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坚  黄栋龙 《甘蔗糖业》1998,(4):20-21,19
本文简要介绍了赣南的旱地土壤、气候特点,以及与甘蔗生长,产量的关系,着重分析了旱地“撩壕”植蔗的高产原因,其实质就是通过挖壕沟进行深耕改土,增施基肥及磷钾肥,起到截流蓄水、增加有效养分供应、改良土壤、加深耕作层的作用,达到保水保肥抗旱,缓解水分供需矛盾,水肥互为协调目的,从而提高旱地蔗单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云南蔗区自然气候条件的分析,形成旱地甘蔗丰产综合技术,在此基础上,对影响甘蔗生长的下种量、行距、施肥量采用5元2次正交旋转通用组合设计进行试验研究,分析重要可变量技术措施对甘蔗产量和生长的影响,进一步形成适宜各地推广的综合栽培模式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江西赣南蔗区,因受冬季霜冻影响,秋植蔗产量和糖分很不稳定。冬季温度偏高的年份,秋植蔗地上部不致冻死,因而能获到高产高糖;而温度偏低的年份,则地上部全部冻死,不但不能高产,而且常致失收或欠收,损失很大。近年来,赣州市采用甘蔗晚秋育苗,春季移栽的栽培方法,使甘蔗幼苗期在苗床中度过,霜冻来临前拱架覆盖地膜保温,不但秋植蔗高产高糖,而且节约了成本,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浅谈西双版纳州发展冬植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我州甘蔗栽培制度及其矛盾 制约我州甘蔗生产的主要矛盾是: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冬、春干旱导致甘蔗出苗率低,出苗不齐,缺苗断垄多,亩有效茎少,严重影响甘蔗产量的提高。夏、秋多雨则影响甘蔗的生长量,甘蔗生长速度较慢,造成植株矮小,单茎重减小,严重影响甘蔗产量和含糖分的提高。 我州各蔗区每年除有少量秋、冬植蔗外,基本上都是单一的春植栽培制度,晚春植面积较  相似文献   

5.
去冬今春,广西平果县降雨量少,土壤干旱,给冬植蔗的发芽出苗带来极大的不利因素,全县有一万多亩冬植蔗出现不同程度的烂种死芽现象,根据今年3月中旬笔者对不同播种期、不同品种及栽培管理方法的调查,对烂种死芽现象及原因分析如下。1烂种死芽现象表现在几个方面1.1不同播种期的烂种从立冬到立春之间下种的冬植蔗,以11月底前和2月上旬以后烂种死芽程度低,12月上旬至1月底这个时段下种的烂种死芽率较高。1.2不同种子质量的烂种率采用全条蔗茎作种子的平均烂种率为67X,用半条茎作种子的烂种率为3贝%;用梢部(鸡蛋黄以下70cm左右)…  相似文献   

6.
虽然调查结果表明,在土壤含盐量达1.6%时仍有蔗株生存,但植蔗的盐分指标比这一含量低得多。当盐分超过0.6%时,甘蔗萌发和蔗苗生长将受到严重的影响。要获得经济效果,植蔗土壤在甘蔗大生长期盐分含量须基本上保持在0.25%以下。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春季可溶性盐含量0.6%以下的咸田,一般是适宜植蔗的。有些在春季含盐量达0.9%左右,但排水良好的咸田仍有可能获得经济合算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秋植蔗制度是国际公认为高产高糖、早熟的栽培制度之一。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实行这种制度。我国台湾省也以秋植蔗为主。广东省在1971—1973年间大规模秋植蔗投产,在雷州半岛蔗区竟然占当年新植蔗面积的30%左右,其它地区也占相当面积;  相似文献   

8.
在抗旱技术下,对甘蔗下种量,行距,施肥量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试验,建立产量函数模型,试验表明各因子对产量有显著作用,影响顺序是氮〉下种量〉钾〉磷〉行距,下种量和种植行距,施氮水平和下种量,施氮与施磷,施磷与施钾等交互作用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应用产量回归数学模型,结合蔗区自然条件和耕作水平,制定约束水平,通过模拟运筹,制定出旱地蔗区的高产优化模式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在霜冻蔗区,甘蔗必须窖种越冬。而蔗梢留种栽培是一项省工,省种,省成本,增产,增糖,增效益的技术,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新植试验结果表明:德蔗03-83、云蔗03-103、德蔗06-24 3个品种较适合旱坡地种植;粤糖60号、云蔗99-91、柳城03-182适宜在水肥条件较好的蔗地种植;桂糖21号转化快、还原糖高,在种源充足的情况下建议淘汰;云蔗03-258产量、糖分低,鼠尾现象严重,不适宜旱坡地种植;云蔗03-422、德蔗06-54、云瑞05-261茎径不均匀,产量低,不适宜旱坡地种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云南省旱地甘蔗品种生产示范7个参试品种材料1年的试验观察,分析各参试品种在农艺性状和工艺性状的综合数据。结果表明:云蔗05-51、VMC88-354、云蔗03-194等品种综合性状较好,建议在临沧适宜蔗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云南蔗区水分变化规律与旱地甘蔗“三高”综合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根据云南蔗区的降水特点和土壤水分测定分析,探索云南蔗区的水分变化规律,依此提出了提早植期,深沟深种板土栽培,地膜覆盖,合理密植等为主,辅以化学除草,配方施肥的“三高”综合技术方案,试验,示范表现,每公顷分别增产24.6t,20.25t,提高蔗糖为0.85×10^-2,0.5×10^-2。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云南省旱地甘蔗品种展示对比试验的7个参试品种材料1年的试验观察,结合各参试品种在农艺性状和工艺性状的综合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云蔗99—596、云蔗03.422、德蔗03—83、云蔗02.2332等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临沧蔗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粤北霜冻蔗区甘蔗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粤北翁源蔗区对18个甘蔗新品种进行了2年新植1年宿根试验,结果表明:新植宿根平均蔗产量居前4位的品种有引1号、引9号、闽糖86—05和粤糖93—159,平均蔗茎产量均较对照种ROC10增产20%以上;新植宿根单位面积平均含糖量居前五位的品种有引9号、引1号、粤糖93—159、ROC25和ROC22,均较对照种新台糖10号增产糖15%以上;新植宿根平均蔗糖分(11月至次年1月)居前5位的品种有引9号、引8号、引1号、粤糖93—159和引6号,平均蔗糖分均超过14.3%,其中引9号平均蔗糖分达15.63%,11月上旬蔗糖分超过15%,成熟高峰期达17%。综合性状表现较优良的品种有引9号、粤糖93—159,这两品种均表现特早熟高糖、高产、分蘖性强、粗生易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甘蔗优良新品种闽糖96-1409、福农98-1103、LCP85-384的特征特性,这3个品种的蔗茎产量、含糖量表现优良,宿根性、稳产性好,值得在旱地蔗区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蔗螟为害程度与蔗茎含糖量高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蔗螟为害不仅给田间前期蔗苗枯心,给单位面积产量带来损失,在中后期为害形成蔗茎虫伤株,同样会给蔗茎含糖量带来直接影响,为害程度愈高,蔗 含糖量低,呈负相关,为害程度愈高,糖分损失愈大,呈正要上关,建议在中后期不要忽视对蔗螟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适宜旱地蔗区种植的甘蔗新品种——云引42号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蔗新品种云引42号的主要农艺、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统计分析,并作了人工水分胁迫下的抗旱生理生化检测.结果表明:云引42号是云南及气候类型相似旱地蔗区品种更替的理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云南潞西县发展旱地甘蔗生产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业生产是潞西县极其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而甘蔗则是糖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因此,就某种程度而言,甘蔗生产的好坏、产量多少、锤度高低,与糖业生产的发展息息相关。甘蔗生产怎样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是值得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有关部门的领导认真思索的问题。1旱地甘蔗在潞西县糖业生产中的作用目前所掌握的资料表明:潞西县在糖业生产中,1983年甘蔗种植面积达6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1107亩,占总种植面积的35.2%,旱地种植面积达38893亩,占总种植面积的64.8%。1992年度甘蔗种植实有面积为12.1216亩,其中水田面积达25646亩,仅占…  相似文献   

19.
罗凯 《甘蔗糖业》2004,(1):53-54
蔗源是甘蔗糖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蔗源充足,甘蔗糖厂才能健康地发展。而要确保蔗源充足,必须建设好蔗区。本文拟探讨甘蔗糖厂转制条件下的蔗区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20.
蔗地生物固氮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蔗地生物固氮、特别是联合共生固氮方面的部分研究资料,认为生物固氮的甘蔗生产上有一定的利用潜力。有关资料表明:(1)蔗地生物固氮作用普遍存在,并在甘蔗氮素营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甘蔗品种间联合固氮能力有明显的差异;(3)环境固子对生物固氮影响很大;(4)接种固氮微生物可获得增加固氮量、减少化学施用量、提高地力,以及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在蔗地生物固氮的利用方面,应着重于选育联合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