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使用准平行紫外光束仪测定了重庆城北污水处理厂终沉池出水中粪大肠菌群的紫外线响应曲线,验证了常用剂量下紫外线辐照强度与时间的互为倒数关系,并对验证微生物和商业UV消毒反应器紫外线剂量分布模式的选择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当进水粪大肠菌群的浓度取3.0×106MPN/L时,与104MPN/L和103MPN/L两个排放标准对应的目标紫外线剂量分别为11.3mJ/cm2和15.8 mJ/cm2,对应的REDMS2分别为28.2 mJ/cm2和40 mJ/cm2。分析发现,当使用等效生物验证剂量(RED)方法确定紫外线消毒系统的处理能力时,进水粪大肠菌群浓度为107MPN/L的取值过于保守,会造成设备处理能力过度富余。 相似文献
2.
超声预处理强化紫外线消毒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超声预处理强化紫外线消毒效果,并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了其强化机理.结果表明,无论是单独紫外辐照还是超声预处理/紫外辐照,紫外辐照剂量与大肠杆菌灭活率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进行超声灭活时,超声功率、作用时间及菌悬液体积对灭活率均无显著意义(P>0.05),按影响大小排序为:菌悬液体积>超声功率>作用时间;当单独超声处理200 mL大肠杆菌悬液时,超声功率为200 W、作用时间为20 S条件下的灭活率最高(0.22-1g),该条件下继续进行紫外辐照,灭活率最高达到2.75-1g,1 h光复活后灭活率仍高达1.72-1g,超声/紫外协同作用的灭活率大于二者单独作用的灭活率之和,表明该条件下超声预处理起到了强化紫外线消毒的作用;超声处理只能改变细胞的结构,不能破坏其DNA;酶敏感位点数量与大肠杆菌的灭活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约为0.88.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我国《城市给排水紫外线消毒设备》(GB-T19837-2005)中对紫外线消毒设备输出有效剂量的规定,结合紫外线消毒原理和现有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分析,介绍了在紫外线消毒设备的设计、选取和应用中依据紫外线消毒设备所能实现的紫外线有效剂量即生物验定剂量的必要性,及生物验定剂量认证报告需体现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使用准平行紫外光束仪测定了重庆市3个采用不同处理工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终沉池出水中粪大肠菌群(FC)的紫外线响应曲线,考察了不同处理工艺对紫外线消毒等效生物验证剂量(RED)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mJ/CM2的紫外线辐照剂量下,3个污水处理厂终沉池出水中的FC未发生光复活和暗复活现象;运用虚拟变量回归分析法对3个水样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3个水样属于同一个样本空间,表明不同的二级污水处理工艺对紫外线消毒效果没有显著影响;基于数据合并处理的结果,建议新建的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紫外线消毒反应器的进水FC浓度设计值取5.0×106MPN/L,以对应1.0×104和1.0×103MPN/L的两个排放标准,REDmsz分别为25和36mJ/cm2. 相似文献
5.
6.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膜生物反应器中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于膜生物反应器中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减少,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在增加.在COD/TN为8~10,COD容积负荷为3.36ks/(m3·d),HRT为2.5h,SRT为45d,DO为0.2~0.3mg/L,pH为7.0~8.0时,COD的去除率达到96.3%,硝化率达到91.7%,同步硝化反硝化率为56.7%.提示微环境理论是低氧条件下发生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Modeling can play a particularly useful role in ultraviolet (u.v.) disinfection because of difficulties in measuring u.v. dose and the immediate results of disinfection. This model predicts bacterial survival in flow-through systems. The calculation takes into account the complex intensity patterns, non-ideal flow patterns, and non-linear curves of log survival vs u.v. dose. Based on the organismal dose-response, the number of survivors in each fraction of the 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 is calculated separately and summed to calculate the average survival. The model uses as input data: the average u.v. intensity within the system, the 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 and an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dose-survival curve in a simplified system where dose can be directly measured. The predictions of the model corresponded well with measured survival in a u.v. pilot plant study. The model was used to show the effects of flow dispersion on average survival by varying 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 Measures of capacity and efficiency of u.v. systems were derived and illustrated experimentally in simple cylindrical batch units and in two multiple lamp units. 相似文献
8.
以大肠杆菌和MS-2噬菌体为细菌和病毒的替代指标,考察了浊度及颗粒物分布对紫外线灭活大肠杆菌和MS-2噬菌体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线对大肠杆菌的灭活率高于对MS-2噬菌体的灭活率,当紫外线剂量为10mJ/cm^2时,对大肠杆菌的灭活率为4.66个对数级,而对MS-2的灭活率仅为0.45个对数级;浊度对紫外线灭活大肠杆菌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当浊度〈4NTU时对灭活效果的影响较小,而当浊度〉4NTU时,会对灭活效果产生明显的影响;颗粒物对紫外线灭活大肠杆菌的影响与其粒径有关,粒径〉5μm的颗粒物对消毒效果的影响较为明显,而粒径〈5μm的颗粒对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影响较小。综合不同粒径颗粒物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可以认为,就试验水样而言,浊度对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影响主要是由粒径〉5μm的颗粒造成的;而浊度及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对紫外线灭活MS-2噬菌体的效果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11.
污水处理中的紫外消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紫外消毒的机理及在污水处理中影响紫外消毒的一些因素以及紫外消毒的现状和应用前景 ,提出紫外消毒可能取代传统的化学消毒法 ,在污水处理 ,特别是回用水的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紫外线消毒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护好水环境,阐述了城市污水消毒的必要性和标准要求,分析比较了紫外线消毒与传统加氯消毒的优缺点.展示了紫外线消毒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14.
北美给水厂紫外线消毒系统设计方法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北美地区紫外线消毒技术在大型的公共供水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国内的紫外线自来水消毒技术的应用则刚刚起步。简要介绍了北美地区给水厂紫外线消毒系统的设计方法,供国内设计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污水厂出水经紫外线(UV)消毒后在排放过程中会出现微生物的复活现象,为此考察了采用UV-氯和UV-过氧乙酸(PAA)控制光复活的效果。经研究发现:在UV照射剂量为5.4mJ/cm^2、投氯量为2.5mg/L、反应时间为10min和UV照射剂量为5.4mJ/cm^2、过氧乙酸投量为10mg/L、反应时间为10min的条件下,对大肠菌群的灭活率均可达4个对数级以上,并能控制光复活现象。从消毒稳定性、经济适用性、安全毒副性等方面考虑,可采用UV—PAA作为污水厂出水消毒及抑制光复活的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