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纵横     
《粮油食品科技》2007,15(1):68-69
发改委加快编制燃料乙醇产业政策本刊讯,在我国以生物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能源发展历时5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完成试点评估及《生物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前期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国家发改委正在组织有关专家专题研究编制《生物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和《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政策>。从战略高度制定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在“石油替代”和“替代原料石油”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目前各地拟建燃料乙醇项目积极性很高,产业发展面临着开发非粮原料,制定合理的原料路线,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完善政策环境等诸多挑战,必须通过制定产业发展政策,规范市场秩序和投资行为,防止盲目建设和投资浪费,指导生物燃料乙醇产业稳步有序发展。(萌讯)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伦敦7月20日电,生物燃料是当前新能源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但是现在常用甘蔗和玉米等农作物中所含的葡萄糖来制造生物乙醇,这导致了生物燃料与人争粮的矛盾。新一期英国《生物燃料的生物技术》杂志报道说,新加坡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种新型酵母,可把植物废料中的木糖转换成乙醇,从而避免生物燃料与人争粮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酿酒》2019,(6)
自2017年,十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推广使用车用燃料乙醇方案以来,我国燃料乙醇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为减少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而产生的"与人争粮"情况,开发不同淀粉质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响应国家粮食"去库存"政策,将陈化水稻作为燃料乙醇生产的原料,开发其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除玉米以外的其他多种淀粉质作物作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可行性,包括陈化水稻、脱壳大米及木薯等,并进行不同原料的复配,对原料使用及发酵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燃料乙醇生产工艺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4.
《酿酒》2021,48(4)
为应对节能减排的压力,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2020年12月我国颁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明确提出发展生物能源要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严格控制燃料乙醇加工产能扩张,推进非粮生物液体燃料技术产业化发展。重点分析了燃料乙醇发展中的现状及瓶颈问题,最后对燃料乙醇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9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基本实现全覆盖。这标志着中国在燃油汽车的新能源应用领域将进入加速发展期,国家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两个重要战略进行一体化考量,农业的经济效益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将更为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6.
美国生物燃料乙醇生产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原料可以是玉米、高梁、小麦、大麦、甘蔗、甜菜和土豆等,另外纤维质原料如城市垃圾、甘蔗渣、小树干、木片等都可用来生产生物燃料乙醇,但这些应用还没有商业化.美国生产生物燃料乙醇基本上采用玉米,也利用一部分高梁,美国生物燃料乙醇工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今年4月下发《关于调整生物燃料乙醇财政补助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中央决定调整生物燃料乙醇财政补助政策,具体的情况是,2012年度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补助标准为500元/吨,比2011年的平均补助标准1276元/吨下调了776元/吨。就在财政部下发《通知》的前后,国家税  相似文献   

8.
李十中 《中国酿造》2013,(Z1):77-81
2012年我国进口石油超过60%,目前油价仍然较高;雾霾肆虐,汽车尾气导致的空气污染(PM2.5)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据此,文中建议生物燃料替代石油应作为国家优先能源战略。并提出现实发展1.5代生物燃料-甜高粱秆乙醇,加快研发和示范第2代生物燃料-纤维素乙醇和F-T生物柴油,加强第3代生物燃料微藻柴油研发,跟踪第4代生物燃料-人工光合燃料,以期减少进口石油、改善空气质量、拉动国内经济、创造就业机会、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9.
这篇文章重点介绍了生物燃料尤其是生物乙醇的生产过程。简单介绍了生物燃料生产的"问题":"第一代"生物燃料(关于与粮争地,与人争食的问题)和"第二代"生物燃料(关于生产技术有待改进的问题)。介绍了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每一步的生产过程,包括对原材料的预处理、水解和发酵的过程。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筛选有效的甚至是多效的水解酶,发酵过程中对微生物菌株的筛选,利用厌氧作用将糖转化为生物乙醇的最优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将甜菜洗净磨浆后加入一种生物酶与渣料一同发酵,蒸馏,最后产出高纯度乙醇。一项利用生物技术生产非粮食类生物乙醇工艺取得重大突破。香港和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设在宁夏银川的生产示范基地两年的工业化生产实践证明,利用非粮食原料、低成本生产生物燃料乙醇巴成为可能。燃料乙醇是乙醇汽油的主要原料,由于是植物生产,因此被称为生物质可再生能源。按照"十一五"专项规划要求.燃料乙醇年产量要达到500万t。全国80%以上地区全部要封闭强制添加乙醇汽油。但是,直到2007年,我国燃料乙醇产量还仅为100多万t。  相似文献   

11.
以甘蔗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蔗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背景是国家基于石油替代战略而在2 001年启动的"变性燃料乙醇"和"车用乙醇汽油"推广计划.目前燃料乙醇发展的突出障碍是生产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国家的大量补贴.本文借鉴巴西利用甘蔗发展低成本燃料乙醇的经验,对中国用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成熟度、市场竞争力和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中国用甘蔗生产燃料乙醇在工艺和设备上不存在根本性、长期性的障碍;在目前的燃料乙醇和食糖价格下,甘蔗燃料乙醇的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甘蔗燃料乙醇生产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现有的环保技术条件下可以得到克服,并且还将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因此,国家"车用乙醇汽油"计划的下一步推广应该充分考虑到广东、广西、福建等甘蔗优势省份,以甘蔗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来促进农业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6):164-164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科学家利用常规的生物方法和新的化学方法相结合,将植物中的果糖高效快速的转化成一种新型的液体生物燃料——二甲基呋喃(DMF)。DMF含有的能量可比乙醇高40%,且没有乙醇燃料的缺点。他们发表在6月21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的报告,为生物燃料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3.
<正>7月14日,由黑龙江粮食局和美国谷物协会举办的"中美玉米燃料乙醇行业交流论坛"在哈尔滨举行,来自美国环境健康组织、行业协会、咨询机构等人士,围绕生物燃料与粮食安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温室气体排放等议题与中方农业、环保等部门进行了经验分享。黑龙江省作为最早封闭供应燃料乙醇的省份,依托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玉米深加工走在了全国前列,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玉米采购、加工、生产燃料乙醇的全产业链。在国家明确多措并举消化粮食库存、大力支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巴西、美国之后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国家发改委目前表示,按照生物燃料乙醇“十五”发展专项规划,国家批准建设了4个生物燃料乙醇生产试点项目。截止目前,4个试点企业已累计生产生物燃料乙醇120多万吨。试点省份和地区已实现年混配1020万吨生物乙醇汽油的能力,生物乙醇汽油的消费量已占全国汽油消费量的20%。  相似文献   

15.
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是C4作物,其光能转换效率、光合速率、单位面积生物产量显著高于其他作物,其净能比最高。用甘蔗生产燃料乙醇,成本低。甘蔗是最有潜力的生物能源作物,但是我国发展生物能源必须重视能源甘蔗品种的选育,加强甘蔗燃料乙醇生产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利用甘蔗发展燃料乙醇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分析了我国利用甘蔗发展可再生生物能源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1 生物燃料乙醇的现状 1.1 迅速发展的生物燃料乙醇产业 在世界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和环境问题的背景下,同时作为剩余农产品处理的对策之一,近十年来,世界各国的生物燃料乙醇生产有了快速的发展(图1).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发展生物燃料乙醇的长久大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包括生物质能源在内的新能源开发和研究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概述了第一代生物燃料乙醇遇到的危害粮食安全的问题,以及第二代生物燃料乙醇对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替代化石能源具有的前景和意义,并提出了我国发展第二代生物燃料乙醇的必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生物基材料因其绿色、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特点,逐步走向工业规模化实际应用和产业化阶段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的发布使得生物基材料这一领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备受关注,如何扩大生物基材料的下游应用?如何优化非粮生物基材料的产业结构?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对《行动方案》进行了具体解读。助力碳达峰实施方案落实生物基材料是指以可再生的生物质为原料,或经由生物制造生产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含碳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  相似文献   

19.
陈伟  刘清  张军 《中国油脂》2008,33(1):1-5
近年来,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加强能源安全,液体生物燃料生产在世界各地不断增加。但大规模生产液体生物燃料也会引发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这包括栖息地割裂和退化、碳汇退化和森林减少造成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水污染和富营养化以及土地冲突造成的过度利用和食品价格上涨。综合介绍了发展生物燃料可能产生的利益和带来的风险,以期为我国相关问题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酿酒》2015,(6)
为应对石化能源短缺的局面和节能减排的压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发展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介绍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明确:到2015年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400万吨;到2020年,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1000万吨。重点分析了燃料乙醇发展中非粮原料(薯类、甜高粱、木质纤维素等)生产乙醇的发展现状及瓶颈问题,最后对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