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CO2在低渗透非均质多层储层中的驱油特征与在单层储层中存在差异.为明确非均质多层储层CO2驱油特征,通过三管并联平行长岩心驱替实验,模拟低渗透非均质多层储层注CO2驱替过程,评价非混相和混相压力下连续CO2驱和水气交替驱后高、中、低渗透层的驱油效率,明确沥青质沉淀对非均质多层储层的伤害特征.结果表明,在非混相或混相压力...  相似文献   

2.
王千  杨胜来  拜杰  赵卫  李佳峻  陈浩 《石油学报》2021,42(5):654-668,685
注CO2提高储层原油采收率过程中,储层中流体的渗流和分布受岩石孔喉结构控制,且注入的CO2会引发原油中的沥青质沉淀,导致储层渗透率下降并改变储层的润湿性.通过在4块渗透率相似但孔喉结构不同的岩心上进行的混相和非混相的CO2驱油实验研究了 CO2驱油过程中岩石孔喉结构对储层岩石物性变化的影响.基于岩石孔径分布和压汞曲线,...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海上油田储层纵向非均质性对自生CO2调驱效果的影响规律,分别建立了12组层间非均质物理模型和3组层内非均质物理模型,利用驱油实验考察了自生CO2调驱对层内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和渗透率级差等因素的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各层渗透率都相同的条件下,自生CO2调驱技术对层内非均质模型提高采收率的幅度可达27.40%~31.03%,而对层间非均质模型提高采收率的幅度仅为17.38%~22.05%,说明CO2调驱技术受层间非均质性的影响更大;对于中—低渗透层相同层间非均质模型,渗透率级差越大,自生CO2调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越好;用渗透率均值来表征层间非均质性的影响,自生CO2调驱提高采收率的幅度随渗透率均值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矿场试验结果表明,自生CO2调驱技术对海上油田具有良好的增油效果,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非均质储层模型微观水驱油实验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储层的非均质性不但普遍存在,而且是影响注水开发油藏水驱效率和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利用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研究了横向、纵向及平面共6种非均质模型在不同注采方式下微观水驱油机理。针对不同非均质模型和注采方式下剩余油分布特点,研究了改变注采方向和驱替压力对提高水驱采收率的影响。改变注采方向后,横向和平面非均质模型采收率分别提高了2.89%和5.42%;对于纵向非均质模型,首次低注高采改变为高注低采后提高采收率3.72%,反之提高了1.26%。提高驱替压力后,横向及纵向非均质模型的采收率分别提高了35.65%和31.26%,平面非均质模型只提高了8.10%。  相似文献   

5.
储层非均质对油田开发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油藏储集层的非均质性是制约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油田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层间干扰、单层突进、注采不平衡等矛盾都是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引起的。分析了储层微观和宏观非均质的特征,对储层的孔隙和喉道类型及其结构参数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宏观上对储层的层间非均质和平面非均质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储层非均质在开开发过程中引起的现象,研究了储层非均质对采收率、油层产能和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对非均质矛盾提出了调节方案。对非均质油田的开发和规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CO2在页岩储层纳米孔隙中的流动机理及其对沥青质沉淀的影响,采用自主研发的高温高压过滤容器和复合纳米滤膜,进行纳米滤膜过滤实验,模拟了单(多)层岩石切片作用下的CO2驱替过程,开展储层参数和注入参数对CO2驱替效果及沥青质沉淀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O2驱会引发沥青质沉淀,导致剩余油中的沥青质含量远大于产出油...  相似文献   

7.
非均质线性模型水驱油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确定岩心组合方式、渗流方式、渗透率的大小、非均质性等对驱油效率和剩余油分布的影响,首先选取不同的天然岩心,运用岩心组合技术,建立起不同的非均质模型;然后结合物理模拟技术,用恒速法进行水驱油试验。试验发现:平面非均质模型单向渗流时,剩余油饱和度和驱油效率与岩心渗透率无关,而与岩心所处位置密切相关,从模型的入口到出口,剩余油饱和度递增,驱油效率递减;低中高模型剩余油分布较均匀,而高中低模型剩余油集中分布在低渗透岩心;模型的驱油效率与其等效渗透率、非均质性相关;纵向非均质模型驱替后,剩余油主要分布于渗透率最低的岩心。研究认为:在平面非均质性比较严重的油层,可采取高渗区注水,低渗区采油,这样可以获得较高的采收率;在纵向非均质性比较严重的油层,可采用化学调剖堵水封堵高渗透层、改善吸水驱替剖面或者分层注水开采的方式来获得较高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8.
为明晰层内非均质性控制条件下,聚合物驱对海上油田剩余油分布及开发特征的影响,根据相似原理,参照油田实际储层和流体特征参数,开展了不同非均质性下的水驱和聚合物驱室内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水驱过程中无水采收期长短与非均质程度成反比,当非均质性较强时,低渗层剩余油富集,变异系数与水驱采收率成反比;相比于水驱开发方式,聚合物...  相似文献   

9.
濮城油田南区 Es下2 1~ 5油藏属于浅湖背景下的三角洲沉积体系 ,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构成了该区的骨架砂体 ,单个砂体垂向上主要表现为多期正韵律叠加型。储层以细粉砂岩为主 ,层内非均质性较弱 ,层间非均质性较强 ,平面非均质性介于两者之间 ,渗透率变异系数 0 .5~ 0 .7。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断层附近、储层物性变差和注采井网不完善地区。进行剩余油挖潜取得明显效果 ,水驱控制程度提高 6% ,水驱动用程度提高 8% ,采收率提高 1 .64%  相似文献   

10.
应用并联岩心模拟油藏纵向非均质性,比较了低渗非均质岩心中水驱与CO2驱替特征,在非均质岩心中CO2渗流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CO2驱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CO2驱能启动低渗层中水驱没有波及到的原油.随着压差的增大,高渗层内气体流量比逐步减小,低渗层内的气体流量比逐步增大.气驱油过程中,随着气体驱替压差的增大,高渗层产油量比逐步减小,低渗层产油量比逐步增大.驱替压差的增大有利于启动低渗层原油,提高低渗非均质油藏采收率.  相似文献   

11.
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机理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二氧化碳混相驱是大幅提高油藏采收率的重要增产措施,但目前对二氧化碳驱油机理的研究多停留于室内实验阶段,对其混相驱油机理和影响因素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因此,采用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方法,以大情字油田黑59井区低渗透油藏为例,对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比了注水和注二氧化碳开发的效果。结果表明,注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的驱油机理是,二氧化碳溶于油相中增加了油藏流度,其与油相组分交换达混相,从而达到提高驱油效率的目的。注二氧化碳开发单井产油量可达注水开发的2倍以上,最终采收率提高14%以上,为研究区及同类低渗透油藏注二氧化碳混相驱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为现场方案的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吉林大情字油田黑59井区实施混相驱方案后,初期平均单井产油量达10.2 t/d,是注水开发最高产油量的2.4倍,含水率下降了23.2%,与理论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CO2驱技术可以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和实现CO2地质封存,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中国陆相低渗透油藏复杂的地质和开发特征,系统阐述了中国石化CO2驱油理论、油藏工程优化设计、注采工程及防腐工艺、产出CO2回收利用等技术进展及矿场试验情况。分析了低渗透油藏CO2驱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技术需求,从低成本CO2捕集、输送、降低混相压力,改善CO2驱开发效果、埋存优化及监测技术和超临界CO2压裂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加快CO2驱技术发展的建议。对于推动CO2驱油和埋存技术发展,提高低渗透油藏储量动用率和采收率、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和低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注CO2提高原油采收率相关问题研究已经比较深入,而对CO2驱后储层及剩余油物性变化的研究还不多。据统计,成功进行CO2驱后剩余油饱和度约30%,为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CO2驱后储层及剩余油物性的变化是非常必要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CO2驱后储层物性变化、CO2驱后剩余油物性的变化及剩余油与储层之间的关系变化。  相似文献   

14.
文中介绍了几种CO2驱常用井网模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根据大庆油田外围某低渗区块地质与流体物性参数建立地质模型,在相态拟合的基础上对CO2驱不同井网模式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五点井网的采出程度和地层压力保持程度要高于正方形反九点井网;五点井网中,排距与井距之比处于0.20~0.33和0.90~1.12范围内时采出程度较高,正方形井网的采出程度最低;储层中渗透率的各向异性、层内非均质性及天然裂缝的发育,使得同一井网密度下不同井排距方案的采出程度差异变大,并且会造成CO2的不均匀推进,影响采出程度。  相似文献   

15.
在CO2驱提高采收率的过程中,CO2与原油、基质矿物的相互作用会对储层孔喉结构造成一定的伤害。为了揭示孔喉结构对CO2驱储层伤害程度的影响,利用高压压汞、扫描电镜结合核磁共振技术,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确定岩心样品的孔喉堵塞程度,评价了不同孔喉结构的岩心样品在CO2驱过程中的伤害程度,明确了CO2驱储层伤害机理。实验结果表明:CO2驱过程中产生的沥青质沉积及酸化作用对储层孔隙度的影响很小,实验岩心样品的孔隙度降幅为1%左右,而渗透率受到的伤害程度较高,Ⅲ类孔隙结构岩心的渗透率降幅达20.55%,且渗透率越低、孔喉结构越差,渗透率受到伤害的程度越高;孔喉堵塞程度与孔喉结构参数成正相关关系,孔喉结构越差,中值半径越小,越容易发生孔喉堵塞;Ⅰ类孔隙结构岩心的孔喉堵塞程度较低,Ⅲ类孔隙结构岩心的孔喉堵塞程度明显增高,最高可达到34.32%。该研究结果可为CO2驱现场高效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低渗透油藏CO2驱试井解释方法不明晰的问题,基于多区复合模型渗流理论,考虑低渗透油藏存在启动压力梯度与压力敏感以及CO2驱替过程中流体性质变化的特点,建立低渗透油藏CO2驱试井解释改进模型,并运用数值差分方法进行求解。同时,综合SPSA优化搜索算法对压力曲线和压力导数曲线同时进行拟合,最终形成一套低渗透油藏CO2驱试井曲线自动拟合与参数解释方法。对矿场实际试井曲线解释参数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低渗透油藏特性对储层渗透率解释值有较大影响,优化后渗透率解释值比初始解释值增加了37.97%;而导压系数、压缩系数变化指数等相关参数解释值受流体分布非均质性影响程度较强,分别较初始解释值降低了16.94%和21.97%。矿场实际数据的应用效果显示,提出的试井解释方法可操作性强,适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胜利油田适合CO2驱的特低渗透油藏资源量丰富,但这类资源具有埋藏深、丰度低、非均质性强、混相压力高的特点,特低渗透油藏CO2驱面临混相难、波及系数低等技术难题。综合运用地质学、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等理论和方法,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形成了CO2驱提高采收率油藏适应性评价体系、室内实验技术、油藏工程方案设计优化技术系列,配套了CO2驱注采工艺等技术。矿场试验表明,CO2具有较好的注入能力,增油效果明显:高89-1块CO2驱先导试验区CO2累积注入量为30.7×104t,累积增油量为6.9×104t,中心井区采出程度为18.6%,已提高采收率9.7%。樊142-7-X4井组超前CO2注入量为1.9×104t,地层压力由17 MPa恢复至33.7 MPa,实现混相,对应油井自喷生产,单井日产油量稳定在5~6 t/d,远高于注气前的1 t/d。  相似文献   

18.
非均质油藏化学驱波及效率和驱替效率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利用我国自行研制的ASP数值模拟软件及正韵律二维剖面地质模型,分别模拟了水驱、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的驱油过程,分层计算了采收率、剩余油饱和度、波及效率和驱替效率,进行了指标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非均质性严重的油藏,不同层段的波及效率和驱替效率所起的作用不同.在高渗透层段,以提高驱替效率为主;在低渗透层段,以提高波及效率为主;在中等渗透层段,提高波及效率和提高驱替效率作用相当.由于水驱后,剩余油大部分集中在上部,低渗透层段是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潜力层段,提高上部低渗透层段的波及效率对于提高总体采收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非均质性严重的油藏,先调剖再注三元复合体系段塞,这是提高化学驱油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Miscible CO2 injection process has become widely used technique for the enhanced oil recovery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Core flooding experiments and field test of CO2 miscible flooding in low permeability sandstone reservoirs and its influence on crude oil properties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2 miscible flooding in low permeability sandstone reservoirs can enhance oil recovery both in laboratory study and field test. The permeability of sandstone reservoirs decreased during CO2 miscible flooding due to the precipitation of asphaltene of crude oil. The precipitation of asphaltene lead to a reduction of asphaltene content and the apparent viscosity of crude oil. A further study on inhibitors and removers for asphaltene deposits from crude oil should be investigated to prevent and remove asphaltene deposits in low permeability sandstone reservoi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