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洪水期水质水量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期水质水量变化规律分析时晓飞王桂玲(河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石家庄050031)目前水质监测规范规定,河道水质站1年内取6~12次水样进行分析,因此在“水质简报”和“水资源公报”编制中常以月、汛期、非汛期和年的平均值对水质进行评价,这样做是否符合河道...  相似文献   

2.
水源地水质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炳成 《水利学报》1997,(2):28-32,27
本文以典型水源地的实测水质资料为基础,采用主因素分析和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从影响水源地水质的繁多而且复杂的诸因素中,寻找出水质控制因素和某些重要水质变量的水质控制因素,从而提高水源地水质治理的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2005年是国家“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为客观反应淮河流域省界水质状况,加强省界水质监督管理,本文对照国务院批复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以下简称《“十五”计划》)确定的省界水质目标,对2005年淮河流域跨省河流省界断面水质状况进行系统的评价,对省界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保护水质的对策建议,同时对国家确定的25个省界考核断面水质达标情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根据天津市卫河水质状况,采用综合指数法并利用1994-1999年的水质资料,对卫河各段水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依靠提高水文部门对水质监测工作的认识,密切水质监测与生产建设的关系,增加水质事业费的投入,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注重总结监测分析步骤中可能引进误差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沈小京 《青海水利》1995,(A01):9-13
水质站网规划是环境监测工作的战略布局,它直接关系到水质资料的代表性,水质站网的功能和效益。本文从我省实际出发,从水质站网分类、站网密度等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了初步探讨。以供水质站网优化调整参考。  相似文献   

7.
1991~2020年长江口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1~2020年水质监测数据,对长江口30 a间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口历年水质相对较好,2012年以来水质持续改善,2015年以来稳定达到Ⅲ类水质,2020年达到最好水平。(2)总磷为长江口首要污染物,30 a来呈现先升后降的特征,2012以来长江口总磷浓度呈显著下降趋势,下降比例达61.1%。(3)长江口上游来水和出境断面水质在2012年以来改善明显。在多数年份,长江口上游来水水质好于出境断面,2015年以来水质基本趋同,表明入河污染输入在逐年减少。(4) 2012年以来,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长江大保护等政策措施的全面推进实施,长江口上游来水水质改善、主要汇入支流黄浦江水质改善、排入长江口的污染物总量持续下降,共同促进了长江口水质改善。  相似文献   

8.
官厅水库水质污染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官厅水库于1973年就开展水质监测工作,采用了目前国内较常用的均值型污染指数法评价模式,对水库多年来的监测资料进行评价分析,认为水库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三级标准,但耗氧物质及氧平衡指标常出现超标现象,官厅水库泥泥淤积极为严重,泥沙颗粒对水中化学物质等的吸附能力很强,对水质产生多大影响等课题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9.
钱塘江流域水质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指标的分析,针对钱塘江流域近十年水质监测的调查,分析了钱塘江的水质现状;预测了流域水质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主干流的水质逐渐得到改善,但不同河段的水质变化较大,主干流水质好于支流、下游水质好于上游、远离城市河段好于市区河段。工业污染源与城市生活污染源得到治理,污染物排放量逐年降低,但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控制相对较难,进展较缓慢。  相似文献   

10.
肖群 《上海水务》2003,(2):16-17,41
水质资料整编工作是水质监测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针对上海市水质资料整编现状,对水质资料整编的基本要求、内容及成果保存要求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以提高本地区水质监测资料的科学性、公正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东江是广东省的重要饮用水源地之一。本文对东江下游几个大型供水工程的水质起控制作用的惠州至潼湖河段水质进行了回顾评价,现状评价,预测了2000年和2010年的水质变化趋势,并对保护东江水质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漕河大册营至西庄段河流为研究对象,运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对河流水质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通过Excel对模型参数采用单一参数估算法完成估算并进行模型参数的确定和验证。所建水质模型得出的计算值与实际河流的实测值相比,二者的相关系数达到高度相关。说明此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运用到实际中。模型预测结果及漕河河流自净化分析的结果表明漕河河水流往下游时,有机物的污染趋于减缓,对白洋淀的水质未造成严重影响;总汞及氮可能对沿岸地下水和白洋淀水质有一定影响,应控制水质的恶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河流水质主要污染物组分识别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我国江河水质数据特性及统计分布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常用的判断河流各污染组分对断面水质影响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河流水质污染组分进行识别,从新的角度-信息量的概念探讨了河流水质各污染组分包含的信息量大小及各污染组分对断面水质影响程度。通过淮河吴家渡站,淮南站实测水质资料,计算表明该方法可信,合理,对江河水质污染组分别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平、丰、枯三个水期对南桠河上冶勒电站至洗马姑电站所处河段的水质监测结果,对南桠河环境水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郭德伟  张士杰  秦飞  薛建国 《人民黄河》2007,29(7):27-28,30
在对黄河万家寨水库及其上游黄河干流重要站点1972~2005年实测水质资料调查、分析基础上,对万家寨水库及其上游水质历史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水平年青铜峡一万家寨河段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在石嘴山、三湖河口、包头分别出现污染峰值,主要污染物为COD和氨氮,COD浓度主要受上游来水影响,氨氮浓度主要受入黄排污量影响,万家寨水库对污染物有较强的稀释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近年飞来峡水利枢纽水库水质监测资料,分析评价飞来峡库区的水质现状及水环境特征,并根据库区存在的一些水环境问题,提出水质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官厅水库水质污染状况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根据近10年官厅水库上游河道与库区的水质变化情况,结合相关水质超标项目.进行水库水质污染状况分析,预测未来供水水质状况与水库水质发展趋势,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太湖流域水质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丁训静  姚琪 《水资源保护》1998,(4):10-14,62
将荷兰Delft水力学研究所研制的Delwaq水质模型应用于太湖流域,通过对太湖流域水质模拟研究,进行模型参数的率定和验证以及灵敏度分析,得到了适合太湖流域平原河网的水质模型和参数,其模型计算值和实测值批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黄楚玉  信昆仑  陶涛 《给水排水》2023,(2):97-102+109
目前,二次供水系统已成为制约高品质饮用水实现的“最后一公里”瓶颈环节。通过建立住宅小区二次供水系统水力水质模型,探究水龄和余氯在二次供水系统内的一般变化规律,分析影响不同住户饮用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基于典型用户探寻水质恶化关键环节,并利用模型对几种水质改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同一小区内不同住户的水质,与其所处用水单元距离泵房的管线距离、入住率和总用水量有关;清晨第一次用水前放水、二次加氯和入住率提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部分用户的水质,而小区室外供水管网成环设计在改善用户水质方面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水质资料中常见的漏测值的问题及汛期与非汛期的水质资料不具可比性问题,采用美国的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法分别对汉江中下游干流的3个主要水质监测控制断面(襄阳、仙桃、汉口)近8a(1998~2005年)的实测水质资料中主要污染项目指标进行了变化趋势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一些防治污染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