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概述1986年我局发生了“六·七”和“六·九”两起重大瓦斯事件。二矿2115工作面“六·七”瓦斯喷出事故,其绝对沼气涌出量峰值达150m~3/min,14天涌出瓦斯达18.6万 m~3。一个工作面瓦斯喷出后,波及、影响到五个采煤工作面和六个掘进  相似文献   

2.
2010年12月24日,钱家营矿- 850水平石门发生瓦斯地质异常现象,喷出煤粉约489 t,瓦斯喷出量约为7380 m3.局部瓦斯动力现象后,通过对该区域及周围更大范围进行大量的探查和分析工作,先后进行了物探、地面钻探和井下钻探,后又结合近期地面施工的钻孔的煤厚资料、地质构造资料和钻孔实测瓦斯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与以往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统计结果对比发现,这次瓦斯动力现象喷出煤与瓦斯具有明显的不协调性.广泛的统计研究表明,同当量的煤岩突出量伴随的瓦斯喷出量约为这次实际瓦斯喷出量的12.4倍,说明这次瓦斯动力现象存在明显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据峰峰矿务局羊渠河矿郭金刚报道:1987年7月22日,峰峰矿务局羊渠河矿二坑口-24水平野青大巷的大青水文地质勘探孔突然向外喷出瓦斯,瓦斯浓度达90%以上,瓦斯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硫化氢气  相似文献   

4.
1975年全世界约有450个矿井进行抽放瓦斯,其中苏联最多,为166个矿井,1979年达到192个。英国有40%的矿井、日本有20%的矿井进行抽放瓦斯。世界煤矿瓦斯抽放量增长速度是很快的,1955年不过6.9亿米~3/年,到1971年已达到30亿米~3/年,1975年以后一直保持在35亿米~3/年以上。其中苏联最多,1975年已达12.3亿米~3/年,西德、英国的年抽放量均在5亿米~3以上。  相似文献   

5.
概况老鹰山煤矿位于贵州省水城矿区东部,井田位于小河边向斜北西翼西段。矿井开拓方式为竖井石门开拓。通风方式为多风机分区通风。自建井投产以来,共发生了11次不同程度的煤与瓦断突出,最大突出强度为110余吨,涌出瓦斯量26万米~3。距地表最小垂深170米。在+1550米水平13号煤层最大瓦斯压力24公斤/厘米~2,瓦斯压力梯度8.7公斤/厘米~2/米。目前矿井瓦斯涌出量达16.5米~3/分;相对涌出量为19~21米~3/日·吨。随开采强  相似文献   

6.
<正> 湖南省桂阳县三五煤矿于1979年5月21日零时4分在该矿大冲新井+370米水平北二石门揭煤放炮时,发生了一次特大型煤与沼气突出,突出煤量约3000吨,喷出瓦斯量55万米~2。时隔仅14个小时21分在距第一次突出地点水平距10米左右,垂高52米,斜距53米处的三五冲老井+420米水平三横巷+424中间巷采煤工作面又发生了约60吨煤与沼气突出,此次突出瓦斯量83万米~3。根据对突出区域的现场实际调查和初步分析,这前后两次突出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我们认为,这样的异常突出现象在国内  相似文献   

7.
《煤炭技术》2017,(12):176-177
在煤层中施工瓦斯卸压孔的过程中,瓦斯突然喷出会威胁到人员安全。针对现有防喷装置需要人工操作、反应慢的缺点,设计了一种电液联合控制的自动防喷控制系统,样品经现场试验表明,该自动防喷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封堵迅速,对钻孔过程出现的瓦斯喷出情况起到积极有效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矿井生产中,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动力现象,也是矿井中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它的发生将会严重影响矿井生产的安全。 自从1834年在法国鲁阿雷煤田的依萨克矿井发生世界上第一次煤与瓦斯突出以后,各国也相继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如欧洲在1879年就发现厂煤与瓦斯突出现象;澳大利亚煤矿最早的煤与瓦斯突出是1895年发生在某煤矿中。目前,全世界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比较严重的国家已经达到19个,其中尤以法国,苏联以及中国等国家最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各国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总次数有2万多次,其中突出强度最大的一次是1969年7月13日发生在苏联顿巴斯矿区的加加林矿井,突出的煤量为1.4万吨,喷出的瓦斯气体在25万米~3以上。  相似文献   

9.
<正> 谢二矿3312<3>回采工作面是一个高瓦斯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0.32米~3/分,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4.67米~3/吨。回采前预计该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1.64米~3/分,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3.12米~3/吨。决定采用顶板瓦斯道结合钻孔抽排以及增做腰巷等方法,使回采瓦斯由集中涌出变为分散排出以减少回采时的瓦斯涌出量。实践证明,此方法具有较好的技术与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一、概况 611工作面位于李封矿天官区东部-90~-100水平,煤层倾角6°~8°,煤厚6米,工作面走向长度370米,倾斜长度70~110米(以上均不包括同时回采的煤柱尺寸)。该采区瓦斯含量为20米~3/吨,煤层透气系数:软煤为0.036米~2/大气压~2·日,硬煤为0.005米~2/大气压~2·日。整个工作面的原始瓦斯储量约717万米~3。  相似文献   

11.
<正>一、抽放瓦斯的必要性 瓦斯是煤矿中的一种自然灾害,并且随着开采深度的加深以及开采强度的加大,矿井瓦斯涌出量也相应地大幅度增加。 在国外,苏联近十多年来,矿井瓦斯涌出量平均已由25米~3/吨上升为35米~3/吨,在瓦斯最大的沃尔库金和卡拉甘达煤田,相对瓦斯量已达到80米~3/吨和90米~3/吨。在顿巴斯的一些深井每日绝对瓦斯涌出量达20万米~3;英国不少矿井的瓦斯涌出量达到100米~3/吨左右,其中“文德重尔”矿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26米~3/吨;日本有一半的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达100分~3/分以上,相对瓦斯涌出量为60米~3/吨以上,其中空知煤矿达167米~3/吨;  相似文献   

12.
我们峰峰矿务局羊渠河矿,是一九五九年投产的超级瓦斯矿井,多井口生产,多水平提升。矿井总进风量为17613米~3/分,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7.7~51.2米~3/吨/日,一九六六年开始进行瓦斯抽放工作,抽放瓦斯量为4~9米~3/分。几年来,在预防和处理瓦斯超限和积聚的斗争中,不断提高了通风瓦斯管理水平,杜绝了重大瓦斯事故,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卡拉干达矿区的瓦斯控制问题不仅对保障安全生产,而且为采掘工作的高度集中创造先决条件都是非常迫切需要的。从1950年至1980年卡拉干达矿区年产煤量由1210万吨增加到4150万吨,井下排出的瓦斯由22万(米)~3/日增加到268万(米)~3/日,即增加到12倍,平均相对瓦斯涌出量由10.1米~3/吨增加到27米~3/吨。现在,除莫洛捷日矿井属于三级瓦斯矿外,其余的矿井都属于超级瓦斯矿。 在矿井瓦斯涌出量很大的情况下,除了用通风方法控制瓦斯外,广泛地采用从各种瓦斯来源抽放的方法。 在矿区内掌握和应用的瓦斯抽放方法有30多种。几种瓦斯抽放方法的沼气排出量列于表1:  相似文献   

14.
煤层瓦斯赋存、运移受煤层自身特性的影响,通过显微孔隙分析、低温液氮法测试和等温吸附曲线,分析了孟津井田二1煤煤储层物性特征。得出二1煤组织孔和粒间孔为煤的主要微孔类型,部分组织孔被矿物充填,降低了组织孔的空隙度和连通性;煤储层的孔隙孔径在5.756 73~27.767 4 nm之间,微孔比孔容积在0.000 074~0.000 487 cm~3/g之间,比表面积在0.234~3.7894 cm~2/g之间,其中中孔、小孔、微孔所占比表面积在23%~68%之间,且孔隙呈开放状态;煤层中段吸附能力大于下段和上段吸附能力。该研究可为矿井瓦斯防治及抽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 瓦斯喷出分两类:一类是在地质破坏带,在地质作用下,大量沼气从煤和岩石明显的裂缝中集中涌出的现象称为Ⅰ类喷出;另一类是由于进行采掘工程而引起的瓦斯喷出称为Ⅱ类喷出。在远离开采层的煤层与煤线中,也可能发生瓦斯喷出。Ⅰ类喷出的特点是强度大、持续时间长。Ⅱ类喷出通常是突发性的,所以更加危险。瓦斯喷出时,不仅能形成沼气局部集聚,还可能使局部巷道和采区,甚至矿井一翼充满瓦斯。有瓦斯喷出危险的矿井,不论其相对沼气含量如何,均属超级瓦斯矿井。  相似文献   

16.
我矿系超级瓦斯矿井,瓦斯涌出量8~13米~3/分,吨当量19~30米~3/吨。回采瓦斯涌出量占全井瓦斯量的55~70%,其中采空侧涌出的占60~80%。区段采用反向通风系统,不利于上述瓦斯排放,上隅角经常积聚  相似文献   

17.
秦金辉 《中州煤炭》2020,(12):55-59
针对李雅庄煤矿U型通风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流瓦斯浓度高、瓦斯治理难度大的问题,根据工作面瓦斯来源及在采空区三带的运移储存规律,李雅庄煤矿开展了本煤层抽采工艺优化和裂隙带抽采技术研究。对本煤层钻孔封孔深度、联孔工艺、管路连接方式等进行优化,钻孔抽采浓度由抽采4个月后降低到9%提高到抽采10个月后维持在19%;通过调整裂隙带钻孔布置方式、优化钻孔布孔层位、采取下筛管护孔等技术措施,裂隙带钻场最高瓦斯抽采纯流量达13.6 m3/min,平均瓦斯抽采纯流量达8 m3/min,2个钻场联合抽采瓦斯纯流量在13 m3/min以上;取消了瓦斯措施巷、井下移动泵和上隅角风帘,上隅角和回风流平均瓦斯浓度分别控制在0.5%和0.4%以下,对高瓦斯矿井U型通风工作面瓦斯治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本条件及情况:在裕公矿四尺煤进行了瓦斯试验,证明在掘进的巷道中,其产量大,则相对的瓦斯量减少.在掘进主要大巷时,在四尺煤的夹石裂缝中喷出大量瓦斯,这种情况是局部的区域,夹石厚为0.25—0.4公尺,在掘进面打钻眼时,如钻眼与夹石平行就没有瓦斯喷出,如与夹石斜交,则瓦斯就从钻眼内喷出.四尺煤掘进巷道掘到丈八煤的采空区上部时,瓦斯量突然增大,当时局扇的送风量为236M~3/分,瓦斯量为1.4%,产生瓦斯增大的原因,主要是由底板裂缝中喷出,瓦斯来源可能由于丈八煤已采区使四尺煤石灰岩层破坏,使瓦斯由上部喷出,但未了解清楚.  相似文献   

19.
采空区遗煤和围岩释放的大量高浓度瓦斯聚集在"竖三带"中的裂隙带中,随着老顶来压,大量瓦斯瞬时涌出,形成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隐患。通过理论计算,12204工作面采空区裂隙带总体高度为19.8~32.8 m。设计施工了8个终孔位置位于不同高度的高位钻孔,随着终孔高度由16 m升高到28 m钻孔,抽采浓度逐渐升高至40.6%,抽采纯量逐渐升高至121.8 m3/d;钻孔终孔高度由28 m升高到37 m,钻孔时抽采浓度和日抽采纯量逐渐降低。为了提高高位钻孔的抽采效果,高位钻孔的终孔高度应该设计在25~31 m。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原生结构煤与构造煤孔隙结构与瓦斯扩散特性,采用压汞、低温液氮、二氧化碳吸附和稳压吸附试验对试验煤样进行研究。分析了原生结构煤与构造煤的孔隙结构特征,以及在颗粒条件下吸附瓦斯的时间效应,获得原生结构煤与构造煤孔隙的复杂程度与瓦斯在煤粒中运移快慢的关系。研究表明:祁南矿和大宁矿原生结构煤的微孔孔长度分别为8.087×10~(10)m/g和1.202×10~(11)m/g,而构造煤的微孔孔长度分别为6.932×10~(10)m/g和1.090×10~(11)m/g;给定试验煤样条件下,原生结构煤吸附达到平衡状态需要的时间远大于构造煤,构造煤在前3 min的平均吸附速率分别为原生结构煤的3.3和3.8倍;煤样中的微孔孔长度越小,瓦斯在煤中的扩散路径越短,运移所需时间越少,在初期吸附的瓦斯量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