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化工》2022,(8):2068-2074
广泛应用的微藻悬浮培养装置存在CO_2和光照利用效率低、收获困难等问题,限制了微藻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微藻生物膜培养装置可以有效避免悬浮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在近年来被广泛研究。为了深入研究微藻生物膜培养装置的理论,进一步探讨其在现实中的应用,综述了目前常见的微藻生物膜培养装置,总结了其在微藻培养和废水处理领域的优势,并对今后微藻生物膜培养装置的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不同的微藻培养体系对废水的修复能力、微藻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废水处理后微藻的回收与资源化利用,最后提出了微藻在处理废水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了未来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微藻在废水脱氮除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市政废水、工业废水、农业废水与厌氧废水的氮磷含量、特点及微藻应用现状,阐明了微藻对废水中氮、磷的去除原理,归纳了微藻藻株的单一藻株以及多种微藻混合培养或藻菌共同培养的筛选方法,简述了光照、营养元素、pH、温度等因素对微藻脱氮除磷的影响,总结了悬浮态培养系统与固定化培养系统2种培养系统的应用。认为在未来微藻相关研究应集中于各类培养系统中微藻的分布、微藻与基质、微藻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和传质规律等方向;进一步探究廉价且效果良好的固定化载体,高效率的微藻固定化反应器与解吸方法,以及多细胞共固定化生产方面的应用;开发微藻脱氮除磷与微藻制备油脂耦合工艺和微藻生物燃料在废水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辽宁化工》2021,50(6)
微藻目前在水处理领域日益广泛,微藻在使用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固定化和分离技术方面,对微藻的固定化技术、微藻的分离技术、微藻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发展微藻工艺的净化污水技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塑料在污水处理悬浮载体生物膜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钟世云  胡艳 《中国塑料》2004,18(9):84-89
介绍了塑料在污水处理悬浮载体生物膜工艺(MBBR)中作为悬浮填料的应用情况,讨论了悬浮填料对塑料的要求,悬浮填料制品的形状及其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目前塑料悬浮填料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动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聚焦于微流体技术在微藻生物柴油中的应用,归纳了限制微藻生物柴油商业化的技术障碍,重点介绍了微流体技术在产油微藻的筛选、鉴定、培养、采收、浓缩、脂质提取以及微藻原位酯交换中的应用进展,讨论了微流体装置在微藻生物柴油中发挥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微流体技术在微藻生物柴油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工艺。通过对移动床悬浮填料(YLXH-25悬浮填料)生物膜组合工艺与固定式填料(辫带式填料)生物膜组合工艺的比较,得出YLXH-25悬浮填料移动床生物膜填料与活性污泥法组合工艺对废水COD的处理效果较好。为进一步掌握生物膜废水处理技术,在小试试验的基础上,将有效容积扩大10倍进行YLXH-25悬浮填料移动床生物膜与活性污泥法组合工艺实验,为废水处理升级改造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8.
在能源紧缺的今天,生物燃料一直被认为最有潜力替代化石燃料。发展微藻生物燃料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综述了微藻生物燃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微藻的培养、收获、提取、纯化、转化等)及应用研究进展,指出了微藻生物燃料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微藻的培养决定着微藻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的生产成本,已成为规模化生产微藻的最大瓶颈。提出寻找廉价的培养基、提高微藻培养密度能够有效地降低其规模化利用的生产成本。综述了微藻在废水中高密度培养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水处理专利     
<正>专利名称:一种微藻光学生物污水处理装置申请号:CN201610582744摘要:本发明可以利用微藻生物膜光合作用可以生成过氧化氢,并且过氧化氢在光照条件下通过光化学反应转化成羟基自由基,很好的提高了微藻污水处理效果,同时,通过光导介质与粉末催化剂附着网相间布置的共同作用,可  相似文献   

11.
马国杰  常春  孙绍辉 《化工进展》2019,38(12):5323-5329
微藻比陆生油料作物适应能力强、光合作用效率高,在二氧化碳减排、水污染治理以及生物基喷气燃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本文从能源微藻规模化培养的影响因素出发,首先对影响微藻规模化培养的因素进行了综述,分别从生态学因素、气候因素、工艺因素和选址因素这四方面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微藻生物燃料所需土地、水资源和微藻培养新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能源微藻大规模培养的技术难点和障碍。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微藻生物燃料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讨了我国能源微藻培养潜在的产量和适合养殖地区,并对我国微藻生物燃料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国内外利用微藻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首先分析了微藻自身的概况,以微藻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是真正的环保可再生能源;其次对微藻制备生物柴油的现状做了进一步阐述,藻类生物柴油的生产技术仍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最后归纳了微藻生物柴油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的研究重点及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国内外研发微藻生物柴油的动态,预见用工业装置生产微藻生物柴油的技术近几年内将取得重大突破,微藻生物柴油产业将成为一个新兴的替代能源产业.我国微藻生物柴油产业化研究和国际水平基本同步,是一个全新的自主创新领域,提出应抓住微藻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机遇.对工业化生产微藻生物柴油的光生物反应器设计技术、微藻培养控制系统、配...  相似文献   

14.
施云芬  魏冬雪 《硅酸盐通报》2013,32(11):2286-2291
悬浮填料由于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吸附性,易于在其表面形成生物膜,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具有同时脱氮除磷性能,成为目前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悬浮填料表面生物膜脱氮除磷机理,不同条件对悬浮填料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以及当前悬浮填料应用于脱氮除磷的研究进展,和对悬浮填料同时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微藻因其脂质含量高,且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特性,已成为生产生物柴油的新兴原料,藻类燃料因此变成一个有吸引力的石油燃料替代品。目前,国内外关于微藻生物柴油的研究日益增多,且都有很大的发展,其产业化的进程也在逐步推进。本文对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基础研究、培养选择及微藻燃料工程过程的开发等一系列问题做了更新概述,指出了微藻作为商业原料需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微藻作为生物燃料在开发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微藻含有丰富的多糖、色素、不饱和脂肪酸等生物活性物质,介绍了微藻发展概况,综述了微藻活性物质在化妆品应用的可能性,以及微藻细胞破壁技术的发展情况。最后提出目前微藻应用于化妆品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展望,为微藻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与原料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固体材料表面黏附成膜是微藻细胞的一种生理特性。近些年基于微藻生物膜的生物过程,如生物膜贴壁培养和防附着技术受到了很多关注。微藻在固体材料表面的黏附受藻细胞与材料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建立黏附强度与材料表面性质参数间的关系对于通过材料选择来强化或控制微藻生物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工作的目的是揭示和明确材料亲疏水性对微藻黏附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双酚A环氧(EP)树脂表面亲疏水改性的方法。通过将亲水性的二乙醇胺(DEA)或疏水性的聚甲基聚硅氧烷(PMHS)加入到EP树脂中反应,EP树脂表面水接触角在36.80?~98.34?范围内可通过加入不同量的DEA或PMHS实现任意可调,材料的表面水接触角与DEA或PMHS加入量之间有线性关系。重要的是这种改性方法获得的材料,其形貌、结构、表面粗糙度等表面性质几乎没有变化,从而在研究和关联微藻黏附量与材料表面亲疏水性(表面水接触角)之间的关系时可以排除亲疏水性之外的其他表面性质的影响;其次,考察了小球藻和栅藻在不同亲疏水性材料表面的黏附行为,结果表明小球藻和栅藻在亲水性和疏水性材料表面均能黏附成膜,但在亲水性材料表面黏附更多更快;建立了微藻最大黏附容量与材料表面接触角之间关联关系,表明微藻最大黏附容量随材料表面水接触角的增大而线性降低,栅藻的表面黏附容量比小球藻大。  相似文献   

18.
尤星怡  丁鑫  黄勇  潘杨 《水处理技术》2020,46(5):102-105,110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以聚丙烯悬浮生物填料作为实验填料,在相同的条件下运行,分别对高负荷和低负荷下培养的悬浮生物填料的生物膜附着生长情况,去除COD、PO_4~(3-)-P、NH_3-N以及释放磷酸盐的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经过30 d的培养后,高负荷下培养的悬浮生物填料性能较好,2 h内对COD、PO_4~(3-)-P、NH_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4.4%、24.3%、29.5%,磷酸盐释放量为2.0 mg/L,其分泌的胞外聚合物含量远大于低负荷组,微生物活性较高,且培养时间短,能够快速启动,但30 d挂膜率较低,仅为8.6%。  相似文献   

19.
在固体材料表面黏附成膜是微藻细胞的一种生理特性。近些年基于微藻生物膜的生物过程,如生物膜贴壁培养和防附着技术受到了很多关注。微藻在固体材料表面的黏附受藻细胞与材料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建立黏附强度与材料表面性质参数间的关系对于通过材料选择来强化或控制微藻生物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工作的目的是揭示和明确材料亲疏水性对微藻黏附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双酚A环氧(EP)树脂表面亲疏水改性的方法。通过将亲水性的二乙醇胺(DEA)或疏水性的聚甲基聚硅氧烷(PMHS)加入到EP树脂中反应,EP树脂表面水接触角在36.80°~98.34°范围内可通过加入不同量的DEA或PMHS实现任意可调,材料的表面水接触角与DEA或PMHS加入量之间有线性关系。重要的是这种改性方法获得的材料,其形貌、结构、表面粗糙度等表面性质几乎没有变化,从而在研究和关联微藻黏附量与材料表面亲疏水性(表面水接触角)之间的关系时可以排除亲疏水性之外的其他表面性质的影响;其次,考察了小球藻和栅藻在不同亲疏水性材料表面的黏附行为,结果表明小球藻和栅藻在亲水性和疏水性材料表面均能黏附成膜,但在亲水性材料表面黏附更多更快;建立了微藻最大黏附容量与材料表面接触角之间关联关系,表明微藻最大黏附容量随材料表面水接触角的增大而线性降低,栅藻的表面黏附容量比小球藻大。  相似文献   

20.
微藻是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藻种特征形状不同,只有从自然水体中获得纯的目标藻种才能进一步开展藻种的选育和培养等研究工作。介绍了微藻的采集和分离方法,主要介绍了从自然水体获得单一纯藻种的步骤,重点描述了藻种的一些常用的分离方法和步骤,以期能够获得纯的目标藻种,为进一步的微藻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