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华北平原三维水文地质建模及其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华北平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可供三维建模的信息进行分析后,提出一种基于剖面数据的多源信息建模方法,以此来建立华北平原三维水文地质模型。该方法不但为水文地质行业的三维建模提供了参考,也为区域性、地质状况复杂、钻孔资料欠缺地区的三维地质建模提供了借鉴。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4.
5.
基于DEM的河道地形三维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河道地形真实感显示,运用了DEM(数字化高程模型)数据格式中的三角网格模型,利用OpenGL提供的光照、材质、纹理映射,反走样等技术实现了河道地形的三维可视化,利用VC 及OpenGL中的平移、旋转、缩放等功能,实现了河道地形三维动态显示的效果.在添加了多种工况的洪水数据后,实现了河道流场可视化及防洪预测等相关功能. 相似文献
6.
7.
传统的涵洞二维设计与三维可视化分离,不能够直观地观察到三维模型的建立以及更新的过程。为了实现涵洞工程设计三维可视化表达,论文采用VC++6.0编程,基于MFC的OpenGL图形应用程序框架,开发了涵洞三维可视化系统。该系统通过参数化设计,应用图像处理技术,有效集成了建筑物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将设计成果三维可视化。实例表明,该系统有别于传统的非集成化设计,为涵洞三维可视化设计提供新方法。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准确、快捷的创建水利工程三维可视化模型是切实促进工程现代化、数字化发展的关键举措,高效的建模技术是实现这一举措的主要工具。对于可视化技术而言,这是一种涉及众多知识和学科的新兴技术,从出现以来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建模实现可视化可以使人们从图形等资料中直接接收相应的信息,比传统意义上的文本接受方式更加快捷、明了,此外在三维模型当中进行修改或更新也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9.
10.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紫坪铺水利枢纽为研究对象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可视建模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对紫坪铺水利枢纽建筑物的数据模型进行了分析并明确了建模思路,即面向对象技术和结构化方法,然后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采用不同的几何实体建模技术分别建立它们的几何模型,再通过形象建模和三维显示形成各建筑物的最终三维仿真模型并于屏幕上显示输出。由于可视化建模技术所涉及的工程信息数字化、可视化属于“数字水利”的研究范畴,所以该技术本身就成为了“数字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