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利用比表面积测试仪、激光粒度仪,系统研究了铁尾矿的粉磨特性,并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分析等手段分析粉磨后的铁尾矿。结果表明:铁尾矿易磨性较好;粉磨100 min时,比表面积可达590 m~2/kg。随着球磨时间增加,粉体颗粒畸变程度加大,表面不稳定性增加,活性颗粒增多,但是粉磨时间过长会因团聚问题造成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为寻求钢渣中RO相解离的最佳粉碎机制,选取高压辊磨机(辊压机)、立式辊磨机(立磨)和球磨机制备的4种粒度分布钢渣粉,每种钢渣粉机械筛分为7个粒级并制成光片。人工统计RO相在5种解离类中分布率、相表面参数,以单体解离度和解离>75%的含量,2个指标表征解离性能;以相比界面面积和自由表面率,2个参数表征脱离解离量。4种钢渣粉中脱离解离量都高,RO相属于易解离矿物。粉碎设备脱离解离量高低次序为辊压机、立磨、球磨,同一设备粉磨细度越高,脱离解离量越大。RO相粒级解离度以嵌布粒度为界分为解离度平稳区和下降区,平稳区解离度稳定在高值且与设备无关;下降区挤压粉碎设备解离度高,粒级解离度随粒度增大降低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3.
LGMS4521矿渣立磨用于铁厂高炉矿渣的粉磨,将水淬后的矿渣粉磨至合适粒度,掺入普通水泥,用于制作矿渣水泥,矿渣立磨参数适当调整后也可粉磨水泥熟料.该立磨配有喷水系统,喷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稳定磨内料层厚度,降低立磨振动,提高立磨稳定性,降低立磨出口气体温度.正确使用喷水系统并控制其喷水量,可以稳定料层,提高研磨效率,...  相似文献   

4.
水煤浆颗粒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细度,而且需要合理的粒度分布。磨矿方式对其具有重要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球磨、棒磨和行星式球磨三种方法对一种长焰煤进行了干法磨矿试验,通过Rosin-Rammler方程对物料的粒度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堆积效率随磨矿方式和磨矿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球磨和行星磨比棒磨的磨矿效率高,产品粒度更细,但粒度分布窄,堆积效率低;棒磨产品粒度分布相对均匀,并可有效防止颗粒过磨,堆积效率更高;当Rosin-Rammler方程的均匀性指数n值范围在0. 75~1. 3时,与堆积效率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可以作为堆积效率的快速预估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MoSi2粉和NiCrCoAlY粉为原料,氩气做保护气,采用高能球磨技术成功制备了NiCrCoAlY-MoSi2纳米金属陶瓷复合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振实密度仪和松装密度仪等对粉体的微观组织、晶粒尺寸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NiCrCoAlY-MoSi2粉体高能球磨30 h,纳米级强化相MoSi2均匀弥散分布在粘结相NiCrCoAlY上,平均晶粒尺寸为25 nm。该粉体由大量椭圆形颗粒和少量细小团聚颗粒组成,流动性能明显改善,可稍加过筛后直接用于热喷涂。  相似文献   

6.
普通开路长磨(三仓)过粉磨现象严重,比表面积虽然较大,但产品颗粒不集中,粒径分布宽,影响矿渣微粉活性的发挥和产量提高。针对矿渣入磨粒度小、易磨性差等特点,对开流长磨机进行相应改造。一仓采用钢棒作为研磨体,以提高粉碎能力和粒度均匀性,降低进入二仓的粒度,减少过粉磨现象。针对一仓钢棒粉碎能力大的情况,重新设计磨内有关参数(仓长、衬板及研磨体装载量等),采用筛分技术改造磨内隔仓板,平衡系统的粉磨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矿渣微粉产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粉磨时间对钢渣粉比表面积的影响,并通过激光粒度仪(LPS)、X射线衍射仪(XRD)对钢渣粉的粒度分布特征和颗粒形貌进行了探讨,并研究了不同粉磨时间钢渣粉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渣的易磨性较差;随着粉磨时间增加,超细颗粒数量不断增加,掺钢渣粉混凝土的强度也逐渐提高,但是粉磨成本也相应增加。钢渣粉较为合适的粉磨时间为90 min,此时比表面积为650 m2/kg。   相似文献   

8.
破碎方式对邦铺钼铜矿石可磨性及钼浮选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采用高压辊磨工艺和传统破碎工艺将西藏墨竹工卡县邦铺钼铜矿石破碎到-3.2 mm,分析了两种破碎产品的粒度特性,测定了两种破碎方式下矿石的 Bond球磨功指数,考察了两种破碎方式对后续球磨-钼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辊磨产品比传统破碎产品细粒级含量多且粒度分布更均匀;高压辊磨产品在不同目标粒度下的Bond 球磨功指数比传统破碎产品至少降低9.05%;高压辊磨产品和传统破碎产品浮选钼的最佳磨矿细度分别为-0.074 mm占65%和75%,相应地,前者的Bond球磨功指数比后者降低10.87%,但浮钼回收率减少2.3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球磨过程无因次量群及数学模型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盖国胜  陈炳辰 《矿冶工程》1994,14(2):22-26,31
本文在对球磨过程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用量纲分析法,导出表征球磨过程的14个无因次量。利用决定和非决定性无次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反映磨机处理能力,能耗,粉磨比,产品粒度分布,料球比和声响等6个系统输出和状态特性的数学模型组。描述介质填充,冲击作用,研磨作用,配经特征,粉磨浓度,转转速率,给料粒度及其分面特征的非决定无因次量均被引入作为模型因变量。这使得模型组较全面地描述了多因素对粉磨过程状态和输出特性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菱镁矿粉磨程度的定量表征,以辽宁丹东地区菱镁矿为原料,进行了磨矿试验、粒度检测试验、磨矿细度试验,应用分形理论,建立了用于表征粉磨菱镁矿颗粒粒度分布的体分形维数数学关系。结果表明:体分形维数与磨矿细度呈非线性关系,当体分形维数均值达到极大值,即D3=2.4662时,对应的磨矿细度为-0.074 mm含量81.6%,通过浮选试验发现此时浮选指标最好。该研究实现了菱镁矿粉磨程度的定量表征,建立了体分形维数与选矿浮选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利用实验室Φ240×90锥形球磨机对-1.7+1.18 mm石灰石进行了批次磨矿试验,基于破碎速率函数与破碎分布函数的总体平衡模型讨论了钢球球径制度对磨矿速率的影响。单一球径钢球试验结果表明,大直径钢球对粗级别的磨碎速率相对较高,但对细粒级的磨碎速率衰减很快;小直径钢球对粗级别的磨碎速率较低,但对细粒级有较高的磨碎速率。采用两种球径配合的钢球制度,并以破碎分布函数作为钢球球径级配方案的依据,可综合单一球径钢球制度的优点,既保证粗粒矿石有较高的磨碎速率,又能保持对细粒级的磨碎速率衰减较慢。  相似文献   

12.
立式辊磨机是一种集中碎、粉磨、快速烘干、高效选粉等工序为一体的高效节能环保型设备,具有结构 简单紧凑、工作可靠、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等诸多优点。 针对丹东宽甸某菱镁矿,分别进行立式辊磨机与球磨机磨 矿—浮选试验,通过对比磨矿能耗、磨耗、磨矿产品粒度特性、矿浆中 Fe3+浓度等数据,并比较了药剂制度对闭路试验 精矿指标的差异。 结果表明:立式辊磨机磨矿的能耗仅为球磨机磨矿能耗的 17%左右,立式辊磨机的磨耗约为球磨 机磨耗的 6%左右,同时立式辊磨机磨矿产品中有利于浮选的中间粒级(0. 105~ 0. 045 mm 粒级)含量要比球磨机磨矿 高 2. 39 个百分点、立式辊磨机磨矿矿浆中的 Fe3+浓度也仅为球磨机磨矿矿浆的 17. 86%;通过闭路试验精矿指标对比 表明,使用立式辊磨机磨矿,可有效降低油酸钠与六偏磷酸钠用量,并降低精矿中 CaO 品位,提升精矿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利用实验室立式辊磨机对3种不同粒度级配的矿渣试样进行了粉碎试验,基于分形理论研究了粉碎后颗粒粒度分布的分形行为,结果表明,3种不同级配矿渣试样粉碎后的粒度分布具有自相似和分形特征。考察了不同操作参数(液压缸压力、电机转速和含水率)对矿渣粒度分布和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液压缸压力增加、电机转速降低,各矿渣试样粒度分布趋于分散分布,分形维数逐渐增大,最终趋向定值。在低压力和高转速下,初始颗粒级配对分形维数影响显著;含水率1%时粉碎效果较好,随着含水率增加,分形维数迅速降低。在实际生产中,分形维数可以粗略评价立式辊磨机的粉碎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以实现管磨机粉磨系统的优质高产低消耗为目标,在对多家水泥企业进行考察与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管磨机中的料球筛析现象,讨论了管磨机料球筛析现象的形成原理和物料在前后仓的破碎研磨规律,探讨了管磨机出现"跑粗"现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管磨机研磨体级配、衬板形式、前仓最大球径、平均球径的确定等提出了建议,为优化管磨机工艺参数与结构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建远  余祖芳 《矿冶》2015,24(3):1-4
采用在JKSim Met软件平台上的流程模拟方法研究给矿粒度分布对年处理550万t某铁矿矿石的半自磨—球磨回路磨机选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小给矿粒度可显著降低所需半自磨机和球磨机的尺寸及驱动功率,从而降低磨矿回路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6.
为了验证在某复杂难选铁矿石的选矿工艺中,应用高压辊磨机和立式搅拌磨的优越性,进行了一系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颚式破碎机相比,高压辊磨机产品的粉矿率更高,产品的可磨性更好;与球磨机相比,立式搅拌磨机细磨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相同磨矿细度下,立式搅拌磨机磨矿产品的解离度更高,磁选铁精矿品位也更高;高压辊磨+立式搅拌磨在处理复杂难选铁矿石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建立基于研磨过程机理的煤粉超细研磨动力学模型可以预测超细磨出料的粒度分布和指导优化磨机的研磨效率,降低研磨能耗,对制备低灰分的超净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田口(Taguchi)正交实验设计,使用实验室1. 5 L立式搅拌磨机考察了不同煤的物性参数、磨介尺寸和煤粉比处理量对于超细研磨的影响,将基于研磨过程特征的动力学模型——矩阵粒群平衡模型(Matrix Population Balance Model,M-PBM)用于煤粉的搅拌磨机超细研磨出料的粒度预测,并结合Rosin-Rammler粒度分布模型,精确地预测出料产品在任意筛下累积含量对应的颗粒粒度。通过极差分析,探讨了煤的灰分、磨介尺寸和煤粉比处理量对于超细研磨能耗和比通量的影响大小,基于对煤粉超细研磨过程中煤-灰解离过程的分析并结合Tomoyoshi的比表面积能耗公式,探讨了煤的灰分与能耗的关系,并进一步建立了煤的灰分、磨介尺寸和煤粉比处理量与磨机研磨比通量和能耗的关系式,研究发现搅拌球磨机湿法超细研磨的粒度变化规律符合一阶线性动力学假设,在定搅拌转轴转速和所考查的研磨粒度变化范围内,煤的灰分对搅拌磨机的比通量和能耗的影响是最大的,建立的研磨能耗和比通量关系式表明在10μm(p50)以下的超细粉磨粒度范围内,煤的研磨能耗随着灰分的提高、磨介尺寸的减小(磨介尺寸在0. 3~1. 8 mm)和比处理量的增大而减小,而比通量随着灰分的提高、磨介尺寸的减小和比处理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电气石超细粉体的制备及粒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振峰 《矿冶》2006,15(4):17-20
电气石具有热释电效应、远红外辐射及释放大量负离子的特性,其超细粉体在纺织、涂料、水净化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利用以气流磨和搅拌磨为主体的超细粉碎中试线,对电气石超细粉体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探讨。利用该工艺可以制备出亚微米和中位粒径小于100nm的电气石粉体,并且可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球磨机介质运动分布问题,本文以Φ520 mm×260 mm球磨机建立离散元仿真模型,开展不同转速率下球磨机介质运动状态分布行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介质运动过程中,不同尺寸的介质会出现分层现象,相同尺寸的介质会聚集在一起;球磨机筒体端面对介质运动状态有影响,不可以忽略;介质运动循环中心径向半径受转速率的影响较小,介质质量中心径向半径受转速率的影响较大;球磨机内矿石颗粒的破碎是多次累积冲击破碎,且发生一次冲击碰撞破碎的概率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