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大康 《混凝土》2005,38(6):29-33
参照日本JIS标准,基于R·S·Hunter提出的Lab空问色彩体系建立了水泥颜色的定量表示方法.该方法可以明确表示出水泥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等色彩特征,并且与目视观察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使用色差计可以定量测定水泥和粉煤灰、矿渣粉等微集料的Lab空间色彩体系的参数,这些参数可以为水泥和微集料色度评价和控制提供依据.介绍了水泥色度的测定方法和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微集料水泥是一种节能水泥。它与普通水泥相比,在微集料掺加量为30%时,可节省水泥熟料15%,节约能源7%左右,而技术性能与同标号的普通水泥相近。这种水泥的生产,采用分别粉磨而后混合的工艺。将标号不低于525号的水泥熟料,磨细至比面积3800厘米~2/克以上,以减少在通常的水泥中存在的较粗的熟料颗粒,使熟料颗粒更好地水化,充分发挥其潜在活性,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轻质砖再生细集料掺量对水泥稳定砖混再生集料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抗冲刷性能与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轻质砖再生细集料掺量增加,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大幅增大,最大干密度大幅降低,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与抗冲刷性能均下降;混合料的干缩应变和温缩应变随轻质砖与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轻质砖再生细集料掺量对混合料干缩影响较大,而水泥掺量对混合料温缩影响较大,粗型级配混合料的上述性能均优于其它2种级配混合料。全砖混再生集料水泥稳定混合料可用于各等级公路路面基层,当需要掺入轻质砖再生细集料时,其掺量应控制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废砖、废混凝土再生粗集料制备轻交通路面混凝土的应用技术,系统分析了再生粗集料掺入量、再生粗集料中废砖集料含量等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弯拉强度、干缩性能、耐磨性能等技术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会随着再生粗集料掺入量增大而降低,在相同再生粗集料掺入量时,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会随着废砖再生粗集料的掺入量增大而降低,再生混凝土的干缩率、单位面积磨损量随着再生粗集料和再生废砖粗集料掺量的增大而增大。再生集料掺入量为80%以内,且废砖再生粗集料不超过60%时,再生混凝土的技术性能满足轻交通水泥路面混凝土的要求,可以作为轻交通水泥路面的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5.
本文比较详细地研究了集料掺量对MDF水泥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找到了MDF水泥中比较合适的集料掺量,大大提高了MDF水泥的稳定性和密实度。  相似文献   

6.
王娟 《房材与应用》1999,27(3):26-27,29
本文介绍了利用工业废料生产微集料砌筑水泥,其优点是工艺流程简单,节约投资,用电量少,产品效益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利用工业废料生产微集料砌筑水泥,其优点是工艺流程简单,节约投资,用电量少,产品效益好。  相似文献   

8.
肖力光  周强  丁锐  闫迪 《混凝土》2007,(10):71-73
研究了聚合物对轻集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EVA乳液掺量5%~15%时,轻集料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有较大的提高,当掺量为10%时,抗压强度达到28.87 MPa,比空白样提高了70.83%;当掺量为15%时,抗折强度达到6.33 MPa,比空白样提高了79.32%.在轻集料水泥混凝土中掺入聚合物,大大提高了轻集料混凝土的折压比,脆性减小,改善了轻集料混凝土的韧性.聚合物轻集料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活性混合材微集料效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依据R.H.Feldman、J.J.Beaudoin和Taylor等人的水泥材料强度理论、复合材料混合律理论、应用有限元方法.对高强水泥基材料中的未水化水泥和活性混合材的微集料效应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证明在高强水泥基材料中.微集料效应对强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强和超高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中微集料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钢华  孙伟 《工业建筑》1997,27(12):33-35
将高强和超高强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孔结构参数对比,证明在掺活性混合材的高强和超高强水泥基材料中明显存在微集料效应。微集料效应的存在可以弥补孔结构缺陷给强度带来的负面影响。微集料效应的发挥是DSP类超高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高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页岩陶粒,掺入硅灰和高效减水剂配制而成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并研究了水泥用量、水灰比、硅灰掺量对强度的影响及其抗冻和抗渗性能。  相似文献   

12.
再生混凝土集料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再生混凝土集料的特性及其用于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的研究,认为再生混凝土集料特别是再生混凝土细集料对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的影响非常大.同时,研究了再生集料的用法和用量、水泥稳定碎石延时成型的强度下降规律以及掺再生集料的水泥稳定碎石耐久性能等,发现掺再生集料的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发展良好,耐久性能十分优异,可在高等级公路上应用.  相似文献   

13.
活性混合材料微集料效粒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依据R.H.Feldman、J.J.Beaudoin和Taylor等人的水泥材料强度理论,复合材料混合律理论、应用有限元方法,对高强水泥基材料中的未水沦水泥和活性混合材的微集料效应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证明在高强水泥基材料中,微集料效应对强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煤矸石集料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选用自燃(活性)和非自燃(非活性)煤矸石作为细集料,研究水灰比、掺量、养护制度等不同条件下两种矸石细集料-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发展规律,分析煤矸石的种类、活性、掺量等因素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矸石作为细集料,能够在水化初期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一定程度的二次水化反应,水化反应能提高其早期强度;非活性矸石细集料-水泥基材料的强度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而活性矸石则存在合理的水灰比范围;高温养护能够促进煤矸石细集料-水泥基材料的早龄期的水化进程,提高其早期抗压强度,但28d龄期中小掺量的矸石细集料-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会产生高温负效应,而对抗折强度的影响则相反。  相似文献   

15.
煤矸石细集料-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煤矸石集料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选用自燃(活性)和非自燃(非活性)煤矸石作为细集料,研究水灰比、掺量、养护制度等不同条件下两种矸石细集料-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发展规律,分析煤矸石的种类、活性、掺量等因素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矸石作为细集料,能够在水化初期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一定程度的二次水化反应,水化反应能提高其早期强度;非活性矸石细集料-水泥基材料的强度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而活性矸石则存在合理的水灰比范围;高温养护能够促进煤矸石细集料-水泥基材料的早龄期的水化进程,提高其早期抗压强度,但28d龄期中小掺量的矸石细集料-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会产生高温负效应,而对抗折强度的影响则相反。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8,(1)
在半刚性基层中使用再生集料是废旧水泥混凝土再生利用的一个有效途径,为提高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的强度,结合柳南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了2种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合比方案,通过室内试验评价其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再生粗细集料能够用于高速公路(底)基层;再生集料的比例越高,水泥稳定碎石的最佳含水量越大;细集料吸水率大小主要影响水稳碎石的最佳含水量;当水泥用量小于4.5%时,再生方案的抗压强度小于优化方案;当水泥用量大于4.5%时,两方案的抗压强度基本一致;水泥用量每增加0.5%,再生细集料对水稳碎石强度的影响便降低约1.45%。  相似文献   

17.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页岩陶粒,掺入硅灰和高效减水剂配制而成干表观密度低于1850kg/cm^3,坍落度大于130mm的CL50级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并研究了水泥用量、水灰比、硅灰掺量对强度的影响及其抗冻和抗渗性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试验测试了水泥稳定再生集料(CSRCA)在不同水泥剂量、不同再生集料(RCA)掺量以及不同养生龄期条件组合下的劈裂强度,分析了水泥剂量、RCA掺量及养生龄期对劈裂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SRCA的劈裂强度随着水泥剂量和RCA掺量的增大而增大,水泥剂量对CSRCA 90 d劈裂强度的影响要显著于RCA掺量; CSRCA的劈裂强度随着养生龄期的增加而增大,在0 d~60 d内劈裂强度增长较快,60 d~90 d内增长减慢并趋于平缓,当养生龄期超过90 d后劈裂强度增长极其缓慢;建立的劈裂强度增长方程可以很好地预测CSRCA的劈裂强度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由于粉煤灰的形态效应、微集料效应和火山灰效应,选择粉煤灰对再生粗集料混凝土进行改性,研究粉煤灰不同掺人方式对再生粗集料混凝土坍落度、强度、弹性模量及弹强比的影响,得出粉煤灰的不同掺入方式对再生粗集料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各不相同,30%外,掺法是粉煤灰掺入再生粗集料混凝土的较佳方案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姚佳良  张宇  林俊 《山西建筑》2007,33(11):175-176
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受重复冲击动载作用而破坏的现象,通过室内试验,分析探讨了集料级配、粗集料类型、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等集料性能对水泥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的影响情况,以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