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对梳棉机刺辊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单刺辊系统对梳棉机进一步提高产量的作用已经到了极限;二刺辊系统由于存在分梳和转移的矛盾,因此在梳理实践中也已经被淘汰;三刺辊系统可以提高分梳效能、增大除杂区域,因而是梳棉机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高产梳棉机刺辊工作的一些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产梳棉机刺辊工作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从握持分梳角度讲,刺辊直径大较有利,上给棉不利于分梳。三刺辊减小直径会造成分梳不良,三刺辊间剥取不会产生分梳作用。为了便于刺辊上的纤维转移,应该减小第三刺辊直径。除尘刀除杂会使好纤维损失增加。  相似文献   

3.
对A186型小漏底式梳棉机与刺辊下分梳板式梳棉机分梳纤维效果作了系列对比实验,对其在相同机械条件下分梳棉纤维产生的后车肚落物,盖板花,输出生条中纤维伸直度,分离度,棉结,杂质及条干不匀率等数据作了分析,采用刺辊下梳板取代小漏底可增强耐机对喂入纤维层的预梳理及排小杂能力,有效减轻西林,盖板主分梳区的分梳负荷,使其细致梳理纤维作用增强,保证了梳棉机高速高产时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高产梳棉机的“梳棉理论”(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梳棉机气流问题、剥棉问题和锡林与盖板间纤维的脉动问题。分析了刺辊部分、锡林与盖板部分前上罩板、锡林与道夫间气流运动的规律,以及上述气流对梳理过程中纤维转移的影响。讨论了梳棉机不同形式剥棉机构的优劣和梳棉机锡林盖板间纤维是否存在着波动现象,指出梳棉机锡林与盖板间纤维存在着波动现象。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梳棉机刺辊落棉和生条质量的比较问题。用USTER AFIS单纤维测试仪对五台梳棉机所加工的刺辊落棉及生条各项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刺辊落棉中总棉结数是生条的4.7倍,根数短绒率是生条的2.7倍,总杂质数是生条的84倍,可见异物率是生条的207倍,未成熟纤维含量是生条的2倍,可见刺辊部分的确可以有效排除棉结、短绒和杂质,且对大杂和大尺寸棉结及非棉物质排除的效率比较高,生产过程中可以用AFIS检测刺辊落棉和生条来判断刺辊相关工艺是否有利于棉结、短绒和杂质的排除。  相似文献   

6.
对梳棉机刺辊处气流研究进行了综合述评,分:(1)除尘刀前后;(2)小漏底(包括分梳板);(3)刺辊与锡林间;(4)刺辊罩壳4个部分。对刺辊处气流运动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与归纳分析,指出了以往刺辊部分气流研究的不足,对今后刺辊部分气流研究进行了展望,认为,采用当今先进的测试技术可以较准确的测量刺辊处气流运动的速度与压力,利用当今的梳理理论、CFD等相关专业知识可以建立刺辊部分气流运动的数学模型,使刺辊部分研究从定性研究为主走向定量研究,并用之指导刺辊部分的设计和生产工艺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测试分析了立达清梳联生条短绒率偏高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通过工艺试验,优选了C4型梳棉机给棉刺辊部分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文章就锡林和盖板间的梳理作用;双区盖板和金属针布盖板;刺辊分梳板和锡林前后固定盖板、锡林与道夫间纤维转移;传统道夫机构的缺陷及其改进;锡林及刺辊的梳理作用与高产量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论述,加深了人们对梳理过程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9.
刺辊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梳棉机刺辊转速通常是由梳棉机的主轴电动机通过皮带传动的方式进行控制,利用更换不同直径的皮带轮得到多种传动比来实现刺辊的转速调整。文章通过对刺辊加装独立电动机驱动,利用PLC控制和变频调速技术来实现刺辊转速的调整,以适应不同梳棉刺辊速度的调整要求。改装后的刺辊转速的变频调速,可满足对刺辊的多级或无级连续的速度调整需要。  相似文献   

10.
介绍C80和TC19i高速高产梳棉机的特征及关键技术点。通过分析指出:C80梳棉机继续保持1. 5 m幅宽,锡林直径与C60和C70梳棉机相比有所增加,锡林固定盖板实现"紧隔距、强梳理"的理念,工作盖板根数继续保持40根、附加固定盖板和棉网清洁的数量比以往有所增加,为实现高速高产提供了条件; TC19i梳棉机幅宽保持1. 28 m、采用大直径锡林、多开松、锡林盖板安全隔距、道夫下移控制气流的理念,继续保持较多的固定盖板配置、锡林与活动盖板实现"紧隔距、强分梳"的理念。二者有一定区别,各有优势,都将为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梳棉工艺与梳理器材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实现对纤维平衡梳理、柔性梳理和充分梳理的要求,提出适当增加针齿密度、减缓分梳速度、放宽分梳点隔距的做法,以有利于保护纤维,提高梳理质量。梳棉工艺试验结果证明,后部工艺及刺辊齿条的改进可减少纤维损伤,提高纤维转移率。通过降低除尘刀高度、适当缩短第一落杂区长度,可降低短绒率及落棉率。适当控制小漏底各点隔距及刺辊与大漏底鼻尖隔距,可增强短绒的排除能力,提高梳理器材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对盖板针布与锡林针布分梳纤维状态分析,对盖板针布和锡林针布的设计作了调整。试验结果表明,盖板花中的短绒率和杂质吸收率均得到改善。等隔距分梳可有效改善和稳定分梳效果。此外,对道夫针布齿形及清梳工艺配合方面也提出了改进方法。最后,在A186梳棉机上的试验表明,改进后的工艺及器材得到的生条及纱线指标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就梳棉机针布、吸尘吸落棉系统、清梳联自调匀整器、梳棉机锡林与盖板的分流过程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探讨。指出了针布发展的特点,阐述了梳棉机吸尘系统和清梳联自调匀整器的作用。对锡林与盖板间梳理的实质和作用力及其影响的因素作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梳棉针布的技术进步与选配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国内外梳棉机锡林.道夫盖板、刺辊针布和固定分梳件的技术进步与发展趋势和针布配置一般原则进行了剖析,重点讨论了纺化纤的针布配置和难纺纤维工艺和针布调整问题对相关企业正确选择与使用针布有一定的参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实验分析的方法,研究在梳棉机上采用柔性梳理工艺提高成纱质量的问题。文章通过优选锡林刺辊速度,确定合理的锡林与活动盖板、刺辊与给棉板、锡林与道夫、锡林与前后固定盖板隔距等参数,选择配套合理性价比高的大白鲨针布等技术措施,使成纱质量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台湾地区梳棉机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静电技术在梳棉机的应用,梳棉机的基本作用,发展小型梳棉机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台湾地区梳棉机研究的概况,对梳棉机工作者了解台湾地区梳棉机研究情况可能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德国特吕茨勒公司推出的TC03型梳棉机,就其新技术做了简要介绍,井进行了分析,指出梳棉机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