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深部软岩大巷围岩的破坏机理,提出了深部软岩大巷合理的支护形式及其技术参数,旨出了合理的二次支护时间。 相似文献
2.
3.
深部巷道与浅部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和特征具有较大差异。为分析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特征,以永兴矿二水平-960 m水平,埋深约1 000 m的巷道为例,采用实测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实测数据得到:围岩的两帮位移量、顶板位移量和底板位移量大约都是在80~85 d后稳定,位移量都稳定时大约在85~105 mm;围岩的位移速度大约在85~105 d后趋于稳定,围岩的位移速度稳定后都降低到0.2 mm/d以下;锚杆和锚索的受力大约在90~100 d后趋于稳定,锚杆受到的载荷大约为13.5 t,锚索受到的载荷约20 t。可以得出永兴矿深部巷道围岩变形大约在掘支后的100 d内围岩位移量、围岩变形速度和围岩应力都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中泰矿业有限公司(原鹤煤四矿)-250~-450m水平之间的巷道在穿过构造带、动压区、压力集中区施工时,变形破坏严重。结合具体情况,分析了深部软岩巷道变形破坏原因,并提出了支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张明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2,19(4):32-34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 ,巷道开挖后变形加快 ,变形量加大 ,造成多次返修 ,不仅增加了巷道的维护费用 ,而且严重制约了矿井接续。通过对白集煤矿深部巷道变形与破坏的影响因素分析 ,提出了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及对策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7.
为了研究动静载荷对深部开挖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影响规律,以马家田煤矿深部回采巷道为研究对象,运用FLAC3D数值软件对动静载荷下深部开挖巷道围岩力学响应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现场巷道实际提出支护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动载荷作用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范围较为充分,硬岩中主要发生拉伸破坏,软岩中主要发生剪切破坏。巷道围岩最大垂直位移与破坏深度随巷道开挖距离的增加而增加。新的支护措施较好地控制了围岩变形,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研究成果可为相同或相似条件下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及支护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根据单家村煤矿倾斜厚煤层深部开采巷道变形破坏的调查实测结果,分析了底板巷道变形破坏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控制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东滩矿井深部开采十四采区,四采区锚喷支护巷道受动压作出了一些特殊变形破坏现象,作者综合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一套适合深部开采巷道维护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其中锚网喷支护是最合理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1.
深井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深井巷道围岩的稳定性也发生了变化。本文进行了深井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分析。认为影响深井巷道围岩稳定性的3个主要因素是围岩性质、采深和支承压力。得到了根据围岩性质、采深和支撑压力来控制巷道稳定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深部开采巷道变形较大问题,对巷道变形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高应力、围岩条件差、现有支护不能满足要求引起的,重点对引起巷道变形的几个方面制定了针对性控制对策,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刘庄煤矿矿井深部地质条件复杂、矿压大、测量点易产生位移的特点,以及矿井地处中央子午线边缘,井上下边长变形比较大等难点,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在保证长达三千多米井下巷道的贯通精度的同时,提出以观测数据、结合地质条件分析因地质因素产生的点位移动规律。 相似文献
14.
15.
为研究金属矿山深部巷道掘进期间围岩地压显现特点,在深部生产区域构建微震监测系统,监测巷道掘进过程围岩破裂产生的微震活动及其时空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巷道围岩不同位置破裂产生微震活动率的原因.结果表明:微震监测技术相比传统监测技术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发现了巷道掘进过程岩体破裂产生微震事件的震级范围主要集中在-4.37~-0.... 相似文献
16.
17.
文章详细介绍了目前我国深井支护技术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例分析提出了高地压深井巷道综合支护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深井支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热害是矿井的自然灾害之一,不仅影响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影响矿山的经济效益,而且严重地影响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地影响矿山的安全。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及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矿井中高温高湿的热害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只有正确认识重视矿井高温高湿热害问题,对存在热害矿井进行预防与治理,才能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保护矿工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