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笔者主要阐述如何构造电子邮件收发系统,为用户搭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以实现用户之间无障碍的交流.系统主要功能包括用户注册和登录、接收和发送邮件及附加文件的管理等.系统能够将邮件存储到本地机器上,即使在网络拥塞或断开的时候也能查看已收到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及SMTP、POP3协议,描述了MIME协议及其编码解码的过程,分析了收发电子邮件的程序设计以及电子邮件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利用SMTP和POP3协议实现嵌入式远程控制的方法。在PXA270处理器为核心的硬件平台上,实现了简化的SMTP Server和POP3 Server,完成邮件的解析与构造等,从而使系统完成控制命令的发送、控制程序的远程更新、用户口令的远程更新、控制结果的反馈等。试验表明,系统可以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4.
基于SIP协议的即时信息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基于SIP(会话初始化协议)的即时信息机制及其特点,对该机制在3G网络中的实现、与其他网络的交互操作以及如何实现SMS、MMS等服务进行探讨并讨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对企业用户日常工作中访问多个业务应用系统,需要进行多次重复身份认证和登录的问题,本文从目录服务、数据管理、统一认证、单点登录四个方面介绍了基于目录服务的统一身份认证和登录系统,为企业用户提供统一的应用系统认证和登录入口,使用户只需一次身份认证和登录就可以访问不同的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PHP5在window2000环境下的配置,详细阐述了基于此开发环境的在线信息反馈系统设计原理、实现方法以及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运用统一认证和RBAC模型等原理,结合Web服务技术,提出了一种统一的身份认证和授权服务接口规范,并在企业应用系统中进行了试用。试用表明,该授权方法与接口规范能实现各应用系统间的一次登录、统一认证、统一权限管理,但单点登录和审计方面的功能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针对越来越多的企业因需要对外开展在线客户服务、对内实现协同办公而面临管理和信息交换的问题,在分析基于XMPP(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即时通信系统相关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企业即时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研究了该系统在企业开展在线客户服务和企业协同工作中的应用。系统基于一个架构提供服务,采用分层设计的理念,具有自动化、可管理性和可集成性,体现了精益服务的理念。系统的应用减低了企业服务成本,提升了企业服务效率,规范了服务管理,改变了企业员工传统的通信方式,提高了企业协同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Linux下基于短信的手机邮件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将传统邮件与基于短信的无线增值业务相结合建立手机邮件系统的研制过程。在邮件系统与短信网关之间建立了一条中转链路,实现全新的无线收发电子邮件的方式;同时在Linux系统下采取MailDrop同Java协同工作,实现邮件到达通知及收发邮件过程。该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展现出稳定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负载均衡算法的研究,改进了加权最小连接数算法,使其适用于并发流量较小但会话连接数量较大的可扩展通讯和表示协议服务器集群系统的数据分发网络。可动态地获取服务器的占用资源,实时计算当前负载能力及负载比率,并通过限定阈值将服务器负载状况分为3个阶段,通过两种不同算法相结合来调度服务器,并且能在服务器空闲或超载时,适时关闭服务器或调度新的服务器,提高服务器集群的负载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移动IP网络,由于资源有限、有效带宽不可预测、差错率高等原因造成的QoS(Quality of Serv-ice)问题,提出了在移动IP网络中的QoS保证方法。该方法将资源预留协议(RSVP: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和区分服务(DiffServ:Differentiated Services)协议相结合,采用映射技术,实现了在移动IP上提供端到端的QoS保证机制,从而解决了传统移动IP网络中端到端通信时扩展性差的问题,与原有网络相比,其通信质量提高了30%。  相似文献   

12.
研究基于开放式可重构路由交换平台的通用服务类别框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分析提出基于不同实现技术的业务支撑模式,并分析归纳现有网络业务,提出基于开放式可重构路由交换平台组件、构件级的通用服务类别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