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医学中的运用,首先对医学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其后论述了计算机处理技术在中医舌像、超声成像、医学影像、图像外引导医学手术以及皮肤病诊断中的应用,最后对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超声成像在医学影像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医学超声成像设备体积大、功耗高,便携性及网络传输性都有一定的限制。对常用的超声成像原理及算法进行分析及仿真,在超声成像前端、中端、后端3个处理阶段中,重点介绍中端处理方法,并将常用的人体组织及血流信息超声成像算法移植到在TMS320C6472多核DSP上,实现了人体颈动脉样本数据的成像。  相似文献   

3.
基于数学形态学与自适应的超声医学图像滤波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声医学成像作为主要的医学影像技术之一,因其对人体无伤害、实时、价格便宜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在成像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图像斑点,使得对比度弱的人体软组织中的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不易区分,给临床诊断和医学研究带来不便.针对医学超声图像的特点,在研究了几种常用滤波方法后,提出一种自适应中值滤波和形态滤波结合的新方法,并做了实验验证.实验方法是:首先对所选择的医学超声图像施加瑞利噪声,然后采用中值滤波、自适应中值滤波的方法对被污染的图像进行去噪处理,接下来先采用自适应中值滤波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抑制斑点噪声,保留必要细节,再采用数学形态学方法进行二次滤波和增强对比度,进一步改善图像质量.最后从去噪图像和评价指标上对三种滤波去噪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新方法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在医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人工智能在医学临床医疗诊断、神经网络技术、中医学、专家系统以及医学影像诊断等中的应用,并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对其在医学中的发展作以展望.  相似文献   

5.
热成像系统及医学热诊断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热诊断是热成像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目前其应用条件逐步成熟,为了促进医学热诊断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医学热诊断仪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以及国内外一结医学热诊断的应用实例,并分析了当前限制医学热诊断技术应用的主要因素,展望了这一技术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医学超声图像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声图像诊断是与X线CT、同位素扫描、核磁共振等一样重要的医学图像诊断手段。根据肝脏超声图像进行脂肪肝的诊断,是病变确诊的主要方法。但是,与CT和核磁共振等医学图像相比,超声图像的图像质量较差,目前的诊断以定性为主,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以图像分割为基础,以VC语言为工具,建立了超声图像处理系统,对超声图像进行了二值化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了量化,为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前,因食品安全、生活习惯、社会压力等问题,我国女性乳腺癌患者日益增多,并逐渐发展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前期对乳腺癌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乳腺癌的诊断对后期临床治疗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超声成像技术是截止目前最有效的诊断乳腺癌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了二维超声成像技术、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及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技术使用在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此技术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TN-05 96031372生物光子学及其应用/刘颂豪,孟耀勇,刘承宜(华南师范大学量子电子学所)Ij激光与红外一1996,26(1)一7~9 综述了生物光子学的最新进展,详细讨论了生物光子的统计特性、非线性光学特性、光强分布特性及其弛豫行为.介绍了生物光子学在癌症诊断、食品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图1(文)程师(江苏)一1995,(4)一32一35 在CT、超声显像诊断、核医学成像以及其它有关医学成像技术中核心问题是图像信息的检测。KCD检测器是一种最新的图像信息检测技术.作者曾参加该医学成像和图像处理课题组的工作,文章即简介KCD这种崭新的医学成像技术。图3…  相似文献   

9.
医学影像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学图像信息数字化及其计算机处理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医学图像采集,显示、存储和传输的模式,为医学诊断,临床治疗以及医学研究提供了精确的医学图像信息,介绍一种可以实现医学图像的自动获取,存储、显示、分析、传输和管理的小型超声工作站系统,讨论了通过A/D转换和信号滤波将模拟信号数字化,通过Windows的API调用,实现超声诊断的图文数字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无线光通信技术融合了光纤通信与无线通信,以光波作为载体,实现了信息在自由空间内的直接通信.笔者就对无线光通信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 今日的医学诊断对于疾病诊断成像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随着各种医学数字放射成像方法的出现,例如X射线计算机断层技术(CT);核磁共振技术(MRI);计算机放射成像技术(CR);血管数字减影技术(DSA);超声图像(US)以及核医学成像方法(平面闪烁成像planar scintigraphy,正电子发射断层PET)等,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使得医学图像的数据量迅速增加。X射线检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设备在医学图像领域的大量应用和数字图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影像信息数据量急剧增长.如何有效地集成、管理和分析规模如此大的医学数据,仍是一大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医学信息集成方法,将分布式数据存储和并行计算技术应用到医学信息集成中,用以实现离散的医学信息系统中各类异构医学数据信息的集成、共享、有效整合及应用.在此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医学信息整合中心原型,并对集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就激光诱导自体荧光技术的历史发展、基本原理及其用于大发肠癌早期诊断的科学依据和使用方法进行了阐述,并说明荧光早期癌诊断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对建立大肠癌早期实时诊断专家系统提出展望,揭示了在诊断领域新技术与医学结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扩散光谱的原理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扩散光谱(DWS)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常见的实验方法.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微流变学、时间分辨扩散光谱等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总结了DWS在粒度分析、微流变学、医学检测、电磁流变体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假性动脉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假性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运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技术对 34例假性动脉瘤进行扫查 ,重点观察其彩色血流信号和动脉血流频谱特征。结果 :“一级假性瘤囊”2 6例 ,“次级假性瘤囊”5例 ,“三级假性瘤囊”3例。主要诊断指标是假性动脉瘤瘘道内可见红色和兰色交替的彩色血流束 ,并检测可“来回运动”动脉血流频谱图。断率 10 0 %。结论 :超声诊断假性动脉瘤安全、可靠 ,应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医学成像设备及计算机硬件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被逐渐广泛的应用在手术模拟、诊断医学、整形等医学领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作为医学工作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可有效的完善医学影像方面存在的研究问题。本文将简要分析,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方面的相关内容,使之可以通过专业的研究,提高医学影像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7.
图像配准是当前医学图像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简述了图像配准的基本原理,对当前常用的医学图像配准方法进行了分类,详细分析了基于互信息、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三种医学图像配准的算法实现、优缺点及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18.
超声组织定征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净 《电子学报》1995,23(10):1-5
超声医学成象技术已获得普遍应用,但与X-CT等现代医学影象技术相比,超声成象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分辨率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世界范围内开展了超声组织定征的工作,旨在通过定量地提取对组织病变具有特异性的组织声学参量并对此参量进行重构,以获得更清晰地表达组织病况的医学超声图象或信息。本文讨论了超声组织定征的基本方法以及近年来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的背向散射积分和弹性回波图定征方法及其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激光超声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激光超声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获得了很大发展,已成为非接触式测试材料力学性能的一种重要技术和手段.本文对激光超声检测技术的原理、超声信号的非接触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通过实验测量激光脉冲轰击材料表面产生的纵波和表面波速度,并根据材料弹性常数与超声速度之间的表征关系,求出了与理论数值相符合的材料弹性常数.所得结果证实...  相似文献   

20.
张传忠 《压电与声光》1990,12(3):15-22,4
超声在医学上有手术、理疗和诊断用途.手术和理疗采用高功效的狭带陶瓷换能器.在诊断用途上往往需要短脉冲,并且要将换能器与负载精心地匹配.本文介绍了医学超声换能器的材料、振动模式、匹配层、衬底材料以及旁瓣问题.另外,对换能器的类型及其安全性也作了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