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制温变油墨和立体防伪变色油墨2种绿色环保的水性油墨,开发一种具有双重防伪功能的二维码,加强二维码的防伪功能。方法 研究不同感温变色粉用量对温变油墨色差和色度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发泡温度、发泡剂含量、PU树脂含量对立体防伪变色油墨发泡高度和耐摩擦性的影响。结果 感温变色粉的质量分数为20%时,温变油墨的颜色最接近二维码标准黑色。发泡剂质量分数为20%,发泡温度为120℃时,立体防伪变色油墨的发泡高度达到最佳值。承印物为白卡纸,PU树脂质量分数为3%时,立体防伪变色油墨的耐摩擦性最佳。承印物为金卡纸,PU树脂的质量分数为15%时,立体防伪变色油墨的耐摩擦性最佳。双层防伪二维码的上层图案(黑色二维码)在常温下可见,加热至70℃时消失,同时隐藏在下层的防伪标识显现出来,继续加热防伪标识逐渐呈现立体感,且在120℃时立体感达到最佳,整个过程颜色可逆,但立体感不可逆。结论 双重防伪二维码通过上层和下层图案在不同温度下交替显示和隐藏进行防伪,方便大众进行验证和确认,在不失趣味性的同时强化了防伪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环保、适用范围广的温变转色防伪油墨。方法利用隐色染料(热敏黑)、显色剂(双酚A)及溶剂(十四醇)组成可逆温变转色复配物,然后用原位聚合法对复配物进行微胶囊包覆,最后将微胶囊加入UV连接料体系中制成可逆温变转色UV油墨,分析油墨的色度学特性。结果当乳化转速为16 000 r/min、p H值为2~3、乳化温度为45℃、乳化时间为30~40 min时,微胶囊粒径较小,显色效果较好。对该可逆温变转色UV油墨样品进行CIE-Lab色度学特性分析,在整个加热/冷却循环后,温变转色油墨又回到初始明度值,油墨样品明度发生滞后现象,整个过程中样品的明度值形成一个闭环的回路。结论该法制备的可逆温变转色油墨具有检测方便、变色效果明显等优点,在包装防伪印刷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各种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结构特点及其变色机理,并阐述了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在造纸、纺织服装、水泥涂料、防伪领域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指出了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变色材料中的两大类材料--热致可逆变色材料和光致可逆变色材料,并分别对其进行了分类总结.从化学角度阐述了其变色机理,同时结合实例对该两种变色材料在防伪包装和商品外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油墨技术是印刷技术在防伪包装上应用的一个主要方面。将油墨技术应用于防伪包装是通过改变油墨的配方,或者在普通的油墨中添加一些特殊的敏感材料,如光敏材料、热敏材料、磁性材料等而实现的。用这些特种油墨印制的商标具有一些特点,消费者根据不同的特点可识别出商品的真伪,商标本身也不易被仿制,从而也具有防伪包装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光学变色防伪油墨的颜色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更好地研究光学变色油墨的显色性能,加大其在半色调印刷品防伪领域的应用,在分析光学变色油墨变色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光变油墨中的薄膜理论,由此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光学油墨半色调印刷品的光谱反射率预测模型。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防伪印刷品和油墨的颜色变化,从而为光变油墨的光谱分析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能更好地控制防伪油墨的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7.
石墨烯因其优异的导电性、优越的柔韧性和环境稳定性, 在可穿戴电子纺织品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工作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分别将自制的石墨烯浆料和复合热致变色油墨印在聚酯织物的正反面, 构筑了一种石墨烯基绿-黄可逆电热致变色织物。采用SEM、XRD以及FTIR等分析了织物的结构性质和变色原理, 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及全色差色度仪研究了织物的热学以及变色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电热致变色织物厚度约为250 μm, 在12 V电压下逐渐加热超过45 ℃, 焦耳热主要通过热传导至变色层, 结晶紫内酯的闭开环实现绿-黄可逆变色, 其变色响应时间约为15 s, 褪色响应时间约为27 s。石墨烯电热致变色织物经历30°~180°的弯曲角度后, 电压-电流曲线保持稳定。经200次加热/冷却循环后, 性能未发生明显衰退。本研究成功制备了颜色在绿-黄之间变化、响应迅速、循环性能良好的可逆电热致变色织物:石墨烯膜‖聚酯织物‖热致变色膜, 在军事伪装和可穿戴显示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防伪油墨是现代社会防伪领域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已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随角异色油墨是防伪油墨中很重要的部分,广泛用于货币、有价证券、以及烟酒、化妆品等商品的标识和包装中,其具有色彩鲜艳、检验方便、重现性强和变色多样等特点。本文从随角异色油墨的分类、配制和印刷要求以及颜色特性检测等方面综述了随角异色油墨的一些相关研究,对随角异色油墨在防伪技术方面的应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油墨技术是印刷技术在防伪包装上应用的一个主要方面。将油墨技术应用于防伪包装是通过改变油墨的配方,或者在普通的油墨中添加一些特殊的敏感材料,如光敏材料、热敏材料、磁性材料等而实现的。用这些特种油墨印制的商标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消费者根据不同的特点可识别出商品的真伪,商标本身也不易被仿制,因而具有防伪包装的效果。要使油墨技术合理地应用于防伪包装并取得理想的防伪效果,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印刷方式的选择,印刷机的选用,被印件的加工处理,油墨基料的使用,印刷成本及企业技术水平等等。  相似文献   

10.
胡志才  柯胜海 《包装工程》2020,41(9):117-123
目的探索适用于智能变色材料在包装运用领域的理念和方法,结合智能材料从设计学层面探究智能变色包装的设计形式。方法以智能变色材料的物理属性为基础,对智能变色包装进行分类研究,并结合相关的设计实例,分析、归纳和总结智能变色包装的设计形式,为智能变色包装设计的发展和科学研究从设计学层面提供一种新的角度和研发依据。结果智能"光敏、温敏、电敏、气敏"变色材料在包装上的应用可通过颜色对比设计、颜色渐变设计、颜色变化融入图形创意这3种设计形式应用于包装安全、包装防伪、包装交互等领域。结论智能变色包装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结合了包装设计学原理和包装的品牌诉求,采用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变色方案,设计出了符合消费审美的智能包装作品。  相似文献   

11.
梁艳 《包装工程》2022,43(10):361-364
目的 探索包装设计中的水墨艺术化融入。方法 在各种文化相互碰撞、艺术设计无处不在的社会现实中,水墨艺术不断吸收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精髓,与各个艺术门类产生了紧密的联系。深入分析水墨艺术形式的外在特点与深刻内涵,从真、简、灵等视角探索水墨艺术的独特之处,得出水墨在包装设计中的融入与延伸是可行的,符合消费者和时代的双重要求,结合水墨的图形、文字、审美意境进行方向性的探讨,分别选取包装设计中的突出代表领域进行全面、详细的审视与分析。结论 水墨文化中的视觉元素与气韵之美都是当前包装设计中的灵感来源,其或浓或淡、或深或浅的变化,以及动静皆宜、宁静悠远的意境,让包装设计作品具备了更大的艺术魅力和经济价值,实现了更加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Inkjet-printable aqueous suspensions of conjugated polymer precursors are developed for fabrication of patterned color images on paper substrates. Printing of a diacetylene (DA)-surfactant composite ink on unmodified paper and photopaper, as well as on a banknote, enables generation of latent images that are transformed to blue-colored polydiacetylene (PDA) structures by UV irradiation. Both irreversible and reversible thermochromism with the PDA printed images are demonstrated and applied to flexible and disposable sensors and to displays.  相似文献   

13.
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上印刷油墨组分迁移的AAS和GC-MS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杨春莉 《包装工程》2012,33(11):18-20,31
以面粉为真实食品,使其与某知名快餐食品包装袋上的油墨污染物以单面接触的方式进行迁移实验。AAS结果表明,食品包装袋上油墨污染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已经迁移到面粉的表面和内部,但迁移到食品表面和内部的重金属污染物则是微少的。GC-MS结果表明,此品牌食品包装袋上油墨污染物中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迁移到了面粉中。建立了印刷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上油墨污染物迁移的快速、准确分析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胡新安 《包装工程》2021,42(8):340-342, 346
目的 探索包装设计中对水墨元素的创新应用策略.方法 水墨艺术是我国艺术文化中的经典和瑰宝,基于此探讨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多方面影响和渗入;然后从水墨元素的具体特点及其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展开探究,深入思考其对包装设计的形式、内容和效果等层面的突出价值;接着分别以茶叶包装、酒品包装和食品包装三大包装设计类别为焦点,探索具体的创新方向与策略;最后以此为基础,直观呈现其中的一些设计案例和具体的应用方法.结论 水墨元素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色彩和呈现方式,其与包装设计的结合能够展现出不一样的艺术魅力.从而在创新包装设计结构的同时,最大化地展示民族文化精神,为包装增加深厚的文化价值,促使产品包装以更加独特的风格特点赢得市场竞争中的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15.
导电油墨的制备已成为加快印刷电子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近年来符合生态理念的导电油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对生态导电油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梳理,综述了生态导电油墨的研究现状、导电机理和应用方向。归纳出生态导电油墨主要可分为溶剂型和能量固化型两类,总结了生态导电油墨在智能包装中的应用,如:印刷柔性电池、电子交互包装、RFID标签、薄膜开关等,此类产品为包装在智能交互、信息追踪溯源、防伪防盗等方面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UV油墨光引发剂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残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UV油墨光引发剂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残留行为。方法以2种常用的UV油墨光引发剂EDB和907为研究对象,分别以PET薄膜和铜版纸为承印材料,通过IGT印刷适性仪控制印刷膜层厚度,IGT UV干燥器控制紫外光固化时间,研究光照能量、墨层厚度和油墨浓度对光引发剂在食品包装材料中残留的影响。结果光引发剂残留量会随着光照能量的增加而减少,随着墨层厚度增加而增加。对于PET薄膜,油墨含量高时光引发剂的残留量比油墨含量低时大,而铜版纸结果相反,油墨含量高时光引发剂的残留量较小。结论在实际UV油墨印刷中,应提高光照能量,对于不同的承印材料应采用含量不同的油墨,以减少光引发剂的残留,降低其迁移风险,增加食品包装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聚噻吩及其衍生物具有高导电性、环保性、热稳定性等优点,将其 制备成导电油墨,在印刷电子和智能包装等领域中极具应用前景。本文以聚(3, 4- 乙撑二氧噻吩)(PEDOT)、导电炭黑(CB)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为主体,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 PEDOT-CB/CMC 导电油墨。系统地研究了 连接料、辅助添加剂及烧结温度等对油墨黏度、附着力、分散性和导电性能 的影响;并借助于丝网印刷技术对油墨的印刷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导电油墨具备良好的分散性和附着力;印品经烧结处理后,其电阻值明显下 降并随墨条长度、宽度的增加呈现规律性变化。另外,导电油墨在纸、塑料、 棉布等不同基材上均能满足丝网印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油墨溶剂在食品软包装材料中的残留及迁移行为,为食品包装生产企业提供安全风险控制方面的参考。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技术,对印刷油墨的挥发性溶剂在食品软包装中的残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检出率较高的苯类溶剂甲苯、酯类溶剂乙酸丁酯和酮类溶剂丁酮为迁移研究对象,分别以PE,PP,PET/CPP,PET/PE,OPP/CPP,PET/PA/CPP为包装材料,研究油墨溶剂在水性食品模拟液(蒸馏水)、酸性食品模拟液(体积分数为3%的乙酸)、醇性食品模拟液(体积分数为10%的乙醇)和脂肪性模拟液(正己烷)中的迁移残留行为。结果研究表明,印刷后的食品软包装材料中大部分都有苯类、酯类和酮类等有机挥发物的残留,残留溶剂在食品模拟液中迁移量的大小依次为正己烷乙醇(体积分数为10%)乙酸(体积分数为3%)蒸馏水,而且对于不同的包装材料迁移量的大小也不同。结论油墨溶剂在食品软包装材料上的残留和迁移行为,主要与环境温度、食品性质以及包装材料的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吴昌松  王昕霞 《包装工程》2021,42(12):283-288
目的 探讨水墨艺术在白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和创新途径.方法 白酒在中国是大众饮品,拥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内蕴.白酒包装是酒文化的一个重要信息载体,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从文化艺术的角度去思考白酒包装设计,赋予白酒包装文化意蕴是提升白酒品牌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围绕水墨艺术在白酒包装设计中的表现应用,先对白酒包装设计和传统文化的结合进行分析和思考.然后重点研究水墨艺术在白酒包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思路和方法,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结论 水墨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将其融入到白酒包装设计当中,可以为设计提供丰富的设计灵感和源泉.  相似文献   

20.
张丽 《包装工程》2018,39(10):241-244
目的探究水墨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展现传统元素的丰富哲学与文化内涵,增加包装设计的民族情感。方法利用水墨元素的深厚文化内涵以及鲜明的视觉冲击力,结合水墨艺术对于包装设计的现实意义,通过文字的状态呈现、图形的笔墨韵味、画面的氛围营造、意境的虚实渲染4方面,对水墨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详细解读。结论在包装设计中恰当的运用水墨元素,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按照包装设计师的意图,以更加快捷的途径和有效的感知方式,获取最佳的视觉效果,有利于设计理念的表达和设计目的的实现。同时传统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更加彰显独特的东方文化气韵,使现代设计更具中国特色文化品牌,为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