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贺冉  蔡景  马达伟  郭金学  李敏  罗胜 《四川建材》2012,38(3):105-106
随着现代土建事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在道路建设方面,对筑路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素混凝土路面开裂现象比较严重,后期养护维修费用较高,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人们采取了许多措施来缓解路面的破坏,其中钢筋混凝土应用最广泛.钢筋混凝土能有效的延缓路面开裂,但其造价高.本文考虑利用竹筋代替钢筋加入到混凝土路面中.进行了竹筋混凝土板与素混凝土板的受弯对比试验.试验表明,竹筋混凝土板极限破坏荷载相比普通素混凝土板增长了87.5%,且竹筋混凝土板在破坏前有一定的征兆,竹筋加入混凝土中能延缓混凝土的开裂,大大提高混凝土路面的抗弯及抗裂能力.竹筋应用于混凝土路面中是完全可行的,竹筋在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发展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2.
戚明军  陈元  靳龙  张正 《山西建筑》2012,38(28):112-113
通过对竹筋材料优点的阐述,基于传统测试粘结强度方法的介绍,证明传统方法无法适用于竹筋混凝土粘结强度的测试,通过对传统方法改进,进行试验数据处理分析,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该研究成果对研究竹筋混凝土粘结强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竹筋混凝土梁构件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对竹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提出了竹筋混凝土梁的计算方法。对竹筋混凝土梁的配筋、受弯和受剪承载力进行了计算,验算了挠度,并与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对比,为竹筋混凝土构件应用于结构次要部位的可行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由于大量缺乏钢铁,不少建筑物用竹筋代替钢筋作为受力筋,制作小跨度混凝土构件,节省了不少钢材。目前,这批建筑物使用至今已近50a,接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正常使用年限,因此,必须对这部分竹筋混凝土建筑物的结构性能进行重新检验和评估。以某高级中学教学楼为例,较详细介绍了竹筋混凝土结构性能检验方案的确定、检验数据的处理以及竹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评估等,以期对国内同类建筑物的性能检验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竹芯竹筋混凝土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资源日益紧缺,环境日益恶劣,人们对建筑材料、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毛竹属于可再生资源、经济且环保,将毛竹代替钢筋运用于混凝土楼板,不仅减去了钢筋繁琐的加工工序,而且提高了板的空心率,从而达到减轻自重的目的。为研究竹芯竹筋混凝土板中的受力性能,对3块配筋率不同的竹筋板进行均布荷载下的抗弯试验性能及相关材料力学性能试验。通过试验现象及数据对比分析,可知:毛竹抗拉破坏无屈服点,属于脆性材料;板破坏时,其跨中挠度可以达到以上,延性很好;竹筋板受弯过程,呈两阶段特征,即开裂前弹性阶段和开裂后带裂l0/25缝工作直至破坏;并结合试验挠度、应变、裂缝、承载力计算结果,提出了竹芯竹筋混凝土板设计的相关构造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竹条或竹竿作为混凝土结构单元的骨架,其强度比钢筋低,但竹材是低能耗的建筑材料,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十分丰富,且是一种可再生的林业资源。因具有较高的强重比、抗拉强度以及易加工处理等物理力学性能,竹筋作为潜在的骨架材料替代钢筋已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单元,如竹筋混凝土梁、柱、板和墙。  相似文献   

8.
通过拉拔试验研究了竹筋陶粒混凝土的黏结性能,探讨了陶粒混凝土强度等级、竹筋类型、竹筋黏结长度、竹筋边长和竹筋刻痕间距对竹筋陶粒混凝土黏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刻痕竹筋陶粒混凝土的黏结破坏形式主要为拔出破坏,而带刻痕重组材竹筋陶粒混凝土的黏结破坏形式则是肋间混凝土被剪坏;同等条件下,重组材竹筋陶粒混凝土极限黏结强度高于层积材竹筋陶粒混凝土,但低于塑料筋陶粒混凝土;当竹筋刻痕间距为15 mm时,带刻痕重组材竹筋陶粒混凝土的极限黏结强度最高.另外,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出了重组材竹筋与陶粒混凝土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该公式可指导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加分配梁的四分点集中力加载方式研究加入不同配筋率的竹筋多孔混凝土的变形特性。试验表明竹筋能显著改善预制板的抗弯性能,随着竹筋配筋率的增加,预制板的跨中挠度会逐渐减少。通过荷载-挠度曲线,发现未开裂前的竹筋预制板呈线性弹性状态,且开裂后还能承受一定的荷载。竹筋对多孔混凝土有很好的增强增韧作用,预制竹筋多孔混凝土板可以更好、更稳定的在边坡防护中进行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0.
8种丛生竹竹材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华南地区8种典型丛生竹、3年生竹材的饱湿含水率、密度、顺纹抗压、顺纹抗拉、顺纹抗剪及抗弯强度等物理力学指标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油丹竹的物理力学性能最优,其次是粉丹竹、巨龙竹和泰竹,从性能上看,可以考虑把这4个竹种作为材用竹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经对150 mm厚竹筋-陶粒混凝土复合板进行热工试验及计算分析,得出竹筋-陶粒混凝土复合板的传热系数K=0.625W/(m2·K),热惰性指标D=8.610;并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竹筋-陶粒混凝土复合板的热工性能进行模拟,进一步研究竹筋-陶粒混凝土复合板的传热特点,分析结果显示,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本模型作为竹筋-陶粒混凝土复合板热工计算的依据,其热流的传递主要通过斜向竹筋.  相似文献   

12.
改性竹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竹筋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种对竹筋的改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对12根采用不同配筋和不同改性方法的受弯构件(11根竹筋混凝土梁和1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改性方法和不同配筋率竹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力学性能、破坏形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竹筋能有效提高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承载能力;经过适当方法改性后的竹筋能确保竹筋和混凝土之间的有效粘结,其正截面强度计算可以采用平截面假定;竹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破坏均为脆性破坏,其破坏形态与其截面配筋率有关。  相似文献   

13.
《工业建筑》2017,(1):79-83
将毛竹代替钢筋运用于混凝土单向板内,提高了板的空心率,达到减轻自重的目的。为研究竹芯竹筋混凝土单向板的受力性能,对3块配筋率不同的竹筋板进行均布荷载下的抗弯试验。通过试验分析构件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应变、挠度及破坏全过程,研究表明:板破坏时,其跨中挠度可以达到l0/25以上,延性很好;竹筋板受弯过程,呈两阶段特征,即开裂前弹性阶段和开裂后带裂缝工作直至破坏;将毛竹材料力学试验及板的加载试验数据结果综合分析,对毛竹材料分项系数提供了建议值,并结合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提供的计算承载力方法推导出竹芯竹筋混凝土单向板的抗弯设计算式及相关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4.
吕韬  张宏胜 《山西建筑》2007,33(20):81-83
简要介绍了加筋土的特征,并结合攀枝花学院内高填方土质加筋边坡中采用加竹筋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加竹筋边坡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对已建成的边坡进行沉降观测,并同普通挡墙、普通加筋挡墙的经济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加竹筋边坡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门窗》2016,(7)
胶合竹材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及环保特性,可以作为一种结构用材应用于建筑结构、桥梁等领域。现代竹结构就是应用现代竹结构理论且以胶合竹材为主要材料的一种新型结构,胶合竹-混凝土组合结构形式也应运而生。目前,对胶合竹-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还刚开始,因此研究胶合竹-混凝土组合梁基本力学性能,选取能够应用于该组合结构的连接方式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临时工程使用后复耕问题,将竹筋作为筋材应用于加筋土结构,并通过筋土界面摩擦试验对竹筋加筋土界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加筋土界面特性远远优于素土,竹筋加筋土的界面强度稍高于土工格栅加筋土;竹筋的间距对加筋土界面强度的影响较大;作用于竹筋加筋土的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加筋土的加筋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杨曙光 《山西建筑》2009,35(34):168-169
对加筋(竹筋)复合土结构的竹筋进行防腐防虫处理后是否会对竹筋的物理力学性能带来不利影响或改变了竹筋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竹筋具有良好的抗力强度的结论,指出天然竹材作为拉筋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竹构架计算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挖掘回顾了竹材和竹结构研究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竹构架整体稳定承载能力的分析方法,并重点论述了平面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法,为进一步完善临时整体竹结构设计与计算理论提供了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木材是一种绿色环保建材,木建筑中结构柱使用原生态长和粗的原木取材难、价格昂贵,为解决目前原木尺寸小、抗压强度低、使用受到限制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竹筋实木组合空心柱,解决了小木头不能用作结构柱的问题,把零碎的木块和竹筋进行结合竹木组合柱试验模型,试验采用结构尺寸和特性基本一致的3个实木柱和3个竹筋实木组合柱,进行了加载受压性能对比试验,得到了两种不同结构板的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结构柱均发生材料破坏,竹筋组合柱比实木组合柱抗压强度提高11.6%,该研究成果对于竹筋实木组合柱结构设计和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