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常常有一种喜欢留在心上:喜欢在不经意的日子里变换居室的布置,用一种新的感觉去领略窗外停驻的一个个春厦秋冬,匆匆忙忙的生命便会因此而不再短暂、寂寞。  相似文献   

2.
在明媚的假日里,一些人喜欢到户外活动,而我则喜欢在家里鼓捣些菜肴,款待亲朋好友.现在休息的时间多了,又快到“五一”节了,介绍给大家几款菜肴,愿您节假日生活更丰富.  相似文献   

3.
八月的味道     
八月,是秋的初幕,还是夏的落幕,难以捉摸。八月的空气开始渐凉,但是时常还少不了微微的小雨!八月,不喜欢夏季遗留下湿漉漉的感觉,却很喜欢秋天空气中弥漫着暧昧的味道。  相似文献   

4.
正"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悲秋,似乎是传统诗人眼中的固定情绪,但是现代生活并不如古人说的那样不堪一击,固然总有丝丝苦意,但只要善于调整自己,秋反而是明媚色彩的组合。逢秋不悲秋的确,秋风、秋雨常令人顿生秋愁。如何摆脱悲秋的情绪困扰?"自古逢秋悲寂寥"的凄凉情怀,还需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积极态度进行自我调节。  相似文献   

5.
每个文艺女青年心底都曾有过这样一个梦:找个空气清爽的明媚午后.一袭白裙落地.光着脚走在剐下过雨的石板路上.邂逅清凉。怎奈世事不会尽如人意.就拿北京来说.炎炎夏日一袭白裙遭遇大气污染和汗水浸渍.几分钟便没了灵性;空气清爽的明媚午后更是要翻翻黄历.在那么多雾霾天里翻出一个PM25合格的日子:35度的高温在石板路上光着脚.不怕烫吗?且偌大京城唯一找得到石板路的天安门广场和烟袋斜街.哪个不是游人如织,还容咱风花雪月?要求别太高,如果只是想在炎炎夏日邂逅清凉的话.还真的有个好去处。  相似文献   

6.
编读     
又是一年秋冬,在紧紧张张的过年气氛中人们走进2004年,或许在新的一年中人们总是有回忆的习惯,想想自己今年到底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遗憾.都有一些吧,这一年又过的挺充实,心里就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哪年秋冬都是靴子当道,今年也不例外,只要是女孩子谁没有几双靴子,今年不妨再多添几双吧.别看还在冬季,新款的单鞋趋势已经发布了,喜欢鞋的时尚女性别忘了看呀!  相似文献   

7.
春之讯元春时节,川西平原处处都洋溢着春的讯息。记得在我孩提时代,春天是最惬意的,不过当年我喜欢春天既没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无诗人那般浪漫情怀,倘若有谁非逼我坦白的话,那我只需用几个字就能交代清楚:因为我喜欢吃野菜。在明媚的春光里,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唱着同一首歌:“棉花草,做馍馍,肚子饿了找家婆”。棉花草是长在田间地头的普通野菜,因为它叶脉上的白色细绒毛极像棉花的纤维,故而得名。乡下人把外婆叫“家婆”,记得那时有一句俗话就叫做:“憨家婆带外孙”。一个“憨”字,便把外婆对外孙的满腔痴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8.
<正>秋高气爽,落叶缤纷,在这最美的季节里,躁动了一个夏天的心会慢慢沉淀,相信大家一定想要去大自然中放飞一下心情,可是热门的赏秋胜地,机票、酒店、行程,整套预定下来,早已没了心情。其实,你根本不必远行,在我们的周边,就有不少值得一赏的绝佳秋景,今天吉诺特地为大家精选了四处非一般的江南赏秋胜地,让我们即刻出发,静享秋天的童话吧。  相似文献   

9.
《中国服装(北京)》2012,(21):122-125
芬兰国宝级品牌玛丽麦高(Marimekko)中国首秀“印染的艺术——炫彩生活时刻”在月色明媚。曲径通幽的上海人民公园拉开序幕。在舞蹈家金星老师的精妙构想下.玛丽麦高2012秋冬系列通过舞者们精灵般的身体律动,让服装在色彩斑斓的世界里舞动流转,将始于1951年的品牌理念娓娓道来,堪称一场独具一格的时尚视觉体验。  相似文献   

10.
标志着北京与河北交界的古北口长城在冬日的朝阳中懒洋洋地伏在山脊上。车一闪而过,大家回首凝望时,不经意间已冲入了塞北的朔风中。 这是十二月末的一天,几十位朋友随中环国际探险俱乐部奔赴位于内蒙古边缘的塞罕坝上,塞罕坝平均海拔1500米,从地缘上说,它属于内蒙古高原。过去曾是皇帝巡猎的围场,领悟在它以春天的明媚、夏日的浓荫、秋天的灿烂、冬季的沉静,吸引着成千上万喜欢大自然,喜欢探险的都市朋友。车过承德,武烈河披着冰甲静静地  相似文献   

11.
野刺玫酒     
野刺玫属蔷薇科,是一种落叶灌木植物,枝上有刺,夏初开花,秋结果实似樱桃大小,果熟呈金红色,味略带甜酸,涩味稍重,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17种氨基  相似文献   

12.
《美食》2011,(8):21-21
京城有一家很特立独行的餐厅,除了纯白空旷的室内布置、怪异夸张的家具、装帧精美如散文般的菜单以外,让人难忘的就是那些如绘画般的食物。每一道菜都如一幅画,有疏密、浓淡,更有意境配合菜名:梦入江南烟水路一一轻煎绿茶饺、那一年的秋天落叶——香煎烤茄子……在这里,食客口舌触碰到的除了煎饺和茄子以外,是否还咀嚼出了江南烟雨和故都的秋?  相似文献   

13.
“叶公好龙”的成语流布甚广,此处中的“好”为动词,读“hao”。笔者写过一篇题为《把酒不论文》的小文(见《食品与生活》1997年第3期),有人看了,便想当然地以为我有“干杯万盏只等闲”的海量。其实,正如某朋友一语中的:你这家伙酒量并没有好,只不过是“好”(hao)酒罢了。在吴方言中,“好”除了指喜欢、爱好之外,还兼具嗜之成癖的意思。 当初装宅电的时候,因邮电局朋友的关照,在号码的选择上有一定的余地。朋友知我喜欢杯中之物,便  相似文献   

14.
友童 《饮食科学》2009,(11):35-35
读大学时曾经很喜欢看龙应台的《野火集》,喜欢她文字中的豪气和犀利。后来做了妈妈,看过《孩子你慢慢来》.更被她对孩子的那份柔情、那份淡定和对生命的思考与热爱打动。记得书的最前面有张照片,孩子走在铺满金色落叶的路上,照片下面写着一句话“长长的路.慢慢的走。”  相似文献   

15.
我们没有超然的菩提树,却不会错过每一片美丽的落叶……我们没有淡然的心境,却能拥有一只比落叶还静谧的小猫……菩提工坊,带你陶出心境界。  相似文献   

16.
馋嘴的鲁迅     
正鲁迅先生这一辈子,除了令人仰视的各种成就,还和常人一样,也喜欢美食,也有着馋嘴的一面。其实,在吃喝这件事上,鲁迅还是个地道的行家,不但会吃,还会做,对许多菜肴都有独到的见解。鲁迅喜欢吃辣,据说最开始吃辣是为了解困,后来就上瘾了。早年鲁迅请胡适吃饭,第一道菜就是放过辣椒的梅干菜扣肉。这个菜胡适非常喜欢吃,但他好奇菜里有辣,便问鲁迅:"据我所知江浙一带人爱甜不爱辣,先生好像是个例外。"  相似文献   

17.
有一类人非常喜欢喝红酒,但喝了之后便头痛不已,被称做红酒头痛综合症。关于此病的起因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医学专家们也是各执一词,更没有人对此进行研究,有的医生甚至还怀疑这种病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每年秋、冬两季,是吃大闸蟹的最佳时节. 上海人吃蟹总喜欢去巴城镇,一是图其路程方便,二是认为其蟹源正宗.试想,巴城镇西紧挨着阳澄湖,那里的菜馆食肆,随便在湖里放只空篓,蟹也会自动爬进来,谁还会舍近求远地去别处进蟹呢?于是,弹丸之地的巴城,每到金秋,就熙熙攘攘成了老饕们的麇集之地了.  相似文献   

19.
风起的日子     
在秋天的日子里,每天聆听着窗外树叶的摇动,看着树上陡然飘落的黄叶,那一片片孤零飘荡的落叶,多象空中翩然起舞的精灵,在大地母亲的召唤下,沐浴着秋的最后的抚爱,静静地悄然铺满脚下的大地,感受着秋即将逝去手无奈和冬的不再遥远的震撼。 风起瑟瑟寒意渐浓,出门的时候,那拂面的凉意不免会使人肃然,无限  相似文献   

20.
中国白酒的性格与水中的鱼有些相似,无论咸水还是淡水中的鱼.大部分都愿意生活在顺流里,但也有少数天生就喜欢逆流而上的鱼,喜欢挑战自我,寻求突破,其中最著名的一种便是红鲑鱼,每当到了繁殖季节,鲑鱼群便从海洋里沿河流逆流而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