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续随子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索氏抽提法测定续随子含油量,同时用气相色谱-FID法分析鉴定其油中各种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3个不同产区续随子含油量存在差异,分别为45.13%(安徽)、45.75%(河南)和43.66%(福建);主要脂肪酸为油酸,达83%以上。续随子油脂肪酸组成与理想柴油替代品的分子组成相类似,是我国发展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2.
苎麻籽油脂肪酸组成及其粕氨基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气相色谱法对苎麻籽油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同时用氨基酸全自动分析仪对苎麻粕进行分析,为苎麻籽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苎麻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0%以上,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79%以上,亚油酸含量尤为丰富,达77.40%~78.84%;苎麻粕含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209.02~278.46 mg/g,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2.06%~33.17%。  相似文献   

3.
《粮食与油脂》2016,(12):42-44
分析5个不同产地的火麻仁油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差异。采用冷榨法直接榨取火麻仁中的油脂,进行甲酯化处理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和鉴定其组成及含量。火麻仁油中含有多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89.85%~91.75%),且比例适中。广西火麻仁油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与云麻一号稍有差别。研究结果为火麻仁油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国标方法对复羽叶栾树种仁的脂肪酸以及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复羽叶栾树种仁的粗脂肪含量为11. 4%,种仁油中含有15种脂肪酸,主要为花生一烯酸(45. 4%)、油酸(23. 7%)、亚油酸(9. 2%)、棕榈酸(6. 1%)、芥酸(5. 6%),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7. 20%,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4. 95%;种仁粗蛋白质含量为26. 2%,种仁蛋白中氨基酸含量为19. 29%;在种仁蛋白中至少有16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3. 59%,药效氨基酸占70%。研究表明,复羽叶栾树种仁既可作为生产生物柴油、药物和化妆品的原料,也是良好的蛋白质和食用油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引进的菲律宾鳗鲡苗种中常有两种鳗鲡(太平洋双色鳗和花鳗鲡),对花鳗鲡的品质及养殖造成困扰。利用同一饲料饲养两种鳗鲡至成鳗后,分析二者肌肉脂肪酸及氨基酸组成,并应用统计学和FAO/WHO氨基酸评估模式进行全面营养比较。结果表明:两种鳗鲡肌肉脂肪酸组成特征相似,脂肪酸主要组成种类不少于11种,其中饱和脂肪酸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4种;双色鳗和花鳗鲡不饱和脂肪相对含量均较高(63.2%,65.2%),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四烯酸、EPA、DHA)。两种鳗鲡肌肉氨基酸组成平衡性较合理(SRC=81.30,79.66),均富含Glu,Arg,Asp等有助于术后病人康复的氨基酸,氨基酸组成特点与多种名优特水产品相类似,可用作部分疾病患者的食补。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除双色鳗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极显著低于花鳗(P0.01),其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花鳗鲡(P0.05)。两种鳗鲡肌肉脂肪酸及氨基酸组成特征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太平洋双色鳗和花鳗鲡虽为菲律宾鳗鲡的两个品种,但经同一饲料长期养殖后,成鳗肌肉脂肪酸及氨基酸整体营养价值较为类似。  相似文献   

6.
以普通油茶果为原料,去壳后通过冷榨机机械压榨,得到冷榨油茶籽油,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其脂肪酸组成,采用Rancimat法分析其氧化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冷榨油茶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4.99%,其中油酸72.48%,亚油酸6.97%,α-亚麻酸2.22%;诱导期的对数与温度之间呈线性相关;在抗氧化剂添加量相等的情况下,TBHQ的抗氧化效果最好,其次是迷迭香提取物和茶多酚;使用100 mg/kg TBHQ+200 mg/kg迷迭香提取物作为冷榨油茶籽油的抗氧化剂,可使冷榨油茶籽油在120℃的诱导期延长1.88倍,抗氧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付晓娜 《中国油脂》2021,46(8):72-75
采用国标方法对辣木籽种仁的氨基酸组成、矿质元素及油脂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辣木籽种仁粗脂肪含量为25.5%,粗蛋白质含量为37.11%;辣木籽种仁中17种氨基酸的总含量为3348%,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含量的29.63%;辣木籽种仁中含有丰富的常量元素,属于高钾低钠食品;微量元素中Zn元素含量较高,为41.970 μg/g;重金属元素含量符合国家限量标准;辣木籽油主要含有油酸(70.85%)、棕榈酸(5.43%)、山嵛酸(8.38%)等10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9.86%。辣木籽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9.
《粮食与油脂》2017,(12):65-68
以普通葡萄籽和山葡萄籽为原料,分析了2种葡萄籽油中脂肪酸含量及组成,测定了油中维生素E含量和粕中粗蛋白含量,并用氨基酸测定仪分析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普通葡萄籽和山葡萄籽含油量分别为12.63%和13.51%;维生素E含量分别为3.83×10~2μg/g和3.99×10~2μg/g;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2.30%和12.76%,均为完全蛋白质,含17种氨基酸,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在pH为8左右最大,在pH为4左右最小。为葡萄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粮食与油脂》2017,(8):69-71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油桐种子中的油脂,经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合分析法测定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组成及含量。油桐种子油脂含量为65.65%,其中含有39种脂肪酸,主要成分为油酸(30.62%)、亚油酸(19.36%)、棕榈酸(13.97%)、十八酸(13.76%)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55.09%;油桐种子粗蛋白含量36.73%,主要含有17种氨基酸,而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3.89%。油桐种子是1种有很高利用价值的可开发资源。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引进芡欧鼠尾草作为新种质,组培脱毒后收种,通过连续3年的引种驯化,芡欧鼠尾草在湖南地区能顺利完成其生育期.为了解引种对其种子和营养器官中脂肪酸成分及含量的影响,对芡欧鼠尾草原种种子、引种第1代种子、引种第2代种子及各生长期茎叶干物质中脂肪酸按GB/T 17377-1998标准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引种到我国的芡欧鼠尾草种子中亚麻酸含量高达195.39g/kg,占总脂质的60%以上,与原种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是一种极有潜力的绿色食品原料;检测还发现其茎叶干物质中含亚麻酸达6.38g/kg,即该品种还可开发为新型动物饲料,以获得富含DHA的动物制品.  相似文献   

12.
杜仲种子脂肪酸及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小华  邓泽元  朱笃 《食品科学》2010,31(4):214-217
采用索氏法提取杜仲种子中的粗脂肪,采用气相色谱及色谱- 质谱联用分析法测定杜仲种子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杜仲种子油脂含量为35.5%,包括11 种脂肪酸,其主要成分为亚油酸(10.66%)、油酸(16.9%)、棕榈酸(6.03%)、硬脂酸(1.96%)、亚麻酸(63.15%),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含量高达91.26%,其中尤以亚麻酸含量最高,达63.15%;杜仲种子粗蛋白质含量为25%,主要氨基酸为Asp、Glu、Ser、Arg、Gly、Thr、Pro、Ala、Val、Met、I l e、Leu、Phe、 His、Lys、Tyr、Cys-Cys。其中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33.6% 和11.2%。表明杜仲种子是一种有很高利用价值的可开发资源。  相似文献   

13.
14.
以4 个四棱豆品种的种子为材料,采用索式提取法、毛细管柱测定总脂肪含量及分析各脂肪酸含量;利用凯氏定氮法、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蛋白质总量及各蛋白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四棱豆种子中油脂总量在20%~22%,主要含有28 种脂肪酸,油酸占单不饱和脂肪酸的90.7%;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α - 亚麻酸和EPA;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25.76%,主要为棕榈酸和硬脂酸。蛋白质总量在38% 左右,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15.
不同部位牦牛肉氨基酸、脂肪酸含量分析与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明确不同部位牦牛肉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含量,采集西藏那曲牦牛的上脑、里脊、外脊、米龙、臀肉、腱子肉、腹肉、肩肉及胸肉9 个部位分割肉,测定其蛋白质、脂肪、灰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牦牛肉的蛋白质含量为19.30%~24.20%,其中腹肉中蛋白质含量最低,外脊中最高;脂肪含量为1.03%~22.47%,腹肉中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部位,米龙、外脊、臀肉和肩肉中脂肪含量较低,不足1.5%。在测定的18 种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其次是赖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和精氨酸;腹肉中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部位(P<0.05),9 个不同部位牦牛肉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为39.03%~40.00%,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值接近;里脊和外脊能够满足所有膳食氨基酸需要,上脑、米龙、臀肉、腱子肉、腹肉、肩肉及胸肉中,缬氨酸是限制性氨基酸。脂肪酸总量由大到小为腹肉>上脑>里脊>臀肉>外脊>胸肉>肩肉>腱子肉>米龙,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是牦牛肉中主要的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等n-3脂肪酸含量较少,n-6/n-3比值高于膳食推荐值。以常规营养组分、氨基酸组成和脂肪酸组成分别进行聚类分析,总体可分为腹肉、上脑与其他部位肉三大类。综上所述,不同部位牦牛肉中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及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狼紫草籽油中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狼紫草籽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鉴定了15种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99.3%。样品所含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和γ—亚麻酸。不饱和脂肪酸为90.64%,其中α—亚麻酸26.88%,γ—亚麻酸6.70%。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油茶种子脂肪酸变化的快速测定,并研究油茶生长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本文以油茶、花生和芝麻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震摇+甲酯化法与索氏抽提+甲酯化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再利用气质联用(GC-MS)分析三种材料各自的脂肪酸组成,并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油茶发育过程中种子子叶细胞内油体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震摇+甲酯化法简便快捷,精确度高,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油茶种子含油率升高的高峰期是47~54 WAF(Weeks After Flower),即9月至采摘期之间。油茶种子在发育过程中,油酸作为主要脂肪酸,在成熟种子油中含量高达78%以上,且在整个发育时期中呈现上升趋势,而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呈明显下降趋势。结合细胞学观察,明确本油茶品系的油脂转化高峰期在45~48 WAF。  相似文献   

18.
溶剂萃取脱酸前后麻疯树籽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实验方法对脱酸后麻疯籽油中析出白色结晶物现象进行分析,认为该现象是因麻疯树籽油在溶剂中萃取脱酸时,处于分散状态各种脂肪酸在较低温度下(约为5-8℃左右)处于固体脂肪酸和液体脂肪酸熔点之间,固体脂肪酸凝固点高,呈晶体,液体脂肪酸凝固点低,呈液态,脂肪酸组成发生变化所致。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萃取脱酸后白色结晶物和液体麻疯籽油脂肪酸组成,有助于麻疯籽油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Seeds of Guizotia abyssinica and wild Guizotia were analysed for oil content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by multisequential and 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s, respectively. The oil content of G abyssinica ranged from 416 to 436 g kg-1 (weight per kg dry matter of seeds) and that of the wild Guizotia taxa from 214 to 328 g kg-1. Two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linoleic (54·3–72·8, weight percent of total oil) and oleic (5·4–26·8% of oil by wt) and two saturated fatty acids (palmitic (7·8–10%) and stearic (5·5–8·1%)) were about 91–97% of the fatty acids present. Palmitoleic, linolenic, arachidic, eicosenoic, behenic, erucic and lignoceric acids constituted about 2–3%. An unidentified fatty acid, probably an epoxy form of C: 20 or C: 22, has been found in all the materials and it was 1·1–6·6%. Total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were about 74–84% and 15–20%, respectively. Differentiation in fatty acid composition between the taxa is too small to be of taxonomic use. It is inferred that when gene transfer is desired hybridisation between the wild and cultivated taxa may not affect the oil quality of the latter and the oils of the wild taxa are possibly safe for human consumption. © 1997 SC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