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农田灌溉面积1900年只有7.2忆亩。1949年为13.8亿亩。1968年为18.8亿亩。据世界灌溉和排水委员舍初步统计,1973年,国外农田灌溉总面积已达23.5亿亩。灌溉面积在一亿亩以上的国家有印度、美国、巴基斯坦、苏联和印尼。国外农田灌溉,目前仍以畦灌、沟灌等地面灌水为主。发展的趋向是:大量采用喷灌,试验推广滴灌,研究灌水自动化。喷灌可以省水、保土、增产,近年来发展较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已发展喷灌  相似文献   

2.
孟晓亮  常景坤 《人民长江》2011,42(18):31-33
湖北省耕地面积存在着统计亩和标准亩两种统计口径问题,为了真实反映农田灌溉需水量,提出了需水扩大系数的概念。同时针对灌区内不同类型的水源工程,拟定不同的灌溉水利用系数,通过分层调算来计算农田灌溉需水量。经预测,湖北省2020年和2030年农田灌溉需水量分别为234.7亿m3和215.3亿m3,综合灌溉水利用系数分别要达到0.60和0.65。根据《湖北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2010年全省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63,到2015年要提高至0.51。分析认为:要完成规划目标除了要加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力度外,还要加强小农水工程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3.
五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各国都比较重视农田灌溉和排水的发展.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79年年报统计,1978年世界各国共有耕地198.9亿亩,其中灌溉面积30.14亿亩,占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的灌溉制度是为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且又获得一定产量而制定的适时、适量的灌水方案。合理的灌溉制度是指导农田灌溉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水利规划、设计灌溉工程以及编制灌区用水计划的基本资料。灌溉制度是与提高农作物单位耗水的产出密切相关的.因此.通过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作物不但可获得相当高的产量.而且可节省一定量的水资源。粗略估算,如果亩灌水能减少一次.河北省的冬小麦就可以减少水资源消耗15亿m^3左右。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实测法,得出不同规模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后,再以点带面得出赤峰市2021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灌溉面积、灌水量、降雨量、粮食产量、管理水平、灌水方式和贡献率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结论合理,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6.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78年统计,1977年世界各国共有耕地206亿亩,其中灌溉面积29.7亿亩(包括中国),占耕地面积14.4%,按世界总人口41.8亿计算,每人占有耕地4.9亩,灌溉面积0.71亩。除中国外,灌溉面积较多的国家有:印度5.28亿亩,占耕地21.3%;美国3.51亿亩,占耕地12.6%;苏联2.4亿亩,占耕地7.0%;巴基斯坦2.07亿亩,占耕地68.8%。世界灌溉面积1949年13.8亿亩,1961年22.4亿亩,1977年29.7亿亩,近十六年年平均增长4600万亩。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灌水技术得到不断提高。在各种灌溉方法中,地而灌溉居绝对优  相似文献   

7.
<正>印发《"十三五"新增1亿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实施方案》水利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印发《"十三五"新增1亿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实施方案》,明确十三五"期间全国将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5以上。  相似文献   

8.
太原市污灌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秉信 《山西水利科技》1996,(A12):92-95,103
太原市污水灌溉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污灌效益非常显著,但存在问题也不少。至1995年污灌面这39.45万亩,占到太原市部灌溉面积83.4万亩的47.3%。全市年污废水排放量为2.0556亿m^3,而实际年处理达标的仅为0.3200亿m^3,年当量为0.9585亿m^3,绝大部分污灌水是直接提引超标污水。从污灌水质上看,水中各咱污染物铁、镉、六价铬、汞、挥发性酚、全盐量等均有超标现象,污灌区的封及地下水  相似文献   

9.
建国40年来我市水利建设累计投资11亿元,搬动土石方12亿立方米,建成水库760座(其中大中型22座),以及大量的灌溉、防洪、除涝、水保、水产和人畜吃水工程。农田灌溉面积达到388万亩,是建国初的4.3倍;治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的灌溉制度是为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且又获得一定产量而制定的适时、适量的灌水方案。合理的灌溉制度是指导农田灌溉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水利规划、设计灌溉工程以及编制灌区用水计划的基本资料。灌溉制度是与提高农作物单位耗水的产出密切相关的,因此,通过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作物不但可获得相当高的产量,而且可节省一定量的水资源。粗略估算,如果亩灌水能减少一次,河北省的冬小麦就可以减少水资源消耗15亿m’左右。因为农业节水问题的重要性,灌溉制度的内容已远远超出了单纯技术的范围,至少需要从农业生产这样一种人的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1.
陕西是严重缺水的省份之一,干旱严重制约着农业全面发展,由于省内调蓄工程少、小、老化,传统的大水漫灌致使农田灌溉缺水问题异常突出,出现“有水一片绿,无水一片黄”,“靠天吃饭”的景况。为使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有一个大的改善,我省提出“九五”期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0万亩,力争实现500万亩的目标。这一目标任务的实现年可节水3.8亿立方米,节地2.25万亩,粮食增产10亿斤,增收13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2.
节水灌溉是缓解呼市农业用水紧张的重要途径呼和(呼市水利管理站)近几年呼和浩特市年用水总量在8~9亿m乞之间,其中农业用水量占80%以上,主要用于农田灌溉。由于灌水技术落后,渠道渗漏损失大,水的利用率一般在40%左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  相似文献   

13.
全区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503座,总库容59亿立方米;建成万亩以上灌区275处,机电排灌站1791座,机电井107000眼,发展农田灌溉面积2100多万亩。其中,保灌面积为1600多万亩;治理易涝面积253万亩;改良盐碱地345万亩,全区水浇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4。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总结60年历程认识农田水利发展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以灌溉为例:1949年时全国农田灌溉面积只有2-4亿亩(1600万hm^2),占耕地面积的16.3%;到目前,已达到8.77亿亩(5846.6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48%。在发展灌溉的同时,还使易涝农田得到治理,盐碱地得到改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增强.大大提高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宁夏引黄灌区末段区域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农业水资源配置的新模式,以"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为基础,以宁夏引黄灌区末段区域(石嘴山市)为研究区,分析农田水循环过程,提出"引沟济渠"农田灌溉水源调配新思路。以农田灌溉水质要求、灌溉水量需求以及水资源管理用水红线为约束,借助MATLAB优化工具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满足农田灌溉水质的前提下,取用惠农渠水4.83亿m~3、第五排水沟水0.92亿m~3、唐徕渠水0.82亿m~3、第三排水沟水0.31亿m~3,可节约黄河水1.23亿m~3;在上游排水沟水质较差情况下水质是主要约束条件,在上游排水沟水质较好情况下排水量是主要约束条件;实施"引沟济渠"模式应本着"差水控量,好水用尽"的原则,充分利用上游排水沟的来水。该农业水资源利用模式可节约渠灌水,做到"一水多用、多水联用",为干旱区灌区水资源配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农田灌溉面积已达7亿多亩,治理涝渍低产农田2.6亿亩左右。但是,过去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不讲井投入产出、不讲成本核算的做法。为了改变这种现象,要以取得全社会最大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力求以社会的最小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就必须合理地估计现有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益,以便对今后农田水利建设和经营管理作出正确的决策。农田水利经济效益分析主要包括灌溉工程和排水工程两  相似文献   

17.
据初步统计,1984年各项水利工程供水总量为4290亿立方米(未包括水力发电用水),其中:提供农业灌溉用水3542亿立方米,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748亿立方米。 1984年实灌面积5.99亿亩,平均每亩灌水591立方米。按工程设施分:蓄水工程供水1407亿立方米,引水工程供水176O亿立方米,机电井供水442亿立方米,机电泵站供水574亿立方米。(见表一)  相似文献   

18.
郝允碧 《治淮》1994,(2):8-9
山东省烟台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共辖11个县、市、区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最早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总面积13506平方公里,人口629万,耕地面积702万亩。 全市已建成大中型水库25座,小型水库1100座,机电井4.7万眼。这些水利工程建成以来,解决农田灌溉面积51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3%。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在防洪方面,减少淹没损失折款23.3亿元;在供水方面为农业供水61亿立方米,增产粮食40亿公斤,为城市工业供水2亿立方米,增加工业产值182亿元。而国家管理的水利工程,累计水费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千阳县区域内农田灌溉的主要形式,对影响田间灌水效率的主要因素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田间灌水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分析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灌溉的现状入手,研究了把计算机技术引入该领域进行较大面积土壤湿度及灌水预报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提出了在试验观测的实践和水量平衡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群体相关的数学模型系统和预报软件,并就其在60万亩农田的应用状况作了简要介绍,并论述了该技术的主要特点、预报精度、社会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