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薛卫  耿琳  郑超  谢伟朋 《测控技术》2021,40(9):16-23
纵观世界装备试验鉴定技术发展,美军拥有庞大的试验鉴定靶场、雄厚的试验鉴定技术基础、先进的试验鉴定理论、相对完善的组织管理体制,其装备的试验鉴定水平和能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研究美军试验鉴定技术发展现状,预测其在未来一个时期内的发展趋势,总结其发展特点与规律,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对于我国装备建设发展、试验鉴定能力提升和靶场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对美军试验鉴定技术发展历程、管理体制与规划计划进行介绍,凝练其在试验鉴定技术发展需求中生成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思考建议,以期对我国装备试验鉴定技术发展提供一定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武器装备试验鉴定在武器装备研制过程中作用地位越来越重要,必将会在理念、方法与组织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做好新时期武器装备试验鉴定工作研究空前紧迫。通过对试验鉴定、数字化、数字化转型等内涵的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装备试验鉴定数字化转型的理解。从装备试验鉴定呈现的实战化、一体化、多样化、周期化的四个特点角度出发,分析了实现数字化试验鉴定所存在的提高实战化水平需求、一体化试验鉴定需求、多样化试验任务需求、试验场试验需求等四种需求,并总结形成数字化试验能力、数字装备鉴定定型能力、试验鉴定数字化管理能力和构建数字试验场能力四种核心能力目标,为试验鉴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自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以来,世界各国在智能领域动作频繁,军事化应用明显有加速之势,给装备保障带来了变革性发展的机遇。紧密围绕作战-装备-技术-保障之间的依托关系,从作战需求、装备特点、装备设计、诊断测试和技术驱动等五个角度梳理了装备保障发展的关键因素,给出了装备保障60余载发展历程的诸多原因和显著成果;通过对未来作战模式和未来作战平台保障需求的前瞻性判断,分析了未来作战需求和装备牵引装备保障转变的典型技术特征;并在装备保障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装备保障智能化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国内装备保障智能化发展探索了一个可能的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为加快形成多域联合作战能力,美空军将"像作战一样训练"的理念推广应用到新技术、新战术、新能力的试验中,创新推出了"橙旗"、"翠旗"、"黑旗"3个新的以"像作战一样试验"为核心理念、相互联动、三位一体、试训结合的"试验旗"系列演习,为加快研制"天生联合"武器装备体系和快速形成全域作战能力提供重要平台和手段;文章介绍了近年来美空军频繁开展"试验旗"系列演习的实情;分析了"试验旗"成功实施背后的理论方法和能力基础;最后从转变理念、完善机制、整合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对推动我国武器装备试验鉴定工作发展的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5.
郭永金 《测控技术》2020,39(10):150-155
随着无人技术、智能技术的深化发展,无人潜航器、无人水面艇、水下预置武器、无人机等海上无人装备作战能力不断增强,在海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分析了海上无人装备任务场景、作战样式、作战特点和能力需求,梳理了装备发展趋势和技术瓶颈难点,围绕海上无人装备体系能力的生成和应用,提出了开展无人装备体系建设的若干建议,以期抛砖引玉,共同应对未来智能海战的颠覆式变革。  相似文献   

6.
地面无人武器装备是未来陆战场无人作战的骨干装备,承载着引领陆战武器装备发展转型和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重要任务。装备试验是把好装备质量和作战适用性的重要关口,针对地面无人武器试验需求,详细设计了虚实结合的地面无人装备试验平台原型系统,主要包括中间件子系统、在线资源管理子系统、想定编辑子系统、导调控制子系统、虚拟战场仿真子系统,给出了虚实结合的地面无人装备试验平台原型系统部署方式,以及支撑地面无人武器装备体系运用的综合试验典型应用模式,从而为开展地面无人装备体系试验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近年,航天业务网完成了IP网络化改造,为装备运行管理创造了信息化环境,随着新技术的逐步应用,为实现我国航天装备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发展转变,自动化运行必将成为未来航天装备管理的主要模式。本文结合航天测控运行管理现状,分析了测控装备自动化运行需求,提出了基于智能计划管理的自动化运行理念,并在此基础上,从自动化运行的模式、关键技术等开展了技术研究,并结合航天装备运行管理系统的建设,简要介绍了计划管理的初步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航天器数量增加以及广泛应用,提高我国航天领域健康管理技术水平的重要性日趋凸显。本文针对我国航天领域健康管理技术体系不完善,航天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能力较弱,缺少健康管理系统设计、验证技术和工具等问题,设计了航天器天地一体化健康管理平台,建立了航天器健康管理技术体系框架,探讨了航天器健康管理设计开发和验证技术,构建了航天器天地一体化健康管理系统,为最终形成未来我国航天器设计、开发、验证与运行管理过程中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解决方案,解决未来多航天器全寿命周期综合保障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技术探索。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军机使用试验与鉴定阶段飞行试验过程中的作战有效性评估问题,提出了基于DoDAF的使用试飞设计方法,设计了基于组件和交战行为时序描述的作战想定设计方法,形成了军机使用试飞作战想定组件库;设计开发了专用软件,实现了作战有效性向装备指标的映射以及面向任务的综合试飞;提出了基于5步法的军机作战效能定量评估方法,解决了军机作战有效性定量评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装备逐渐应用于军事各个领域,智能装备的有人测试保障模式将逐渐向无人化测试变革。针对未来无人化作战和无人化智能装备的特点,从智能装备无人化保障的角度,分析了未来智能装备无人化测试技术的需求,阐述了无人化测试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现状。同时,结合未来加强该技术方向研究的发展建议,提出了一种未来智能装备无人化测试的新技术手段——认知机内测试的概念,阐述了其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为未来无人化测试技术的研究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作战环境的日趋多样化,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军队努力建设的重要作战域,网络空间作战能力也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作战能力。如同制海权、制空权、制天权一样,争夺制网空权也将逐渐演变成为世界军事强国维持军事绝对优势的重要战略组成。文章从概念、技术和装备层面入手,分析了军队网络空间作战能力的基本建设情况,以期对网络空间技术开发,能力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电子装备在研制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测试设备通用性差、测试过程管理缺失等共性问题,改变当前单机测试孤立的测试作业模式,在进行测试标准库建设的基础上,参照物联网设计思维,网络化可配置综合测试平台基于B/S架构实现,将测试对象、测试仪器作为物联网中的传感节点来进行采集控制,结合可配置共性测试技术与信息集成技术,在网页上统一实现了测试任务管理、测试文件配置、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结果评估,实现了电子装备的各个测试阶段的联网检测与集成管理;测试平台形成了基于测试知识积累的高效测试产出能力,可缩短测试开发周期,提高测试效率与仪器利用率,提高测试数据利用维度,加强计划与质量管理,为电子装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3.
低速增压风洞是满足我国航空工业科技发展而建设的一座气动力重大基础试验设施;为了保障该设施的高效率和可靠地运行,以各机电设备、电气测控设备、机械装置为对象,根据其故障模式和故障特点选取合适的监测点,获取实时工作状态数据,再以数据为基础,进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故障预测,实现预先性决策和针对性快速维修;基于OSA-CBM+体系构建的风洞健康管理系统,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对试验数据的有效性进行实时判定,并实现了风洞装备由事后维修向视情维修转变;实现了装备从使用、维护、管理模式由分散式管理向集约式管理的转变;实现了装备系统故障诊断、预测及判读从人工智能向机器智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处于从航天大国成为航天强国的重要阶段,航天元器件自主可控关系到国家制造能力的提升,但由于我国国产元器件发展起步晚、技术差、可靠性不高,因此亟需建立一套较完整的元器件应用验证方法进而加速国产化替代工作。在此通过对元器件生产过程要素评价、功能性能验证、质量可靠性验证、应用适应性验证等多维度综合评估,建成面向产品维度、过程维度、体系维度的系统协调、融合开放的质量能力体系。采用该应用验证体系对国产ADC类器件HWD976进行测试,测试结果SNR为74.3213dB,SINAD为73.6524dB,SFDR为79dB,满足设计之初需求。该方法为支撑后续国产化替代产品的质量保障和应用可靠性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加速推动我国航天装备自主可控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在轨卫星数量与日俱增,航天地面测控资源日益紧张,地面站现有的球面共形相控阵存在极大的阵面资源浪费,针对地面测控站阵面波束资源的调度分配可以有效利用现有阵面资源,为日后数量更庞大的航天测控任务需求增加资源裕度,为此需要对中国在轨卫星相对阵面的分布情况进行可见性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STK与Matlab互联的仿真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中国在轨卫星实时TLE数据,通过Matlab对STK控制仿真卫星相对地面站的分布及可见性,并把仿真数据存入Matlab,进一步仿真卫星对子阵的可见性,统计对各子阵的可见性结果;仿真结果得出了球面阵上各子阵在全天时刻的可见卫星数量以及资源较为紧张的子阵分布,该结果可以为球面共形相控阵波束资源调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十四五”规划对“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我国各大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迅速。然而,如何衡量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发展质量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电力需求变化就是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风向标”和“晴雨伞”。本文从电力大数据出发,围绕我国数字化发展的内涵,从资源集聚度、发展活跃度、未来可塑性三个维度构建了城市数字化发展指数体系,并基于上海市3.2万多家重点企业和上海市数字化基础设施数据进行了指数测算,探讨了电力数据在数字经济下的分析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发[2015]9号文颁布三年以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规则运行日趋完善,售电侧改革稳步推进,传统趸售式电力营销模式已发生根本性改变,售电企业作为电力市场新兴要素应运而生,备受社会关注,众多社会资本竞相进入售电行业,售电同业之间竞争愈演愈烈,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形势下售电企业立足电力市场的关键在于提供优质的售电及相关衍生服务,而在激烈的电力营销市场竞争中,如何转变电力营销观念、如何创新市场营销模式建设、如何构筑稳定客户关系管理机制已成为当前售电行业经营发展所共同关心的大趋势,已成为在激烈电力营销市场竞争突围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对新电改下市场营销模式建设及客户关系管理进行浅析,旨在为售电企业运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预测和健康管理(PHM)是提升装备战斗力水平的重要保证,在装备设计阶段并行开展可测性设计是提高PHM能力的主要手段,而PHM技术的验证和评估是建立诊断与预测系统可信度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首先给出了面向PHM系统验证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分析PHM指标的验证方法和技术框架。后面给出的PHM系统验证的指标体系,最后,点明了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验证与评估方法要关注的问题,明确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乔浩  战仁军  林原 《控制与决策》2020,35(8):2042-2048
武器装备体系(weapon system of systems,WSoS)能力规划是武器装备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履行使命任务时,可出动的兵力以及携行可支撑能力的武器装备数量是有限的,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效能价值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规划方法.统筹考虑作战中各项任务能力需求,结合支撑不同能力的武器装备与相应装备数量之间的关系,快速给出不同规模部队的能力规划方案.以使命任务为牵引,分析能力需求,建立归一化作战能力效能模型;基于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给出考虑风险因素的作战能力效能价值函数;以装备单位数量为约束变量,构建基于效能价值的体系能力规划模型,对其求解可得出使体系效能价值最大的武器装备能力规划方案.最后,以武警部队担负的反恐处突作战任务为例,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