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12):1912-1915
李七一教授指出心悸属本虚标实之证,并依据多年临床治疗实践,结合八纲辨证,归纳机转,即:素体虚弱、饮食失常或情志失调,使心之气血阴阳失衡,一则导致心之阳气不足,鼓动乏力,运行失调,气滞血瘀,心脉不通,则生惊悸;二则导致心之阴血不足,濡养心脏不力,心失养而不正,悸动不宁;三则导致阴虚火炽,痰火内盛,扰乱心神,心悸不安。邪气犯心常见有火、寒、痰、瘀、气滞诸因,火则迫心,寒则遏心,痰瘀气滞,则阻心络,而致心气逆乱。李教授在临床治疗心悸的辨治实践中,既区分标本虚实、气血脏腑的病变,又坚持辨证求机、八法论治,即:益气滋阴、宁神安脉法;滋阴降火、养心定脉法;益气温阳、安神定悸法;活血化瘀、宽胸通脉法;疏肝理气、舒心平脉法;清热化痰、泄浊宁脉法;心胃同治、理气和脉法;清热解表、宁心正脉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21):58-61
岭南罗氏妇科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反复性自然流产,认为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病机为脾肾两虚,兼有血瘀,治疗上除注重培补脾肾,还主张根据母体素质情况与瘀血病变程度,适当地选用活血化瘀药,使瘀去络通,冲任畅达,胎有所养,则胎自安。治疗上强调活血而不破血,祛瘀而不伤正,药物可选用丹参、三七、鸡血藤、蒲黄、五灵脂等活血祛瘀止血之药,从小剂量开始,严密观察,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5):736-740
非酒精性脂肪胰腺疾病合并糖耐量低减与中焦(脾胃)失运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并因"阴虚血滞""气虚浊留",即:气虚——脾不散精,阴虚——津伤内热,血瘀——消因瘀成、瘀因消重,故此时已有络脉瘀阻之征。故治疗上应采用益气养阴活血组药,基本原则及组药包括:(1)益气健脾以复运化,黄芪、生地黄、灵芝合用益气养阴、补运结合、恢复脾运;(2)辛润养阴以醒脾,苍术、女贞子、决明子合用滋阴生津、燥湿运脾;(3)活血通络以防变,葛根、丹参、制大黄合用养阴生津以滋血、活血祛瘀以生新。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4):693-696
目的:分析《圣济总录》心悸方用药规律。方法:使用方剂配伍信息综合挖掘系统(V1.0)统计药物频次及药类频次,并使用病药关联规则及病证药关联规则分析心悸方证与药之间的相互联系。结果:根据用药规律分析得出,心悸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本虚为主,主要表现为心气虚,治疗以补气安神为原则,常用药物有人参、茯苓、远志、炙甘草、防风、天竺黄等,同时病证不同,选择的药物不同。高频药物配伍主要为茯苓-炙甘草,麦冬-炙甘草,人参-炙甘草等。结论:通过对《圣济总录》心悸方的系统分析研究,可了解治疗心悸病的基本思路,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3)
张云洲教授遵循"标本兼治,固护脾胃,补肺益气"的治疗原则,创立参芪杏贝汤治疗本病。方中党参为君药,性甘平,归肺脾两经,补中益气。黄芪味甘、性温,入肺脾两经,补肺脾之气且益卫固表;白术甘苦且温,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与黄芪共为臣药。砂仁为行脾胃之气之要药,一补一行,相得益彰。杏仁、浙贝母、百部、炙紫菀、炙枇杷叶均有止咳化痰润肺之功效;甘草甘平,一则益脾气,助党参、黄芪、白术之功;二则与杏仁、浙贝母、百部、炙紫菀、炙枇杷叶合用,以增止咳化痰之效,三则调和诸药。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6)
<正>三阴交穴位于"内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穴属足太阴脾经,又为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之交会穴,故名三阴交。该穴统治脾、肝、肾三阴经所主疾病,有健脾和胃、养肝益肾之功。脾主统血、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同源,因此就决定了三阴交为精血之穴,在临床上应用甚广。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513-516
乳腺癌的发生与情志相关性极大,患者多有肝气郁结的表现,肝气不得升发,疏泄失常,而致肝气横犯脾土,导致脾气亏虚而运化失常,水液输布异常,从而成湿成瘀,阻滞脉络。裴晓华老师认为治疗当从固护中焦脾胃入手,主张健脾利湿,疏补兼施,补益脾气则气血生化有源、运行有力;疏通经络则瘀血可散,水湿可泻。因此,裴老师多选用防己黄芪汤进行化裁加减。裴老师临证也常用局部刺络拔罐疗法和艾灸,以通调三焦气机,调理肺、脾、肾三脏,化行气血。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2):200-205
郁仁存教授认为非小细胞肺癌多因正气亏虚,邪毒入侵,气机不利,气血痰毒搏结而成,故临床治疗时强调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等处方用药,并将非小细胞肺癌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阴虚毒热型。治以养阴清热,解毒散结,常用药物:南沙参、北沙参、生地黄、麦冬等。(2)痰湿蕴肺型。常以健脾化痰,解毒清肺为法,方用二陈汤加苍术、制南星等治之。(3)气滞毒瘀型。常见于中晚期患者,治以理气化滞,活血解毒。常用药物:枳壳、桔梗、降香等。(4)肺肾两虚型。多见于晚期患者,治以温肾健脾,益气解毒。常用药物:生黄芪、党参、茯苓、炒白术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17)
临床上很多心系疾病患者常伴有心烦、心悸、焦虑、不寐等心神不宁的表现,因此,薛教授在治疗心系疾病中重视心神共调,根据辨证论治,给予益气养血、养心安神;活血祛瘀,养心安神;豁痰醒脾,安神定志;清热泻火,养阴安神;疏肝解郁,健脾安神;平抑肝阳,清心安神,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3):359-360
目的:总结李亚平教授治疗心悸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特点。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分析和总结其对心悸的认识与辨证分型。结果:李亚平教授将心悸分为3种证型:心气不足、血脉瘀阻证;脾肾阳虚、水气凌心证;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证。在临证用药时辨证论治,选用补气活血方、真武汤合生脉散化裁、滋水清肝饮加减。结论:李教授所立治则合理,遣药组方严谨,治疗心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