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环境与文化生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松 《城市建筑》2009,(6):94-96
本文通过探讨历史环境与文化生态保护的关系,阐述了城乡文化生态保护的基本原则和策略措施,强调在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古村落的保护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对自然环境与历史环境、文化遗产与地方风土、传统风貌与社区结构进行整体性保育,关注遗产保护遗迹开发利用带给文化生态格局的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历史古镇由于过度旅游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和特色文化丧失,本文从生态文化要素出发,以罗田古镇为例,按照生态文化的一般构成,从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等方面分层次地探讨了罗田古镇的生态文化要素形态和现状问题,分别提出相应的保护规划对策,并在保护这些生态文化要素的基础上对罗田古镇未来旅游发展提出可持续策略。  相似文献   

3.
卫城镇凭借自身生态及文化优势,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及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以保护古镇为主题,整合现有生态、历史、人文资源,构建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格局,提出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旅游景观型宜居历史文化名镇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历史古镇不断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和侵蚀,面临着文化生态危机。从文化生态视角出发,将历史古镇视为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在文化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解构为文化生态本底和文化生态环境两部分,并以浙江省清湖古镇为例,在剖析其传统文化生态特征与现代文化生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织补完善文化生态本底”与“融入适应文化生态环境”并行的古镇保护活化思路,并从物质空间、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社会职能、经济产业五方面提出具体的保护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历史情境"的"情"指原生态文化环境与社会环境;"境"指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历史情境"包括街区的空间情调、风貌特色及视觉环境等多方面内容.朱家角古镇保护规划根据不同地段的历史文化特征和现状建筑遗产的分布,将古镇划分为8个区域,并对它们进行历史情境的挖掘,提炼出"古桥斜阳"、"漕河烟香"等主题,以形成不可复制的江南水乡古镇魅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建设及过分追求城乡一体化业绩,忽视了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使部分古镇、古村受到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今以鸣鹤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为例,在对鸣鹤历史文化名镇现状评价基础上,着重探析了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整治模式、展示利用和实施对策,使之有利于实现鸣鹤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榆中县青城古镇被誉为"黄河千年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通过对青城古镇的实地考察,笔者发现其古建筑群落具有鲜明的西北地域特色,历史文化遗存丰厚。因此建议对青城古镇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开发。保护重在强化古镇的院落生活空间,修葺并完善传统建筑样式,保持地方人文资源风貌。  相似文献   

8.
江苏沿海城镇发展深受黄海岸线变迁和淮盐文化影响,聚落形态演替存在诸多共性特征。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安丰镇为对象,从地貌变迁、产业兴衰、城镇更迭3方面阐述古镇千年变迁历程。提出资源衰退是宏观环境变化下的长期语境,场镇互绘是古镇形态演替的直接动力,平民文化是古镇场所营造的文化内核。进而从整体谋划、价值延伸、活化展示、全面提升4方面对江苏沿海古镇群落提出保护建议,以期为沿海同类古镇的历史保护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2009年12月27日,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联合向成都大邑县安仁镇授予了"中国博物馆小镇"的牌匾。至此,久负盛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安仁古镇正式成为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以"中国博物馆小镇"命名的小镇。  相似文献   

10.
李浈  雷冬霞  瞿洁莹 《规划师》2007,23(3):54-58
“历史情境”的“情”指原生态文化环境与社会环境;“境”指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历史情境”包括街区的空间情调、风貌特色及视觉环境等多方面内容。朱家角古镇保护规划根据不同地段的历史文化特征和现状建筑遗产的分布,将古镇划分为8个区域,并对它们进行历史情境的挖掘,提炼出“古桥斜阳”、“漕河烟香”等主题,以形成不可复制的江南水乡古镇魅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重庆龙兴镇为例,研究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通过对古镇概况的了解,提出古镇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结合已有的保护规划整体构想,提出细化保护规划的建议,提供比较切实可行的保护规划实施对策,为重庆龙兴镇的保护及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有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古村落建筑群、历史建筑以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的文化生态保护区等文化遗产的分类.为了更好地保护区域层面保存至今仍较为完整的一些板块状的历史文化遗存,提出 "城乡历史文化聚落"的概念.这个概念包括三个要素:首先是跨越一个以上城市行政边界的区域性地理单元;二是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区域地理单元的、其生成历史和演化历程以及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方面有许多共同性和相似性的地域文化色彩;三是富集着丰富多样的、具有复合性和整体性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要素.笔者在过去提出的"系统性与关联性"特征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城乡历史文化聚落"具有的区域性与单元性、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等内在特征,认为这些特征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对历史文化价值的评估和认识.作为结论部分,反思了我国文化遗产认识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提出随着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保护与发展实践领域的拓展,认识方法应当从"分"走向"合",保护方法上从"分类保护"走向"整体保护".这里所提出的"城乡历史文化聚落",作为文化遗产的一种类型,正代表了这样一个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对传统历史文化街区带来的文化冲击,提出了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其次阐述了我国目前对历史街区研究的现状;通过对陕西省铜川市陈炉古镇地理位置、街区形式、传统风貌以及保护发展现状的分析,进一步提出了适合古镇文化特色与传统历史的保护措施。最后在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建筑结构形式与建筑取材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古镇再生建议,以期跨学科、跨领域将古镇的地域文化、传统艺术,以及价值取向相结合,为古镇的保护与再生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4.
戴宇 《四川建筑》2010,30(2):4-5
四川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名城古镇)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出于经济与文化建设发展的需求,通过总结近年风貌整治的经验得失,为积极保护名城古镇,科学合理的开展风貌整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以甘肃榆中金崖古镇保护规划为例,分析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城镇现代化建设之间存在的矛盾,并从古镇整体风貌控制、重点地段、历史街区、环境整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5个方面讨论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古镇是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它既是历史风貌的现实体现,也是历史文化的记忆沉淀,但在快速发展的区域态势下,古镇的特色与魅力渐以退化,甚至消失,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悲痛。基此,结合福建省福州市梅花镇总体规划的实践,梳理了梅花古镇的现状与发展条件,分析了当前古镇发展的价值、特色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着眼于发展的保护思路和基于保护的发展规划策略,最终通过完善规划体系、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建设、建立区域协作等措施探索实现古镇保护与发展平衡的古镇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7.
塘栖作为历史文化古镇,在城市化进程中应发挥其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本文阐述如何对塘栖的历史街区进行保护,营造古镇氛围;大力发展旅游业,使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使古镇再创活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上海田子坊发展模式以及成都宽窄巷子改造经验,强调在城市历史遗产保护工作中应站在被保护对象的立场,重视以"渐进发展"的原则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9.
叶君强 《浙江建筑》2008,25(5):9-12
从对章安古镇现状和历史文脉的分析入手,提出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框架内容和实施保护的措施,以风貌特色保护、整体环境改善、功能布局调整等方式来保持古镇活力,促进古镇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陕西葛牌古镇为研究对象,结合文化生态理念,分析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不可再生性、历史传承性和关联性等基本特征,从物质、观念和行动3个方面解读历史古镇的文化生态要素,解析历史古镇存在的文化生态失衡现象,探寻空间整合策略,包括历史文化信息的传承、物质空间信息的整合、空间信息的叠加与整合、古镇经济的振兴等方面,强调文化、人、空间、社会之间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