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连续式离子液体催化芳烃烷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葸雷  彭朴  段启伟  陆婉珍 《石油化工》2005,34(8):725-728
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采用间歇式和连续式烷基化装置,研究了C20~C28长链α烯烃和芳烃烷基化制备长链烷基苯和长链烷基甲苯的工艺。得出连续式离子液体催化烷基化的最佳反应条件:原料水含量为30μg/g、反应温度为80℃、苯与烯烃摩尔比为12∶1(甲苯与烯烃摩尔比为6∶1)、离子液体与烯烃质量比为0.004;在此条件下,烯烃转化率均大于99.9%,单烷基苯和单烷基甲苯选择性分别大于85%和90%。连续式烷基化的最佳催化剂用量仅为间歇式烷基化催化剂用量的一半。  相似文献   

2.
AlCl_3/SiO_2催化剂上重烷基苯的合成及其磺酸盐的表面性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AlCl3/SiO2为催化剂,以苯、甲苯、乙苯为芳烃原料,与工业混合重烯烃(C14~18烯烃)通过烷基化反应合成重烷基苯,并以发烟硫酸为磺化剂合成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钠表面活性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重烷基苯及其磺酸盐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研究了磺酸盐的表面性质。结果表明,AlCl3/SiO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芳烃与C14~18烯烃烷基化反应活性,且芳烃类型影响催化剂的稳定性,其中甲苯与烯烃烷基化反应时,催化剂的稳定性最好;在甲苯与C14~18烯烃摩尔比20:1、反应温度80℃、单釜反应时间3h的条件下,C14~18烯烃转化率为100%时,AlCl3/SiO2催化剂可稳定使用24次;在合成的表面活性剂中,带有甲基、长烷基链的重烷基苯磺酸钠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和表面张力,界面性质良好。  相似文献   

3.
以介孔γ-Al2O3为载体,采用两步气相法合成了固载化AlCl3催化剂,分别考察了其在苯与纯1-辛烯、1-癸烯、1-十二烯、工业混合烯烃烷基化反应中的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烯烃碳链长度影响催化剂的稳定性,碳链越长,反应生成单烷基苯的选择性越高,稳定性越好。在悬浮床连续式反应器中,以工业混合烯烃为原料、n(苯与烷烃)∶n(烯烃)为20∶1、反应压力1.0 MPa、反应温度120℃、进料量10 mL/h的反应条件下,该催化剂选择性、稳定性较好,在保持烯烃转化率大于90%、单烷基苯选择性为100%、2-苯基异构体的选择性约为40%的情况下,可以稳定运行1000 h。工业混合原料中含有二烯烃、芳烃等杂质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合成二十四烷基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HRP-24),以C20-C28α-烯烃为原料,经苯烷基化制备得到二十四烷基苯。考察了温度、催化剂浓度、苯烯摩尔比等操作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并初步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表明:采用HRP-24催化剂合成二十四烷基苯,虽然合成温度和压力较低(约120℃和0.1-0.2MPa),但烯烃转化率和二十四烷基苯的选择性均接近100%。  相似文献   

5.
三次采油需要大量的高性价比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以炼油厂馏分油为主要原料,AlCl3为催化剂合成混合烷基苯,再与发烟硫酸反应制备混合烷基苯磺酸盐,并评价合成样品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混合烷基苯磺酸盐与胜利油田Ⅰ、Ⅱ类油藏4个区块原油的界面张力达到了5×10-3mN/m以下,对Ⅲ类油藏原油界面张力达到3×10-2mN/m,且具有较宽的浓度窗口、较高的耐盐性能、较低的吸附性能、与聚合物较好的配伍性能,综合性能明显优于同类产品。红外光谱、质谱和碳数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其组成比石油磺酸盐复杂,更接近于原油的组成。  相似文献   

6.
<正> 一、前言烷基平均为C_(24)的烷基苯是合成磺酸盐的原料。在国外已有报导,利用丙烯八聚体与苯进行烷基化反应,制备烷基苯。目前在国内,上海、玉门已生产了以30~#机械油为原料的石油磺酸盐。一般说来,机械油中烷基苯含量较烯烃与苯烃化所生产的烷基苯含量低,而前者多环芳烃较多。这样,再用发烟硫酸磺化,就会造成工业酸渣,而且产物比较复杂。以低分子聚丙烯为原料,合成油溶性磺酸盐,目前在国内尚未研制。由付氏烷基化反应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苯 -C=12 烷基化反应条件对SiW12 /HAlMCM -4 1中孔材料催化性能的影响 ,并对SiW12 /HAlMCM -4 1和HM、HY分子筛催化剂上的产物分布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随着质量空速提高和温度降低 ,线性烷基苯选择性和烷基苯线性度不断提高 ,烷基苯异构体分布不断改善 ,而烯烃转化率的变化规律相反 ,且烯烃转化率、线性烷基苯选择性和烷基苯线性度均随原料苯烯摩尔比的提高而提高 ;SiW12 /HAlMCM -4 1分子筛催化剂上线性烷基苯异构体分布优于HY而不及HM ,且催化剂粒径越大 ,线性烷基苯异构体分布越好。  相似文献   

8.
黄国文  任杰 《石油化工》2010,39(10):1127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采用3种不同粒度的固体酸催化剂,在300℃、8.0 MPa的超临界条件下进行了长链烯烃与苯的烷基化反应实验;建立了包括烷基化反应速率常数、烷基苯脱附速率常数和催化剂失活速率常数3个参数的烷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采用实验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估值。对模型的F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烷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可靠;不同重时空速和反应时间下的烷基化反应烯烃转化率实验值与计算值基本吻合,表明所建立的烷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计算精度高,可较好地模拟固体酸催化的多相烷基化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9.
固体酸烷基化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制了一种硅铝胶负载氟活性组分的固体酸烷基化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活性组分含量、载体硅铝比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在适宜的条件下,用此催化剂可使烯烃转化率达90%以上,2-烷基苯的选择性大于20%。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环境友好催化剂HY和Hβ分子筛催化萘与长链烯烃(C11、C12混合烯烃)烷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HY分子筛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烷基化选择性。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萘与C11/C12烯烃摩尔比、进料空速、催化剂粒度等反应条件对烯烃转化率的影响,在适宜的反应条件(萘与C11/C12混合烯烃摩尔比4/1、反应温度130℃、催化剂粒度20~40目、进料空速10ml/(h·g)、压力1 0MPa)下,长链烯烃的转化率可达85%,单烷基萘的选择性为100%。该催化剂易于再生,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发挥活性剂间的协同效应 ,矿场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多为复配体系。然而复配体系流经多孔介质时所产生的色谱分离会使其协同效应降低或消失。除表面活性剂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之外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油水中分配的差异是造成其色谱分离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不同结构的烷基苯磺酸盐在油水中的分配规律的研究表明 ,烷基苯磺酸盐与油接触后在油水中的分配比和分配损失与其结构有关 :分子量增大 ,烷基苯磺酸盐在油水相间的分配比增大 ,分配损失也增大 ;同样分子量的烷基苯磺酸钠 ,其直链结构的分配损失大于支链结构的分配损失。另外分配损失还与油相性质和水相性质有关。油水比也是影响烷基苯磺酸盐在油水中分配的一项重要因素 ,油水比增大 ,烷基苯磺酸盐的分配损失随之增大。图 4参 3  相似文献   

12.
ASP复合驱用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重烷基苯为主要原料,以SO3为磺化剂,合成ASP三元复合驱用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探讨了原料组成、反应条件等因素对垸基苯磺酸盐产品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活性及稳定性.在室内合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工业放大试验,工业试验合成产品界面活性优良,其ASP复合体系驱油效率比水驱驱油效率提高20%以上.图4表6参6  相似文献   

13.
以重烷基苯为主要原料,以SO3为磺化剂,合成ASP三元复合驱用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探讨了原料组成、反应条件等因素对烷基苯磺酸盐产品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活性及稳定性。在室内合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工业放大试验,工业试验合成产品界面活性优良,其ASP复合体系驱油效率比水驱驱油效率提高20%以上。图4表6参6  相似文献   

14.
研究并建立了磺酸盐多元复配表面活性剂中烷基磺酸盐和烷基苯磺酸盐的含量检测方法。分别采用相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磺酸盐总含量和烷基苯磺酸盐的含量,考察了烷基磺酸盐和烷基苯磺酸盐之间的相互影响,及烷醇酰胺、OP-10、聚合物NP-3等干扰作用对磺酸盐总量及组分含量检测的影响,对磺酸盐体系的定量条件、指示剂的用量、无机盐(Na2SO4、KCl)的影响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存在干扰作用时,该方法检测磺酸盐总量及烷基苯磺酸盐含量的误差分别在2.0%和0.4%以内。OP-10、烷醇酰胺、聚合物NP-3、无机盐等因素单一干扰时,磺酸盐总量和烷基苯磺酸盐含量检测的最大误差分别为3.0%和0.8%;在这些因素共同干扰作用下,磺酸盐总量和烷基苯磺酸盐含量检测的最大误差分别为3.0%和1.2%。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性强,可用于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中磺酸盐总量及组分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MIP系列技术降低汽油苯含量的先进性及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对已运行的MIP装置汽油苯含量进行统计和分析,统计数据表明,MIP系列技术的汽油苯含量低于1.0%,满足车用汽油(Ⅲ)质量指标要求,而FDFCC-Ⅲ,ARGG和DCC的汽油苯含量分别为1.36%,1.64%和2.11%。通过对这些工艺技术的工业应用数据分析,发现在催化裂化条件下既存在着烷基苯发生裂化生成苯和小分子烯烃,也存在着苯和小分子烯烃发生烷基化反应,MIP汽油苯含量降低的原因在于MIP工艺第二反应区反应条件有利于汽油苯和烯烃进行烷基化反应,从而减少了汽油苯含量;而其他多产丙烯技术由于反应设计要求,有利于烷基苯发生裂化生成苯和小分子烯烃,从而增加了汽油苯含量。  相似文献   

16.
苯和十二烯烷基化反应的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苯和十二烯烷基化反应生成单烷基苯和多烷基苯的热力学可能性都很大。在一定反应温度下,在催化剂颗粒尺寸一定和外扩散影响较小的条件下,质量空速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较小,2位-烷基苯的选择性略有增加;随着苯烯比的增加,十二烯转化率和2位-十二烷基苯选择性均有所增加。在一定的反应温度、质量空速、苯烯比和液固反应条件下,经过500min的烷基化反应,催化剂的活性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在导出双取代烷基苯的化学位移加和规律的基础上,归属了烷基化产物长直链烷基和甲基双取代烷基苯的核磁共振碳谱。以单取代的长直链烷基苯为基础,根据δ_C=δ_(mono)+∑Z_i(δ_C 为双取代烷基苯中各碳原子的化学位移;δ_(mono)为单取代长直链烷基苯中各碳原子的化学位移;Z_i为化学位移增量)可计算出双取代烷基苯中各碳原子的化学位移。对于芳碳原子,甲基收代位的碳和甲基取代位的邻位、间位、对位碳的化学位移增量分别为+9.13,+0.63,-0.23,-3.15。对于长直链烷基碳原子,当两个烷基处于苯环的间位时,甲基取代引起的α位和β位烷基碳的化学位移增量分别为-0.04和+0.08;当两个烷基处于苯环的对化时,甲基取代引起的α位和β位的烷基碳的化学位移增量为-0.43和+0.01。烷基化产物中未见邻位双取代物。在谱峰完全归属的基础上,用7种方法测定了烷基取代位置异构体或芳环取代位置异构体的组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烷基苯磺酸钠组成油层岩石主要矿物及天然岩样体系的吸附等温线,等温线通过一个最大吸附值,不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不同模数的硅酸钠,部分水解聚丙稀酰胺,SP型聚无机电解质或其他各种比例的混合物,都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表面活性剂的损失。表面活性剂溶液通过人造和天然岩心的渗流试验得到的结果同上述一致。  相似文献   

19.
新型烷基酚磺酸钙清净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烷基酚、浓硫酸、氧化钙等为原料,通过对磺化及金属化反应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考察,合成了碱值在280mgKOH/g以上的烷基酚磺酸钙,理化分析与实验室模拟评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新型烷基酚磺酸钙清净剂极压抗磨性、抗氧化性及清净性等性能较普通磺酸盐有明显改善,电镜观测结果表明,该剂具有良好的胶体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