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高再生石膏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掺加外加剂对再生石膏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再生石膏的结晶形态、孔结构与再生石膏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生产工艺和掺加外加剂综合利用再生石膏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烧结时间对锆英石物相、结构及微观形貌的影响,以ZrO2和SiO2粉体为原料,通过研磨、烘干、压制成型,在1 550℃下分别保温8~72h进行样品的烧结制备。利用XRD和SEM对获得的系列样品进行表征,利用Fullprof精修软件对样品晶胞参数进行精细化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锆英石晶粒呈板块状排列堆积,存在一定的孔隙,随着烧结时间的延长样品的致密化程度逐渐增强,并且烧结时间过长晶粒会出现熔融态;此外,保温时间对锆英石结晶度有较大影响,保温时间在44h之前,样品结晶度逐渐增强,保温时间超过44h,结晶度又逐渐开始减弱;因此选取适宜的合成温度、适当的保温时间有助于提高固化体合成率及固化体的物理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利用玻璃透明膜加热管模拟工业上实用的热虹吸管换热器,对垂直管内的水沸腾 ̄蒸汽冷凝两相流动进行了观察,对其传热性能做了研究。着重观察分析了不同的的操作条件对流型及传热性能的影响,取得了关于热虹吸管应用于工业换热器的一些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4.
系统研究了柠檬酸缓凝剂对再生石膏性能的影响,以及其性能变化规律,并结合化学反应相关理论、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入柠檬酸缓凝剂后,原生石膏的凝结时间延长,强度大幅度的降低;而相比未掺加缓凝剂的再生石膏(R-P)而言,掺加缓凝剂的再生石膏(R-CP)标稠需水量降低,凝结时间延长,1 d强度有所降低,但干强度却有小幅度的升高。对于未掺加缓凝剂的原生石膏(POP)而言,其对应的再生石膏需水量增加,凝结时间延长,强度降幅达40-50%;而对于掺加缓凝剂的原生石膏(POCP)而言,R-CP有较小幅度地需水量增加,凝结时间和干强度降低,1 d强度却有所升高。分析表明,原生石膏中加入柠檬酸缓凝剂后,柠檬酸与Ca2+结合形成CaCit-,阻止石膏晶体在C轴上的生长,延迟水化,形成粗棒状的晶体,从而降低石膏的强度;而其对应的再生半水石膏依旧保持原有的短棒状,降低其用水量,且R-CP中的CaCit-可以再次与石膏中Ca2+结合,起到效果较差的缓凝作用,延迟再生石膏的水化。  相似文献   

5.
高钨高硅电炉锡渣的相组成及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化学分析,化学物相分析,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光学显微镜鉴定等研究手段,查明了高钨高硅电炉锡渣中的相组成及化学元素在各相中的分配以及渣中各相相对百分含量、结构构造、各矿物相的嵌布关系和结晶粒度等,并据此进行了渣型讨论及机理研究,为烟化法处理该复杂物料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是完善冶炼工艺和条件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不降低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而实现增韧,近年来人们又发展了用耐热性高和力学性能良好的热塑性树脂增韧环氧树脂。采用聚芳醚酮树脂( PAEK )粉末为改性剂,制备高性能双组分环氧树脂材料,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和热重/差热分析仪对材料的脆断断口形貌和碎末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纯环氧树脂的升温DSC曲线表现为放热反应,而环氧树脂共混体系的升温DSC曲线表现为吸热反应;同时PAEK粉末的加入显著提高了环氧树脂浇注体系的热分解温度,提高了其热稳定性。 SEM分析结果表明,PAEK粉末的加入,提高了基体材料的韧性。  相似文献   

7.
热致液晶聚合物与聚醚砜原位复合材料再加工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热致液晶聚合物TLCPKU9231和聚醚砜(PES)原位复合材料的再加工性能,在PES中加入25ωt%的TLCPKU9231,拉伸强度大幅度提高,再次加工时拉伸强度虽略有下降,但仍远远高于PES的拉伸强度.随着循环加工次数增加,拉伸强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变拘束试验方法条件下产生的焊缝热裂纹断口形貌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导致的热裂纹断口形貌分为四种类型:A型区、D型区、DF型区及F型区。而四个区的形成机理和尺寸大小主要和试验中的应变速率相关。在较高的应变速率条件下,DF型区、F型区尺寸明显减小,而D型区尺寸增大。这主要是由于高应变速率促使晶内变形而抑制晶间变形所致  相似文献   

9.
含锌粉尘和煤粉按质量比4∶1混合形成混合粉.采用化学分析和扫描电镜对混合粉的成分和物相进行分析,研究大气常压下微波加热还原混合粉在不同时间下的显微物相形貌特征以及混合粉的还原过程.结果表明:微波加热7 main时,混合粉物相中出现金属铁相、浮氏体相和渣相;随时间的延长,金属铁相逐渐增大、浮氏体相逐渐减小、渣中的锌含量逐...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多种现代测试技术和方法,对膨胀珍珠岩基釉面砖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其形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是由于该制品具有多孔的基层和密实的釉坯层并通过玻璃体将它们有效地结合为整体的这种复合结构,是使其具有多功能的原因。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烧结型轻质多功能饰面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化学试剂配成不同SiO2含量的原料,高温烧结,制成试样,对其进行观察,分析SiO2成份对烧结矿矿相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SiO2含量减少,碱度增加,铁酸钙和氧化亚铁的含量也随着增加,磁铁矿含量相应减少;烧结样的气孔率变小,气孔趋于不均匀分布。当SiO2的含量很高时,相应出现硅酸盐相。  相似文献   

12.
采用DTA—TG、XRD、SEM以及宏观水化收缩和强度试验等手段研究了粉煤灰一脱硫石膏一水泥三元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过程、活性效应及微观结构等,根据试验结果总结了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粉煤灰一脱硫石膏水泥石的钙矾石吸热峰强于基准样;在各组分相互活性激发和外掺激发剂作用下,粉煤灰一脱硫石膏水泥石中2次水化效应明显;SEM、XRD表明水泥石早期有明显的钙矾石生成,同时粉煤灰颗粒的表面侵蚀现象明显,进一步说明复合胶凝体系的早期活性得到有效激发,硬化后综合性能得到有效保证。且宏观收缩及强度试验也从侧面印证了微观试验结果。粉煤灰一脱硫石膏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体系的研发可大量消耗燃煤电厂的工业废渣,具有显著的“绿色”效应。  相似文献   

13.
太行山隧道膏溶角砾岩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膏溶角砾岩具有强度低、土质不均、局部压缩性高的特点,属于复杂的特殊软岩,本文以太行山隧道Z5标段的膏溶角砾岩地质特征为依托,对膏溶角砾岩的地质背景、成因、工程特性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回收废弃混凝土再利用是未来混凝土发展的趋势,介绍了再生混凝土的发展概况,针对不同的混凝土,深入探讨了新型再生混凝土的特性及应用,以发挥再生混凝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及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石膏基新型胶凝材料高强耐水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现代测试手段,通过对石膏基新型胶凝材料的性能和硬化体结构的分析,探讨了其高强耐水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试验利用再生粗骨料替代天然粗骨料,设计6组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0%,50%和100%)的碱激发粉煤灰基地聚物再生混凝土和普通再生混凝土的配比方案,测试了其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和抗压强度,对比分析了地聚物再生混凝土与普通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差异以及不同取代率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扫描电镜对微观结构的观察,解释分析了本试验中不同混凝土力学性能和破坏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龄期,地聚物再生混凝土比再生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强度。随着再生骨料含量的增高,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都逐渐降低。反应原理和生成产物的不同使得地聚物混凝土的基体和界面过渡区更加密实,是其获得较高强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对采自台湾花莲县丰田矿区的软玉样品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粉晶衍射(XRD)进行矿物成分分析,红外吸收频率主要出现在940-1105cm^-1、650-760cm^-1、460-510cm^-1和3670cm^-1处,X射线粉晶衍射主要特征谱线为0.8443-0.8458nm(110)、0.2711-0.2715nm(151)、0.3131-0.3135nm(310)和0.3283-0.3286nm(240),结果表明其主要矿物为透闪石。软玉具有毛毡状变晶结构、柱状变晶结构、榈状变晶结构和平行纤维变晶结构。透闪石的形成可分为4个世代:第1世代为粗粒柱状;第2世代为细粒柱状,并切穿第1世代透闪石;第3世代为毛毡状集合体;第4世代为平行纤维状,为后期贯人形成。  相似文献   

18.
根据再生骨料的堆积密度、压碎指标、针片状颗粒含量和微粉含量,将用于制作建筑垃圾再生砖的再生骨料分为3类,研究了采用3类再生骨料制作的再生砖的抗压性能、干燥收缩性能和冻融试验等.结果表明,通过对再生骨料进行分类处理,并控制原材料、配合比和养护条件等,用Ⅰ类再生骨料生产的再生砖强度可达MU30,并且其干燥收缩率和冻融影响均较小,可用于承重墙体;用Ⅲ类再生粗、细骨料生产低强度的再生砖,可用于非承重填充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