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巨龙集团拥有一条规格为Φ5.8×97m、日产3500t熟料的回转窑。它采用四档托轮支承方式,其中1、3、4档托轮外径为Φ2000mm,宽度为1100mm;2档托轮外径为Φ2500mm,宽度为1200mm。自1991年以来,托轮轴瓦经常出现发热故障,尤其是1996年后,发热就更为频繁,而且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了回转窑的正常运转。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1)托轮轴瓦承载能力不足。首先是轴瓦的设计比压较大,Ⅱ档托轮轴瓦的比压达5.0MPa左右;其次,发热的轴瓦表面有拉毛、损伤现象,油在轴瓦中不能形成良好油膜,因而造成轴与瓦运行中产生干摩擦导致轴瓦…  相似文献   

2.
赵建新  谢华伦 《水泥》2009,(11):51-51
我公司2000t/d生产线窑规格为Φ3.5m×54m,自2008年4月投产一年来,12个托轮轴瓦均发过热,累计发热14次448h,瓦温最高达120℃,直接造成停窑6次,刮瓦检修6次,烧瓦1次,其余维持在低温(70℃以下)慢转,窑速、运转率及产质量均低。  相似文献   

3.
我公司5 000t/d生产线的回转窑规格为Φ4.8m×72m,三档托轮支撑,于2005年3月投产。投产后初始几年,Ⅱ档托轮轴瓦经常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通过抽瓦刮研、调整托轮位置及使用52号过热汽缸油等方法,在其后近三年时间托轮运行保持正常,没有出现过轴瓦温度过高的事件。但在2012年夏末,停窑维修了近十天,重新启动回转窑后,Ⅲ档托轮轴瓦温度频繁升高。为消除该故障,曾采取优化启窑工艺、抽瓦刮研、淋冷油、风冷和水冷研等多种措施,最终使瓦温恢复了正常。  相似文献   

4.
我厂Φ3.3m/3m×60m回转窑为70年代产品,是出口增大变径窑,四档支撑。轮带设计尺寸有2种,宽×厚分别为700mm×250mm和500mm×250mm,材质为ZG55,中空箱式结构,见图1。图1轮带结构经过30余年的运转,高温带Ⅰ档700mm×250mm轮带表面出现了1块700mm×600mm的连片缺陷,深度达65mm。2002年9月8日,该缺陷处有1块面积300mm×200mm的碎片脱落,不能继续使用,我厂决定采用局部挖补的方法修复。具体步骤如下:1)详细检查缺陷部位,确定挖补的位置尺寸,再沿挖补位置向外量100mm划线,做为校对检查线。2)用16Mn钢板卷制1块弧度R1950mm、宽700mm,弧长1100mm…  相似文献   

5.
0引言我公司Φ4m×60m预分解回转窑自2004年12月投产以来一直运行正常,2018年11月底公司对回转窑进行维修,更换了6#瓦及瓦座,更换了Ⅱ档被动轮,Ⅱ档主动轮直径车削10mm。2019年2月点火进行热态调窑,运行8h左右,6#瓦温度升高,窑体上窜。因6#瓦发热冒烟,外委维修人员加水洗瓦,并将该托轮组6#及8#瓦座分别向外退180°,并在Ⅱ挡托轮表面抹油控制窑体上窜。  相似文献   

6.
我厂现有700t/d和1000t/d两条干法生产线,回转窑规格分别为3m×48m,3.2m×46m带五级低压损旋风预热器,三档托轮。因托轮发热,造成停料、停窑。托轮发热的处理方法:(1)针对托轮瓦的刮研问题,从1999年刮瓦时采用天津水泥设计院提出的20°~30°小接触角刮瓦法,实践证明完全可以满足生产需要。(2)窑的中心线不直,针对这个问题,1999年底我们对窑的直线度进行校正。在一档轮带与三档轮带最高点处各竖一标尺,并在标尺同一高度拉一细铁丝,然后测量中档轮带最高点到铁丝的距离,再调整中档托轮的…  相似文献   

7.
欧增炳 《水泥》2001,(6):31-32
我厂Φ 3. 5m× 145m湿法回转窑以 3. 5%的斜度安装在 6对托轮组上,每对托轮组有 4块 10- 3铝青铜 (ZCuAl10Fe3)轴瓦 (以下简称铜瓦 ),检修时研刮铜瓦比较费时,如果托轮轴拉丝或起台阶,还需要机加工,维修工作量较大。同时铜瓦价格较贵。   根据某些资料介绍,回转窑托轮轴瓦可使用尼龙瓦,其优点:尼龙瓦价格便宜;维修方便,每次停窑检修约 1d时间。因此,我公司决定试用尼龙瓦。 1使用情况回转窑的工作状况:   1)窑内煅烧温度 1 350~ 1 450℃,窑外烧成带处温度 150℃左右。   2)静态时筒体部分和煅烧物料合计约 700t。 …  相似文献   

8.
沙格德尔 《水泥》2003,(8):64-65
我公司2号Φ4m/3.5m/4m×150m湿法回转窑曾发生运转异常,主要现象有:回转窑振动,起动电流明显偏大,且窑转矩较高,在1000N·m内运行(正常转矩为700N·m)。1原因分析2号回转窑出现异常后,我们对其进行了跟踪检查,认为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齿顶间隙过小。回转窑在冷态情况下,对齿顶间隙、轮带与垫板之间的间隙及托轮直径等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1~3。表1轮带与垫板间隙(从窑头到窑尾)mm档数Ⅰ档Ⅱ档Ⅲ档Ⅳ档Ⅴ档Ⅵ档间隙12151391410表2齿顶间隙(测点是大齿轮12等分)mm测点123456789101112东3.53.54.03.55.04.03.53.03.54.54.54.0西5.55.05.05.5…  相似文献   

9.
刘永杰 《水泥》2017,(10):42
<正>1存在的问题我公司Φ5.6 m×78 m回转窑,设计双传动、双液压挡轮,产量8 500 t/d,在投产不到两个月时,回转窑Ⅰ档轮带、Ⅱ档轮带紧贴下挡圈,导致挡圈磨损、挡块挤掉、Ⅱ档挡圈脱落,不得不停窑进行恢复处理。托轮位置和方位见图1。  相似文献   

10.
李洛群 《水泥》2003,(7):62-63
我公司3号窑是多筒冷却、带蒸发机的Φ3.5m/3.2m×69m湿法短窑,于1971年建成,在70年代后期又进行了技术改造,改成热端扩大型的Φ3.5m/4.0m/3.5m/3.2m×69m湿法短窑。1存在的问题3号窑改造后,Ⅰ档至Ⅱ档之间的筒体直径由Φ3.5m改为Φ4m,如图1,扩径筒体与原筒体相接的焊缝容易开裂,造成经常停窑修补焊缝,而且焊缝越焊越裂。1986年大修时更换了Ⅰ档和Ⅱ档间的变径筒体。但不到1年还裂,为此,只好在这2道焊缝上各均焊16块100×300×30的搭板,对两侧筒体起联接作用,对裂缝起加固作用。图1回转窑热端扩大前后的结构2原因分析1)在以前的回转窑设计中…  相似文献   

11.
从2015年4月起,回转窑Ⅱ档8号托轮轴承瓦温超过110℃。采用后铅丝法对托轮偏斜进行分析,还检查了轴承瓦高端面间隙、窑筒体变形、冷态轮带间隙和档圈间隙。对检测结果分析后采取相应措施,效果明显:各轴瓦温度均在40℃左右。  相似文献   

12.
吕士诚 《水泥》2003,(11):17-18
0引言我公司有80年代设计制造的Φ4m×60m四级悬浮预热分解窑,炉型为RSP型,后经改造,但总体炉容偏小,已严重制约着熟料产量的进一步提高。2001年,为提高回转窑系统产量,先对2号分解炉、预热器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系统出现了塌料等不正常现象,经过分析、进一步改造,解决了问题。1第1次改造1.1内容1)MC室壳体断面由4700mm×4700mm扩为5400mm×5400mm。2)斜烟道2.9m×2.2m改造为4.9m×2.8m。3)将SC室、斜烟道和MC室的料衬厚度由原300mm减薄为250mm,进一步增大炉容。4)在不改变现有壳体的前提下通过减薄衬料的办法,对预热器各级上升管道及…  相似文献   

13.
按照回转窑的设计原则,窑在冷态时,任一轮带在托轮上接触宽度不少于 75% ,热态下,轮带的中心线应与托轮中心线重合。我厂 3m× 48m回转窑Ⅰ档 (窑头档 )轮带与托轮长期接触不良,冷态下,当Ⅱ档 (传动装置及挡轮组在Ⅱ档 )轮带已与下挡轮接触 (即窑下窜到位 )时,Ⅰ档轮带与托轮的接触宽度仅为 67.5% (270mm);热态时,接触宽度为 78.8% (315mm)。由于接触宽度不足致使托轮上的接触应力较大,再加上窑头密封效果较差扬尘大,Ⅰ档托轮磨损及压溃、剥落严重,造成了窑运转中的振动。对此,我厂于 1999年 4月份更换了Ⅰ档的两组托轮…  相似文献   

14.
回转窑托轮轴向力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厂是一个年产量28万吨的湿法企业,回转窑规格为Φ4m/3.5m/4m×150m的哑铃型窑,回转窑运转过程中,故障最频繁的是轴瓦发烧,其原因是托轮与轮带不平行,在接触面上形成一定的夹角(图1)。由于二者的位置都是固定不变的。这种“移动”只能靠二者产生相对滑动来消除,而要产  相似文献   

15.
孙德友  孙宗荣 《水泥》2000,(12):51-53
我厂 600t/d五级旋风预热器窑生产线 1998年 9月建成投产后,因单筒冷却机振动大,托轮轴瓦多次发热烧毁,影响Φ 3. 2m× 52m回转窑的产量, 1999年熟料最高产量为 20t/h。 1999年下半年,我厂应用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准确找出单筒冷却机振动原因,消除振动。 2000年 3月份,水  相似文献   

16.
我公司Φ4.8m×72m回转窑于2013年2月停窑检修后,回转窑点火升温,在准备连续转窑投料时,现场发现窑筒体变形。具体现象如下:窑轮带与托轮接触时有时无,且Ⅱ档轮带和2个托轮都不接触时,Ⅰ和Ⅲ档轮带和托轮全面接触;Ⅱ档轮带和托轮全面接触时,Ⅰ档轮带和右边托轮、Ⅲ档轮带和左边托轮不接触,且轮带与托轮不接触时,最大间距>20mm。  相似文献   

17.
<正>回转窑托轮轴瓦发热的原因较多,如润滑油不干净、油量不足、冷却水流量不足、环境温度过高、轴瓦吃力过大、球面瓦自位能力不足、轴瓦接触不良及窑弯曲变形等因素,都能引起轴瓦的发热。有不少文献对托轮轴瓦的发热予以分析和探讨。本文拾遗补缺,从实践经验出发,对回转窑托轮轴瓦发热的特征和处理措施作进一步的总结。1回转窑弯曲变形引起的轴瓦发热回转窑在运行中,若由于工艺条件的变化,有较大面积的垮落窑皮,或窑在升温期间,翻窑不当,都可能造成窑弯曲。窑的弯曲使轴瓦和推力盘受力发生变  相似文献   

18.
2016年上半年来,我公司(Ф4.8 m×72 m) 3号回转窑2档单侧托轮时有脱空,且该处窑墩有晃动感,大齿圈震动大,窑体多处频繁掉砖,严重影响窑正常生产。同年9月我公司请武汉理工大学采用远距离测量窑中心线和托轮空间位置、测量筒体椭圆度及径向受力新技术对该窑机械参数做在线检测,按其给出调整方案实施窑调整后,该窑恢复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9.
1生产情况我公司1000t/d熟料生产线窑型为:Φ3.2m/3.5m×52m五级旋风预热器带KSV型分解炉窑外分解窑,配用Φ3.8m×13m圈流二仓水泥磨,且外进部该磨1998年10月投产运行,经过不断努力,磨机台时产量逐年提高,1998年平均台时产量(3个月)59.41t/h;1999年平均台时产量61.24t/h;2000年平均台时产量64.58t/h;2001年平均台时产量68.01t/h;2002年平均台时产量达到了78.04t/h。超表1回转窑熟料化学化学成分/%CaOSiO2Al2O3Fe2O3MgOfCaOLossKH66.122.25.43.51.00.90.50.90表2Φ3.8m×13m项目Φ3.8m×13m圈流水泥磨转速n=16.31r/min;一仓:有效长度…  相似文献   

20.
褚峰清 《水泥》2014,(1):48-49
<正>我公司两条2 500t/d生产线分别于2002年和2003年投产,回转窑规格Φ4m×60m,三档支撑,斜度3.5%(正弦)。多年来,两窑都不同程度存在轮带挡铁磨损掉落、液压挡轮推力大、部分托轮轴瓦发热等现象。本文以2号窑为例,对窑存在的问题和调整作一总结。1问题及分析回转窑支撑布置见图1。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轮带挡铁磨损严重,挡铁因受力大经常脱焊进而掉落;2)液压挡轮推力大,经常是在托轮槽中无水无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