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塔的实时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某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湿式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塔的数学模型.为了满足实时仿真的需要,采用集总参数法和模块化建模方法分别建立了反应装置和氧化槽的动态数学模型,并采用了变步长的欧拉算法进行仿真运算.在仿真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动态仿真试验,仿真结果与实际系统的动态特性相符,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实时性测试和具体分析证明了模型计算的实时性.模型的建立,为湿式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系统的工程分析和实时仿真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锦西炼化总厂热电公司位于葫芦岛市新老区交界处,以燃煤为原料,进行发电、供汽和城市供暖,是本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大户之一.尽管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都达到了国家和地方的控制规定指标,但由于地处二氧化硫控制区,为了改善环境,满足二氧化硫逐年削减的要求,确定应用先进的煤燃烧技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采用干式石灰石粉炉内燃烧,烟气循环脱硫工艺,并采用可靠的石灰石掺烧设备.通过实际生产应用调试后,系统运行正常,脱硫率达到了90%,实现了二氧化硫污染物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4.
介绍了脱硫DCS系统的硬件配置和网络结构的主要特点,工艺过程对控制闭环控制和顺序控制的主要要求和操作画面的主要功能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针对脱硫制浆系统生产过程中能耗监控困难的问题,利用PSO-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提出了一种能够准确反映脱硫制浆系统实时能耗的网络模型。由脱硫制浆系统工艺生产机理确定了输入变量,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强大的全局搜索能力对BP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LSSVM等模型相比,PSO-BP在脱硫制浆能耗建模中具有更好的非线性拟合效果,均方根误差低至0.004 6 kW·h/t,最大绝对误差低于2%,表明提出的建模方法能够实现对脱硫制浆系统能耗的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6.
7.
以河北钢铁集团宣钢公司1#360m2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为例,介绍了湿式石灰石一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在大型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中的运用,本文从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工艺流程和控制流程等方面论述了烧结机烟气脱硫的控制策略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热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全烟气脱硫处理中PLC完全可以取代DCS作为控制系统.较详细地介绍了PLC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和各分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阐述了所用PLC的硬件选型和配置的相关理由,最后说明了本系统的运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PCS7的湿法烟气脱硫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SIEMENS公司的PCS7控制系统平台,为国内某电厂2×300 MW燃煤机组设计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控制系统。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软、硬件配置以及典型的模拟量控制(MCS)和顺序开关控制(SCS)的设计。实际的生产运行证明,该系统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可靠,满足了湿法烟气脱硫过程中的多变量连续过程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物料平衡计算为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的基础,并为预测工艺系统的调试和运行提供相关参数.本文在分析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数学模型基础上,依据工艺原理和反应方程式,确定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等量关系,用VB 6.0设计开发有关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物料平衡计算软件,具有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功能齐全等特点.运行结果通过实际工程数据验收,为烟气脱硫装置参数、工艺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提供可靠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1.
DCS在火力发电厂脱硫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CS在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已经十分普及,详细介绍了DCS在火力发电厂脱硫处理系统中的具体应用的配置方案.并提供了详细运行指标,最后说明了系统运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在锅炉燃烧效率优化问题的研究中,针对燃烧稳定性问题,提高燃烧检测准确度。利用锅炉中火焰燃烧图像的分析来检测锅炉内火焰燃烧稳定性,当燃烧受煤粉或其它杂质的影响火焰出现短时脉动时,传统的灰度方差的检测方法不能避免火焰脉动的影响,对锅炉内燃烧稳定性检测偏差大。为此提出了一种采用神经网络的火焰燃烧稳定性检测方法,选取与火焰稳定性直接相关的多个特征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通过对样本的多次训练能够去除杂质燃烧引起的微小脉动的影响,克服了传统方法检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实验证明,改进方法能够有效避免杂质对燃烧的影响,准确对锅炉内的燃烧稳定性作出检测,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针对风光互补电站分布广、距离远、运行时间长、实时监控信息集成度不高的现状,综合运用无线传感网络、现场总线网络、GPRS网络、以太网等工业网络技术和嵌入式系统技术,设计了一种电站监控系统,实现了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互联通信。在介绍监控系统总体框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与异构网络互联相关的节点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实际测试表明,监控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数据传输稳定可靠,能够满足风光互补电站远程自动监控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