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旧动能转换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与实体经济升级的重要途径,是区域产业稳中求进、寻求突破的改革路径。理解新旧动能的内涵、明确转换模式、有序进行实践探索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在这一过程中暗含了新旧两个方面同时发力,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与活力。一方面,传统优势动能改造优化;另一方面,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供新的内生动力,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洁 《住宅科技》2023,(6):13-16+67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聚焦创新驱动,大力推动实施自主创新。特大城市中心城产业区作为城市开发开放重要的产业承载空间,亟需产业迭代、产能升级,以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文章以上海市“三高”地区为例,通过对转型难点的剖析和策略研究,探讨传统产业区在转型过程中加快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的发展策略,提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完善中心城产业区转型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1)
围绕湖北枝江柑橘生产现状,分析产业发展中的不足,结合柑橘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析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推广现代柑橘产业发展新理念,促进柑橘产业提档升级,达到产业增效、柑农增收、果园增绿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苏南地区的乡村工业转型发展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县域层面率先的生动实践和积极尝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苏南乡村工业历经多个阶段演进,发展要素和空间形态不断演变和累积,当前呈现出“空间规模减量、产业能级弱化、村级财政下滑”等特征。基于制度变迁理论,指出苏南模式下“集体—企业—村民”存在紧密的经济“内部循环”,政府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打破了结构锁定,推动乡村工业经济从“内部循环”转向“外部循环”,但也面临高昂制度成本的挑战。乡村工业空间转型并非一蹴而就“,深水区”改革创新应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转型路径相结合,在制度层面上进行创新与尝试,助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面向工业4.0时代建筑行业信息化和智能化背景下转型升级的新挑战与新机遇,转变建筑类专业教育中“以校为主、以企为辅”的传统校企协同教育理念,探索“校企同行”的“双主体”协同育人新理念,通过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创新、特色实践课程体系的搭建、机制保障与育人平台的打造,全方位构建“立体交融”的建筑类专业“双主体”校企协同培养模式。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立足于新工科建设,融通多元学科与多方资源,经过8年的探索与实践,凝练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哈工大范式”,为建筑类专业教育的发展与转型提供了全新的启示与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双碳”战略与高质量发展目标引领下,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已成为中国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与之对应的智能建造人才需求迫切,培养适应建筑业未来发展需求、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创新型智能建造人才已成为相关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与挑战。地方院校是培养智能建造人才的重要力量。然而,在智能建造人才培养中,地方院校普遍存在师资队伍缺少工程实践经验、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设置难、多专业组织协调难度大、人才引进培养难等问题。如何立足自身办学特色,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克服以上困难,以学生为中心,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凝练办学特色,建立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地方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胜任力为中心,以现代产业学院、虚拟教研室、工程研究中心共同驱动的“一中心、三协同”智能建造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正是针对地方院校智能建造人才培养痛点进行的有效探索。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一中心、三协同”智能建造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实践为例,阐述该体系的内涵、特点及具体实施路径,以期为其他地方院校智能建造专业建设、土木工程专业升级转型、人才培养及校企协同育人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3)
为了发展创意经济,促进农民增收。2017年浙江省缙云县笕川村农民种植了40亩彩色水稻,首次尝试从种粮食到种风景的转型,取得了为花海增亮点,为顾客加景点,为市场添精品的效果。本文阐述了创意稻田的选址经验与艺术创作过程。通过剖析其成功经验,提出发展文化创意农业、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点启示,缙云县创意稻田的成功实践对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产业空间组织是城市空间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存量时代的未来企业发展及其布局引导应当打破传统的产业空间利用逻辑,积极关注小微尺度的产业空间组织。在此背景下,杭州以“新制造业计划”大力建设未来工厂,探索城市未来产业空间组织方案。结合杭州未来工厂认定细则,从“政企人”协同视角出发,构建面向未来工厂的产业空间微组织框架;梳理城市未来工厂的总体发展与分布格局,并以8个不同类型的未来工厂为实证案例,从小微尺度研判其周边产业空间微组织状态;总结形成面向未来工厂的产业空间微组织导向,并提出集约型商务模式、孵化型研制模式、复合型网链模式及工厂型智造模式等4种产业空间微组织模式,为推动城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及空间提质增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梅乐峰 《建筑》2023,(3):134-136
<正>近两年来,中建三局三公司(以下简称“三公司”)立足文化驱动,重塑组织架构,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具有企业特色的职业化团队建设之路,有力赋能企业改革发展。职业化团队建设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当前,建筑业正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智力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从业人员职业化水平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发展转型与经济发展转变的新时代语境下,成都市委市政府为尊崇新思想、践行新理念,创新提出了"产业功能区"的规划理念。作为城市转型升级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产业功能区是指以产业发展为目标的城市空间新的聚集形式与城市新型社区。文章结合产业功能区的提出背景与概念内涵,尝试总结提炼出产业功能区规划编制思路方法等的创新与转变。同时,以成都市绿色智能汽车产业功能区规划为实践案例对象,围绕逻辑内核、规划范围、涵盖内容与深度要求的变化,探索产业功能区的规划编制实践路径,以期进一步厘清产业功能区概念内涵,并为相关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