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多年试验资料,针对石羊河流域干旱缺水的实际,分析了玉米控制性交替隔沟灌溉的高产需水量与需水规律,为拟定玉米的高产灌溉制度提供了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控制性交替隔沟灌溉玉米,生育期灌水2100m3/hm2,需水量4185~4275m3/hm2,产量可达13000kg/hm2左右,水分利用效率达2.8kg/m3以上。在保持高产水平条件下,较常规沟灌灌水量减少30%以上,耗水量减少12%以上,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是一种经济可行的节水高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控制性作物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的理论与试验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3  
康绍忠  潘英华  石培泽  张建华 《水利学报》2001,32(11):0080-0087
本文对控制性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的概念及其理论依据进行了论述,并通过盆栽玉米、大田玉米、梨树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等试验对控制性作物根系分区交替灌溉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控制性根系分区交替灌溉,可以达到以不牺牲作物光合产物积累、减少棵间蒸发和作物蒸腾耗水而节水的目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它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灌水技术,可进一步在干旱缺水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交替隔沟灌溉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节水机理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综合国内外多学科研究成果,从田间储水效率、土壤储水与根系吸水间的转化效率、作物叶片气孔行为和光合产物在作物不同器官之间的运转等方面,论述了交替隔沟灌溉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节水机理。结果认为,采用交替隔沟灌溉技术,棵间蒸发明显减少,作物叶片的气孔行为得到了优化,蒸腾速率降低,而植株的光合作用没有受到明显影响,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得以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根据多年试验资料,针对民勤干旱缺水,无霜期短,苦咸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低的实际.研究提出了超早熟区苦咸水灌溉棉花节水高效生产技术,即低拱棚种植技术、地膜覆盖技术、足墒播种技术、矮杆密植技术和控水灌溉技术等。试验证明:苦咸水区发展地膜棉花节水高效,籽棉产量达4300~4800kg/hm2,净效益19560元/hm2,水效益达4.74元/m3,是春小麦的4.56倍,春小麦-玉米“带田”的4.69倍,瓜类的2.14倍。发展低拱棚地膜棉花是苦咸水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措施,其籽棉产量达6000~7500kg/hm,净效益可达26505元/hm2,是春小麦的4.6倍,“带田”的2.86倍,瓜类的2.93倍;水效益662元/m3,分别是春小麦、“带田”、瓜类的6.37倍、6.55倍、3.15倍。发展低拱棚及地膜棉花是苦咸水资源高效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也是干旱缺水区水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民勤沙漠绿洲灌区干旱缺水,无霜期短,是棉花超早熟区。采用地膜覆盖技术、足墒播种技术、矮杆密植技术和控水灌溉技术等,是苦咸水资源高效合理利用的重要途径。地膜棉花节水高效,籽棉产量4300.5~4800.0kg/hm2,净效益达1304元/hm2,是春小麦、“带田”、“瓜类”的2.10~3.33倍,水效益达4.74元/m3,是其它作物的2.14~4.69倍。发展地膜棉花,既节水又高效,是苦咸水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措施,也是干旱缺水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水量零增长或负增长,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时空交替模式下咸淡水灌溉对土壤盐分及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在河北南皮对夏玉米4个生育期(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采用微咸水(4 g/L)、淡水(1 g/L)进行咸淡水交替隔沟灌溉的遮雨测坑试验。根据不同的咸淡水灌溉模式组合,分为4个处理:处理1-全生育期4条沟均为"淡咸淡咸"交替沟灌;处理2-全生育期沟1和沟3均灌淡水,沟2和沟4均灌咸水;处理3-全生育期沟1和沟3淡咸交替,沟2和沟4咸淡交替;对照CK处理-全生育期4条沟均为淡水灌溉。结果表明:夏玉米收获后,各处理土层土壤盐分和离子累积程度大小关系为全生育期灌淡水的CK处理咸淡水交替隔沟灌的处理3 咸淡水固定隔沟灌的处理2和淡咸淡咸交替灌的处理1;较全生育期淡水处理,咸淡水交替灌溉减产率为24. 8%,咸淡水固定隔沟灌溉减产率为22. 1%,咸淡水交替隔沟灌溉减产率为11. 3%;在全生育期相同咸淡水灌溉量的情况下,选择咸淡水交替隔沟灌溉方式土壤盐分累积量最小,较全淡水节约淡水量50%。可为缺乏淡水资源的华北平原灌区夏玉米灌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黑龙江西部风沙土区多风少雨,春旱严重,粮食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低等实际问题,于2009年在黑龙江省杜蒙县进行了交替隔沟灌溉条件下的玉米耗水规律及其产量的试验研究,为当地节水农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试验表明,玉米整个生育期内拔节—抽雄期耗水量最大,日耗水量在抽雄—灌浆期最大。交替隔沟灌溉在适宜的灌水量水平下,产量增加显著。本试验中产量最高时,生育期灌水定额分别为苗期325 m3/hm2、拔节期300 m3/hm2、灌浆期400 m3/hm2。各生育期耗水量分别为播种—苗期38.92 mm、苗期—拔节91.14 mm、拔节—抽穗100.00 mm、抽穗—灌浆65.49 mm、灌浆—乳熟53.28 mm、乳熟—收获33.35 mm。  相似文献   

8.
宁夏红寺堡扬黄灌区农业灌溉用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宁夏红寺堡扬黄灌区灌溉面积变化、用水水平、水量调配分析得出:2012年灌溉面积4.22万hm2.超出调概面积14.5%,粮食、经济作物、林草、其他作物灌溉比为5.1:2.7:1.3:0.9,2010-2012灌溉比例基本保持稳定.玉米在各干渠种植面积较大;2010-2012年灌溉用水5713m3/hm2,与设计灌溉定额基本一致,灌溉需水量随着灌溉面积的增加呈现线性增加,各泵站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差异显著(Sig〈0.05);7月份灌溉引、用水量占比例最大,分别为24.8%~26.6%、25.3%-26.6%,冬灌引、用水量比例最小,分别为4.1%一6.0%、3.8%~5.7%。典型于渠在灌溉期内存在超出设计流量运行时段,对干渠用水安全造成隐患;红寺堡扬黄灌区存在总体规模超出设计规模、种植结构单一、管理自动化程度低、泵站实际提水量超出或低于设计提水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5节水高产灌溉制度分析5.1灌溉定额作物灌溉定额取决于作物需水量和需水规律以及作物生育期内的降水量,在地下水埋藏较深,不计地下水补给量和旱作物灌溉时不允许发生深层渗漏,作物生育期灌溉定额可表示为:式中M——生育期内灌溉定额;ET——全生育期需水量;P0——生育期内有效降雨(总降水量的0.8倍);W0、We——播种前、收割后土壤储水量(采用综合评判的两个最佳结果的平均值),m3/亩。依据1988-1992年5种作物综合评判最佳结果及节水高产需水量的上下限,以(4)式分析计算最佳灌溉定额为春小麦223.3-307.7m3/亩、“带田…  相似文献   

10.
沙漠绿州灌区主要粮经作物需水规律及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沙漠绿州灌区干旱缺水、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的特点,以多种粮经作物为研究对象,以非充分灌溉理论为依据,以节水高产高效优质为目标,应用边际分析和水士平衡原理,采用回归分析和综合评判方法,分析确定了作物在适度水分奇缺和较高农艺水平条件下的节水高产需水量及规律、高产土壤水分条件、最佳灌溉定额、适度水分亏缺利于增产的作物生长期和充足供水条件下的高产生长期,拟定了小麦达“千斤田”,“带由”达“吨粮田”,瓜类高效优质,棉花早熟优质达100kg皮棉的灌溉制度,提出春小麦早期、“带田”玉米后期、瓜类座瓜期、棉花现蕾后适度水分亏缺利于高产优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汾河灌区地面水资源缺乏,必须走开发利用地下水的道路。而地处汾河灌区下游的三坝灌区浅层地下水又属于劣质高矿化度水,进行农田灌溉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研究成水灌溉是开发利用咸水资源的重要问题。试验说明,只要控制咸水灌溉的土壤全盐量、土壤水分、土壤相对溶液浓度指标不超过作物耐盐限度,适当地利用咸水灌溉可以保证农业增产。试验冬小麦、春玉米、棉花三种作物用咸水灌溉是比淡水灌溉减产,但比不灌溉的旱作增产,分别地产60.0%、33.7%、30.2%。  相似文献   

12.
宁夏半干旱区玉米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促进宁夏半干旱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针对宁夏扬黄灌区规模推广玉米大田滴灌缺乏相关滴灌灌溉制度的突出问题,采用大田小区对比试验与示范区技术应用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玉米裸地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在综合分析玉米生育期灌溉定额、土壤含水率变化、耗水量、作物产量、水分生产效率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玉米生育期滴灌11~12次、灌水定额300~450 m3/hm~2,灌溉定额4 200~4 425 m3/hm~2的滴灌灌溉制度。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大田滴灌目标产量15 000 kg/hm~2,水分生产效率达到3.0 kg/m3,玉米滴灌较大田畦灌可提高经济效益3 735元/hm~2,同时节水1 800 m3/hm~2、节水30%以上。  相似文献   

13.
阿城市截止2000年底,水田面积16492hm2,其中江河、水库等自流灌溉面积8150hm2,占水田灌溉总面积49 3%;各类抽提水灌溉面积8343hm2,占水田灌溉总面积的50 7%。据初步统计,无论是民办灌区还是国营灌区,自流灌多年平均亩灌溉定额为1100~1500m3,最大值为1800m3左右,单位面积用水量居高不下,造成亩用水量浪费500~900m3,浪费水现象十分严重。该市目前水田灌水方式绝大部分依然是采用活水串灌的方式。这是一种陈旧的灌水方法,缺点很多,一是排灌水时间长,用水量大,有些水白白流掉,排水量大,不能很快排水晒田;二是肥料易流失,使药剂不能很好发…  相似文献   

14.
灌溉条件下超根层黄土中水盐运移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原灌区灌溉条件下超根层黄土中水盐运移试验成果分析表明:水分分布在埋深1.8m和7.8m附近具有2个明显的峰值带;盐分在土壤表层、3.2m和7.8m附近有3个峰值带。其原因是黄土的岩性、表层土的蒸发和灌溉水入渗的微孔隙渗流形成峰值带的综合作用的结果。灌溉入渗水运移具有微孔隙渗流和优先流的双重特征,优先流运移迅速,微孔隙渗流集中湿润峰运移缓慢;在盐分随水运移的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低值带盐分产生吸附和高值带盐分被淋洗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遗传算法的冬小麦优化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时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中目标函数高度非线性的特点,建立了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作物最优灌溉制度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提出了有条件的随机生成初始种群方式来处理线性约束条件的策略.对武嘉灌区冬小麦不同水文年的最优灌溉制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平水年冬小麦灌水2~3次为宜,总灌水量为900~1350m3/hm2;偏旱年灌水4~5次为宜,总灌水量为1 800~2 250 m3/hm2;特旱年灌水5~6次为宜.总灌水量为2 250~2 700m3/hm2.  相似文献   

16.
经过对三屯河灌区3种作物灌溉制度的监测发现,制种玉米在整个生育期内需要灌水9次,灌溉定额为4 422. 05 m~3/hm~2,有些偏高;葡萄在整个生育期内灌水13次,灌溉定额为4 169. 63 m~3/hm~2,比较适宜;籽用葫芦在整个生育期内灌水10~11次,灌溉定额为3 285. 75 m~3/hm~2,比较适宜。该项研究成果对于昌吉市三屯河灌区3种作物灌溉制度的合理优化有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1灌区概况河北省石津灌区地处河北平原中南部,是河北省最大的以农业灌溉为主、兼发电和城市工业供水的大型灌区,工程控制土地面积4144km2,设计效益面积16.67万hm2,受益范围包括石家庄、衡水、邢台3市的14个县(市).灌区主要灌溉作物为冬小麦、棉花等.石津灌区的水源工程为滹沱河上的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两库总库容为27.8亿m3,兴利库容为12.4亿m3.石津总干渠引水口在黄壁庄水库,多年平均引水量为6.6亿m3,多年平均农业用水量5.1亿m3.灌区实行三级管理、两级核算.石津灌区管理局隶属河北省水…  相似文献   

18.
河套灌区发展节水灌溉要因地制宜,总体目标的实现应该分阶段进行。用灰色理论进行河套灌区的水资源供需分析,预测2010年节水潜力为10.30亿m3,2020年为13.81亿m3。灌区节水潜力有:采取工程措施、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开采浅层地下水、改进地面灌溉方式、发展灌水技术、提高灌区节水灌溉管理水平等。  相似文献   

19.
高扬程多梯级泵站提水灌区灌溉用水管理信息处理关键技术包括灌溉管理及灌溉预报技术、优化管理技术、G2模拟仿真开发系统。灌区灌溉用水管理控制系统主要是渠道太阳能自动控制关键设备及技术。使用这项技术,可以避免因信息不灵、调度不便而造成的水量浪费,同时可以适时适量地满足作物用水需求,节约灌溉水量,减少渠系维修、管理费,可节水20%,扩大灌溉面积25%左右。使我国大中型提水灌区的水管理水平在短时间内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摘自《中国水利报》)高扬程多梯级泵站提水灌区用水管理调度技术  相似文献   

20.
位山灌区年均灌溉水量占降雨量的1/3,灌溉是位山灌区作物需水的重要水源补充.对灌区地下水位空间分布特征与长期变化趋势的分析表明,引黄灌溉是位山灌区现状地下水位特征的重要成因.采用农田尺度的水循环模型Hydrus-1D定量分析了灌溉对地下水位的影响,认为若不进行灌溉,灌区地下水位将比进行灌溉时低接近1m,且作物生长将受到胁迫.灌区节水途径可包括加强节水改造、改进灌溉方式以及调整灌溉频率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