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5.
残余壁厚是影响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水辅助注射成型塑件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与工艺参数存在非线性关系。对溢流法水辅助注射成型进行了数值模拟,中心复合设计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并获取了残余壁厚的样本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残余壁厚与工艺参数间的响应面多元二次代理模型,通过方差分析研究了残余壁厚对熔体温度、模具温度、延迟时间、注水压力及注水温度的敏感性,并分析参数交互作用对残余壁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水压力、延迟时间及注水温度是影响残余壁厚的主要参数;随着注水压力的增大,残余壁厚值逐渐减小,但是,随着延迟时间的延长和注水温度的升高,残余壁厚值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
7.
利用华南理工大学自主研发的注水系统和水辅注塑弯管模具,研究了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水延迟时间、熔体注射量、注水压力、注水温度、熔体注射速率和熔体注射压力等8个水辅成型主要工艺参数对聚丙烯制品壁厚偏差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部分工艺参数对于制品弯曲段的壁厚偏差率有影响;增加注水延迟时间,降低注水压力和模具温度,短射填充区的制品壁厚的偏差率有所减小;提高熔体温度,壁厚偏差率的波动幅度增大。 相似文献
8.
9.
运用MoldFlow软件对把手零件的气辅注塑成型过程进行CAE分析,结合气辅成型原理优化了浇口、进气口的位置,总结了气辅CAE的工作流程,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产品壁厚、气道长度的影响,并调整参数,得到了满足设计要求的制品。 相似文献
10.
基于气辅共注成型充填过程控制方程和7参数Cross—WLF黏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气辅共注成型工艺中气道截面的大小对熔体流动、气体穿透与压力分布的影响。采用改进的控制体积/有限元/有限差分法实现对充填过程中多重运动界面的追踪以及压力、温度等场量分布的预测,编写了相应的模拟程序。对气道等效直径分别为5mm、8mm和12mm的矩形板的气辅共注成型充填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模拟结果的比较发现:随着气道等效直径的增大,气道中的熔体与薄壁区的熔体流速差越来越大,熔体流动的“跑道”效应越来越突出;“薄壁穿透”缺陷由明显到缓解直至基本消除;压力损失越小,压力分布也变得更为均匀。因而在制件设计时,气道截面尺寸宜稍大而不宜过小。 相似文献
11.
12.
流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是一种塑料与流体的复合注射技术,它包括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和水辅助注射成型2种形式。分别介绍了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和水辅助注射成型的工艺过程、设备及特点。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