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防止现浇地下管沟的变形缝发生变位,施工时经常在变形缝位置布设钢筋以提高其抗剪能力(抵抗其产生附加内力)。文章就以实验研究地下管沟变形缝处抗剪钢筋的力学性能和抗震延性,通过以抗剪钢筋布置方式、钢筋数量、抗剪钢筋锚入长度为参数,在整体结构缩尺模型上反复加载,得到试件的破坏形态和破坏现象、力-位移曲线及延性系数结果,从而得出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大小与抗剪钢筋配置数量成正比,抗剪钢筋布置的位置对极限承载力大小没有多大影响,但对延性性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国良 《金属制品》2002,28(3):18-20
钢筋混凝土用焊接钢筋网广泛应用于普通混凝土构件和现浇混凝土构件。其特点是具有间距尺寸准确 ,强度高 ,刚性好。承载力均匀 ,抗裂性能强 ,节省钢材等。介绍焊接钢筋网的生产工艺 ,探讨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根据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受力特点,破坏形态和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目因素性态和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目因素;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规范中规定的单向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转换成双向受弯构件计算公式,从而简化计算过程。同时,按照规范要求,采用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表达构件的承载力。通过计算比较表明:此计算方法可行,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4.
钢筋钢纤维增强部分砼梁裂缝宽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纤维砼应用于钢筋砼构件 ,能显著提高构件的抗弯、抗剪及延伸性能 .选取 8根试验梁进行了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 ,通过钢纤维对平均裂缝间距、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和钢筋应力的影响分析 ,提出了正常使用条件下与普通钢筋砼梁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相衔接的钢筋钢纤维增强部分砼梁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 .结果表明 ,部分地加入钢纤维的砼梁构件能达到全截面增强的效果 .实际应用中能显著减少钢纤维的用量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相似文献   

5.
对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受力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已有的节点试验资料,对YB规程、JGJ规程、我国梁柱节点专题组建议公式、AISC规范以及AIJ规范关于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JB规程直接考虑了轴力的有利作用,计算值与试验值整体吻合较好,但对于轴压比较大的试件以及高强混凝土试件,还需要进一步修正;我国梁柱节点专题组建议公式未对型钢混凝土柱-钢梁节点以及型钢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节点做深入研究,应通过更多的试验数据对其进行修正完善.  相似文献   

6.
针对空间管节点几何形式很多、受力复杂、影响节点承载力性能的因素也比较多等问题,对实际工程中常见的空间KKT型相贯节点的极限承载力性能进行了研究。基于数值仿真,主要采用ANSYS软件对空间KKT型圆管相贯节点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揭示了节点的承载力性能和破坏模式;着重分析和总结了重要几何参数对节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将此类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分析结果与规范中T型、K型节点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节点的破坏模式大多属于主管管壁塑性破坏;T型支管与主管外径比β1、K型腹管与主管外径比β2、主管径厚比γ对节点极限承载力有主要影响;KKT型相贯节点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与T型、K型节点承载力设计公式有些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对某高速公路中一跨8米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板底粘贴钢板进行理论分析,通过粘贴钢板前后桥梁各梁板极限抗弯承载力和极限抗剪承载力对比,发现粘贴钢板后原桥承载力提高了75%,但刚度提高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通过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外伸式端板连接的蜂窝钢梁-复合焊接环式箍筋混凝土柱组合节点的抗剪性能,得到如下结论:由于焊接环式箍筋的约束,三向受压状态下节点域的混凝土抗剪能力比钢筋混凝土节点混凝土的抗剪能力显著提高;外伸式端板连接型蜂窝钢梁-混凝土柱组合节点高强螺栓预压力的存在,使得节点域的混凝土开裂较少,改善了节点域的抗剪性能.  相似文献   

9.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轴压比和剪跨比是影响构件延性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短柱的延性很差,易发生剪切破坏而造成结构破坏甚至倒塌。为避免短柱脆性破坏,根据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常见的问题,正确判定短柱,对短柱采取构造措施,从而提高短柱的延性和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普通混凝土低剪力墙,内藏钢筋桁架、内藏钢桁架低剪力墙的模型试验研究,发现内藏钢筋桁架、内藏钢桁架低剪力墙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都比普通混凝土低剪力墙高,极限载荷分别比普通剪力墙提高29.1%和73.9%,延性系数分别比普通剪力墙提高31.9%和67.4%.这说明它们具有良好的弹塑性变形能力,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结构构件.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工程的质量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水利工程都是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会出现开裂的现象,遮掩就会造成混凝土内部的钢筋出现锈蚀,从而降低了混凝提砼结构的承载力和使用寿命。所以我们应该对水利工程中出现的砼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预防砼裂缝测出现,加强水利工程的使用安全。本文主要阐述了水利工程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及从不同方面总结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再生陶瓷混凝土的密度、劈拉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及其耐磨性能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再生陶瓷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抗折强度较普通混凝土有所降低,但耐磨性能好;再生陶瓷细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有所提高.因此,废弃家用和建筑陶瓷用于制作再生混凝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长度的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抗折和抗冲击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分别掺入纤维体积率为0.5%的六种不同长度的聚丙烯纤维,均能提高混凝土的破坏冲击次数和冲击延性指数;当纤维长度为35 mm时,纤维混凝土的破坏冲击次数较素混凝土提高近2倍;在混凝土中掺入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折强度降低,而混凝土的中心挠度显著提高,较素混凝土最多增加达1 mm,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韧性。  相似文献   

14.
轻型木桁架节点由齿板钉接,除了接合节点受拉伸以外,根节点和腹杆节点受到剪切与拉伸组合或剪切与压缩组合作用,因此对齿板连接节点抗剪能力的确定十分重要。本文参照我国现行木结构设计规范中有关"齿板连接节点试验"的要求,对M-20齿板极限受剪承载力进行了试验,确定了承载力设计值,并讨论了齿板主轴与荷载之间夹角的变化对齿板连接节点抗剪承载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盐田土壤按其机械组成分为三大类,即砂土、壤土和粘土。不同质地的土壤其抗剪性能各异。由于盐渍化的影响,盐田土壤中含有较高的盐份以及有机质,对其抗剪性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不同质地的盐田土壤抗剪性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软弱土是指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的细粒土,在黄泛地区分布广泛。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以其桩身混凝土强度高,适应性广,耐冲击性能好,穿透力强,具有承载力高,抗弯抗裂性能好,施工快捷、方便,质量稳定可靠,耐久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循环冻融尾矿颗粒的抗剪强度,通过对香格里拉某尾矿库两个时间段取样进行直剪试验以及电镜扫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是影响尾矿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同时,循环冻融条件并非是尾矿抗剪强度的破坏性因素,合理采用放矿速率及放矿方式,循环冻融条件将会提高尾矿材料的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18.
冻融破坏是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形式,目前主要通过马歇尔试件的劈裂强度在冻融环境下的变化情况来间接反映沥青混凝土的抗冻融破坏能力,未揭示出冻融破坏下沥青路面内部结构上的变化,如裂纹、空隙率的变化规律。因此,本研究中采用一种直观的方法来研究沥青混凝土的抗冻融破坏能力,主要是采用工业CT跟踪多孔沥青混凝土内部空隙率在冻融环境下的变化。结果显示沥青混凝土的抗冻融破坏性能与空隙率的分布有很大关系,总体上,在冻融破坏过程中,沥青混凝土试件内部空隙率明显增大的局部区域会造成混凝土局部或整体空隙率的显著变化,严重影响多孔沥青混凝土的抗冻融破坏性能。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不同体积率的聚丙烯粗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聚丙烯粗纤维对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无增强效果;对混凝土的劈裂抗拉、抗折及抗冲击性能有显著增强效果,当聚丙烯粗纤维体积率为0.50%~0.65%时,聚丙烯粗纤维对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和抗折性能增强效果最优,且纤维混凝土的抗冲击强度在试验范围内随聚丙烯粗纤维体积率的增加而增强,最高可提高2.8倍。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外加直流电法对四种常用直径的HRB400带肋钢筋进行加速锈蚀,对锈蚀后钢筋采用除锈剂进行除锈,钢筋除锈后进行拉伸试验,最后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拟合分析。研究发现:钢筋的名义屈服强度、名义极限强度随着钢筋质量锈蚀率的增大呈线性退化规律;同一直径钢筋的名义极限强度退化速率要明显快于名义屈服强度退化速率;大直径钢筋的名义屈服强度、名义极限强度退化速率比小直径钢筋要快,名义屈服强度退化速率随钢筋直径变化较为敏感,名义极限强度退化速率随钢筋直径变化不敏感。从而为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耐久性评估提供理论依据,为今后项目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