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文对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进行了分类,对比了各自的优缺点,指出国内厂家和高校均以硬体式救生舱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后着重对此种救生舱的总体构成进行了说明,介绍了过渡舱、生活舱和设备舱的具体功能和内部设备;最后论述了几种固定和安放方式的利弊,指出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所在巷道的地质特点合理选择安置方案。  相似文献   

2.
3.
《煤矿机械》2013,(12):91-93
运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救生舱的三维实体模型,然后导入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中对瓦斯爆炸过程进行模拟计算,获得瓦斯爆炸冲击波在巷道内的传播规律。以KJYF-96/8型号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为实例进行分析模拟,得到救生舱结构的应力和位移随结构参数变化的规律,为舱体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简要分析了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热负荷的来源,介绍了目前国内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研发单位所采用的舱体隔热及制冷技术,并进行了优缺点分析。认为冰蓄冷系统在安装、移动完毕后不能立即投入使用,制冷系统不能实现无缝对接,且维护成本较高;液态二氧化碳节流膨胀制冷系统可在无任何外部动力的情况下,实现制冷、除湿、净化一体化,但其不适用于高温矿井,且二氧化碳一旦泄露,对人体将造成致命伤害,要求系统的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煤矿安全》2013,(10):119-122
对可移动式救生舱内人员的人体热平衡与水平衡进行了分析,计算了不同温度和湿度时舱内人员的散湿量、排汗率和皮肤湿度。分析与计算的结果表明,舱内温度和湿度设计值与舱内人员每天的饮用水供应量有关,应根据舱内人员的热舒适感和饮用水供应量确定舱内的温度和湿度设计值。在相同的温度下,采用较高的舱内空气湿度设计值可以减少空调除湿负荷,减少救生舱空调系统所需的蓄冷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方形(槽钢)和三角形(角钢)截面的加强肋,对其进行研究分析。采用SolidWorks建立救生舱模型并使用Simulation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救生舱的应力和位移云图,找出较优的截面形状,可以有效地提高结构强度,节约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7.
矿用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的舱体结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洋  崔金库  韩英  李锐 《煤矿安全》2012,43(6):81-83
为了提高救生舱舱体的抗灾变能力及加强避险人员遭遇二次险情时的自救,对矿用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的舱体结构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救生舱装备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煤炭技术》2016,(1):237-240
提出一种新型12人矿用可移动式轻型救生舱舱体结构。通过模拟分析方法检验其结构强度,并经优化处理,进一步提高了舱体适用于煤矿和非煤矿山井下的抗冲击能力,改型后,与同一断面尺寸的救生舱结构型式相比,总质量减轻约50%,在满足了结构强度要求的同时实现了轻量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KJYF-96/8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一体化装置,并对净化器药剂进行了选择、计算和真人试验。装置及选用的药剂能有效地控制舱内各类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并且具备了能耗低、体积小、操作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在井下瓦斯爆炸时承受冲击载荷,笔者对其舱体结构抗爆强度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和分析,得出了救生舱舱体结构承受正面冲击压力时的应力分布规律,以及救生舱结构能够承受的最大冲击压力,并针对危险区域,对救生舱舱体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舱体结构抗冲击能力比优化前提高了40%。  相似文献   

11.
矿井移动救生舱中蓄电池健康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震  史丽萍  戴广剑 《煤矿安全》2012,43(8):113-115
为了准确地对矿井用可移动式救生舱蓄电池的健康度进行预测,采用Elman神经网络方法对电池健康度预测建立模型,并通过遗传算法对预测模型中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根据浅度放电的测量数据进行蓄电池健康度的预测。结果表明:模型达到了对蓄电池健康度准确预测的目的,具有较高实用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救生舱用自救器选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化学氧自救器及压缩氧自救器的结构特点,并讨论在不同呼吸量下的2种自救器检验结果的差别及原因,得出结论救生舱内应配备化学氧自救器。  相似文献   

13.
张婷  李建平  白春华 《煤矿安全》2013,44(6):101-103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抗爆性能数值分析可为舱体设计和数值检测提供有力的修改依据。救生舱舱体各部件多为焊接连接,其处理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计算结果,基于有限元计算软件LS-DYNA,对救生舱单节舱体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焊接部位采用了ruled(壳单元)补接和实体单元点对点对接方式,结果表明:舱体最大位移Smax与ruled单元的厚度存在着负指数衰减规律。通过对比实体单元蒙皮和壳体单元蒙皮的最大变形结果,ruled单元厚度取3~5 mm时,二者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4.
任紫亭 《煤矿安全》2013,44(3):120-122
采用有限元的方案来对矿用救生舱的生存舱壳体的2种工况进行受力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和研究得出在三面受力和单侧受力作用下,均有相当数量的骨架杆件进入塑性区域,单侧受力作用下,塑性变形区域有所缩小。  相似文献   

15.
张强  巴茵  郝亮 《煤矿机械》2012,(9):225-227
概述了我国煤炭开采中安全事故多发的事实,发展煤矿救援设备迫在眉睫,具备现实意义。介绍了提升式救生舱的发展现状,列出SYLRC-550M救生舱的一些性能参数、工作原理及关键结构。展望了煤矿救生设备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有限元软件AUTODYN,运用流固耦合原理,分别对矩形截面,圆形截面,拱形截面救生舱进行爆炸模拟分析,得出这3种不同截面救生舱在爆炸流场中表面冲击载荷分布。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在相同条件下,这3种救生舱中,拱形截面救生舱表面冲击载荷最小。  相似文献   

17.
桑岱  孙淑凤  胡洋  宋魏鑫  王立 《煤矿安全》2012,43(4):161-164
国内煤矿安全形式严峻,发展救生舱技术刻不容缓。救生舱为矿难受困人员提供避险场所。舱内空间封闭,人体代谢热湿负荷若不及时消除,将危及生命,必须配备空调系统保障生命安全。结合国内外救生舱技术最新应用现状,对比分析分体式空调、液化气相变、压缩空气和冰蓄冷等空调方式,对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煤矿救生舱将成为矿工井下逃生的重要设备,其结构强度直接决定了矿工的生命安全。为提高救生舱强度,在ABAQUS环境下建立了救生舱的有限元模型,使用显式积分方法得到了在煤矿瓦斯爆炸时的压力对救生舱的影响。救生舱的最大应力出现在角落应力奇异处及肋板中部部分区域并达到了屈服强度,但救生舱的总体应力大小在允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一种矿用救生舱相变材料与蓄冰复合制冷系统。通过实验验证出一种较好的相变材料与冰复合制冷体系;测试了内壁安装无机相变材料的救生舱传热系数较原先仅有保温材料的救生舱传热系数小0.425 W/(m2.K);顺利通过环境温度:55℃,24 h;30℃,82 h模拟真人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