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于去除单张图像高光的光照约束补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如何检测和消除图像中的高光(specular)一直是个热点问题,有关的研究结果对于提高计算机视觉算法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检测和消除高光的方法.首先,通过比较高光和漫反射光(diffuse)的色度特性的不同,给出了一种交互检测单色物体表面高光区域的方法;然后,引入补色(inpainting)方法并结合光照约束条件,设计了一种去除单张图像中高光并还原出漫反射分量的新的补色算法.与一般补色方法不同,该算法充分利用了高光区域含有的信息来指导补色过程.通过综合利用观测到的像素值、光源的色度分析(illumination chromaticity analysis)、光源颜色的平滑性等来约束补色过程,保证了算法能够克服一般的补色方法无法保持物体表面细微明暗变化的缺点.实验结果表明,与以往的去除单张图像高光的方法相比,该算法能够提供更好的光源色度估计,从而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社会定位技术的发展,光定位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设计是一种基于可见光实现室内定位的新型装置.该设备使用3个白光LED作为光源,通过图像传感器采集信号,图像传感器成像法作为定位算法,检测并判定图像传感器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定位.在提供正常照明的条件下能够实现室内定位,不会产生其它干扰.  相似文献   

3.
轴尖表面缺陷检测及尺寸测量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陀螺轴尖加工生产中对表面缺陷进行在线检测和关键几何尺寸进行高精度在线测量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显微机器视觉技术和快速图像处理技术的在线非接触检测测量系统,检测时,待检轴尖安装在精密位移台上,采用专用光源系统照明,通过显微成像系统成像;图像经采集,预处理、分割、特征提取,参数测量、结果统计等处理步骤,得到轴尖表面缺陷数量及几何尺寸.实测结果表明系统具有高效率、精度高、易于使用等特点,可有效解决轴尖表面缺陷检测及尺寸在线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4.
由于成像设备存在的缺陷,容易引起成像色彩的偏移,影响图像算法的下游任务,因此需要采用颜色恒常性算法实现图像色彩的矫正,保证图像颜色与人眼看到的色彩保持一致.传统颜色恒常性算法的效果依赖于特定的光源环境,为了提升算法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SqueezeNet框架的颜色恒常性计算模型,通过卷积图像网络感知图像光源,并引入了注意力机制和残差连接,提升网络对图像的理解和计算性能.网络同时预测输入图像各区域的光照颜色,再通过设计3种不同池化方式汇聚,输出图像的全局估计光源,最后利用估计光源矫正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光源估计算法能够有效地估计图像光照颜色,矫正图像色彩.  相似文献   

5.
据光学仪器照明系统的要求并结合大功率LED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可调光的大功率LED恒流驱动电路.既可对LED进行PWM调光,又能有效解决大功率LED的散热问题.与卤素灯等传统光源的驱动电路相比,它还具有体积小,低成本等优势,故可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的照明系统中.  相似文献   

6.
基于明暗重构形状原理重构表面组装焊点的表面三维形状过程是:先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到SMT焊点图像,使用相关的图像处理技术,对SMT焊点图像进行处理;根据一个确定的反射模型建立物体表面形状与图像亮度之间的约束关系和物体表面形状的先验知识建立物体表面形状参数的约束关系,然后对这些约束关系联立求解,可得到物体表面的三维形状.同时针对不可接受SMT焊点图像重构出的三维图像不够理想的缺点进行了改进.在阐述其基本思想和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例介绍了该技术的实现方法与步骤,对其中焊点图像的获取与处理、焊点三维重构技术算法等主要内容与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7.
颜色恒常性是计算机视觉的重要研究方向,旨在准确识别目标的真实颜色而不受场景光源变化的影响。目前提出的多种颜色恒常性算法,使用传统的Von Kries 对角变换矩阵对图像的估计照明进行校正,对低照度和强光照射条件下采集到的图像处理效果比较差。根据图像形成的数学模型和光学原理提出了亮度补偿对角变换矩阵的颜色恒常计算方法,该方法对图像颜色校正的同时根据图像像素亮度变化对图像的亮度进行补偿。通过采用多种颜色恒常性算法进行实验验证,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校正低照度和强光照射图像的颜色、对比度和亮度,从而增强了图像的视见度。  相似文献   

8.
崔帅  张骏  高隽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9,24(12):2111-2125
目的 颜色恒常性通常指人类在任意光源条件下正确感知物体颜色的自适应能力,是实现识别、分割、3维视觉等高层任务的重要前提。对图像进行光源颜色估计是实现颜色恒常性计算的主要途径之一,现有光源颜色估计方法往往因局部场景的歧义颜色导致估计误差较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残差学习的光源颜色估计方法。方法 将输入图像均匀分块,根据局部图像块的光源颜色估计整幅图像的全局光源颜色。算法包括光源颜色估计和图像块选择两个残差网络:光源颜色估计网络通过较深的网络层次和残差结构提高光源颜色估计的准确性;图像块选择网络按照光源颜色估计误差对图像块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去除图像中误差较大的图像块,进一步提高全局光源颜色估计精度。此外,对输入图像进行对数色度预处理,可以降低图像亮度对光源颜色估计的影响,提高计算效率。结果 在NUS-8和重处理的ColorChecker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估计精度和稳健性较好;此外,在相同条件下,对数色度图像比原始图像的估计误差低10% 15%,图像块选择网络能够进一步使光源颜色估计网络的误差降低约5%。结论 在两组单光源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本文方法的总体设计合理有效,算法精度和稳健性好,可应用于需要进行色彩校正的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12月7日,首尔半导体推出板上芯片直装式(COB)直流(DC)LED封装ZC系列。该系列基于高亮度及大功率照明光源的首尔半导体Z-PowerLED封装研发而成,能够降低热阻,从而显著延长LED照明的使用寿命。此外,该系列还能帮助制造商便捷安装并设计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
基于量子光学的红外成像光照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现有的大多数光照明模型都是基于可见光波段的,它们无法模拟物体在红外波段的成像。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量子光学的红外成像光照明模型,该模型在传统光照明模型的基础上加了一项物体本身的量子辐射项E(ε0,T,λ1,λ2)其中λ1,λ2为探测器的两端波长,ε0为物体表面的发射率,T为物体的绝对温度。该模型同时适用于红外波段和可见光波段成像。当接收波段在可见光域且场景中物体的表面温度较低时,该模型回归为传统的光照明模型。该模型还能模拟传统光照明模型所不能模拟的现象,如钢铁在熔化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不同颜色。文中最后绘制了几个不同场景下真实感较强的可见光和红外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