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胡牮  陈春蓉 《园林》2017,(4):82-85
正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中,市民对城市环境舒适度的要求日益提高。街头绿地是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城市园林绿地形式,绿地面积小,资金投入少,建设周期短,能有效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局部微循环、方便市民日常生活。本文以浙江省丽水市具代表性的街头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踏查、比较分析,探索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的特色与方法。发展概况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古称处州,迄今已有1 400多年历史,群山环绕,碧水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景观设计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上档次上水平的一个重要标签。景观设计大到城市的总体形象设计,具体到城市节点如城市广场、城市公园、滨河亲水空间、街区景观、街头绿地、居住区环境设计等等;小到雕塑小品、种植配置、水池花池、铺地栏杆、桌凳垃圾箱,几乎涵盖室外造型艺术的一切。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日益重视环境品质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3.
背景街头游园是城市最为活跃的绿地形式之一,具备便捷性和节约性等特点,成为城市更新建设过程中的新宠儿。方法通过简要分析无锡(梁溪区)街头游园的现状情况,以"生态"、"美丽"、"智慧"、"人文"的城市形象视角,引入整合设计方法,将游园分布、边界设计、设施配备、游园艺术进行依次研究。结论分析探讨了如何在无锡城市街头游园景观设计与城市形象内容进行整合与诠释,为城市街头游园景观设计方法理论展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4.
道路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的公共空间和形成城市空间与形态的关键因素。道路及其沿线景观是人们感受和认知城市最频繁和最直接的城市公共空间,道路景观的线形生态廊道不仅生成了城市复杂的生态网络,还串联起无数街头绿地、口袋公园及公园绿地等。复兴城市生态,生态的道路景观是其基石。文中针对现阶段国内道路景观设计程式化和缺乏与城市空间的关联等问题,在借鉴道路景观生态服务功能内容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道路景观服务于城市生态复兴的设计策略,包括景观引导下的道路设计机制、道路景观是环境的生态廊道、道路景观是城市的认知廊道和道路景观是文化的遗产廊道。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于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心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等单个占地面积大、容纳避难人群多的避难场所。由于街头绿地占地小,容纳人群不多,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造成大量可供紧急避难空间的浪费。文章通过实例来探讨街头绿地在应急避难场所中的应用,将防灾减灾功能和景观设计相结合,形成了应急避难型街头绿地独有的特点,提出了科学规划、平灾结合;综合利用、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三大原则,为构建城市应急避难型街头绿地提供了可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6.
吴文治 《小城镇建设》2012,(2):87-89,97
景观绿地是构成优美居住环境和城市功能的基础,也是城市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的纽带与脉搏,是人们了解一个城市、感受城市景观特色与城市风情的重要窗口。本文以安徽省潜山县为例,对该镇的绿地景观设计进行讨论,以展示我国县区绿地景观设计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作为宜居城市显著标志的街头绿地建设尤其重要。作者从城市街头绿地建设的现状八手,分析了目前城市街头绿地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进一步提出了城市街头绿地规划设计及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1 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前景 景观设计一词近年来大为流行,似乎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上档次上水平的一个重要标签.景观设计大到城市的总体形象设计,具体到城市节点如城市广场、城市公园、滨河亲水空间、街区景观、街头绿地、居住区环境设计等等;小到雕塑小品、种植配置、水池花池、铺地栏杆、桌凳垃圾箱,几乎涵盖室外造型艺术的一切.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日益重视环境品质的直接体现.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教授在<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未采>的主题报告中认为:广义的建筑应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任艳君 《山西建筑》2012,38(26):224-225
以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道路绿地现状,从植物配置、景观效果、生态功能等方面阐述了城市道路绿地的设计原则和手法,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相似文献   

10.
唐家峙 《城市建筑》2013,(24):207-207
本文针对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城市建设滨水绿地的重要性。并且对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以及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景观设计中需要注意的要点,供有关设计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街旁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街旁绿地更直接地影响着城市景观。街旁绿地一般包括街道广场绿地、沿街绿化用地等,这些绿地一般面积小、数量多、分布广、可达性强,可为市民休闲、健身、交往、出行等多元行为模式提供场所。该文通过对街旁绿地中游人的构成、活动特征及街旁绿地设计的现状问题分析,提出了设计应"以人为本",并注重以"细节提升品质",从便利性、安全性、舒适性、参与性、愉悦性、私密性和整洁性七个方面论述设计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构成城市艺术形象的要素,着重介绍了城市艺术形象中的三个设计亮点:街道、广场和城市绿地系统,以利于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王璐妍 《住宅科技》2010,30(1):41-45
城市旧区受用地条件的限制,增加大型集中绿地的可能性比较小,而另一方面,城市旧区的街道尺度为创造亲近的社区交往空间提供了条件。文章尝试将旧区绿地布局与社区街道空间重建统筹研究,探索一条实效又可行的旧区环境改善之路。  相似文献   

14.
韦亚平  潘聪林 《城市规划》2012,(3):76-84,89
基于杭州城西9个街区1339份居民出行数据,利用居民个体属性、出行距离和土地利用等三组变量建构了多项逻辑决策模型,分析街区土地利用变量对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结论为:在中国高密度城市形态下,由于城区扩张和收入水平提高,形成了以小汽车为主导的混合通勤结构,而小尺度街区、密集路网等土地利用变量则是助长小汽车通勤的诱因;有必要在街区空间尺度上,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小汽车使用管制以及公共交通环境设计等综合措施,优化居民的通勤结构。  相似文献   

15.
外高桥东沟楔形绿地是整个上海市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承担着新市镇重要的城市绿化和生态保护功能。市政配套道路绿化规划是在绿地规划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对周边住宅、商业、休闲等功能区域的影响,把道路景观融入整个地域的环境氛围中,营造出人、车、环境相互和谐的宁静交通,打造出舒适、宜居的国际化社区。  相似文献   

16.
在国土空间治理背景下,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生态系统不健康等问题,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城市物理环境,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议题。风环境、热环境、声环境的数据综合分析及城市物理环境与空间形态的耦合优化研究,为城市空间品质提升提供了技术方法支撑。从城市物理环境量化模拟入手,结合多尺度城市设计整体性实践,构建物理环境现状模拟-耦合优化-设计提升的方法框架,并通过钱塘江滨水区的实证研究,探索了城市设计过程中基于城市物理环境模拟优化的城市空间形态布局及多尺度优化策略,以期将精细化的城市设计思维融入空间规划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刘铨 《建筑师》2018,(1):74-80
地块肌理是城市土地划分形态的表达。它作为街道肌理与建筑肌理的联系中介,是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明确定义城市肌理与地块肌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地块肌理在街块、地块格局和地块三个层次上与建筑肌理、街道肌理的关系,并探讨了增强街道与建筑、建筑与建筑空间关联性的土地划分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王府井步行街进行问卷调查,从道路及地面设施、雕塑、服务设施、绿景及水景、广告标志等方面分析了王府井步行街的空间环境状况,同时指出了环境设计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让步行街更好地发挥它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淮安市淮海南路与淮海北路城市设计为例,探讨在城市设计中将诸多方面结合起来的设计方式,综合解决城市设计中道路系统规划、断面设计、交叉口设计、出入口控制与静态交通组织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深入探测公园绿地与居住用地的空间耦合模式及影 响因素,是高效协同两者发展、营造高品质人居环境的基础。 结合土地利用、POI等多源数据,借助空间聚类分析、地理 探测器等方法,基于南京主城区街道单元,系统揭示2006、 2012、2017、2020年公园绿地与居住用地的空间耦合模 式,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公园绿地的规模增长滞 后于居住用地,古城区格局稳定,主城边缘变化突出;2)公 园绿地与居住用地的空间聚集趋势波动性减弱,形成高水平耦 合、低水平耦合、公园绿地主导、居住用地主导4种空间耦合 模式;3)空间耦合受自然条件的核心支撑、规划政策的关键导 向、邻里特征的辅助催化作用。相关规律有助于深化公园绿地 与居住用地的空间耦合理论,为城市宜居环境规划与建设提供 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