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港油田采油四厂通过应用抽油机井远程遥控检测技术,强化油井现场监控,有效延长了抽油机井的检泵周期,促进了油井管理上水平。  相似文献   

2.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受地层条件和地层能量的影响,低产低效井逐渐增多,油井供液不足、泵效偏低、能耗高,受设备自身限制,无法实现机械下调参,应用变频器等设备则成本高。抽油机井节能减速器通过二级减速设置,可合理调整冲速,达到提高泵效、降低能耗的目的,使抽油机井在合理的工况下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3.
通过绘制低产油田抽油机井流入动态和流出动态曲线,确定合理流压及最大产量,以最大产量为前提,以能耗最低为目标优化抽油机井工作制度,详细阐述了低产油井工作制度的优化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计算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为实施精细机采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内罩式防气装置在尕斯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抽油机井在伴生气影响,泵筒不能充满,泵效低下,影响油井产量,造成油井系统效率低下,为此利用机械式工具进行防气,达到提高油井产量,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抽汲参数调整对油井检泵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井井下作业维护性检泵井的有关数据统计发现,抽油机井的检泵周期与油井的抽汲参数有直接关系。通过对抽油机井抽汲参数对抽油机井载荷影响的理论计算,得出了不同泵径、冲次和冲程的不同组合情况下载荷的变化情况,从理论上进一步验证油井抽汲参数对油井检泵率的影响,由此来调整不同井况下的抽汲参数的组合,可改善井下管柱、杆柱的受力状态,延长并下工具的使用寿命,降低检泵率。  相似文献   

6.
泵效是抽油机井的一项重要生产指标,泵效的提高对提高油井产量、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一种活塞环型管式泵,对其提高泵效的工作原理、技术性能以及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使用表明,活塞环型管式泵可有效地提高抽油机井的泵效。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低产油井普遍产量低、泵效低,油井抽油生产时泵充不满的问题,开采现场常采用间抽的方式以提高泵效;然而当前间抽制度的研究普遍以冲次和间抽周期为优化变量,很少有将间抽周期、冲次和柱塞运动速度三者相结合的研究。以提高泵效为生产要求,提出了间抽井柱塞运动速度优化模型,模型根据抽油机井的开采利润和最大系统效率确定合理动液面区间,用傅里叶级数构造柱塞运动速度函数,利用遗传退火算法优化傅里叶系数及频率来达到改变冲次和柱塞速度的目的。研究及试验结果表明,在此方案下,低产油井的工作时间缩短,泵效增幅明显,油井综合效益显著提高。研究结论可为低产油井的柔性控制策略提供较好的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庆外围低渗低产油田抽油机井举升泵效低、能耗高的问题,在进行抽油机井生产参数优化时,将时间作为一个参数考虑进去,将常规的“泵径、冲程、冲次”三参数油井工作制度调整转变为“泵径、冲程、冲次、时间”四参数。以能耗最低为目标,以产量不降为条件建立四参数工作制度优化调整模型,编制了计算软件,可以方便准确地求出单井间歇采油合理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田进入开发后期,供排关系不合理的抽油机井数量多、举升能耗高等问题日益突出,为进一步降低抽油机井举升能耗,开展了抽油机井立体优化节能技术研究并进行现场应用。在满足抽油机井目标产液量的前提下,合理匹配设计管径、泵径、泵深、杆柱钢级、杆柱组合、冲程、冲次等参数,结合油井实际生产运行状态,实施相应节能优化措施,挖掘地面和井下节能降耗潜力。通过对3 743口抽油机井实施立体优化节能技术,平均系统效率提高3.1个百分点,节电率达9.42%。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抽油机井立体优化节能技术对于实现抽油机井高效运行,进一步降低举升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油田后续水驱单元开发过程中抽油机井存在的泵效下降快、检泵周期短、能耗高、偏磨严重的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出一种抽油机井连续举升泵,其结构特点是采用双重过流通道和动密封设计,大流道、无间隙密封,结构稳定可靠,实现了抽油机井上、下冲程连续举升液体的目的,现场试验表明在同等泵径和生产参数下该泵可以大幅度提高油井产量、降低能耗、减少油井偏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抽油机井合理沉没度确定与治理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抽油机井沉没度不合理及影响泵效、井底流压的实际问题,在对抽油机井正常生产时合理沉没度的研究之后,根据抽油机井产量与流压、沉没度的关系推导出油井获得最大产量时合理沉没度的范围值,通过对抽油机井沉没度的治理进行分析,使油井在最佳沉没度范围内获得最大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由于抽油机井受井下砂、蜡以及泵挂深度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泵漏失严重,冲程损失大.因而泵效低.据统计沈三区有1/4-1/3抽油机井泵效低于30%,其中不含供液不足井,而且检泵周期短,最短2个月左右.为了充分挖掘这部分油井的生产潜力,延长油井检泵周期,引进抽油机井增抽扶正器来解决上述问题.现场共实施8口井,平均单井日增液12 t/d,日增油1.3t/d,泵效平均提高23.6%.油井增抽扶正器既有对抽油杆柱的扶正作用,又能起到增产和提高泵效的作用.它适用于潜力油井提液增产,应用于泵漏失严重的油井可延长其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13.
抽油机井合理沉没度确定与治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抽油机井沉没度不合理及影响泵效、井底流压的实际问题,在对抽油机井正常生产时合理沉没度的研究之后,根据抽油机井产量与流压、沉没度的关系推导出油井获得最大产量时合理沉没度的范围值,通过对抽油机井沉没度的治理进行分析,使油井在最佳沉没度范围内获得最大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以“一种有杆泵机械采油工艺参数确定方法”发明专利技术为基础,以提高油田抽油机井机采系统效率为目标,成功研制了“能量最低机采参数优化设计软件”。详细介绍了该软件的主要研究思路、功能及特点。应用“能量最低机采参数优化设计软件”进行机采参数设计,能大幅度提高抽油机井机采系统效率,降低机采能耗成本;并能延长油井检泵周期,降低油井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15.
影响聚驱抽油机井作业的主要原因为抽油机井杆断,占聚驱抽油机井作业总井数的68.7%.从聚驱抽油机井的运行载荷、生产参数、回油压力、见聚浓度等方面深层分析抽油杆杆体断的主要原因,从问题出现的源头开始,提出防止抽油机井杆断的可行性建议及相应措施,降低抽油机井运行载荷,降低油井检泵率,最终实现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新疆油田物联网的建设,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所积累的实践和经验,为抽油机井关键指标在线计算分析及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油井管理者只有全面及时地了解抽油机井的工况,才能制定合理的措施,保障抽油机井生产运行过程监控、状态预警和工艺优化,实现采油现场与管控中心的双向互动。本文依托新疆油田物联网的数据采集技术,根据抽油机井功图、电参等参数,通过数据治理分析后,实时计算油井泵效、系统效率、平衡度、能耗等关键指标,形成抽油机井指标计算模型并在新疆油田采油工程综合管理系统深度应用,为采油工艺运行管理及节能降耗提供实时数据分析和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7.
抽油机井地面示功图量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抽油机井地面示功图为研究对象,修正了抽油机井杆液运动学模型,消除了地面示功图中包含的杆柱变形、杆柱黏滞阻尼以及杆柱和液柱的振动和惯性等因素的影响,从而获得能够反映抽油泵工作状况的泵示功图;再结合油井工况自动诊断技术,建立了泵示功图曲线上各点曲率计算模型和阀开闭点模型,提出了一套柱塞有效冲程的计算方法,实现了油井产液量的计算;对胜利油田和江苏油田的90口不同工况的油井进行了计算分析,预测产量与实际产量平均相对误差为7.25%,验证了示功图量油的可行性,满足了抽油机井产量计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提高低产抽油井采油经济效益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耀忠 《石油机械》1998,26(5):35-37
我国东部各油田的低产抽油井越来越多,在低产抽油井上采用同步转速为500r/min的低速三相电动机来降低抽油机冲次,可以减小减速器输出轴扭矩和电力损耗,提高抽油系统效率达20%;采用光杆冲程自动调节装置取代原光杆悬绳器,可进一步协调泵的抽汲能力与油井产能之间的关系,使油井增产,还可减轻泵磨损,延长抽油泵的使用寿命和降低抽油井的电耗。在低产抽油井上实施上述两项措施后,可提高低产抽油井采油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及多相流体流动规律,结合抽油机井的生产特点,通过建立泵排量系数,泵效等参数与泵吸入口压力之间的关系和引入当量直径的方法,得出了一种新的抽油机井井筒压力计算方法,并以此计算了抽油机井流出曲线。应用节点系统分析方法分析油井的实践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精度较高,满足工程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20.
渤南油田抽油井偏磨腐蚀机理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渤南油田抽油机井的井况和工况,在分析导致杆、管断脱、漏失的多种因素的同时.重点对偏磨腐蚀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加缓蚀剂防腐、采用抽油杆扶正器防偏磨、采用连续抽油杆技术、对结蜡严重的油井进行综合治理等相应的具体对策,从而防止抽油机井杆、管因偏磨腐蚀造成断、脱,达到延长抽油机井检泵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