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8防止汽轮机、燃气轮机事故编制说明8.1总体说明(1)本章重点为防止汽轮机、燃气轮机发生重大事故,在原《二十五项反措》的基础上,针对近些年电力生产中暴露出的新问题,从设备制造、设计、基建、运行和维护等环节补充提出了一些新的措施,增加了防止燃气轮机事故条款。(2)将原《二十五项反措》中的"防止汽轮机超速和轴系断裂事故"和"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轴瓦烧损事故"修改为"防止汽轮机超速事故"、"防  相似文献   

2.
认真执行反事故技术措施减少变压器事故东北电管局王世阁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全国变压器事故频发,针对当时变压器制造和运行、维护、检修中存在问题,分析和总结变压器事故的原因和规律,当时的电力部提出了“防止大型变压器事故的技术措施”(以下简称“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刚 《华中电力》2008,21(3):65-66
以发电机定子绕组运行温度异常升高甚至局部烧损的实例,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止发生此类事故主要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12防止大型变压器和互感器损坏事故编制说明12.1总体说明为加强变压器的专业管理,完善各项反事故措施,保障电力生产安全可靠进行,根据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规定及参照《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修订防止大型变压器的反事故措施。将原《二十五项反措》题目"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和互感器爆炸事故"更改为"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和互感器事故";将结构框架更改为防止变压器出口短路事故、防止变压器绝缘事故、防止变压器保护事故、防止分接开关事故、防止变  相似文献   

5.
水电部基建司、生产司于1985年4月17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了200MW汽轮机防止大轴弯曲技术座谈会。有关电管局、电力局、电厂、安装、研究试验、调试、制造和设计等67个单位的9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总结交流了200MW汽轮机组的运行、安装经验,重点研究讨论了防止200MW机组转子弯曲事故的技术措施。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大轴弯曲事故是汽轮机恶性事故,它不仅造成设备的严重损坏,而且长时间的停运还给电力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00MW机组七次弯轴事故的具体情况虽不尽相同,却有某些相似之处。例如,七次事故均发生在启动过程中,其中五次发生在热态启动过程中;弯曲部  相似文献   

6.
对近期国产300MW大型汽轮发电机定于事故及故障的原因与特点进行分析;对防止发电机内冷水系统与大轴磁化故障的措施提出看法。采取表面电位法一项措施后的情况说明,1991年以来,两部有关单位制订的措施是及时有效的,对提高发电机制造和安全运行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负序电流烧坏发电机转子的事例分析与防止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年我国大型发电机发生的事故中,负序电流烧坏发电机转子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过去虽然也发生过这类问题,但都不如1985年发生的严重,尤其是负序电流烧坏300MW的发电机转子,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因此,必须从电机的设计制造、运行保护、试验研究几方面着手,采取防止的措施,确保电机安全运行。本文列出了负序电流烧坏发电机转子的事例分析与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电厂220kV交联聚乙烯电缆运行中发生的绝缘击穿事故,介绍了电缆线路概况和事故后的检查情况,根据电缆过热损坏故障现象,对可能引起电缆绝缘过热的因素,从电缆制造质量、安装工艺、电缆轴间距、设计要求、土壤热阻、过流发热等角度进行了逐项深入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从源头把控制造质量,规范电缆安装工艺,加装电缆温度在线监测系统,增加回流线电流在线监测等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防范措施,保证电缆线路安全运行,值得同行业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9.
沈力  李龙  王梦云  李鹏 《电力设备》2007,8(1):11-14
文章统计分析了2005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系统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互感器的事故与缺陷的情况。对2005年度互感器的在运情况、事故原因及缺陷分析、在运互感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通过对互感器事故与缺陷的统计分析,发现制造质量不良是造成互感器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对防止和减少互感器损坏事故与缺陷提出了一些措施建议,如加强设备入网管理、建立和完善在运互感器和供应商的评估体系等。  相似文献   

10.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反事故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结合江苏电网实际情况制定了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具体反事故技术措施,从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防止发电机损坏事故、防止继电保护事故、防止系统稳定破坏事故、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事故、防止接地网事故、防止枢纽变电所全停事故、防止全厂停电事故8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和规定。配合要求认真贯彻,确保电力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阮家栋 《大电机技术》1989,(5):30-39,44
全氢内冷300MW汽轮发电机和1650kW无刷励磁机是引进美国西屋公司技术发展的产品。据称其强迫停机率可达0.04%。其电气性能、参数、通风发热和机械性能等设计可应用的计算机程序约66个。发电机和励磁机的结构及其配套系统具有一系列设计特点。设计周密、工艺严格、检验先进。通过这项技术引进大大提高了同内汽轮发电机的设计水平、制造技术和测试手段。按引进技术已制成2套机组,且分别于1987年和1988年并网发电。其中第1台机组在制造厂进行了全面性能考核试验。实测结果全部与设计数据相符,而且由于试验工作中严格的质量控制,氢气泄漏和釉振动等与运行有关的性能均达优异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温度对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晓斌  张磊  张光  谢楠 《电源技术》2008,32(2):122-123
研究了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在正常工作时的耐环境性问题,即自然环境下温度对蓄电池寿命、容量的影响,对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过热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在制造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真正意义上提高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桐马绝缘在大型发电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近年来开发的新型多胶主绝缘,通过结构、工艺和绝缘性能试验,论述了桐马环氧粉云母绝缘作为大型发电机F级主绝缘的可能性、可靠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4.
化学共沉积AgNi(10)电触点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共沉积工艺制备AgNi(10)粉末,经烧结、挤压、拉拔加工成线材,并与机械混粉、烧结、挤压制备的AgNi(10)线材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化学共沉积工艺不仅能有效地解决Ni颗粒的团聚,还能使Ni颗粒均匀弥散地分布于银基体中,因而提高了AgNi(10)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申建斌  唐征  唐有根 《电源技术》2006,30(9):757-760
铅酸蓄电池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二次电池。在胶体电解质铅酸蓄电池的生产中,灌注的胶体电解质量不够的铅酸蓄电池必须在化成结束后重新补充胶体电解质。一般而言,判断铅酸蓄电池是否需要补充电解质是依据其化成后的电池容量和电解液体积。很明显这是一种耗时且不利于胶体电解质铅酸蓄电池配组的方法。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铅酸蓄电池补胶分类的方法,通过铅酸蓄电池化成过程中间步骤四个时间点的测试电压判断铅酸蓄电池是否需要补充胶体电解质。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基于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的分类方法,可以有效地缩短胶体电解质铅酸蓄电池生产时间。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制造智能政策的实施,电机行业逐步开展智能制造项目,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落地难、建设周期长、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介绍了数字孪生在电机智能车间建设中的应用前景,探讨了电机智能车间虚拟建模、孪生数据采集与实时驱动、增强现实(AR)孪生交互等仿真技术,并结合电机嵌线车间智能化建设阐述数字孪生在电机智能制造推进过程中的应用方法、流程和范围等。结果表明:数字孪生能有效缩减车间的调试周期和生产成本,提高电机智能车间项目的可靠性和可验证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aZn2-xNixFe16O27纳米六角铁氧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其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量。结果表明,溶液在中性和适当的温度下形成溶胶,经热处理可获得晶型良好的W型六角铁氧体;随着Ni量的增加,材料的比饱和磁化强度上升,矫顽力下降,比剩余磁化强度在x=0.4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力设备制造水平的快速提升,以六氟化硫(SF6)气体作为绝缘介质的高压电器具有绝缘和灭弧性能强、缩减设备占地面积等优点,在变电站中大量使用。然而,由于设备制造、环境等因素造成SF6气体泄漏,将直接影响高压电器的安全运行。SF6气体泄漏成像仪的检出灵敏度高且又不用直接接触高压设备,是用于现场定位泄漏点的理想仪器。在探讨了SF6气体红外成像技术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SF6气体泄漏成像与泄漏速率、检测距离和检测背景的关系,并对运行变电站的GIS设备开展了SF6气体泄漏现场检测,为技术人员现场检漏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台180 MV·A 220 kV变压器,因制造工艺存在薄弱点,致使运行不长时间即产生过热故障,并在经受短时出口短路故障时,造成变压器低压绕组股间绝缘损坏的跟踪监督、分析和检修情况。  相似文献   

20.
基于时频域反射法的高温超导电缆故障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超导电缆公里级示范工程的运维需求,采用基于伪Wigner-Ville分布的时频域反射法,测量不同温度和不同类型模拟缺陷下超导电缆的时频信号变化,分析不同温度下时频分析在超导电缆故障定位中应用的有效性,并通过改变入射波的中心频率和带宽,研究入射波形形态对故障定位的影响。模型样缆采用国产35kV冷绝缘三相统包高温超导电缆,缺陷模拟相设置了绝缘缺失、对地绝缘电阻逐渐减小、短路3种类型的故障,检测温度设置为室温、液氮和回温3种环境。结果表明:室温环境下,基于伪Wigner-Ville分布的时频域反射法对上述3种故障反射的反应灵敏度依次增加,定位误差小于3%,入射波的中心频率或带宽越高,引起的衰减越大,定位需要的时间补偿就越多;液氮环境下,针对绝缘缺失和短路的叠加故障,当温度下降至77K附近时,故障处归一化时频互相关峰值随温度的小幅度下降而逐渐减小,且波速明显升高;温度回升过程中,该方法的定位准确度不受温度变化和电缆状态的影响,误差仍小于3%。回温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变化,超导电缆故障处和末端归一化时频互相关峰值大小发生明显的同步变化,该现象可评估现场超导电缆系统中液氮泄漏导致的温度上升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