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灯盏花素的提取与分离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灯盏乙素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灯盏乙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对灯盏花中灯盏花素的提取方法及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较优提取方法为超声波提取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超声波提取法的最优工艺为:以10倍量的70%乙醇提取3次,每次60 min.此时,所得浸膏中灯盏乙素含量达到2.15%,提取率达到83.39%.超声波提取法是一种快速、简便、高效且稳定可行的灯盏花素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灯盏花开发利用时制定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了灯盏花石油醚部分的化学成分.鏊定出灯盏花石油醚提取部分中5个化合物,分别为灯盏乙素、黄芩苷、芹菜素、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山矾碱或阿西米罗宾.为进一步研究灯盏花的活性成分及开发其药用价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异灯盏花乙素作为灯盏花乙素的主要体内代谢物,可能发挥了主要的治疗效果,但是关于它的获取和药理学研究还相对较少。从植物提取、生物合成、化学合成3方面对异灯盏花乙素的制备研究进行了综述,以便为异灯盏花乙素的制备研究提供参考。其中植物提取主要是从梧桐科植物掌叶苹婆(Sterculia foetida)、火桐(Sterculia colorata)的叶子中提取;生物合成主要是体外纯酶催化、以及从人和大鼠口服灯盏花乙素后的尿液中提取;化学合成是以黄岑素为原料,通过黄芩素上羟基的保护、糖基供体的合成、羟基的糖苷化,最后合成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  相似文献   

4.
研究灯盏花素对阿托伐他汀药物体内转运过程的影响,为两药在临床的合理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小鼠/大鼠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单独给药组,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给药组,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时间段采集组织及胆汁样品,样品经处理后进行HPLC分析。结果:阿托伐他汀与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用药后,阿托伐他汀迅速进入小鼠体内后,0.5h即可被检测到。灯盏花素显著增加阿托伐他汀在各组织中的浓度。排泄研究中,灯盏花素显著降低阿托伐他汀的胆汁排泄量。结论:灯盏花素影响了阿托伐他汀药物的组织分布、胆汁排泄,增强了阿托伐他汀对心脑血管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灯盏花素为原料,在乙二醇-水-盐酸体系中,将原料中的灯盏花乙素水解转化为野黄芩素;中间体野黄芩素在醋酸钾与吡啶的共同催化作用下,经醋酐酰化制得最终产物四乙酰野黄芩素。第一步反应产率为81.3%,所得产物野黄芩素纯度达99.8%;第二步反应产率86.1%,所得产物四乙酰野黄芩素纯度达98.4%。所得产物结构经UV,IR,MS,13CNMR,1HNMR所证实。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在创新药物、仿制药物和植物提取类药物的快速发展下,国内脑保护剂市场的产品结构日趋完善,市场初具雏形。以化学药物为代表的依达拉奉、长春西丁、尼莫地平和二氢麦角碱半合成衍生物等药物的市场份额平稳增长。植物提取类药物及中成药中的脉络宁、灯盏花素、银杏叶提取物和脑心通、  相似文献   

7.
唐婷  邱艳明  李志华  黄丹 《山东化工》2022,51(1):56-59,64
目的:优选灯盏花素包合物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法以45 min累积溶出率为指标,优选出灯盏花素包合物制备的载体材料及制备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选出其最佳制备工艺;采用最佳制备工艺在相同条件下,制备三批包合物,考察其重现性,并采用X-ray衍射法对其进行表征.结果:灯盏花素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包合...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Beagle犬经口给予受试制剂灯盏花素口崩片和参比制剂灯盏花素片的药动学,对比分析了两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了灯盏花素口崩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6只Beagle犬,分为两组,每组3只,分别给予两种制剂,自身双交叉实验,采用HPLC-MS/MS法检测Beagle犬血浆中灯盏花乙素苷元。结果表明,灯盏花素口崩片和灯盏花素片主要的药动学参数分别是:C_(max)为(235.08±112.53) ng/m L、(267.90±111.04) ng/m L,t_(max)为(6.33±6.05) h、(4.33±1.92) h,AUC_((0-t))为(1554.58±548.49) ng/(m L·h)、(1628.08±408.78) ng/(mL·h)。受试制剂灯盏花素口崩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两制剂的t_(max)、C_(max)和AUC_((0-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灯盏花素口崩片与的灯盏花素片具有相似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采用灯盏花全草为原材料。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灯盏花石油醚浸膏的化学成分,首先用超声波提取法得粗提浸膏,再用石油醚萃取,得石油醚浸膏。然后对展开剂进行优化选择,确定较优方法:先用石油醚∶丙酮(3∶1)对样品进行洗脱,再用氯仿∶甲醇(10∶1)对样品进行洗脱,分离效果最理想。最后从灯盏花石油醚浸膏中分离得到1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查阅文献确定其结构为硬脂酸。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联合甲钴铵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前提下,治疗组给予灯盏花素50mg、甲钴铵500μg分别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65.62%,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灯盏花素联合甲钴铵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刘静  殷锦捷 《化学与粘合》2006,28(5):342-344
硅橡胶胶黏剂具有优异的耐热、耐寒、耐老化性,对紫外线、臭氧作用稳定,耐气候性和电性能良好,在电子电器、汽车、机械、建筑、医疗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对于硅橡胶胶黏剂的改性研究,主要包括对聚硅氧烷的结构改性,合成和选用新的黏附促进剂,添加各种助剂等,以提高胶黏剂的粘接性能或获得其他性能。本文介绍了硅橡胶胶黏剂种类、性能与应用,并对硅橡胶胶黏剂在粘接性、导电性、导热性、力学性能等的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
灯盏花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灯盏花素为我国西南地区特有药材灯盏细辛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黄酮类有效成分,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效果显著.从药理作用、制备方法、含量检测以及制剂应用等四个方面对灯盏花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对提锂离子筛进行了分类。依据提锂离子筛的吸附机理,综述了锰系、钛系和掺杂系提锂离子筛的制备方法、掺杂改性及其造粒成型的研究进展。阐明了离子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其难以工业化的瓶颈,对其今后的研发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核酸固相分离方法及其在病原PCR诊断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原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诊断具有快速、灵敏、高修改灵活性等优势,在传染病控制、农业病害防治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核酸分离作为分子诊断技术的关键步骤,影响着PCR诊断的整体效率、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是PCR诊断局限于实验室使用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核酸固相分离可以避免传统液...  相似文献   

15.
从概念设计入手 ,对改造后房屋体系的抗震特性 ,以及改造过程中荷载的传递、内力的变化、构件工作性质特点等作了分析 ,并介绍了新添或替代构件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6.
柱撑黏土(PILC)由于其结构可控的二维层状多孔特性,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PILC和改性PILC的结构特性、化学性质、层间掺杂活性物质及脱硝效率的研究成果,分析表明,经过添加不同活性物质改性后的PILC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更大的层间距和良好的耐热稳定性等特点,催化剂的表面活性及催化活性得到明显的提高,对NOx具有更好的脱除效果。此外,本文还介绍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改性PILC的吸附机理研究进展。由此指出,对PILC的改性和理论的深入研究,为设计和改造高效SCR脱硝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而将密度泛函理论引入PILC改性及脱硝机理研究中也为PILC的改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7.
大量研究结果证明,姜黄素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消炎的作用与它们的结构有密切关系,且大部分姜黄素衍生物与类似物的药理活性较姜黄素本身有所提高.这为进一步开发新的姜黄素衍生物与类似物药理功效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就近年来对1,7(1,5)-二芳基庚(戊)二烯类姜黄素衍生物与类似物结构的改造、修饰与其活性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晶体结构、制备工艺、插层改性和应用的角度,对层状硅酸钠的研究进行较全面阐述。介绍了层状硅酸钠存在的多种晶相及结构特点;指出了喷雾干燥结晶法或水热合成工艺在制备结晶层状硅酸钠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从反应类型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层状硅酸钠的插层改性技术和赋予改性层状硅酸钠丰富的功能性;分析了层状硅酸钠的不同晶相或改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思路和存在问题,为层状硅酸钠的深度研究与开发指出方向。  相似文献   

19.
聚丙烯结构发泡注塑成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倩  何继敏 《塑料科技》2008,36(5):78-81
介绍了聚丙烯(PP)结构发泡注塑成型工艺及相应的PP树脂的改性方法,对PP结构发泡注塑成型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