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疫苗的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也是生物制品检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安全性试验中,异常毒性检测(Abnormal toxicity test,ATT)是常规的检测项目。目前,国内外对于异常毒性检测存在争议,认为其缺乏专属性和科学性。本文对人用疫苗异常毒性检测的现状及异常毒性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国产成人流感裂解疫苗的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四川省内3岁及3岁以上人群接种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长春公司)生产的成人流感裂解疫苗以及其余所有厂家的流感裂解疫苗(对照流感疫苗)后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013年四川省接种长春公司流感裂解疫苗后共报告AEFI 36例,报告发生率为11.78/10万,其中一般反应发生率为8.5/10万,异常反应发生率为2.62/10万。与对照流感疫苗相比,长春公司流感疫苗的大年龄组别不良反应构成比较高。接种长春公司流感疫苗后,一般反应(发热、硬结、红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流感疫苗;除荨麻疹外,其余异常反应的报告发生率均低于对照流感疫苗;疫苗的异常反应无批号聚集性。结论长春公司生产的成人流感裂解疫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正异常毒性检查一直是疫苗质量控制中涉及安全性的批放行检查项目,主要检查疫苗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入的外来污染物或疫苗成分降解在动物体内产生的非正常或毒性反应。目前,WHO或部分国家/地区药典标准对疫苗异常毒性检查进行了修订,引起国内外疫苗行业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国内外异常毒性检查的建立及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并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一种新型抗胃泌素(gastrins,GAS)疫苗的质量,为其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免疫双扩散法、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对一种将GAS抗原表位与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载体偶联的新型抗GAS疫苗GAS-TT进行鉴定,并参考《中国药典》四部(2015版)对疫苗进行细菌内毒素、异常毒性及过敏反应检查。结果疫苗可特异性结合破伤风抗毒素及相应抗原表位抗体,其主成分相对分子质量为158 000~166 000,疫苗细菌内毒素含量为95 EU/mg,且无异常毒性及过敏反应。结论该疫苗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结合属性及分子分布特征,且符合其相关安全性检查项(内毒素、异常毒性及过敏反应检查)的拟定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武汉公司)生产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西安市CDC对1 331名36月龄未接种过百白破联合疫苗,无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疾病史的足月健康婴儿,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原则,按2∶1的比例随机接种观察疫苗(武汉公司生产的DTaP)或对照疫苗(对照组1: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DTaP;对照组2:天坛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DTaP),按计划免疫规程注射3剂DTaP,进行基础免疫,每剂间隔1个月,成都市CDC在基础免疫首剂接种后16个月进行加强免疫,在征集期内进行安全性主动观察;在湖北省、湖南省等全国17省25个市县展武汉公司生产的DTaP大规模接种后异常反应观察。结果基础免疫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预期全身反应、Ⅱ级及Ⅱ级以上发热反应以及Ⅱ级以上局部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免疫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预期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后均未观察到非预期不良反应/事件。58 120名婴幼儿接种武汉公司生产的DTaP后,异常反应发生率为292.5/10万。结论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DTaP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甲醛处理前后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疫苗(汉逊酵母)成品各项检测指标及稳定性的变化,评估甲醛在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工艺中的作用,为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工艺中是否可取消甲醛处理步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扫描电镜观察、HPLC检测和疫苗体内效力评价指标半数有效剂量(ED_(50))、乙肝疫苗常规检测项目比较甲醛处理前后HBsAg及疫苗成品的变化情况,通过稳定性考察确定甲醛对疫苗稳定性和有效期的影响。结果 HBsAg经甲醛处理后产生轻微聚合,但疫苗成品ED_(50)和其他各项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动物异常毒性合格。甲醛处理和未处理疫苗成品的稳定性考察结果相同。结论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生产工艺中甲醛处理步骤对疫苗成品检测指标及稳定性无影响,可考虑取消,从而提高乙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1990年12月参加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组织的考察团赴日本熊本化学及血清疗法研究所、阿苏支所、菊池研究所、东京北里研究所等单位考察。考察内容是各种生物制品的工艺生产及符合GMP(美国药剂生产质量管理通用规范)要求的生产环境。 日本目前生产的生物制品有: 1、人用疫苗:乙肝、脑炎、流感等疫苗 2、动物用疫苗:狂犬病疫苗 3、诊断试剂 4、血液试剂 为了对生物制品的产品进行各种试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长春祁健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简称长春祁健)生产的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freezed-dried varicella attenuated live vaccine,Var V,以下简称水痘疫苗)在浙江省大规模使用后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浙江省2014~2015年报告的接种水痘疫苗后发生的AEFI个案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浙江省共收到369例AEFI报告,估算报告发生率为28.04/10万剂次,其中异常反应89例,估算发生率6.76/10万剂次,所有案例男女性别比1.11∶1,时间分布集中在5~8月份,不良反应中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红肿、硬结等临床症状,异常反应中则以过敏性皮疹为主(68例,76.40%),60.70%发生在接种后当天,99.19%的病例均治愈或好转。结论水痘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以一般反应为主,异常反应发生率低,预后良好,显示长春祁健生产的水痘疫苗在浙江省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评价以阳离子脂质体二甲基三十六烷基铵(dimo-thylidioctyl ammonium bro-mide,DDA)、聚肌胞苷酸(Poly I∶C)及胆固醇复合佐剂(简称为DPC)为佐剂的结核融合蛋白ESAT6-Ag85B-MPT64(190-198)-Mtb8.4-Rv2626c(LT70)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方法急性毒性试验:分别将低剂量与高剂量(分别相当于人用剂量的10 000和40 000倍)的LT70-DPC结核亚单位疫苗经皮下、腹腔两种途径免疫小鼠,观察小鼠毒性反应、死亡情况及体重变化等,同时推算小鼠对LT70-DPC亚单位疫苗的最大耐受剂量(maximum tolerated dose,MTD);异常毒性试验:将小鼠和豚鼠分别经腹腔注射LT70-DPC结核亚单位疫苗,观察动物异常反应、死亡情况及体重变化等;全身过敏试验:豚鼠经LT70-DPC结核亚单位疫苗免疫后,经相应疫苗静脉攻击,观察豚鼠过敏反应。结果急性毒性试验:皮下及腹腔注射后14 d内均未见小鼠的异常反应和死亡,体重均增加,小鼠对该疫苗的MTD为:LT70蛋白6 600μg/kg,DDA166 600μg/kg,Poly I∶C33 200μg/kg,胆固醇50 600μg/kg;异常毒性试验:注射后7 d内,小鼠及豚鼠全部健存,均未出现异常症状,体重增加;全身过敏试验:攻击后1 h内,豚鼠均未出现过敏反应。结论 LT70-DPC结核亚单位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国产水痘减毒活疫苗的稳定性。方法取40批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公司)2007~2013年生产的水痘减毒活疫苗,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水痘减毒活疫苗注册标准和《中国药典》的要求进行各项检定:在0月进行热稳定性试验;在0和18月进行鉴别试验、物理检查、水分检测、无菌检查、异常毒性检查、牛血清白蛋白残留量检测、抗生素残留量检测(2010年10月以后生产的疫苗);在0、6、12、18月进行病毒滴定。结果上海公司2007~2013年生产的水痘减毒活疫苗在有效期内各项指标检定结果均符合水痘减毒活疫苗注册标准和《中国药典》的相关要求。结论上海公司生产的水痘减毒活疫苗质量稳定,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人用疫苗及生产用细胞中猪圆环病毒1型(porcine circovirus 1,PCV1)和2型(PCV2)PCR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参照Gen Bank中登录的PCV1(KC447455)和PCV2(AY578327)序列,全基因组合成PCV1和PCV2基因序列,以合成的PCV1和PCV2全基因组序列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对PCR反应中的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对优化后的PCR方法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验证,并用该方法检测疫苗生产用细胞KMB_(17)、Vero工作种子批、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vaccine,OPV)收获液、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freeze-dried hepatitis A vaccine,f HAV)成品、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灭活疫苗收获液及成品、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 prepared with Sabin strain,SIPV)收获液及成品的PCV1和PCV2。结果优化后的退火温度为63℃,建立的PCR方法最低可检测出10~(-1)fg/μL的目的基因,仅对PCV基因组DNA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用该方法检测生产用细胞KMB_(17)及Vero工作种子批、OPV收获液、f HAV成品、EV71灭活疫苗收获液及成品、SIPV收获液及成品,均未检出PCV1和PCV2。结论成功建立了生产用细胞种子、疫苗收获液及成品中PCV的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强的特异性,能够用于本所生物制品生产用细胞种子、疫苗收获液及成品中PCV污染的检测,从而提高生物制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人用狂犬病毒脂质体疫苗,并考察其制剂学及毒理学性质。方法以氢化大豆磷脂、胆固醇、十八胺为原料,采用反相蒸发法(REV)制备脂质体,加入纯化狂犬病毒抗原,以冻干重建法(DRV)制备狂犬病毒脂质体疫苗。在电镜下观察其形态,测定其包封率和体外释放率,用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分布及平均粒径,并进行局部刺激性、过敏反应及异常毒性试验。结果所制备的狂犬病毒脂质体疫苗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2.25μm左右,包封率在60%以上。无刺激性,无异常毒性,过敏反应检测合格。结论所制备的狂犬病毒脂质体疫苗性质稳定,可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进行森林脑炎纯化疫苗实验室检定、人体反应及血清学效果观察。方法 按 2 0 0 0年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要求对森林脑炎纯化疫苗进行全面的实验室检定 ,并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研究批件的要求进行Ⅰ期临床观察。结果 疫苗经异常毒性试验、热原质试验、致敏性试验及有害物质检查均合格 ;并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 ,小白鼠的免疫保护指数大于 5 0× 10 5。 2 0名志愿者接种疫苗后无一例出现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且血清中和抗体全部阳转。结论 森林脑炎纯化疫苗安全性可靠 ,可继续进行Ⅱ Ⅲ期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4.
硫柳汞防腐剂在人用疫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柳汞是一种在疫苗等生物制品中广泛使用的防腐剂,自上世纪末开始,关于含硫柳汞疫苗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人用疫苗中应用硫柳汞的安全性相关研究、权威机构的立场、去汞行动的措施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在细胞工厂上生产的F基因型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的质量稳定性。方法将KMB17细胞在细胞工厂中传代,待细胞长为单层时,将腮腺炎病毒SP-A株按MOI 0.02接种于KMB17细胞,在细胞工厂上连续制备6批F基因型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对病毒收获液、原液、半成品和成品进行病毒滴度检测,其中成品还进行热稳定性试验及无菌检查、异常毒性检查、细菌内毒素、牛血清白蛋白残留量和抗生素残留量等检测。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正态性检验,并绘制2倍标准差及3倍标准差质量控制图,进一步分析其质量稳定性。结果不同阶段产品的病毒滴度、牛血清白蛋白残留量、抗生素残留量检测值均符合正态分布,且在2倍标准差控制限范围内波动;无菌试验、异常毒性试验、细菌内毒素检测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要求。结论利用细胞工厂在人二倍体细胞基质上制备F基因型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工艺,能持续稳定地获得有效性与安全性可靠的疫苗成品,且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要求。本研究为F基因型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为一种分布广泛的人兽共患病,呈世界范围流行,我国为该病的高发地区之一。接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预防钩体病的有效手段。为研究人用钩体疫苗免疫小鼠的最佳剂量,为进一步研究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供依据,本文采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三价钩体疫苗(包括黄疸出血型、流感伤寒型、秋季型,每型菌不少于1.5×108条/ml,剂量5 ml)免疫小鼠,筛选最佳免疫剂量,为下一步多种疫苗联合接种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生物制品批签发是国家药品管理机构或其授权单位根据批生产检定记录的审核和试验检测的结果,对即将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进行批放行的制度,是生物制品大规模使用前最重要的一项技术保障[1]。1批签发管理制度的建立1992年,WHO推荐疫苗生产国实施批签发制度,1998年进一步将其作为生物制品管理的6项关键职能之一。我国于2001年开始试行批签发制度[2],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乙脑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中乙脑病毒和风疹病毒的相容性。方法将乙脑病毒SA14-14-2疫苗株制备的乙脑减毒活疫苗原液与风疹病毒RA27/3疫苗株制备的风疹减毒活疫苗原液按体积比1∶1比例混合,加入保护剂,冻干制成乙脑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采用BHK21细胞蚀斑法测定联合疫苗中的乙脑病毒滴度,细胞病变法检测风疹病毒滴度;通过鉴别试验、热稳定性试验、乙脑疫苗免疫原性试验、安全性试验、异常毒性试验、无菌试验以及基因稳定性分析观察联合疫苗病毒间的相容性。结果联合疫苗的乙脑和风疹病毒滴度与单价疫苗的病毒滴度变化在检测误差的允许范围内;联合疫苗于37℃放置7 d,与放置前相比,风疹病毒和乙脑病毒的滴度值下降分别小于1.0 LgCCID50/ml和1.0 LgPFU/ml,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要求;联合疫苗中的风疹疫苗对乙脑疫苗的免疫原性无明显的干扰效应;鉴别试验、安全性试验、异常毒性试验、无菌试验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要求;联合疫苗在BHK21细胞上传代5次后,乙脑和风疹病毒基因序列均未发生变化。结论乙脑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中的乙脑和风疹病毒具有较好的相容性,本实验为乙脑风疹联合疫苗的进一步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北京市2011~2012年60岁以上老年人群接种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坛生物)生产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方法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1~2012年北京市免费接种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60岁以上老年人群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相关信息。结果接种天坛生物生产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536 812名观察对象中,共报告AEFI 10例,其中不良反应共6例(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各3例),发生率为1.12/10万;接种其他厂家生产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701 820名观察对象中,共报告AEFI 21例,其中不良反应共10例(一般反应6例,异常反应4例),发生率为1.42/10万。两组总体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坛生物生产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用于相关人群的流感免疫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上市后,在北京市人群中的接种率、安全性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北京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研究疫苗的受种者信息,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AEFI监测管理"模块收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个案信息,采用线性趋势卡方检验分析疫苗接种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14年9月~2015年3月,北京地区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接种率为2.01%(95%CI:2.00%,2.02%),男性接种率低于女性(P0.05);受种者平均年龄为(70.63±9.20)岁,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98.6%,99.8%在9~11月份完成接种;在各年龄组老年人群中,65~74岁组接种率高于其他组,85岁以上组接种率最低(P0.05);人均可支配收入低的地区接种率高于收入高的地区(P0.05);接种疫苗后共计报告AEFI病例5例,无严重AEFI和群体性AEFI病例报告。结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群和其他年龄组人群的流感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