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周振兴 《山西建筑》2007,33(27):71-73
就概念设计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做一探讨,介绍了概念设计的内涵,对结构概念设计中的协同工作、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和结构整体性能控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结构概念设计是先进设计思想的关键,正确的结构概念设计可使结构更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2.
从结构概念设计的定义出发,详细阐述了结构概念设计的原则,并结合新疆石河子某高层住宅楼的建筑结构设计实例深层次的探讨了概念设计的原则,突出了在高层结构抗震优化设计中概念设计的作用,进一步证实了结构概念设计在当今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陈忠 《建材与装饰》2010,(8):117-118
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时,须做好概念设计。文章结合实际介绍了小高层住宅结构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利用整体性概念设计和构造性概念设计方法,加强小高层住宅结构的概念设计,提高结构设计水平,确保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4.
概念设计的意义和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慈勉  尹小明 《建筑技术》2005,36(8):626-628
通过阐述结构概念设计的含义、内容、依据及其意义,并从刚度理论,材料效用,协同工作原理三方面对结构概念设计进行多角度分析,体现了概念设计的重要性,指出在结构设计中应如何考虑和运用结构概念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历年来震害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概念设计,阐述了概念设计的定义,针对概念设计的重要性,归纳总结了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对结构设计人员合理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对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的应用的程度能够体现结构工程师在建筑结构设计上的专业水平,因此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就对此问题展开研究。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作了简要介绍,并在最后提出结构设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设计的不同阶段如何对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把握方面进行了论述,初步认识了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达到了推广学习、进一步掌握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高层建筑中结构概念设计的原理,结合榆林市某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实例,深入探讨了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本质,强调了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对建筑结构的创新设计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结构方案优化设计中的概念设计思想,并以图表方式梳理和归纳了结构规则性、结构体系、结构构件与连接等概念设计内容,方便设计人员理解和运用概念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概念设计的含义,强调概念设计在结构设计应用中的重要性及主要目标。探讨了结构概念设计在结构程序设计方面的定性控制和定量计算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层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剑飞  杨育人  朱卫新 《建筑技术》2009,40(10):931-934
对结构抗震设计来说,“概念设计”远比“计算设计”更重要,但为了创新,建筑师不会过多地考虑抗震的“概念设计”,因此不规则和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物越来越多,这是非常不利于抗震的,但结构师往往要做出让步。《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使得抗震的概念设计更具体、更明确,通过对条款和若干问题的的解析,结构师可以据此处理好建筑设计与结构安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永红 《山西建筑》2010,36(34):66-67
阐述了概念设计的定义,围绕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指出结构工程师在进行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时,应将其融入贯穿到结构方案设计、结构构件布置、计算简图抽象、计算结果分析处理中,真正体现概念设计在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周海燕  王亚萍  张晨 《山西建筑》2012,38(28):255-257
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阐述了土木工程专业进行抗震概念设计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高等教育中抗震概念设计理念的不足之处,并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的结构特点,探讨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在抗震概念指导下进行结构设计的能力,从而为毕业设计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天津大剧院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主要包括结构体系和抗侧力体系确定、结构计算分析、抗震设计、大跨度钢结构屋盖的支座选型及布置原则、波纹钢板应力蒙皮抗扭桁架设计及双向正交钢桁架结构的材料选择与节点构造、悬挂结构竖向振动分析等内容。多道抗震设防的概念以及重要构件基于性能设计的理念在结构设计中得以贯彻。  相似文献   

15.
王秋丽 《福建建筑》2014,(11):57-58
抗震设计是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抗震设计包括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其中抗震措施包含了抗震构造措施。正确理解抗震设计中的地震作用、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所对应的设防烈度是做好抗震设计的前提条件。通过对相关规范的学习对比,简单分析了地震作用、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的概念及他们所对应的设防烈度。  相似文献   

16.
从近几年震害总结中提出的结构性能设计理论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结构性能设计理论是从近几年发生的地震灾害中总结出来的设计理论 ,本文就结构性能设计理论的基本思想与基本内容 ,包括地震设防水准和结构抗震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构抗震性能等级划分、衡量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构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概念、抗震性能评价目标及其对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建筑结构设计当中墨守成规的现象,提倡采用概念设计思想来促进结构工程师的创造性,推动结构设计的发展。工程技术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运用抗震概念设计的优化准则及其相应的构造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8.
孙怀春 《山西建筑》2011,37(18):15-16
重点阐述了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让人们充分认识及明确抗震概念设计思想,归纳了抗震概念设计的原则,提出了有效的构造措施,进而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达到合理抗震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规范抗震设计思路主要是基于规则结构,要求耗能构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均匀进入塑性,这对于存在明显薄弱部位的复杂结构并不适用。为此,提出了一种预设屈服模式的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基本设计流程,通过整体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获得真实的结构构件刚度折减系数,可提高复杂建筑结构设防烈度地震、罕遇地震反应谱分析的准确度。对带薄弱层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进行算例分析表明,预设屈服模式方法可实现对复杂结构抗震设计由现有规范对不规则的控制转变为对破坏模式的控制,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复杂结构在超烈度地震下因薄弱部位失效而提前丧失承载能力的隐患,使结构安全储备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0.
钟国明 《山西建筑》2012,38(20):45-47
依据相关规范说明了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定义,在经历汶川地震的检验后证实了概念设计的重要性,并根据目前现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提出了有关概念设计的一些看法,以确保建筑结构设计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