的若干指导意见>指出:制造业信息化是企业实现产品设计创新.  相似文献   

19.
1制造业企业面临全面信息化的机遇与挑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已经拥有了一定的信息化基础。在离散型制造业企业中,比较典型的情况是应用了CAD和财务软件,一方面是因为这两个单元软件标准化比较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国家大力开展了“甩图板”和财务电算化的推广行动。通过应用CAD和财务软件,使企业提高了设计效率,强化了财务核算,增强了对信息化的认识。一些企业还应用三维CAD、CAE、CAM等软件,尝到了信息化的甜头。随着IT技术的发展,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开始向纵深发展,开始引入CAPP、PDM、ERP等信…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实施“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为迎接世界制造中心向我国转移、新型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审时度势,加快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进一步提高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司李健司长在《制造业信息化指数》(以下简称为《指数》)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今年下半年科技部将出台新的文件和政策,进一步加大制造业信息化推进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