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铬铸铁中残余奥氏体对冲击疲劳磨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MLD-10磨损试验机及附加装置研究高铬铸铁中残余奥氏体对冲击疲劳磨损的影响。试验得出,残余奥氏体可阻止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提高冲击疲劳抗力,降低冲击疲劳磨损。  相似文献   

2.
高铬铸铁在磨料磨损条件下工作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应用效果。为了进一步地发挥高铬铸铁的优点,特别是在复合结构特定条件下能够取得耐磨性的第一手资料,对高铭铸铁的低应力磨料磨损、冲击条件下的磨料磨损、宏观硬度和金相组织等作了系列的试验研究,现将结果介绍如下。一、试验内容在化学成分方面,采取分别改变铬、碳和硼的加入量来观察高铭铸铁的组织和耐磨性的变化。试样的化学成分加附表所示(附表见后)。热处理对高铝铸铁的组织和性能有重要影响,为此分别取铸态、950℃正火和1050℃正火三种状态,试样共有72种成分状态。在自制的…  相似文献   

3.
深冷处理在高铬铸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中将深冷处理工艺引入高铬铸铁的性能研究,初步探讨了深冷处理对材料宏观力学性能及耐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当的深冷处理能够提高高铬铸铁硬度、冲击疲劳性能及滑动磨损与滚筒磨损性能,但其作用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4.
5.
介绍了高铬铸铁发展情况,讨论了每个合金元素、热处理对于厚大件耐磨性的影响.回顾了整个生产过程.为高铬铸铁在厚大件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6.
从磨损类型和耐磨机理等方面,对高铬耐磨铸铁复合材料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和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这种高铬耐磨铸铁复合管对于选煤介质管路有良好的适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8.
高铬铸铁在泥浆泵缸套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孝福  李承欧 《山东机械》1989,(5):17-19,23
  相似文献   

9.
PCBN刀具在高铬白口铸铁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切削高铬白口铸铁的PCBN刀具材质等级选择以及推荐的切削参数,分析了适用于切削高铬白口铸铁的PCBN刀具几何角度以及刃口的修磨.  相似文献   

10.
高铬铸铁耐磨粒磨损特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相似文献   

11.
加硼高铬铸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降低成本和提高耐磨性的角度出发 ,对高铬铸铁进行了加硼的试验研究。考察了加硼量和热处理工艺对高铬铸铁的硬度和冲击韧性的影响 ,并进行了销盘磨损试验。实验结果表明 :只要添加适量的硼和采取合适的热处理工艺 ,可以使高铬铸铁的碳化物细化 ,基体淬透性增加 ,并使高铬铸铁的硬度和韧性同时得到提高 ,从而增加了材料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一种添加微量合金元素Mo、V、Nb的高铬铸铁耐磨球的热处理工艺。采用在980℃淬火、400℃和600℃回火的热处理工艺。通过显微组织分析可知淬火后基体组织为淬火马氏体,400℃回火后基体组织为回火托氏体,600℃回火后基体组织为回火索氏体。经硬度分析和耐磨性分析可知:仅淬火处理时试样硬度为65HRC,磨损量也最小;400℃回火后硬度下降为62.8HRC,磨损量比淬火态增加18.2%;600℃回火后硬度下降为57.6HRC,磨损量比淬火态增加30.3%。结合磨球实际应用状态最佳热处理工艺应采用980℃淬火、400℃回火。  相似文献   

13.
研制了一种新型高铬铸铁堆焊药芯焊丝,其单道单层堆焊室温硬度为HRC48左右,便于切削加工,焊道层金属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该焊丝的最大特点是堆焊时采用普通埋弧焊机,不需加入任何保护气体和焊剂即能顺利进行堆焊,节省了保护气体或焊剂,简化了操作过程。介绍了焊丝设计原理及堆焊层金属的有关性能。  相似文献   

14.
高铬铸铁中C和Cr的含量均较高,分析测定其化学成分时,采用常规化学酸溶法分解试样非常困难,而采用微波消解法分解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检测高铬铸铁样品中多种元素含量,其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够满足科研、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高铬铸铁叶片材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铬铸铁叶片材质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室研究和装机试验,确定了碳和铬对相结构、组织、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得出较佳的高铬铸铁成分,所制成叶片使用寿命比原中铬铸铁、高碳高铬铸铁提高6倍。  相似文献   

16.
27%Cr高铬铸铁组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碳、钼含量的27%高铬铸铁的组织、硬度及耐磨性等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高铬铸铁的淬火硬度及抗磨料磨损能力随含碳量增加而提高。但当铬、碳含量比低于7时,宏观硬度降低。钼对改变大量析出奥氏体的临界含碳量有一定影响,铬、碳含量比低于7时,加钼量不应低于2%。无论含钼或不合钼,过共晶高铬铸铁(3.7%C)抗磨料磨损能力均优于亚共晶高铬铸铁,冲击韧度与后者相近。  相似文献   

17.
采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等研究了稀土-钛复合变质对铸态和热处理态高铬铸铁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钛复合变质效果优于单一稀土变质的,基体中能够生成大量弥散分布的TiC颗粒,使晶粒细化;变质后网状碳化物基本消失,基体连续性明显改善,力学性能有了明显提高;变质后再经820℃正火+550℃回火,其硬度和冲击韧度达到62 HRC和13 J·cm~(-2)。  相似文献   

18.
低铬白口铸铁的组织与磨粒磨损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硅进行低铬白口铸铁的合金化,试验发现,随着硅含量增加,碳化物形貌由网状向断网状、分散孤立的条状转变;碳化物的含量增加,尺寸细化;碳化物硬度及材料的整体硬度也逐渐增加。在铬含量为59/5左右、硅含量〉2.5%时,碳化物出现了M7C3型,耐磨性也随着增加,该材料的抗冲击磨粒磨损性能最好的是下贝氏体组织。淬火温度和冷却方式对该类白口铸铁的抗冲击磨粒磨损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曹晓宁  李洪武 《阀门》2014,(2):24-25,45
介绍了低镍铬合金铸铁+重防腐涂料在核电站耐海水阀门领域的使用情况。基于台山核电项目CRF系统蝶阀主体材料采用低镍铬合金铸铁,对比分析了低镍铬合金铸铁+重防腐涂料、碳钢衬胶、双相不锈钢及铜合金等常用耐海水腐蚀性材料在使用性、工艺性和成本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高铬铸铁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高铬铸铁过冷奥氏体转变的特点,拟定了高铬铸铁新的热处理工艺,测定了新工艺生产的高铬铸铁性能。新的热处理工艺既使高铬铸铁具有更好的抗冲击磨损性能,又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