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pH值为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在乳化剂OP存在的条件下,利用6-氯-苯并噻唑偶氮苯甲酸(6-Cl-BTAEB)与镍的显色反应测定电镀废水中的镍含量.结果表明:反应生成的配合物中的Ni(Ⅱ)与6-Cl-BTAEB摩尔比为1:2;镍含量低于400μg/L时符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9×10~5L/(mol·cm);该法用于测定电镀废水中的微量镍,结果与催化-分光光度法相符,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加标回收率为97.6%~105.5%.  相似文献   

2.
罗道成  刘俊峰 《材料保护》2012,45(2):77-78,87
4-(5-氯-2-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5-Cl-PADAB)可与镍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生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基于此建立了一种测定电镀废水中微量镍的光度法。结果表明:在2.0 mol/L HCl介质中,5-Cl-PADAB与Ni(Ⅱ)反应生成摩尔比2∶1的稳定配位化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65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42×104 L/(mol.cm),Ni(Ⅱ)含量在0~1.0 mg/L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用于测定电镀废水中微量镍,结果与催化-分光光度法相符,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0%,加标回收率为98.5%~101.8%。  相似文献   

3.
方波溶出伏安法测定镀镍液中的微量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建立镀镍液中微量铜的测定方法,用方波溶出伏安法测定了镀镍液中的微量铜(Ⅱ).研究了最佳的测定条件,确立了测定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4.0~4.5的NH4Cl-Na2SO4底液中,Cu2 于-O.156 V(vsSCE)出现灵敏溶出峰,峰电流在铜(Ⅱ)浓度为5.0×10-7 ~1.0×10-5 mol/L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Ip(μA)=1.06 1.08C(×10-6 mol/L),相关系数为0.999 4.方法的变异系数为2.7%,检出限为2.8×10-7 mol/L,回收率为94%~106%.该方法应用于现场镀镍液中微量Cu2 的测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用萃取-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电镀废水中的微量铜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罗道成  刘俊峰 《材料保护》2005,38(3):69-70,72
在pH值为8.0的Na2B4O7-HCl缓冲溶液中,微量铜(Ⅱ)对过氧化氢氧化等色染料离子对[TBF(BRB)2]的褪色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催化程度与Cu(Ⅱ)的浓度在0~35 μ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萃取平衡控制反应时间和水中有机染料浓度,建立了一种测定Cu(Ⅱ)的萃取催化褪色光度法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量为0.10 μg/L,该法已用于电镀废水中微量铜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罗道成  刘俊峰 《材料保护》2007,40(11):74-75
研究了1-偶氮苯-3-(6-甲氧基-2-苯骈噻唑)-三氮烯(AMBT)与铜的显色反应,在pH=10.0的Na2CO3-NaHCO3缓冲溶液中,在Triton X-100存在下,AMBT与Cu2 反应生成2:1稳定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6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36×104 L/(mol·cm).铜含量在0~12 μg/25 m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测定镀镍液中微量铜,结果与原子吸收法(AAS)相符,6次测定值相对标准偏差<2%.  相似文献   

6.
光吸收比差法结合光谱修正技术,可以直接准确测定电镀废水中的微量铜(Ⅱ).在pH值为4.05的CH3 COOH-CH3 COONa缓冲溶液中,氯代磺酚S(CSPS)与Cu(Ⅱ)反应形成Cu-CSPS配位化合物,用光谱修正法表征其结构为[Cu2 (CSPS)2 (H2O)2]2-.利用此反应结合光吸收比差法建立了一种Cu(Ⅱ)定量分析新方法.结果表明:在适量NaF掩蔽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选择性良好;Cu(Ⅱ)含量为0~0.125 mg/L,Cu(Ⅱ)的检出限为1.35×10-3mg/L;该法用于测定镀铜废水中微量Cu(Ⅱ)时,结果与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得的结果相符,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加标回收率为98.3%~ 105.0%.  相似文献   

7.
罗道成  卢艳萍 《材料保护》2014,(10):74-76,9
目前,利用1-(2-苯并噻唑)-3-(3,5-二溴吡啶)-三氮烯(BTPYBT)与铜的荧光反应测定铜的研究未见报道。合成了BTPYBT,依据其与铜(Ⅱ)的荧光反应,建立了一种测定微量铜(Ⅱ)的新的荧光光度法。结果表明:在pH值9.2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与铜(Ⅱ)形成2:1稳定的配合物,体系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59 nm和401 nm;铜含量在080.0μg/L内与荧光响应值△F(配合物溶液和空白试剂荧光强度之差)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一0.177+1.19ρ,相关系数r=0.998 6,检出限为0.2μg/L,本方法用于测定电镀废水中的微量铜,与原子吸收光度法(AAS)结果相符,6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加标回收率为98.8%103.0%。  相似文献   

8.
胡忠于  罗道成 《材料保护》2011,44(4):75-76,9
利用5,6-二氯-苯并噻唑偶氮苯甲酸(5,6-diCl-BTAEB)与铜的显色反应,在pH值为5.0的NH4OAcHOAc缓冲溶液中,在乳化剂OP存在下,使5,6-diCl-BTAEB与Cu2+反应生成2:1稳定的配合物,可实现对Cu2+的测定.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5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57×104L/(mo...  相似文献   

9.
王清成  王雪梅  张欢  付华  庄稼 《功能材料》2007,38(5):706-710
将直接染料灰D(GD)重氮化后与磺基水杨酸(SSA)偶合得到一种三偶氮染料(GDSA),研究了GDSA与Cu2 离子配合系统的紫外-可见光谱,发现Cu2 与GDSA在pH=4.6的条件下可形成配合物[Cu(Ⅱ) (GDSA)],其表观稳定常数K表=6.2×105.将该配合物与聚乙烯醇共混制成偏光膜,研究了膜的光谱吸收特性,结果表明,掺有[Cu(Ⅱ) (GDSA)]的膜的偏光性能明显优于掺有GD的膜,偏光度>60%的波长区间由GD膜的100nm(550~650nm)增加到320nm(350~670nm),并使200~280nm范围紫外光的透过率<5%.  相似文献   

10.
选择内耦合液膜技术,以CHCl3为膜溶剂,1,4,7,10,13,16-六硫杂-18冠-6(HT18C6)为流动载体,研究Ag(Ⅰ)在(HT18C6-CHCl3)液膜体系中的迁移过程.考察了载体的种类和浓度、料液相浓度、接受相的种类、浓度和pH值、搅拌速度以及温度等因素对Ag(Ⅰ)离子迁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迁移条件下:载体浓度为5.0×10-4mol/L、料液相NaClO4浓度为5.0×10-3 mol/L、接受相Na2S2O3浓度为0.05 mol/L、搅拌速度为120 r/min、工作温度控制在293~313 K范围内,Ag(Ⅰ)的迁移率可达到99%以上.同时Hg(Ⅱ),M(Ⅱ),Ca(Ⅱ),Ni(Ⅱ),K(Ⅰ),Na(Ⅰ),Cr(Ⅲ),Zn(Ⅱ),Cu(Ⅱ),Pb(Ⅱ)和Cd(Ⅱ)等共存金属离子对Ag(Ⅰ)的迁移无影响.对废定影液样品中Ag(Ⅰ)进行迁移富集,银的回收率在99.3%~9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