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正>尚义县位于京津地区上游,对保障官厅水库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方面占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全县总土地面积2632.5km~2。分坝上、坝下两大地理单元,坝上为内陆河流域,土地面积1265.5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8.1%;坝下属永定河流域,流域面积1367km~2,占全县总面积的51.9%。全县水土流失分风蚀和水蚀两种类型,水土流失总面积1856km~2。坝上以风蚀为主,风蚀面积1089km~2,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  相似文献   

2.
1 基本概况 沾利河小流域位于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属于黄河三角洲地区老黄河故道,总土地面积91km~2,水土流失面积42km~2,其中,轻度流失面积8.5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0.2%,年侵蚀模数2885t/km~2;中度流失面积11.72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7.9%,年侵蚀模数4360t/km~2;强度流失面积21.78km~2,侵蚀模数6329t/km~2,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总土地面积20.56×10~4km~2。水土流失面积达13.7×10~4km~2,占67%。从汇入黄河的皇甫川、无定河和泾河等11条支流来看,流域面积是三门峡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积的19.5%,径流量占22%,而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达8×10~8t,为三门峡以上黄河总输沙量的50%。流失的泥沙,促使河道变迁,河口淤塞;引水口、渠道淤积,引水量减少;水库淤积,降低水库兴利效益;磨损水轮机和水泵,造成极大的危害和经济损失。为解决泥沙问题,陕西省在水土保持,渠首引水防沙,水库防沙排淤和高含沙利用方面,采取了防治和利用泥沙的措施,取得很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无定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是国家“九五”重点防治工程项目之一。总土地面积21615.1平方公里,占我省水土流失面积的16%。涉及榆林、延安两地(市),12个县市。从1993年开始一二期工程共开展治理小流域423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406.21km~2,治理程度分别达到73.9%和76%。  相似文献   

5.
王寿森 《中国水利》1996,(10):19-19
水土流失是当今世界环境中的突出问题之一,也是影响陕西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陕西省水土流失面积约13.7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3,年平均输沙量9.2亿吨,占全国流失总量的1/5。黄河中游138个水土流失重点县,我省占48个。目前我省尚未达到温饱线的贫困人口约有300万人,主要分布于山丘水土流  相似文献   

6.
黄倩 《陕西水利》2007,(6):24-25
陕西省水土流失概况及特点1.水土流失概况。据统计,陕西省水土流失面积13.75万km2,占全省土地面积20.56万km2的2/3,年平均输沙量9.2亿t,占全国输入江河泥沙总量的1/5。其中省内黄土高原每年向黄河输入泥沙8亿t,占黄河三门峡段以上年输沙量的一半。秦巴山  相似文献   

7.
唐山碳酸盐岩类山区面积2384km~2,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17.8%,占山区面积的44.5%,其中山地丘陵面积1509km~2,耕地7.99万hm~2,有林地面积6.65万hm~2、草场1.44万hm~2。有75个乡镇844个行政村,人口85万,农村劳动力38万个。l 水土流失特征和现状  相似文献   

8.
东昌府区地处鲁西平原,受黄河多次改道和泥沙沉积的影响,形成了西部多高地、东部多缓平坡地与浅平洼地的地形地貌,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全区面积1245km~2,总人口95.89万人,耕地面积8.25万hm~2,多年平均降水量574.3mm。全区水土流失面积426km~2,占总面积的34.2%。微度侵蚀面积282.64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5%,年水土流失量4.8万t,其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轻度侵蚀面积114.11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6.2%,平均年水上流失量2.3万t,侵蚀类型为水风侵蚀;中度侵蚀面积25.02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8%,平均年流失土壤量3.75万t,侵蚀类型以水风侵蚀为主;强度侵蚀  相似文献   

9.
无定河是黄河托克托至龙门间的一条较大多沙支流,发源于陕北白于山,干流全长491公里,流域面积30261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313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6.5%。年平均径流15亿立方米,年输沙量2.52亿吨,流域面积仅占三门峡以上面积的1/23,而输沙量却占1/6,其中粗沙(粒径>0.05毫米)占1/4,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威胁本区农业的发展,而且威胁黄河下游的安全。建国以来,开展了流域综合治理,在为当地农林牧业生产服务,为黄河减沙的方针  相似文献   

10.
前言无定河是黄河托克托至龙门间的一条较大多沙支流,发源于陕北白于山,干流全长491公里,流域面积30260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313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6.5%。年平均径流15亿立米,年输沙量2.52亿吨,流域面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坝系农业建设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我省坝系农业建设的历史与现状山西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0.83万km2,占总土地面积的69%。全省多年平均输沙量4.56亿t,其中黄河流域输沙量3.66亿t,海河流域输沙量0.9亿t。全省平均输沙模数3000t/km2,黄河流域平均输沙模数3780t/km2,水土流失较严重地区达8000t/km2,而临县、石楼、永和、隰县等最严重的地方则高达20000t/km2以上。据省水保科研所测试:坡耕地每吨表层土壤中含氮素0.5kg、全磷1.5kg、全钾20kg,全省3度以上…  相似文献   

12.
鄂托克前旗土地总面积1.25万km~2,地形地貌主要由梁地和沙漠及沙漠化土地两大单元构成。其中梁地面积4928Km~2,占总面积的39%,地下水位一般在10~100m,为严重缺水地区;沙漠及中度沙漠化土地面积4627km~2,占总面积的37%,地下水位浅,易于开采。但沙性土地渗水强,表层蓄水能力差。全旗共有两条河流。其中,流经东部城川苏木的无定河在本旗境内河段长12.4km,且河道切深40—60m,正常流量0.4m~3/s;流经西部芒哈图乡的水洞沟,旗内河段长11.1km,正常流量仅0.017m~3/s,时常断流。全旗地表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仅250万m~3。地下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7660.9万m~3。多年平均降水量268.1mm,蒸发量  相似文献   

13.
1 滨州市水土流失情况 滨州市既有山区,又有平原风沙区,是全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据普查,全市有水土流失面积1901.14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0.1%,其中,水力侵蚀面积224.94km~2,风力侵蚀面积1676.2km~2,每年流失表层土壤  相似文献   

14.
贵州是亚热带岩溶化高原山区。全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万km~2(其中碳酸盐岩层地区占73%以上),属珠江流域的面积为6.04万km~2,占全省面积的34.3%。境内山岭连绵起伏,河流纵横切割,山地面积占87%、丘陵占10%、平地仅占3%,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是全国唯一没有平  相似文献   

15.
一、淄博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淄博市是一个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据1984年水土保持普查,全市共有水土流失面积3402km~2,占总面积的51%。其中:山丘区水土流失面积2957km~2,占山丘区总面积的80%;平原风沙区水土流失面积85km~2,占风沙区总面积的92.4%。全市年均土壤侵蚀模数达3682t/km~2,每年流失的土壤达  相似文献   

16.
盘县特区是贵州省内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33个县之一,境内水土流失面积广,流失程度以中度侵蚀至剧烈侵蚀为主,如不引起重视,将给盘县特区的农业发展,经济建设,农业生态带来无穷的后患。一盘县特区水土流失面积904km~2,占总土地面积的26%(1980年水保区划调查料资),其中耕地流失面积8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2.5%;自然土流失面积51万亩,占自然土总面积的27.9%。  相似文献   

17.
莱芜市地处鲁中山区,全市总面积2246km~2,其中山区丘陵面积占83.6%.水土流失面积1761km~2,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3727t/km~2,每年土壤侵蚀总量为656万t,是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近几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战略部署,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研究和推广,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进入了建国以来治理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时期。截至目前,全市共治  相似文献   

18.
一 晋西山区的17个县,是山西省集中连片的多灾、低产贫困地区,也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这里山丘起伏,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土壤瘠薄。土地总面积2.7万km~2,水土流失面积占72%;在1654万亩耕地中,滩地、沟坝地、梯田、旱坪垣地等  相似文献   

19.
红柳河是无定河上源,发源于陕西吴旗县白于山北麓。芦河为其支河,于横山县境汇入无定河。芦河口以下41公里处设有赵石窑水文站,该站控制面积15325平方公里,占无定河总面积50.69%。年水量6.7亿立米,年输沙量0.65亿吨,分别占无定河水、沙量的42%和24.6%。流域内有三个侵蚀类型区。河源区:面积2248平方公里,占赵石窑总面积14.7%,以  相似文献   

20.
<正> 义县总土地面积2481.6km~2,其中山地及丘陵面积为2173.6km~2,占总土地面积的87.6%。境内土质瘠薄,水土流失严重,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夏雨型降水特征,致使水资源开发利用受到限制。使本县成为季节性干旱缺水区。 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在510~560mm之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其中80%集中在6~9月。蒸发量大致在1150~1180mm之间,与降水量相反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形成本县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时空分布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