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型正交铁心可控电抗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正交铁心可控电抗器通过控制在正交铁心上的直流偏磁场间接控制交流磁场,调节交流等效电抗。正交铁心可控电抗器具有近似线性的控制特性。基于等效简化磁路的理论分析表明,正交可控电抗器在调节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谐波。基于传统的正交铁心可控电抗器提出一种新型的正交铁心可控电抗器。新型正交可控电抗器在控制等效电抗的同时消除工作绕组输出电流中的谐波成分。新的拓扑结构包含1个电压源型的逆变器和1个DC/DC控制电路。使用3维磁路方法对传统正交可控电抗器和新型的正交可控电抗器分别进行仿真研究。建立实验用的样机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拓扑结构正交铁心可控电抗器具有谐波含量低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2.
新型可控电抗器在电网中的应用与选型分析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文章论述了两种新型超高压可控电抗器的基本原理、性能及其在电网中的应用,并在比较分析两种可控电抗器的主要功能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磁阀式超高压可控电抗器列为华中电网的首选无功补偿设备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磁控电抗器功率损耗大,谐波电流含量高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混合型磁控电抗器,该混合型磁控电抗器采用磁阀式可控电抗器与不饱和铁芯电抗器线圈串联技术,中间柱不饱和铁芯上流过的交流磁通为两个边柱铁芯交流磁通之和,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的直流磁通不流过中间柱铁芯.该结构可以大大减小磁阀式电抗器的线圈匝数,从而减小磁控电抗器的...  相似文献   

4.
单相可控电抗器的一种谐波抑制原理及实现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23  
新型单相可控电抗器近年来在电气化铁路动态无功补偿、自动调谐消弧线圈等方面得到了应用。减小单相应用条件下可控饱和类电抗器产生的谐波颇为困难,通常采用LC并联滤波装置,但效果不甚理想。该文提出单相应用条件下,可控电抗器的一种谐波抑帛方法,该方法将两组工作于不同电磁参数的单相可控电抗器并联,通过实施协调控制,可使每个并联单元(可控电抗器)所产生的谐波相经补偿,从而单相并联电抗器组的谐波水平大大降低。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证明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新型磁通补偿感应式可控电抗器,分析了该新型可控电抗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在其空心绕组及其外的电磁屏蔽之间,新加多组控制绕组,通过将其开闭实现电感值的改变。通过场路结合的分析方法,理论计算了该可控电抗器的电感值,并通过对一小容量样机进行详细的实验研究,得出了包括控制特性、谐波特性、输出电流及其波形畸变率。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与精确性,并由此表明了该种磁通补偿式可控电抗器具有控制性能良好、输出电流谐波分量很低的优点。研究结果对于磁通补偿式可控电抗器的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型单相低谐波饱和式可控电抗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单相饱和式可控电抗器拓扑,将可控电抗器的控制绕组和辅助消谐绕组有机地统一起来。新的拓扑结构将控制绕组通过一个半桥控制电路和一个电压型的逆变器连接到和主绕组紧密耦合的辅助消谐绕组。消谐绕组在抑制谐波的同时担负从系统传递能量给控制绕组的功能。针对单相应用条件下,基于新的拓扑结构,利用能量平衡原理,检测系统侧的电流,在控制可控电抗器的等值电抗的同时,通过逆变器的输出电流,使可控电抗器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所产生的谐波得到补偿,从而使单相饱和式可控电抗器的谐波水平大为降低。仿真结果验证了新型拓扑结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新型三相磁阀式可控电抗器,介绍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对其进行电磁分析,同时用Ansoft建立三个不同磁阀的长度和不同磁阀宽度的三相磁阀式可控电抗器二维仿真模型,并对比分析磁阀的长度及磁阀宽度对三相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的影响,最后对磁阀的长度和磁阀宽度对电抗器的调节作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三相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新型三相磁阀式可控电抗器,介绍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对其进行电磁分析,同时用Ansoft建立三个不同磁阀的长度和不同磁阀宽度的三相磁阀式可控电抗器二维仿真模型,并对比分析磁阀的长度及磁阀宽度对三相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的影响,最后对磁阀的长度和磁阀宽度对电抗器的调节作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可控电抗器及其谐波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抑制可控电抗器在接入电网时自身向电网注入的谐波为目的,分析了其谐波抑制措施。提出了一种基于移相绕组的新型可控电抗器的谐波抑制拓扑结构:将可控电抗器接成三角形,然后通过移相绕组接入电网。同时,根据系统的容量、对系统的要求以及所要消除的谐波次数等,设计相应的相间绕组的连接方式和选取合适的移相绕组匝数,以此来获得所需要的移相电压,从而削弱由可控电抗器本身所产生的谐波。通过EMTDC/PSCAD软件进行了仿真,把配置移相绕组前后的可控电抗器电路的电流波形进行了对比,并对其谐波含量做了傅立叶分析,结果表明,配置移相绕组能很好地抑制可控电抗器向电网注入的谐波,验证了论文提出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抗器的新型的电抗器——变耦式可控电抗器,此电抗器是通过改变互感器的耦合系数来独立调节线路电抗。文章分析了可控电抗器的电抗特性,并从绕组电势构成的观点详尽讨论了可控电抗的控制原理。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搭建模型进行模拟实验,通过对理论研究与仿真结果的比较以及谐波的分析,验证了其电抗的可控性以及该仿真模型的正确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一端和两端带并联电抗器的超高压同杆双回输电线路,分析故障相并联电抗器电压的测量值与实际计算值以及中性点小电抗电压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故障相并联电抗器电压的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之差同中性点小电抗器电压的幅值比来实现区分失压可恢复绝缘故障与失压不可恢复绝缘故障的判别原理。利用该方法可以区分失压可恢复绝缘故障与失压不可恢复绝缘故障,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利用EMTP对瞬时性故障与永久性故障时故障相并联电抗器的电压特性进行了大量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判别故障的性质,可靠地实现同杆双回输电线路自适应重合闸。  相似文献   

12.
带并联电抗器的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故障判别原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带并联电抗器的超高压输电线路,研究了故障后线路断开相并联电抗器与中性点小电抗上的电压特性,发现在永久性故障时,无论是金属性接地还是经过渡电阻接地,断开相并联电抗器上电压与中性点小电抗上电压的比值总是大于瞬时性故障时两者的电压比值。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超高压带并联电抗器输电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故障的电压判别方法。理论分析和EMTP仿真表明,该判别方法简单、有效,能可靠实现超高压输电线路上的单相自适应重合闸。  相似文献   

13.
在电网中,高压并联电抗器的主要作用是大量补偿线路充电无功,起平衡系统无功潮流分布、改善功率因数和调压的作用。借助PUM装置的高精度同步采集和动态过程记录功能,对宁夏电网第一次对高压并联电抗器投退的动态全过程进行测试分析。全面了解和掌握330kV安固线加装高抗后投退时对宁安变330kV母线电压的影响,并对330kV安固线上安装60Mvar高压并联电抗器的补偿度问题进行了计算验证。  相似文献   

14.
基于零序幅值比较的电抗器匝间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高压电抗器小匝数匝间保护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零序补偿电压幅值比较原理的电抗器匝间保护方案。即根据零序网络中零序电压在系统零序阻抗和电抗器零序阻抗上的分布情况,通过直接比较电抗器首端零序电压与补偿到电抗器末端中性点的零序补偿电压的幅值大小,来判别电抗器匝间故障。动模实验表明,该方案原理简单直观,灵敏度高,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对500kV岩平线加装高抗后出现的非全相运行时的工频谐振过电压问题进行了仿真和分析,认为造成岩平线出现过电压的原因主要是高抗补偿度较高、线路未换位造成三相参数不平衡以及高抗中性点电抗取值不合适。提出了解决岩平线过电压问题的技术措施。岩平线按照提出的技术措施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技术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微机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保护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于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为减少损耗、平衡无功、控制电压,长远看有必要采用可根据输电负荷自动调节容量的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介绍了高阻抗原理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保护的研制过程、保护配置和主保护原理,及其与普通高压并联电抗器保护的区别。该保护装置已应用于忻州开关站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科研试验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7.
并联电抗器在超(特)高压电网中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在长线电容效应、不对称接地和突然甩负荷等各种工况下工频过电压的产生.提出了采用并联电抗器进行无功补偿限制工频电压升高的措施。分析了并联电抗器在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单端供电与双端电源供电情况下抑制过电压的作用。分析比较了裂心式、磁饱和式及变压器式3种超(特)高压可控并联电抗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和特性.指出裂心式可控电抗器具有非线性伏安特性,兼具大幅度限制操作过电压功能:磁饱和式电抗器的伏安特性与普通电抗器相近,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具有优良的技术经济综合指标: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与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相比。谐波电流更小、响应速度更快、功率损耗更小。同时指出了特高压并联电抗器与超高压并联电抗器相比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邓雨荣 《广西电力》2000,23(1):15-17
分析了500kV并联电抗器(以下简称高抗)开断的过电压的产生及影响,从断路器的并联电阻、避雷器及高抗的投切方式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过电压的限制措施及效果,并用试验进行验证。理论分析和试验表明,切除高抗会产生高达7倍的过电压。氧化锌避雷器是限制高抗开断的过电压的有效、经济措施,能将高抗开断的过电压限制在3倍以下;若再带上线路,在远方站间接切除高抗,其过电压可限制在2倍以下。采用这种方式,可安全、顺利地切除高抗。  相似文献   

19.
对500 kV岩平线加装高抗后出现的非全相运行时的工频谐振过电压问题进行了仿真和分析,认为造成岩平线出现过电压的原因主要是高抗补偿度较高、线路未换位造成三相参数不平衡以及高抗中性点电抗取值不合适。提出了解决岩平线过电压问题的技术措施。岩平线按照提出的技术措施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技术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高压并联电抗器非线性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精确的高压并联电抗器非线性模型是对超(特)交流输电系统进行各种仿真分析的基础.基于单相并联电抗器的电磁关系,充分考虑铁心非线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谐波分析、易于仿真实现的单相并联电抗器的非线性模型,它由反映其磁化特性的非线性电感与反映其铁心损耗的非线性电阻并联再与漏阻抗串联组成,并且分别引入i<,r>-u和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