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炼油厂循环水系统在停、开车时进行清洗,开车清洗后进行预膜是必要的。用酸类专用缓蚀剂作清洗剂,对粘泥、油污和腐蚀产物等有良好的清洗效果;用预膜剂,在控制预膜过程的pH条件下,预膜效果较好,可以满足循环水正常处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试规模的压力式超滤膜系统处理水厂的沉淀池出水,对试验期间的膜污染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用物理反洗、化学强化反洗(CEB)、化学清洗和预氯化对膜污染进行控制.结果表明:物理反洗工艺对于膜污染的去除效果不明显;CEB是一种物理和化学方法相结合的在线清洗方法,能够有效地恢复膜比通量,平均恢复率达85%;采用草酸进行化学清洗效果较好,4次清洗膜比通量平均提高了265 L/(m2·h·0.1 MPa).对膜反洗水的成分分析表明:铁和溶解性有机物是导致中试系统膜污染的主要因素.预氯化可以有效地减缓膜污染速率.  相似文献   

3.
八水泵循环水系统进行不停车在线化学清洗预膜,通过对现场垢样的分析,结合现场情况,制定了合理的不停车清洗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又避免了停车损失。  相似文献   

4.
膜的污染及其清洗   总被引:44,自引:6,他引:38  
综述了膜污染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膜的清洗方法及常用的清洗剂,然后根据这些原则清洗中空纤维膜超滤红霉素板框滤液引起的膜污染,得到适合该情形的好的清洗剂,只须用三种化学清洗剂交替清洗,结合清洗技巧,很快膜通量恢复,实验重复性好。本文的清程序和方法可指导膜过滤过程膜污染的清洗。  相似文献   

5.
UF处理生活污水过程中的膜污染和膜清洗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多种化学清洗剂对UF处理生活污水过程中被污染的UF膜进行了清洗研究,初步分析了产生膜污染的因素.结果表明,在被污染的膜上,有机物和无机盐垢相互覆盖,用次氯酸钠和酸交替清洗膜可以获得较好的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新建空分设备的循环水系统使用前初次水质处理的3个步骤:杀菌剥离、清洗和预膜,结合处理过程中监测到的水质参数,评价了初次水质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次氯酸钠清洗条件对PVDF微滤膜结构的损伤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次氯酸钠清洗对聚偏氟乙烯(PVDF)膜结构的损伤和性能的影响,借助正交试验和层次分析模型分析评价清洗条件对PVDF膜性能的影响,并对清洗过程中PVDF膜面变红的现象进行探讨.正交试验选择了清洗浓度、清洗时间和pH 3个清洗条件.结果表明,次氯酸钠的pH对PVDF膜的平均孔径和比通量影响最大,清洗时间对接触角的影响最大,而次氯酸钠浓度对洗脱液的总有机碳(TOC)影响最大.借助层次分析模型获得了正交试验范围内对PVDF膜性能损伤最小的清洗条件为:清洗液中次氯酸钠质量分数0.1%,清洗时间25 h和pH=9.次氯酸钠清洗过程中,PVDF膜面颜色变红只与pH有关,而与次氯酸钠浓度无关,这主要是由于高的pH会造成添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溶解和PVDF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新型陶瓷转化工艺在空调镀锌钢板的粉末喷涂中的应用.通过转化膜的晶相、附着力及盐雾试验表征,对预转化板的现有工艺进行控制.盐雾试验结果表明,预转化镀锌钢板经过弱碱性脱脂剂清洗,经陶瓷转化后与粉末涂料结合,可以得到良好耐蚀性和附着力强的膜层.  相似文献   

9.
超滤膜法浓缩薏苡仁多糖提取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薏苡仁多糖的超滤膜法提取液浓缩和除小分子杂质过程,并对膜工艺过程的浓差极化及膜污染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膜清洗进行了尝试,得到适合的膜清洗工艺.在四种陶瓷超滤膜中,截留分子量为150 kDa的超滤膜最适合于薏苡仁多糖提取液浓缩;当压力在0.13~0.21 MPa,温度在20~60℃时,压力和温度的提高均有利于超滤膜通量的增大,但也会加剧膜通量的下降;在超滤过程中,膜污染阻力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大,而浓差极化效应则不断减小;采用热水,碱洗和次氯酸钠清洗后,膜水通量能够恢复到实验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陶瓷微滤膜回收偏钛酸过程中膜清洗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陶瓷微滤膜回收偏钛酸过程中膜清洗方法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清洗剂的清洗效果,研究了清洗时间、外压脉冲等不同清洗方式对清洗效果的影响,并结合SEM和EDX等检测结果,分析了清洗机理,同时对清洗重复性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效果好且稳定的清洗方法,将此过程向工业化应用又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焊前去除TiNi合金表面致密氧化膜过程中,传统方法会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运用激光清洗这一绿色清洗方法去除TiNi形状记忆合金表面轧制氧化膜,并对其清洗工艺进行研究。方法运用OM和XRD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激光清洗后TiNi合金表面进行测试,研究激光清洗工艺对TiNi合金表面氧化膜及其组织的影响。结果激光清洗参数对激光清洗效率影响较大,扫描次数对TiNi合金激光清洗效率具有饱和性;激光清洗过后的TiNi合金表面仍存在一定含量的TiO,TiO_2,Ti_3O_5等氧化物。结论激光清洗可得到表面明亮且均匀的TiNi合金,但不能完全清除TiNi合金表面氧化膜。  相似文献   

12.
建立新型膜清洗装置,将压缩空气和化学清洗液形成气液两相混合流体对2.5英寸(1英寸=25.4 mm)卷式反渗透膜进行清洗研究.系统地探讨了气液两相流清洗过程中清洗液流量、气体流速、气液比、清洗时间对膜截留率和通量恢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洗液在0.12 L/rain时,即可获得较好的膜通量恢复率.不同过滤面积的反渗透膜,清洗液的临界流量不同,超过该流量对膜通量恢复率无明显影响.膜通量恢复率随气体流速的增加而增加,聚酰胺材质反渗透膜气速上限是18 m/s,更高的气速将降低膜截留率.气液比在2000∶ 1~3000∶1范围内能有效提高膜通量恢复率.两相流清洗时间一般不超过15 min就能获得理想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PAN,PVDF和PES 3种材质中空纤维超滤提取姬松茸多糖过程中的污染行为和清洗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起膜污染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少量多糖分子,其中PVDF膜组件对污染物吸附量最小,而且最易清洗.结合反向冲洗或加气冲洗,NaOH溶液的清洗效果最好.实验获得的清洗工艺条件为:反向冲洗 0.1%NaOH溶液在0.08 MPa压差下运行40 min,3种膜纯水通量恢复率达到93.4%~99.9%.  相似文献   

14.
核苷酸超滤纯化技术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全灵  夏海平  刘嘉  丁马太  黄桂辉  何旭敏  蓝伟光 《功能材料》2005,36(8):1226-1228,1231
从膜通量、蛋白去除率、核苷酸收率、膜污染和膜清洗等方面考察了5种不同型号的Ultra-floTM超滤膜过滤RNA酶解液的效果。实验表明3#(MWCO30 kD,CA)Ultra-floTM超滤膜同时具有高收率(96.4%)、高蛋白去除率(81.3%)、高膜通量(65.6L.m-2.h-1)、易清洗(水通量恢复99%)的优点,不仅可以替代通常使用的中空纤维膜,且通量大、污染小、易清洗,使该过程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5.
微滤和反渗透膜组合工艺浓缩罗汉果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微滤(MF)和反渗透(RO)膜组合工艺浓缩罗汉果汁.研究了反渗透膜浓缩罗汉果汁的最佳操作运行条件:压力1.4~1.6 MPa,温度36±1℃,浓缩比达到4.6时对膜进行化学清洗以恢复膜通量.由于反渗透法对预处理技术要求较高,采用微滤陶瓷复合膜作为预处理系统,能够很好地保持反渗透膜的通量.这种膜组合处理效果较佳,得到的果汁澄清透明.反渗透法预浓缩罗汉汁比蒸发法大大节省了能耗.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航天产品的小型化、轻量化、高可靠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厚膜功率电源模块逐渐取代传统的基于印制板的电子产品,广泛应用。厚膜产品由于尺寸小、电路密集、焊盘间距小、装配密度高等特点,在装联过程中引入的微小污染物,会对厚膜电源模块水汽含量、电性能等造成恶劣影响,从而影响了长期可靠性。汽相清洗有别于传统的超声、机械清洗,具有无损伤、无残留、高效的特点。本文主要针对星载厚膜模块的汽相清洗工艺进行说明,并且对清洗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宇航电子产品、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由于尺寸小、电路密集、焊盘间距小、装配密度高等特点,在装联过程中引入的微小污染物和氧化物,会对键合性能、电性能等造成恶劣影响,从而影响了长期可靠性。等离子清洗有别于传统的超声、机械清洗,具有无损伤、无振动的特点。本文主要针对星载厚膜模块的等离子清洗工艺进行说明,并且对清洗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结合能谱分析(EDS)表征真空膜蒸馏过程中的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的污染情况。膜污染物是含Na、Cl、Si、Mn、Fe、Cu和Zn等元素的混合物,各元素分布密度从膜外侧向内侧为递减趋势。据此确定的清洗方案为:在45℃、pH 2~3的稀盐酸溶液中浸泡2h,然后在45℃、5000ppm的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清洗2h,最后在45℃下进行烘干来恢复PVDF中空纤维膜的稳定性能,并反复多次清洗和多次进行VMD稳定实验。结果表明:按此清洗方案以间隔20h清洗一次的频率进行膜蒸馏系统的维护,可以使膜蒸馏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9.
预氧化对聚丙烯腈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丙烯腈(PAN)为前驱体,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水为凝胶介质,采用干-湿相转化法制备不对称PAN基聚合物膜,通过FT-IR、XRD、SEM等手段进行结构表征及恒压力变体积法测试气体渗透性能,主要探讨了PAN膜在空气预氧化处理过程中的化学和微结构变化规律及预氧化工艺条件(预氧化温度、恒温时间及空气流率)对PAN膜的结构和气体渗透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空气预氧化过程中,PAN膜的化学结构经氧化交联由线性结构转变为体型结构,PAN由热塑性变为热固性材料.预氧化工艺对PAN膜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提高预氧化温度、延长恒温时间以及增大空气流率均有利于膜性能的提高,但当预氧化条件超过一定程度后,膜性能反而降低.SEM分析表明,预氧化处理后的膜仍具有聚合物膜的基本孔形貌.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介绍了采用高温锰系磷化,通过有机溶剂清洗、超声波表面活性剂清洗、超声波表面活性剂清洗加表面调整处理等3种前处理方式获得的磷化膜的膜重、膜厚、耐蚀性等膜层性能参数。分析了各种磷化前处理对磷化膜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这种影响的原因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表面活性剂清洗加表面调整处理后的磷化工艺,磷化膜层的结晶细致,在膜厚较小的情况下可获得较高的膜重,并且膜层的各种耐蚀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