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很难对晶须增韧陶瓷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进行理论计算。本文同时考虑裂纹和气孔对材料断裂韧性的影响,建立了理论计算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公式,从而为在复合材料的研制 预估其断裂韧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减少因得实验而造成的人力和财务的浪费,加强复合材料的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3.
4.
5.
6.
7.
宋忠烈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1989,(2):5-11
高性能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是极其广泛的。但是,象许多新材料一样,它们的设计数据资料较欠缺,因此应用设计不能不保守一点,它们的性能潜力也就得不到充分发挥和利用。评价这种材料的高温性能尤其困难,因为几乎没有什么试验数据或使用数据资料可供参考。为此,美国“LNP工程塑料公司”提出了一个试验计划,来确定玻璃 相似文献
8.
<正> 高性能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但出于它们是新材料,性能数据一下子还弄不全,因此在应用设计时就不得不保守一点,它们的性能潜力也就得不到充分发挥。美国“LNP工程塑料公司”最近测试了以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增强的耐高温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性能。被测试的有PES(聚醚砜)、PEI(聚醚酰亚 相似文献
9.
10.
热塑性基体复合材料工艺现状(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外树脂基复合材料早已获得了普遍的承认,进入到工业生产阶段,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它的工程应用领域,每年都在以相当高的速度增长着。由于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存在一些缺点,如断裂韧性比较低、损伤容限比较低、吸湿、使用期短、成型加工周期长等,又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迫使人们改进这种材料,同时也寻找一些新的树脂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1.
采用紧凑拉伸试件进行循环加载,研究了化学气相渗透工艺制备的二维平纹编织碳布增强碳化硅(C/SiC)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基于实验结果,应变能释放率可分为弹性应变能释放率和不可逆应变能释放率,分别分析了弹性应变能释放率和不可逆应变能释放率随裂纹扩展的变化规律.发现在裂纹扩展初始阶段,裂纹分叉引起不可逆应变能释放率远高于弹性应变能释放率.随裂纹进一步扩展,不可逆应变能释放率迅速下降;最终两部分能量释放率都达到相近的平稳值,且不可逆应变能释放率大于弹性应变能释放率.对试件断裂表面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在裂纹尖端区域基体主要是剪切损伤,纤维具有很长的拔出长度. 相似文献
12.
玻纤表面处理对于玻纤增强PET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以三组分别经脱蜡处理、涂层处理及未经任何处理的玻纤为增强纤维,PET为基体纤维,采用混纤纱浸渍技术,制备连续玻纤增强混纤纱复合材料单向板。通过对所制备材料力学性能的对比,研究了玻纤表面处理对玻纤增强PET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应力腐蚀和非应力腐蚀实验条件下利用三点弯曲法测定玻璃钢断裂韧性,通过对比实验研究应力腐蚀对玻璃钢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应力腐蚀下玻璃钢的断裂韧性降低,试件的厚度、初始裂纹深度与试件厚度的比值、玻璃钢的破坏形式对应力腐蚀下玻璃钢的断裂韧性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断裂韧性测试程序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标准在MTS疲劳机上开发了断裂韧性测试的卸载柔度法试验程序 ,该程序将试验过程和数据采集、结果处理于一体 ,大大方便了试验的进行。通过试验验证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5.
考虑残余应力对压痕弯曲梁应力场强度的贡献后,对相应的K_(IC)表达式进行了修正。研究表明:在合适的压痕压制荷载范围内,弯曲梁强度σ_r与压痕裂纹深度的倒数平方根(1/a)~(1/2)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压痕处的残余应力效应可以用σ_(?)-(1/a)~(1/2)直线关系式中的强度修正项加以描述。高温下强度修正项的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说明残余应力在高温作用下得到了部分消除;退火处理也导致了强度修正项的减小。采用强度修正项后的K_(IC)计算公式,压痕弯曲梁法可望应用于各种温度下的K_(IC)测试;由σ_(?)(1/a)~(1/2)直线斜率求得的K_(IC)值不受残余应力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细观力学,采用虚拟裂纹扩展结合有限元法计算了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纤维端部不同方向裂纹的应变能释放率,研究了网格尺寸对应变能释放率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分析应变能释放率随裂纹长度,纤维的长度、半径和含量的变化关系。研究表明:网格尺寸对应变能释放率的计算结果影响小;不同区域的裂纹,其应变能释放率受裂纹长度的影响不同;应变能释放率随裂纹扩展方向变化曲线呈对称特点,其中滑移型裂纹的扩展阻力较小;应变能释放率随着纤维长度、半径和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18.
A mandrel peel test is established for measuring the adhesive fracture toughness of a metal/rubber-toughened epoxy laminate system. By adopting an energy balance analysis it is possible to determine directly both adhesive fracture toughness and plastic work in bending the peel arm around the mandrel. The suitability of the procedure is examined for various types of metal peel arms, which are classified in terms of their ability to deform plastically during the test. The plastic work is also predicted theoretically, and comparisons are made between the measured and calculated values. The fracture energies determined from the mandrel tes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90° fixed-arm peel tests. For the calculations of plastic work in bending in the fixed arm test, various options are used when modelling the tensile stress-strain behaviour of the peel arm material. In addition, the adhesive layer thickness is considered in terms of its influence on the calculation of adhesive fracture toughness.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表征断裂韧性的Charpy冲击实验和J积分实验方法,并且用这两种方法表征了几类聚烯烃材料的断裂韧性,讨论了材料的成型工艺、熔体流动速率(MFR)、密度等对断裂韧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