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化工》2022,(6)
以污泥热解半焦为吸附剂,研究其对模拟罗丹明B(RhB)染料废水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RhB溶液初始浓度、温度、pH对半焦吸附RhB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焦投加量、温度及pH的升高均可提高RhB的去除率,SiO_2的骨架作用、较大的比表面积及良好的孔隙结构为吸附RhB提供了更多的吸附点位。随着RhB初始浓度的增加,更高的浓度差推动RhB分子由吸附剂表面向其内部迁移,提高了RhB的吸附量。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能较准确地描述吸附动力学过程。吸附平衡研究表明,Langmuir模型比Freundlich模型能更好地拟合吸附过程,最大饱和吸附量为46.51 mg/g。热力学计算结果显示,污泥热解半焦吸附水中RhB为自发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2.
3.
采用活性污泥微波热解残余半焦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水中亚甲基蓝吸附的动力学、等温线及其热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亚甲基蓝在污泥半焦表面的吸附符合准2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常数随着初始质量浓度升高而降低,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增长.分别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对数据进行拟合,等温吸附过程能较好地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描述,表明亚甲基蓝在污泥半焦表面的吸附受多种机制影响.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热力学的吉布斯自由能以及熵变和焓变显示该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4.
以污水厂的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污泥活性炭,全面研究了吸附时间、pH、温度和离子强度对污泥活性炭吸附罗丹明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三种温度下(25℃、35℃、45℃)的吸附等温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时间为25 h,此时吸附率达96.56%;35℃时吸附率效果最佳;碱性条件下吸附效果较好;离子强度对于吸附行为影响不大。其吸附规律可用Freundlich模型描述,其动力学参数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升温速率10℃/min和氮气氛围下的热重实验,对来自3个污水处理厂的5种污泥在450℃下热解制得半焦的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半焦的热解过程均为水分析出、缓慢失重、挥发分析出和残余物分解4个阶段。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厌氧过程和污泥厌氧消化使半焦中的有机物复杂化;污泥厌氧消化改善了半焦的热解性能,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厌氧+好氧"和"好氧+厌氧"过程则降低了半焦的热解性能,其中"好氧+厌氧"过程对半焦热解性能的影响异于其对污泥热解性能的影响;半焦热解时的第三阶段与污泥的第四阶段相对应,但并非是简单的对应。利用Coats-Redfern法对5种半焦热解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5种半焦的机理函数彼此不完全相同,但半焦热解活化能均低于污泥的。 相似文献
6.
8.
采用湿污泥/锯末共热解制氢所得残余半焦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吸附亚甲基蓝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试验表明,共热解半焦比表面积达到了168.27 m2/g,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随着溶液初始质量浓度和吸附温度的增加而升高,35℃时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可达16.35 mg/g。动力学分析表明,亚甲基蓝在半焦表面的吸附符合伪2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过程能较好地用Langmuir模型表示。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热力学的吉布斯自由能(ΔG)以及熵变(ΔS)和焓变(ΔH)显示该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9.
以神府煤、下峪口煤、桑树坪煤和象山煤为原料,通过水热活化剂制备了煤活性半焦,用其处理酸性红B染料废水,研究了半焦焙烧温度、酸性红B溶液的初始浓度及pH值等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焦焙烧温度越高,脱色率越高.神府煤活性半焦、下峪口煤活性半焦、桑树坪煤活性半焦和象山煤活性半焦对酸性红B的脱色率分别为89.0%、7... 相似文献
10.
以嵌段共聚物F127为模板剂,间苯二酚/甲醛为碳源,在酸性条件下制备了孔径为6.44 nm,BET比表面积为661.98 m2/g,孔容为0.46 cm3/g的有序介孔碳(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OMC)。将所得有序介孔碳材料应用于罗丹明B(RhB)的吸附,并对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及准2级动力学吸附。通过计算吸附过程中的吸附自由能ΔG0、焓ΔH0、熵ΔS0等热力学参数,表明吸附行为是自发进行的且是放热反应。溶液的pH值会对吸附量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pH值会对RhB的聚合产生明显的影响,从而导致分子尺寸的变化进而影响吸附量。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矸石基吸附剂对罗丹明B吸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矸石基吸附剂对水中罗丹明B的吸附特性,考察了用量、吸附时间对罗丹明B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矸石基吸附剂能有效地吸附水中的罗丹明B。利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对其吸附过程进行描述,表明矸石基吸附剂易于吸附罗丹明B,吸附属于化学吸附,吸附过程是放热反应;修正准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描述罗丹明B在矸石基吸附剂上的吸附;根据Arrhenius方程得出该吸附的经验活化能为45.25 kJ/mol。 相似文献
16.
酸改性粉煤灰对罗丹明B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盐酸改性粉煤灰为吸附材料,以罗丹明B的模拟废水为吸附对象,研究了改性粉煤灰的投入量、吸附时间、温度及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对50 mL浓度2 mg/L的罗丹明B模拟废水,酸改性粉煤灰的最佳吸附条件是:在50℃下,加入0.09 g的粉煤灰,调节pH值为1.77,搅拌30 min。改性粉煤灰对罗丹明B吸附的脱色率可达98.19%。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分子筛对罗丹明B(RhB)的静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分子筛的组成及孔道结构均会对吸附性能产生影响。MCM-41分子筛表现了较好的吸附效果,2 g/L样品在30℃时,10 min即可使7 mg/L的RhB溶液达最大去除率(97.37%),并且对溶液的离子强度及pH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MCM-41分子筛对RhB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属于自发吸附过程,293~303 K为熵增过程,313~343 K为熵减过程;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属于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8.
19.
李海泉;陈钰;唐敬祥;何李文泽;孙飞;刘颖 《水处理技术》2025,(5):72-77+83
以罗丹明B(Rh B)为吸附质,以氢氧化钾为活化剂,通过水热碳化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具有优良生物活性的水热KOH改性竹粉炭吸附剂。考察了不同水热碳化条件、溶液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投加量和Rh B初始浓度下竹粉炭对Rh B吸附能力的影响。同时结合BET、SEM、FTIR等表征手段,探究了竹粉炭的吸附机理。通过批量吸附实验,研究了改性竹粉炭对Rh B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竹粉炭吸附剂对Rh B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地对吸附过程进行描述,竹粉炭对Rh B的吸附为自发、吸热过程。当水热温度为250℃、反应时间1.5 h、KOH质量分数2.5%,溶液pH为4,投加量为1 g/L,竹粉炭对Rh B的最大吸附量为68.81 mg/g。 相似文献
20.
利用自制的干馏装置进行褐煤与甘蔗渣的低温共热解实验,并探究甘蔗渣的添加量对热解产物产率及半焦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蔗渣掺混比为20%时,产物产率的实验值与理论值偏差达到最大,此时焦油产率的实验值比理论值高出9.61%;FTIR检测表明半焦中主要含有-OH、C=C和C=O官能团,且甘蔗渣的添加能促进半焦中苯类化合物转化为其他类低分子化合物;SEM检测表明褐煤与甘蔗渣共热解半焦比煤样单独热解半焦孔隙发达;BET分析表明甘蔗渣与褐煤的相互作用不仅能提高共热解半焦比表面积,而且能改善孔径分布,使共热解半焦孔径有减小的趋势。半焦吸附重金属离子实验表明未经任何处理的煤半焦及甘蔗渣半焦对铅离子去除率分别达到78.42%和87.8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