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代大学生已然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元、多角度多层次的精神面貌,思想活跃、独立自主、诙谐机智、标新立异也已经是他们普遍的个性标签。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保持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文章从保持文化自觉、独立思考与理性判断、拓展文化视野与培养创新意识等方面探析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首先论述了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我们所自信的文化;阐述了借助文化自信能够促进高校师生党员树立并坚守高尚的理想信念;从以自信文化促进师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以文化自信促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有效开展,以讲“中国故事”的校园文化促进自信文化的传播,以课程中的自信文化促进师生党员理想信念的培养这4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基于文化自信视野开展高校师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作为"软实力"的文化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国的重视。我国也将文化建设与繁荣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和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在文化建设方面,需要澄清文化的涵义,明确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内涵与实现路径,进而明确文化建设的方向。应坚持从实现文化自觉入手,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建设重视传统、融合外来、着眼将来的惠及大多数人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政治质素、理论素养和综合素养的主阵地,肩负着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和优势,阐述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三个要素方面,探寻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中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文化自觉、强化文化当担、坚定文化自信,为其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指引;并据此提出了文化自信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加强对健身气功文化的发掘与阐发,分析其在高校教育空间的表达方式,是实现中华文脉赓续继替及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为此,从“道家养生”的文脉出发,认为:“文化承载”是高校健身气功课程改革之本,“文化自觉”则是改革之路,从课程文化建设、目标设计、结构优化、内容整合4个方面可扩展其文化的现代性和生长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中国人特有的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贯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生成具有独特的历史逻辑。古代中国"世界中心"论是明清时期的文化自负;近代频繁的战争打开国门,中国人面对西方文化出现文化自卑;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指引下,中国人开始形成文化自觉;改革开放后,在高度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树立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历史逻辑表明:文化自信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7.
根据辅导员队伍职业化需要,培育良好的辅导员队伍文化成为高校大学生辅导员队伍工作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积极构建"学习型"的高校辅导员文化体系,二是积极创造条件营造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文化的良好氛围,三是努力构建具有鲜明"人文关怀"特色的辅导员文化体系,四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辅导员梯队。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之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作为教育主阵地之一的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围绕英语专业语言文化类课程的性质、特点,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分析了目前英语专业语言文化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并从"文化自信"视角提出了坚持价值引领、立德树人的改进措施,旨在为英语专业语言文化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科学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柱,足够的文化自信能够开发出具备根基的创新性思维。培养研究生的文化自信,是高校加强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分析当代研究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具体表现及主要原因,构建文化自信,加强研究生思政教育,既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文化自信是主体的基础性自信。要把培育文化自信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去,注重日常打基础,开展好大学生自愿者活动和课外研读经典活动。  相似文献   

11.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主力军,肩负着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重任。高校应重视选拔、培养、管理辅导员队伍工作,注意把好辅导员队伍准入关,选用的辅导员既要有学历,又要有廉洁文化的定力;注意把好辅导员廉洁绩效考核关,探索学生、同行、社会综合考核方法。学工部门应积极发挥协调和管理作用,组织有益的社会活动,树立先进榜样,以点带面,使高校辅导员廉洁文化建设常态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微博、微信为载体的微媒体新时代已经到来,为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生成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哈尔滨市三所高校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的方法,从新媒体的使用情况、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情况、对中西方文化及其冲突的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大学生文化自信普遍不足,亟待加强。由此,从积极推进微媒体平台建设、掌握微媒体传播话语权、加强微媒体媒介素养教育、打造数字化和信息化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特点,多途径有效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是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是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面临的若干问题,从推动深层文化认知、建设校本化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培养高度文化自信三个方面提出了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高校文化安全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青年学生的教育者,肩负着维护高校文化安全的神圣责任。教师应当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身体力行,自觉引领校园文化前进方向;日常教学活动中努力实现文化安全教育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培育校园先进文化;善于提升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判断和鉴别能力,有效回应全球化冲击。  相似文献   

15.
文化自觉是高职教育追求内涵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应自觉把文化建设过程和文化育人过程有机结合,在师生文化自觉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推进高职院校文化自觉机制建设,丰富高职文化内涵,形成高职教育自有特色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当前"互联网+"时代,复杂多元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对文化自信教育存在巨大的影响.在分析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的基础上,对文化自信培养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不但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而且有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目前针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现状,需寻求其存在的主要原因,并探求其解决路径。必须将文化自信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此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实现高校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保障,是有效抵御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和颠覆的主要方式,也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定文化自信。高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高校校园文艺活动,大力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繁荣,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主体对于自身精神的确证,是关乎这个民族未来发展的。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体现在,文化自信成为考量中华民族主体自身根源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华民族维系几千年是中国文化强大生命力的表现。从文化自信的历史面向与现实面向而言,文化自信要联系中国文化自身的独特性与根源性,即中国文化是生命有机体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特性不同于西方,构成文化自信的历史面向;文化自信还要有现实面向,文化自信离不开主体的培养,这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融汇各种思潮是文化自信的现实面向。  相似文献   

20.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以及对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持有的坚定信心。儒家孝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儒家仁礼思想的根本所在。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承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社会职能,当前应从文化自信的视角出发,审视孝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发掘孝文化的多重育人价值,构建"六化"实现路径,培育具有孝德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