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配比及制备工艺的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型肝炎-Sabin株灭活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DTa P-Hep B-s IPV)的基础免疫效果。方法以中、低剂量s IPV与铝佐剂相互配伍的不同配方,设计4个DTa P-Hep B-s IPV联合疫苗实验组,即中剂量含铝佐剂s IPV组(A组)、中剂量不含铝佐剂s IPV组(B组)、低剂量含铝佐剂s IPV组(C组)、低剂量不含铝佐剂s IPV组(D组),并设相应各组分的对照组和上市的联合疫苗参考组。按0、1、2月基础免疫程序,经左右腿肌肉接种Wistar大鼠,于免前及每剂免后第30天釆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各组分抗体水平、GMT及阳转率。结果大鼠经全程基础免疫后,A、B组各型别脊灰病毒中和抗体阳转率均达到100%,C、D组为80%~100%;A、C组各剂次免后所诱导的各型别脊灰病毒中和抗体GMT值均高于同等剂量不含铝佐剂的B、D组,且均达到或超过参考组;B、D组所诱导的各型别脊灰病毒中和抗体GMT值均低于同等剂量的对照组。各组百白破抗体阳转率在首剂免后均达到100%,每剂免后,实验组百白破抗体GM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础免疫完成后,实验组和参考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转率为40%~88.9%;各实验组乙型肝炎抗体水平与对照组、参考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 IPV中剂量含铝佐剂的DTa P-Hep Bs IPV联合疫苗可诱导大鼠在基础免疫过程中产生良好且稳定的体液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配比及制备工艺的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型肝炎-Sabin株灭活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DTa P-Hep B-s IPV)免疫大鼠后的免疫持久性。方法以中、低剂量s IPV与铝佐剂相互配伍的不同配方设计4个DTa P-Hep B-s IPV实验组,即中剂量含铝佐剂s IPV组(A组)、中剂量不含铝佐剂s IPV组(B组)、低剂量含铝佐剂s IPV组(C组)、低剂量不含铝佐剂s IPV组(D组),并设各组分相应的对照组和上市联合疫苗的参考组。以已完成3剂DTa P-Hep B-s IPV全程基础免疫的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在全程基础免疫后第1、2、4、7、10、12个月釆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各组分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水平(GMT值)。结果基础免疫后观察全程,A组各型别脊灰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持续保持在100%,B组为90%~100%,C组为80%~100%,D组为55.6%~100%。A、C组所诱导的各型别脊灰病毒中和抗体GMT均高于同等剂量不含铝佐剂的B、D组,且均达到或超过参考组;B、D组所诱导的Ⅰ型脊灰病毒中和抗体GMT均低于同等剂量的相应对照组,但Ⅱ、Ⅲ型脊灰病毒中和抗体GMT均能达到同等剂量相应对照组的水平。各组百白破抗体阳性率在观察全程均为100%,GMT与对照组相比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基础免疫后第12个月,乙肝抗体阳性率B组为70%、乙肝对照组为55.6%、A组为50%、C组为42.9%、D组和上市疫苗参考组均为30%,各组Anti-HBs Ag水平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 IPV中剂量含铝佐剂的DTa P-Hep B-s IPV所诱导的各组分抗体水平较稳定持久,可作为未来疫苗配比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F59佐剂对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灭活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成10组:MF59佐剂+不同含量EV71灭活抗原(50 EU、100 EU)组、Al(OH)3佐剂0.5 mg+不同含量EV71灭活抗原(50 EU、100 EU)组和PBS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经小鼠后肢肌肉和腹腔注射,200μl/只,共免疫2次,间隔4周(0、28 d)。分别于初免和加强免疫后28 d,采集小鼠尾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水平。结果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小鼠血清抗体阳转率及中和抗体GMT值均随免疫剂量和免疫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初免后28 d,抗原含量为50 EU(低剂量)和100 EU(高剂量)各组中和抗体GMT均较低,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免疫后28 d,低剂量各组小鼠血清中和抗体GMT与初免比较均略有升高(P0.05);高剂量各组小鼠血清中和抗体GMT与初免比较均明显升高,其中MF59佐剂肌肉注射组血清中和抗体GMT值最高(274.40),显著高于铝佐剂肌肉注射组(P0.05)。结论 MF59佐剂可显著增强EV71灭活疫苗诱导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免疫策略调整过程中不同免疫程序的接种效果。方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rivalent oral poliovirus vaccine,tOPV)、Sabin株脊灰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IPV)和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virus vaccine,OPV)不同序贯免疫接种,分8个免疫程序组:3剂tOPV糖丸组及液体组、2sIPV+1tOPV糖丸组及液体组、1sIPV+2bOPV糖丸组及液体组、2sIPV+1bOPV糖丸组及液体组;比较各程序组全程基础免疫后28 d血清中脊灰中和抗体阳转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结果全程基础免疫后sIPV+2bOPV组及2sIPV+bOPV组两种剂型Ⅰ、Ⅲ抗体GMT均高于3剂tOPV组,Ⅱ型抗体阳转率及GMT均低于3剂tOPV组(P <0. 001);2sIPV+bOPV组两种剂型免疫后Ⅰ、Ⅲ型抗体阳转率及GMT均高于2sIPV+tOPV组;IPV/bOPV序贯免疫中,接种2剂IPV后的Ⅰ、Ⅱ、Ⅲ型抗体阳转率及GMT均高于接种1剂IPV,且Ⅱ型抗体阳转率和Ⅱ、Ⅲ抗体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结论脊灰免疫策略转换前后不同的免疫程序疫苗接种效果存在差异,建议在IPV供应充足的情况下逐步增加IPV剂次,减少b OPV剂次,实现最终全程接种IPV。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评价基于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假病毒的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应用于脊灰疫苗临床评价的适用性。方法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脊灰野毒株Mahoney、MEF-1和Saukett型假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对共207对Sabin株脊灰灭活疫苗(sIPV)Ⅱ期临床配对血清样品[包括sIPV高、中、低剂量免疫组各52对和野毒株脊灰灭活疫苗(wIPV)对照免疫组血清51对]进行交叉中和效果评价,计算各免疫组血清抗体阳转率及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并与同实验室采用传统细胞病变抑制法,使用Ⅰ、Ⅱ和Ⅲ型Sabin株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采用两种方法检测各免疫组血清抗体阳转率结果相同;高中低滴度抗体检测结果趋势较一致;sIPV免后血清pseudoMahoney假病毒检测结果低于Ⅰ型Sabin株细胞病变法检测结果,平均约为4倍;pseudo-MEF-1和pseudo-Saukett型假病毒检测结果高于Ⅱ和Ⅲ型Sabin株细胞病变法检测结果,分别平均约为2和1.5倍,与前期方法验证结果趋势非常一致。结论基于野毒株假病毒建立的中和试验方法具有较高的适用性、生物安全性和灵敏度,是评价脊灰疫苗效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Al(OH)3佐剂对不同抗原含量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8只:常规剂量(160 EU/0.1 ml EV71)、1/2剂量(80 EU/0.1 ml EV71)、1/5剂量(32 EU/0.1 ml EV71)无佐剂及佐剂[Al(OH)31.0 mg/ml]疫苗组,并设佐剂、生理盐水及空白对照组,分别于0、28 d经肌肉免疫小鼠,分别于初免及加强免疫后28 d,经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体外微量中和试验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和抗体效价,流式细胞仪检测IL-2、IL-4、IL-6、IL-17A、IL-10、IFNγ及TNF水平。结果初免后28 d,1/2剂量疫苗组中佐剂组小鼠血清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无佐剂疫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免疫后28 d,常规剂量疫苗组中,佐剂及无佐剂组小鼠血清抗体阳性率均为100%,抗体GMT分别为1∶152.2和1∶139.6,1/2剂量疫苗组中,佐剂组小鼠血清中抗体GMT与无佐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抗体阳性率及抗体GM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1/2剂量、1/5剂量疫苗组,均诱导产生IL-6、IL-10、IFNγ及TNF 4种细胞因子,与佐剂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检测到IL-2、IL-4、IL-17A。结论 EV71灭活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IL-6、IL-10、IFNγ、TNF 4种细胞因子及特异性的抗EV71抗体,加入佐剂后免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口服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live attenu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OPV)和脊灰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IPV)不同序贯程序的基础免疫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居住的≥2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3、4月龄进行序贯(I-I-O)组、OPV全程(O-O-O)组和IPV全程(I-I-I)组的基础免疫程序的接种,检测免疫前及完成基础免疫后,各组血清中脊灰病毒中和抗体,并计算保护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各组研究对象体重、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免疫前,O-O-O组Ⅰ、Ⅲ型脊灰抗体GMT分别为24. 14和4. 44,抗体保护率分别为30. 56%和13. 89%;I-I-O组Ⅰ、Ⅲ型抗体GMT分别为11. 86和5. 91,抗体保护率分别为30. 00%和15. 71%;I-I-I组Ⅰ、Ⅲ型抗体GMT分别为22. 72和16. 14,抗体保护率分别为43. 06%和31. 74%;各组间Ⅰ、Ⅲ型脊灰中和抗体GMT和Ⅰ型保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Ⅲ型脊灰中和抗体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基础免疫后,O-O-O组Ⅰ、Ⅲ型抗体GMT分别为1 325. 33和946. 69,抗体保护率为100%和98. 61%;I-I-O组Ⅰ、Ⅲ型抗体GMT分别为1 840. 91和1 858. 51,抗体保护率均为100%;I-I-I组Ⅰ、Ⅲ型抗体GMT分别为1 085. 56和644. 86,抗体保护率为100%和98. 61%;各组间Ⅰ、Ⅲ型脊灰中和抗体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抗体保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各种免疫程序均能获得较高的抗体保护率,其中国产IPV与OPV进行序贯接种后,能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可为受种儿童建立更有效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灭活轮状病毒(rotavirus,RV)与灭活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联合疫苗的免疫效果及两种抗原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将灭活RV与EV71按不同抗原含量配比制成联合疫苗免疫ICR小鼠,同时设单价疫苗组,均经小鼠腿部肌肉注射,隔2周免疫1次,共2次,分别于每次免疫后2周,经小鼠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经56℃灭活30 min后,采用血清中和试验检测小鼠血清中抗RV和抗EV71中和抗体效价。结果初次免疫后14 d,各组小鼠血清中RV特异性中和抗体阳转率为50%~67%,中和抗体效价为2.2~2.8,加强免疫后14 d,抗体阳转率达100%,中和抗体效价为28.5~35.9。初次免疫后14 d,各组小鼠血清中抗EV71中和抗体阳转率为83%~100%,中和抗体效价为4.0~7.1,加强免疫后14 d,中和抗体阳转率达100%,中和抗体效价为25.4~71.8;联合疫苗组与单价疫苗组间抗RV及抗EV71中和抗体效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和EV71抗原量按160/160 EU配比时,可诱导出最高的抗RV抗体及抗EV71抗体应答。结论 RV与EV71联合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针对两种病毒的体液免疫应答,抗体应答水平与疫苗抗原配比剂量相关,未发现两种抗原间有协同或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CV-AC)和A群流脑多糖疫苗(MPV-A)序贯加强免疫效果。方法对118名2岁内已完成2剂次MPV-A或MCV-AC基础免疫接种的儿童,3~4岁时进行1剂次MCV-AC加强免疫。采集免疫前后血清标本,分别测定A、C群杀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计算阳转率。根据既往流脑疫苗基础免疫接种史,分两个观察组(MCV-AC和MPV-A)进行分析。结果加强免疫前,MCV-AC和MPV-A组A群抗体阳性率(18.75%和14.28%)和GMT(2.09和1.7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群抗体阳性率(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MT(1.30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免疫后,MCV-AC和MPV-A组A群抗体阳性率(97.91%和100.00%)和GMT(241.63和227.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间加强免疫前后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群抗体阳性率(89.58%和92.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MT(106.09和10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间加强免疫前后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群流脑结合疫苗有必要进行加强免疫,其加强免疫效果不受基础免疫疫苗种类的影响,均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国产无佐剂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和免疫持久性,为完善再次暴露后疫苗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据。方法将医院犬伤门诊暴露后前来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者分为A、B两组:A组为Ⅱ级咬伤者,全程仅接种国产无佐剂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B组为Ⅲ级咬伤者,接种国产无佐剂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加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电话调查并记录观察对象接种每剂无佐剂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及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后7 d内的不良反应以及随访期间严重不良反应情况;接种前、接种后6周、6月、1年、2年、3年分别采集血清,采用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apid fluorescent focus inhibition test,RFFIT)检测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分析中和抗体≥0.5 IU/ml的有效保护水平以及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疫苗接种后7 d内和随访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疫苗接种后6周、6月、1年、2年、3年有效保护中和抗体(≥0.5 IU/ml)阳性率分别为97.5%、100%、73.9%、21.1%、20%;中和抗体GMT分别为4.584 6、2.226 9、1.146 6、0.506 3、0.408 5,中和抗体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呈显著下降趋势(P<0.01);加强免疫后中和抗体水平显著升高,并持续较长时间。结论国产无佐剂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接种后2年抗体水平降至与接种后3年相近的低水平,建议2年后再次暴露者全程接种5剂狂犬病疫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病毒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IPV)在中国婴儿中的免疫持久性。方法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11个乡(镇)的372名健康婴儿,随机分为2组:176名婴儿分别于2、3、4月龄接种1剂IPV疫苗,196名婴儿分别于2、3、4月龄口服1粒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Oral poliovirus vaccine,OPV)。两组均于基础免疫后1个月及18月龄时采集静脉血,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血清中抗Ⅰ、Ⅱ、Ⅲ型脊灰病毒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NA)滴度。结果两组婴儿接种疫苗后18月龄时血清抗脊灰病毒Ⅰ、Ⅱ、Ⅲ型NA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均明显低于基础免疫后1个月。18月龄时IPV组血清抗脊灰病毒Ⅰ、Ⅱ、Ⅲ型NA阳性率明显低于基础免疫后1个月,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OPV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1)。IPV组部分婴儿在18月龄时血清抗脊灰病毒Ⅰ、Ⅱ、Ⅲ型NA滴度小于1︰8,比例分别为11.4%、17.1%和18.2%。结论 IPV基础免疫后至18月龄时,婴儿抗脊灰病毒抗体保护水平下降,需进行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abin strain 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sIPV)和野毒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Wild strain 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wIPV)在恒河猴体内不同免疫方案的免疫原性。方法将25只恒河猴随机分为5组:sIPV组(免疫3剂sIPV)、sIPV/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ral attenuated poliovirus vaccine,OPV)组(免疫2剂sIPV后,再免疫2剂OPV)、wIPV组(免疫3剂wIPV)、wIPV/OPV组(免疫2剂wIPV后,再免疫2剂OPV)和对照组(免疫3次稀释液M199),每组5只。OPV口服接种,IPV和M199经上臂三角肌处肌肉注射,2剂间免疫间隔时间为1个月。首次免疫前和每剂免疫后1个月采血,分离血清,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法测定血清中抗脊髓灰质炎病毒Ⅰ、Ⅱ、Ⅲ型中和抗体效价。结果除对照组外的4个试验组全程免疫结束后,恒河猴血清中均可检出较高水平的中和抗体,且所有恒河猴血清中Ⅰ、Ⅱ、Ⅲ型中和抗体全部阳转。Ⅰ型和Ⅲ型抗体免疫应答中,接种sIPV的2个试验组中和抗体水平高于接种wIPV的2个试验组(P<0.05);Ⅱ型免疫应答中,接种wIPV的2个试验组中和抗体水平高于接种sIPV的2个试验组(P<0.05)。采用wIPV/OPV序贯免疫,Ⅰ、Ⅱ、Ⅲ型抗体免疫应答均可获得与单独接种wIPV同样的效果;而采用sIPV/OPV序贯免疫,Ⅰ型抗体免疫应答效果低于单独接种sIPV,Ⅱ型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抗体第4剂免疫后水平也有所上升。结论 sIPV和wIPV在恒河猴体内均可诱导良好的免疫应答,初步证实了IPV/OPV序贯免疫的可行性,为今后免疫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Vero细胞乙型脑炎灭活疫苗的接种反应及免疫效果。方法选择乙脑低发区黑龙江省肇源县8月龄~10岁常住健康儿童为观察对象,按照免疫程序分别接种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Vero细胞乙脑灭活疫苗(A组∶水针剂型;B组:冻干剂型)和市售乙脑灭活疫苗(对照组),观察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并采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法检测血清乙脑中和抗体。结果A、B组疫苗的总不良反应率为2.81%,对照组为6.63%,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发热反应以轻度为主,局部不良反应较轻微,72h后全部消失。免疫后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A组为93.3%,B组为90.4%,对照组为81.8%;GMTA组为1∶24.0,B组为1∶21.8,对照组为1∶15.4。A组、B组的中和抗体阳转率和GM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之间中和抗体滴度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Vero细胞乙脑灭活疫苗不良反应率低,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abin IPV)3针免疫大鼠的中和抗体效价,为确定Sabin IPV的最佳免疫方案提供参考。方法用不同浓度的Sabin IPV对52只Wistar大鼠进行3针免疫,每针间隔1个月,每次免疫后30d采血并分离血清,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测定血清中抗脊髓灰质炎病毒3个型的中和抗体效价。结果大鼠经3针Sabin IPV免疫后,其Ⅰ、Ⅱ、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均显著上升,2针免疫后抗体阳转率已经达到100%,且原倍疫苗与稀释疫苗免疫大鼠后,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Sabin IPV在大鼠中有良好的免疫效果,经3针免疫可产生高水平的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国产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持久性。方法选免疫前抗体阴性的健康易感儿童,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种原倍疫苗、稀释疫苗及对照疫苗,并于接种后每年采集静脉血,用FAMA法测定抗体。结果原倍疫苗组和稀释疫苗组免疫后1~5年,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05%、89·39%、95·56%、97·27%和98·76%。免疫后1年与5年抗体阳性率及抗体GMT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原倍疫苗组和稀释疫苗组抗体阳性率及抗体GMT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意义。接种原倍和稀释疫苗的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国产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及免疫持久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国产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法按照单盲法、随机、对照的原则,将900名观察对象分为幼儿组、儿童组、成人组和老年组,各组分别按2∶1的比例随机接种试验疫苗和对照疫苗(进口疫苗),观察各组接种后的全身反应、局部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以及免疫后HI抗体阳转率、保护率和GMT增长倍数。结果观察组接种后全身反应发生率为8.33%,仅1例发生局部反应,不同年龄人群全身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后观察组H1N1、H3N2和B(亚)型HI抗体总阳转率分别为87.90%、70.02%和71.32%,保护率分别为93.30%、93.30%和74.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MT增长倍数分别为31.6、8.2和14.0,除H1N1亚型GMT平均增长倍数高于对照组外,其他两(亚)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具有与进口同类疫苗相似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7.
无佐剂狂犬病疫苗的反应及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无佐剂狂犬病疫苗的反应及免疫效果。方法以巴斯德PV2061为生产毒株,以143代以内的Ve-ro细胞为培养基质,采用生物反应罐灌流方式培养,连续收获病毒液,经浓缩、灭活、纯化,制成无佐剂Vero细胞狂犬病纯化疫苗。作为受试疫苗,按暴露后程序接种,无佐剂疫苗502人(A组),进口疫苗100人(对照组B组),观察反应和免疫效果。结果所有接种对象均未出现局部和全身强副反应。首剂免疫后14d,A组与B组抗体阳转率均达100%,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5.2IU/ml和5.6IU/ml。第45天A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上升到9.5IU/ml,B组9.8IU/ml。结论无佐剂狂犬病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8.
人禽流感裂解疫苗对小鼠的免疫原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人禽流感裂解疫苗对小鼠的免疫原性。方法将不同血凝素含量(20、30、45μg/ml)的铝佐剂和无佐剂人禽流感裂解疫苗各3批分别经腹腔注射免疫小鼠,0.5 ml/只,每批疫苗又分为1针、2针和3针组,每组10只,每针间隔1周,同时设空白对照组。首针免疫后21 d,分别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凝抑制抗体效价和中和抗体效价。结果 1针、2针组各3批无佐剂疫苗免疫小鼠的血凝抑制抗体效价和中和抗体效价分别小于1∶40和1∶200;2针、3针组各3批铝佐剂疫苗的血凝抑制抗体效价均大于1∶50,2针组20、30μg/ml血凝素铝佐剂疫苗的中和抗体效价均大于1∶200;2针、3针组20、30与45μg/ml血凝素铝佐剂疫苗的血凝抑制抗体效价和中和抗体效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针、3针组3批铝佐剂疫苗的血凝抑制抗体效价和中和抗体效价均明显高于相应的3批无佐剂疫苗。结论铝佐剂疫苗对小鼠的免疫原性明显优于无佐剂疫苗,且20、30μg/ml血凝素铝佐剂疫苗接种2针可获得理想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三七皂苷R1对Al(OH)3佐剂甲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及降低铝佐剂用量的可行性。方法在甲型肝炎病毒(HAV)抗原中,加入不同剂量的铝佐剂与三七皂苷R1构成复合佐剂,经肌肉注射免疫小鼠,每隔4周检测小鼠血清HAV-IgG水平,并与无佐剂组和单独铝佐剂组进行比较。结果各免疫组抗体水平在12周时达到最高,之后逐渐下降。在抗原中加入复合佐剂后,与无佐剂组相比,IgG水平显著升高;与单独铝佐剂组相比,加入一定剂量的三七皂苷R1能够显著增强铝佐剂的作用,且抗体水平维持时间较长。结论适当剂量的铝佐剂与三七皂苷R1混合作为佐剂,具有增强铝佐剂的作用,并能降低铝佐剂的用量。  相似文献   

20.
甲肝减毒活疫苗(L-A-1)免疫持久性观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的222名志愿者进行了连续5年的免疫持久性观察,二批疫苗免后6周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7.36%和97.22%,抗体GMT分别为5.134和5.408;免后3年抗体阳性率为88.89%和89.42%,GMT为2.764和2.406;兔后5年抗体阳性率为80.76%和81.69%,GMT为1.746和1.823。疫苗批间抗体阳性率、GMT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及免疫持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