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压力试验时钢制薄壁内压圆筒形容器可靠性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应用可靠性设计方法 ,对压力试验时钢制薄壁内压圆筒形容器初始静强度的最小可靠度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信息熵的薄壁内压容器可靠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信息熵中模糊性度量与随机性度量相等可实现模糊变量等效随机变量的原理,把钢制薄壁内压容器的静强度等效为随机静强度,讨论了按我国标准设计与制造的钢制薄壁内压容器模糊静强度在最苛刻压力试验条件下的可靠性.研究表明,在最苛刻的气压试验和液压试验条件下,钢制薄壁内压圆筒模糊屈服强度的模糊可靠度分别为0.969 26与0.788 1,模糊爆破强度的模糊可靠度分别为0.999 999 975 3与0.999 982 63;钢制薄壁内压球形容器模糊屈服强度的模糊可靠度分别为0.992 024与0.898 0,模糊爆破强度的模糊可靠度分别为0.999 998 931与0.999 878 7;扁平绕带式容器模糊屈服强度的模糊可靠度分别为0.992 656与0.929 22,模糊爆破强度的模糊可靠度分别为0.999 999 442与0.999 972 11.  相似文献   

3.
基于钢制薄壁内压容器模糊静强度的信息熵分析,从控制其模糊静强度在正常操作与压力试验时可靠度的角度,探索安全系数、试验压力系数与超压限制系数的定量关系。研究表明:(1)从等可靠度的观点,可要求薄壁内压容器屈服强度的模糊可靠度在正常操作时不低于0.992656,在气压与液压试验时分别不低于0.96926与0.7881;爆破强度的模糊可靠度在正常操作时不低于0.9999999753,在气压与液压试验时分别不低于0.999998931与0.999990226。(2)薄壁内压圆筒屈服与抗拉安全系数应分别不小于1.45与1.80;薄壁内压球形容器屈服与抗拉安全系数应分别不小于1.40与1.90;扁平绕带式容器屈服与抗拉安全系数应分别不小于1.35与2.00。(3)薄壁内压容器试验压力系数应不小于1.00。在气压与液压试验时,薄壁内压圆筒试验压力系数应分别不大于1.16与1.28,薄壁内压球壳试验压力系数应分别不大于1.19与1.32,扁平绕带式容器试验压力系数应分别不大于1.16与1.30。(4)在气压与液压试验时,薄壁内压圆筒的超压限制系数在屈服失效准则下应分别不大于0.800与0.900,在爆破失效准则下应分别不大于0.683与0.712;薄壁内压球壳的超压限制系数在屈服失效准则下应分别不大于0.929与0.943,在爆破失效准则下应分别不大于0.640与0.675;扁平绕带式容器的超压限制系数在屈服失效准则下应分别不大于0.858与0.971,在爆破失效准则下应分别不大于0.612与0.654。  相似文献   

4.
应用基于概率统计理论的可靠性设计方法,从控制初始静强度最小可靠度的角度,对钢制薄壁内压容器静强度的安全系数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在屈服失效准则下可取安全系数n,大于或等于1.55,在爆破失效准则下可取安全系数nb大于或等于2.35。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可靠度分析的球形容器试验压力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基于随机-模糊概率模型的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从控制钢制薄壁内压球形容器爆破强度在压力试验和正常操作时最小模糊可靠度范围的角度,对其试验压力系数和安全系数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1)基于模糊可靠度分析的抗拉安全系数nb可取≥1.80,屈服安全系数ns可取≥1.45;(2)球形容器试验压力系数的范围,在气压试验时可取1.08≤λ≤1.15,在液压试验时可取1.08≤λ≤1.29。  相似文献   

6.
确定钢制薄壁内压球形容器静强度的许用可靠度是创建压力容器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基础内容之一。在静强度的分布参数为区间限定时,建立了钢制薄壁球形容器静强度许用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并基于最苛刻耐压试验条件下容器静强度的可靠度研究,确定了球形容器屈服与爆破强度在耐压试验和正常操作时的许用可靠度范围。  相似文献   

7.
钢制薄壁内压容器模糊静强度的初始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基于模糊数学与常规可靠性理论相结合的模糊可靠性设计方法,讨论了钢制薄壁内压容器模糊静强度在最苛刻的压力试验条件下,有关标准可接受的初始可靠度范围,为压力容器的模糊可靠性设计从理论走向实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确定钢制薄壁内压球形容器的安全系数与试验压力,是构建压力容器可靠性设计体系的基本内容。考虑容器静强度与载荷的不确定性,根据静强度在耐压试验和正常操作时的许用可靠度,建立了确定容器静强度安全系数与试验压力的方法。研究表明,对于钢制薄壁内压球形容器,屈服与抗拉安全系数应分别不小于1.45与1.90,试验压力系数在气压试验与液压试验时应分别不大于1.15与1.29。  相似文献   

9.
钢制薄壁外压容器的稳定安全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钢制薄壁外压容器模糊临界失稳强度的信息熵分析,建立分析稳定性模糊可靠度的模糊临界失稳强度等效随机-载荷随机的力学模型,从控制钢制薄壁外压容器稳定性在正常操作与外压压力试验时模糊可靠度的角度,对其稳定安全系数、试验压力系数与超压限制系数进行探索。研究表明:(1)从等可靠度的观点,在外压压力试验与正常操作时,薄壁外压球壳稳定性的模糊可靠度应分别不小于0.999 998 693与0.999 998 494;薄壁外压圆筒稳定性的模糊可靠度应分别不小于0.999 998 931与0.999 999 975 3。(2)薄壁外压球壳稳定安全系数应不小于14.53;薄壁外压圆筒稳定安全系数应不小于2.20。(3)薄壁外压球壳外压试验压力系数在外压压力试验时等于1.00;薄壁外压圆筒外压试验压力系数应不小于1.00但不大于1.28。(4)在外压压力试验时,薄壁外压球壳的超压限制系数应不大于0.068 8;薄壁外压圆筒的超压限制系数应不大于0.579 8。  相似文献   

10.
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钢制薄壁外压球形封头稳定性的不确定性特征。基于信息熵模糊性度量与随机性度量相等可实现模糊等效随机的原理,将钢制薄壁外压容器的模糊临界失稳强度等效为随机强度,建立模糊强度一载荷随机模型,以按我国标准设计与制造的钢制薄壁外压容器为研究对象,探索其稳定性在正常操作与压力试验时的模糊可靠度。研究表明:(1)薄壁外压球形封头临界失稳强度的实测值与理论预测值之比,是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的模糊变量。(2)在保持外压差的外压试验时,薄壁外压球形封头稳定性的模糊可靠度为0.999998693;薄壁外压圆筒稳定性的模糊可靠度为0.99999999999999685。(3)在正常操作时,薄壁外压球形封头稳定性的模糊可靠度为0.999998494;薄壁外压圆筒稳定性的模糊可靠度为0.9999999999999474.  相似文献   

11.
基于信息熵的扁平绕带式压力容器可靠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信息熵中模糊性度量与随机性度量相等可实现模糊变量等效随机变量的原理,把扁平绕带式压力容器的静强度和载荷视为模糊变量,将模糊静强度和模糊载荷等效为随机静强度和随机载荷,讨论在最苛刻的压力试验条件下,扁平绕带式压力容器模糊静强度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在最苛刻的气压试验条件下,扁平绕带式压力容器模糊屈服强度可靠度为0.926928,模糊爆破强度的可靠度为0.97739;(2)在最苛刻的液压试验条件下,扁平绕带式压力容器模糊屈服强度的可靠度为0.95053,模糊爆破强度的可靠度为0.953788。  相似文献   

12.
超高压圆筒试验压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随机-模糊概率模型的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从控制超高压圆筒爆破强度在耐压试验和正常操作时模糊可靠度范围的角度,对其试验压力和安全系数进行探索。结果表明:(1)可取爆破强度在耐压试验时的模糊可靠度为99.97091%~99.99992822%,在正常操作时的模糊可靠度范围为99.999%~99.999999864%;(2)基于模糊可靠度分析的抗拉安全系数可取nb大于等于2.50;(3)做耐压试验时,试验压力系数λ可取1.08~1.25。  相似文献   

13.
钢制压力容器试验压力的模糊可靠性理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小宁 《石油机械》2008,36(4):5-10
基于钢制内压容器静强度在最苛刻压力试验条件下的可靠度分析,建立了统一确定钢制压力容器试验压力的模糊可靠性理论。在不同失效准则下,从控制钢制压力容器静强度在压力试验和正常操作时可靠度范围的角度,对钢制压力容器静强度的可靠度、试验压力大小与安全系数的关系进行定量探索,讨论了试验压力超压系数的限制条件。结果表明,对试验压力的分析结论与有关标准的取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轴向斜接管内压容器爆破压力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管是容器必不可少的结构,在接管部位由于开孔产生应力集中,加之与接管的连接处发生边缘效应,使得该部位的应力分布相当复杂。对3台具有不同结构尺寸的轴向斜接管内压容器进行水压爆破试验,并采用静态非线性有限元法对3种模型的爆破压力及失效位置进行了预测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做比较。比较结果表明:(1)开孔结构削弱了结构的强度,降低了容器的承载能力;(2)有限元预测得到的爆破压力与试验及理论计算所得的爆破压力比较接近;(3)带轴向斜接管内压容器的等效应变最大节点都位于筒体和接管相交的锐角侧。  相似文献   

15.
梁瑞  李乐 《断块油气田》2012,19(3):378-381
在深井、超深井钻井过程中,由于钻杆与套管长时间的接触会造成上层套管受到不均匀磨损,导致套管抗内压强度降低,给安全钻井带来隐患.文中针对API 5C3模型已不能准确预测套管实际抗内压强度的问题,研究了材料的屈强比对油、套管爆裂强度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具有更高精度的油、套管抗内压爆裂计算新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出的油管套...  相似文献   

16.
高温高压高含硫气井中的油管、套管一旦爆裂失效,将可能导致油套串通,甚至含硫气体串出地面,危害性较大。因此,在油管、套管强度设计中,不但要合理地计算出最小的抗内压屈服强度,而且还要准确地预测出极限强度即爆裂强度。针对API Bulletin 5C3:1994屈服计算公式存在的不足以及ISO/TR 10400:2007爆裂强度计算模型计算精度不够理想的问题,根据屈强比(Y/T)对油管、套管爆裂失效强度影响规律,提出了具有更高精度的油管、套管抗内压爆裂计算新模型,通过与试验数据计算对比,证明了新模型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对优化“三高”气井油管、套管抗内压强度设计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